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真善美特质
2023-12-29李东坡
李东坡,陈 静
(1.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真善美作为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不仅仅是思政教学的课程特质,更为各类课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针。探讨和研究课程思政的真善美特质既是提升系统认识的理论需要,也是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实效的现实需要。
一、以真善美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要求
教育的使命在于促进“人”的完成,蕴含着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同样需要实现求真、向善、达美的统一,体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即是满足真的需要、符合善的要求、契合美的尺度,将其贯穿课程思政体系设计、推进以及构建的全过程。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立场:满足真的需要
真理不仅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标志主观的认识正确反映和遵循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重要的是真理是属人的真理,体现着主体自身的本质、意志和价值需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2]由此,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根本立场是要满足真的需要,不但满足主观符合客观的规律性,立足现实的教学规律和育人规律;而且满足人的预期目的和价值选择,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和育人要求。
一方面要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合规律性。每一门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有其自身的学科属性和知识体系,每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构建思政课程体系的同时,需要明确课程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德育目标达成之间的连接点,从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现实特点出发,把课程内部蕴藏的价值内核同国家、社会乃至人类层面的价值观念协调起来,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促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要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合目的性。课程思政的合目的性就是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政治观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去,提升课程内涵的境界与情怀。传递价值导向本身就是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各门课程都应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3](P378)当前我国课程思政建设的合目的性就是要培养时代新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演绎和诠释专业课程和专业理论中的价值导向。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旨归:符合善的要求
“善”反映的是人的道德境界的追求。《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P24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中,立德树人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怎样在课堂教育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彰显育人元素,培养学生的向善的人性追求和道德境界,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需要着重考虑的。
一方面要明确善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善”作为人之为人的精神体现,作为高尚美好之人的品德表征,在传统中国的文化语境之下,更需要结合“德”加以理解——既关乎修身养德的道德境界,又关乎家国天下的民生关怀。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5]要将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践中,在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道德力量的同时,要明确个人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家国使命,将小我融入大我,培育社会和谐和民族复兴的“善”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彰显善的价值目的,引导人的善的观念的现实践行。列宁曾指出:“‘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6](P229)这表明,善就是观念要求的实践现实性。因此,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过程中就需要重点关注人的“善”的践行,各门专业、各类课程最终都要落脚到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善的要求,把“善”的观念转化为大学生现实的道德自觉和行为规范,进而指导自己的专业选择、专业志向、奋斗学习过程融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之中。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追求:契合美的尺度
课程思政的构建不仅是一种追求真和符合善的活动,而且是契合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审美能力的美的活动。马克思曾在《手稿》中谈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7](P57)具体到建构课程思政体系而言,契合美的尺度、顺应美的规律,就需要达成一种美的协同追求,发挥整体性的育人功能。
一方面必须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协同。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提出了理性的两种存在形式,其中工具理性关注知识和工具的有用性;价值理性则关注行为本身蕴含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的。实际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都是理性的一部分,价值理性是用来确定目标,工具理性则是寻找达成目标的最优手段,两者共同确证“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构建课程思政就是要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协同,避免将教育变成一项纯粹的传授知识任务的活动,要在不断追求和探寻教育的本质及人的本质的基础上,达成契合美的尺度的统一,把教授科学知识技能的工具理性和引领价值观念信仰的价值理性结合起来,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另一方面必须实现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门课程的共同参与,其中思政课程作为系统的专门的价值培育课程,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其他课程则成为思政课堂内容的延伸,在挖掘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蕴含的德育因素的过程中,使课程本身成为价值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协同,在关注学生专业成长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壮大课程思政的培养队伍,创新课程思想的教育载体,形成系统性综合性的育人之势,以更加系统和多元的方式契合美的协同追求。
二、以真善美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使命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8]可以说育人是课程思政的必然使命和必然诉求,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挖各学科的育人价值,指向育人目标的不同维度,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一)教人求真:认同科学真理 课程思政求“真”,就是认同科学真理,追求科学精神。求真是一切科学文化教育,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当前,课程思政要加强求“真”建设,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课程思政的育人使命充分彰显。一方面要促进学生的真理认同。这里的真理认同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这是课程思政的隐形表征,更是其育人使命最本质的规定性。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9]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认同,各门各类课程的教育教学都需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资源,要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正确把握现存社会的运行规律,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要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服务于各学科课程、知识结构和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知识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发挥能力塑造和价值引领的职能。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知识教育,科学的方法和精神在此处被忽视了,这就背离了科学教育的本真价值,[10](P125)导致科学的教育却生产出了“不科学的”结果。因此,必须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与求真能力,使学生能够透过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通过科学研究锻炼科学思维,借助科学训练培养科学热爱,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科研中养成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价值坚守。
(二)导人向善:涵育思想价值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1]这就内在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精神特质,即对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观念加以塑造和培育。要想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使命,离不开“善”的维度,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其一,把“善”的要求融入到学生的政治认同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属性,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才,必须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2]但强化政治认同的宗旨并非将所有课程上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要明确各门课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始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铸魂育人,特别是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其二,把“善”的要求融入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中。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归属并促进其发展的情怀理念,寄托着人们维系家国一体的情感表达,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把将个人梦、家庭梦和国家梦、民族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梦厚植青年心中,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涵育学生坚守与承担国家、民族和家庭责任的意识与能力。其三,把“善”的要求融入涵育学生的道德修养中。当前,我国正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前进,现代化不仅是国家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迫切需要加强公民的道德修养培育,提高人的现代化水平。“善”是实现了的德行,导人向善因而是一种实践,一种教人崇德向善的实践,课程思政建设应着力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把正确的道德认知、明确的道德判断、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帮助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锤炼高尚品格,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13](P52-53)
(三)育人达美:追求精神境界 课程思政建设要在认同科学真理、涵养思想价值的基础上,注重追求精神境界的“达美”。长期以来,受僵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教育造成了不少学生思维方式单一,人格和心理不健全,《纲要》中就强调要打造有特色的美育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8]其一,加强学生综合能力教育,特别是创新实践教育。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穷极一生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的实践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纲要》中就指出要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8]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独立判断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处理好与周围复杂世界的关系,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才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储备,在亲身的劳动和创造中提升精神境界。其二,加强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化是生活的艺术,将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场景转化为饱含人类真情的精神世界的审美形象,更能够培养出课程思政建设所追求的大写的“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渗透的哲学思考、精神观念和价值内涵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蕴和人生旨趣。因此,要加强文化素养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把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精华的理解与继承,把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受美、追寻美。
三、以真善美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时代需要。为了完成这一重大任务,需要高校所有课程、所有老师都参与进来。真善美在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原则、落实课程思政育人使命的同时,也对优化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出了要求。
(一)理论教育彰显科学思维 其一,强化思想引领,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主导地位。在思政课改革的“八个统一”要求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居于首位,这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大学课程设置的政治属性。政治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站在科学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课程思政建设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政治立场、办学方向、价值主张等方面积极响应和坚决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与党的领导同向,与国家发展同路,与民族振兴同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二,教育者先受教育,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最关键因素,受教育者先受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4]这里的“道”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因此所有高校教师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从根本上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科学指南。更为重要和关键的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融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科学思维。
其三,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顺应现实的教育要求。任何课程理念的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都需要在“真”的原则统摄下,立足学生认知特点,符合现实的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学科、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学生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如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国情、党情,更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来革新和重建课程思政体系,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方向导引。
(二)价值规范强化道德培养 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要关注精神世界,培育学生的道德意识。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出现,多元思想观点相互碰撞,复杂价值观念相互冲突,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很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袭。因此广大教师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个体性的思想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此外要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发挥网络虚拟平台和现实课程思政对学生精神世界积极引导和有效规范。例如广泛发动和利用好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的育人功能,制作和传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人好事”,积极占领课程思政的网络阵地,培育学生的道德意识。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要回归生活世界,引导学生的道德践履。“教育的意义必须到教育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15](P65)对于道德培养而言,做到明确价值规范、培育道德意识是远远不够的,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才是道德生长和升华的真正场域,道德培养应该回归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的道德践履。课程思政建设要推动实践教学环节,用道德践履统一课堂内外。课程思政的“善”育是一个过程,青年人的课堂更在广袤的田野上,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特别是要深入挖掘第二课堂的思政元素,重视第二课堂对课程思政的有效补充,积极鼓励和动员大学生组织和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三)课程实践注重教育艺术 其一,教育策略讲艺术,彰显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协同“美”。思政课强调价值引领,专业课强调知识传授,二者之间不是毫无关联的,更不是彼此对立的。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应该立足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找准专业课程与思政要求的契合点,挖掘专业课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知识、理论、能力同立场、价值、精神结合起来,再延伸、再阐释和再提炼出职业精神、社会责任、人文情怀、政治素养等思想道德层面和政治意识层面的育人维度。
其二,教育手段讲艺术,彰显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协同“美”。显性教育就是由教师授课,学生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这是课程思政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对于一些根本性、立场性、原则性的理论知识,教师应当毫不避讳地“灌输”给学生。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课程思政不是专门的思政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更需要以一种“盐溶于水、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方式,通过设置一定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感受和体会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显性“灌输”与隐性的“浸润”协同,二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与教学互动的过程中由认知共识上升为价值自觉进而转化为行动自觉。
其三,教育系统讲艺术,彰显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的协同“美”。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系统效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各要素之间的统筹协调,因此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明确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在课程思政体系中的培养要求,动员学校各种力量、各个环节、各项活动都参与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分类指导,发挥公共课的思想引领功能,巩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发挥专业课的价值引导功能,精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并进;发挥实践课的知行统一功能,将行为践行和理论自觉有机统一起来,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开展思政教育。
总之,真善美的人类理想境界追求,天然地同教育活动中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目标具有一致性。当前,课程思政已经从一种教育探索转化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开展课程思政的系统建设为各门课程彰显真、善、美的原则要求,落实求真、向善、达美的育人使命赋予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对于各门课程来说,凸显课程的真善美特质也具有可行性,各门课程在理论教育中彰显科学思维、在价值规范中强化道德培养、在课程实践中注重教育艺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这样将有利于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功能,进一步提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