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守正创新

2023-12-29刘海霞

理论界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传统

刘海霞 张 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性特质。“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2〕古往今来,生态史与治国史不可分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人类的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厚的生态情怀,在阐释生态文明理念时善用古诗词经典,旁征博引,将诗意化、绿色化与大众化紧密结合,生动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理论性和系统性独树一帜。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渊源,有利于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以不断满足人民生态诉求,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无法被忽视的终极话题。在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自然环境的价值从维持人类生存的传统认知提升到文明延续的更高层次。

1.生态环境优劣决定人类文明兴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从历史维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始终,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立足于世界文明史,人类产生于大自然、依赖大自然,与大自然不可分割,当生态环境难以为继时,人类文明也将难以存续。〔4〕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获得飞速发展,罔顾自然规律,不惜一切获取更多资源,这种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短期发展,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出现了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重大生态问题。当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生态资源难以为继时,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将会摧毁人类社会,而人类文明也因此会中断甚至消亡。历史上存在许多国家为了掠夺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大自然导致反噬的后果——文明消亡,如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除却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其他文明无一例外都走向了衰亡,这对人类文明发展而言就是一个严重的损失。由此可见,人类文明的消亡追根溯源在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中国拥有历史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这和先贤们超前的思想意识分不开关系,古代先贤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和警觉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古代哲人赞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5〕《易经》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通过观察天地间现象,就可以感知时节的变化,以此类推,人类社会通过观察也可以推广,顺应时节,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些古生态智慧都将人与天、地相统一,强调人文与天文的协调,称赞自然化育万物之功,深刻蕴含要秉持尊重自然的态度,对自然的索取要取之有道和用之有度的辩证结合,始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坚决摒弃竭泽而渔、暴殄天物的短视、无度的行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传统生态智慧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性转化,以整体性视野看待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要论断。

2.生态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无序掠夺,崇尚“人是万物的尺度”,自然被迫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人类要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杜绝滋生无节制的欲望,“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6〕历史证明,人类追求自然财富的欲望是无穷已的,这种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形成了一对尖锐矛盾。《孟子·告子上》言:“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此岂山之性也哉?”〔7〕牛山本是一个树木茂密、风调雨顺、生态环境优渥的地方,但是人类不懂得珍惜其蕴含的丰富生态价值,反而对其肆虐掠夺,久而久之形成牛山之无的局面。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自愈能力存在“时”和“度”的局限性。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8〕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要求顺应自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的发展。在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层面,中国古人通过举统治者和寻常百姓对生态环境处理的事例以警醒后人,如纣王之乱、牛山之无等事例至今仍旧发人深省。马克思、恩格斯同样也认为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离开自然界,人类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都将无法进行,甚至人本身的生存也难以维持。习近平总书记则以“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9〕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作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中国古人常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0〕人类文明的延续离不开自然界,人、自然、社会是人类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三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而自然界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坚实物质基础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物质动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结合当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携手共建良好生态环境提供价值指导。

3.生态保护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存续之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向往和平、兼容并包的民族,对于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讲究“和”。中国古人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先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主要倡导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人类活动的发展只有在合规律合目的的前提下才能将自然资源合理地为我们所用,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反之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进而终究会伤及人类自身、危及整个民族的存续,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规律。《易经》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深刻体现出自然是人类之母的理念,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强调“齐同万物”。李白说“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11〕。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平等的生命共同体,强行割裂人与自然,会导致物质间无法合理地转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渊源之一就是继承传统生态智慧,体现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质,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12〕“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13〕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与发展了儒家仁民爱物理念,“仁民”是对人的关爱,“爱物”则是对动植物的尊重与爱护,继承了老庄之道,“道”即尊重自然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人类文明就是这三者在良性互动中持续推进、共同发展,由此才可以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进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基础上兼具理性与科学精神,系统生动地彰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因而具有时代性和引领性。

二、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与发展了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在自然观、经济观、民生观等方面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作出了一系列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眼生态系统各因素,综合考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传统生态智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具有合理性转化与发展的契机。

1.自然观: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是有机自然观的代表。我国古代将“天人合一”作为正统的说法,虽然也有反对此观点,主张将人与自然割裂的说法,但是总体上天人合一是各派学家共同的价值取向,一般都崇尚道法自然、万物平等、兼容并包的生态价值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看作有机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比如,儒家观念中的“天人合一”是从统一性而言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孟子主张“人与天一”,提出“知天”“事天”的思想。“知天”,即要认识自然规律;“事天”,即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荀子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董仲舒结合阴阳五行说,提出“天人相类”。宋代张载在《正蒙·乾称》中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总之,在儒家看来,因循自然、合人于天,天地合气,万物和生。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本源,〔14〕习近平总书记深受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熏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汲取质朴的生态智慧。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的经典诗句“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即深刻体现出朴素的有机自然观。《易经》《老子》《荀子》等著作蕴含丰富的质朴睿智的自然观,反复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传统生态智慧至今警示和启迪着后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借鉴了这些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自然观,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是“人类之母”,先于人类而存在,人依赖自然提供的一切生存资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反对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

2.经济观:从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历史地看,生态危机的爆发离不开资本逐利和粗放型发展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既不能竭泽而渔,也不能缘木求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观是对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摒弃,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理论指导,深刻体现出生态环境蕴含的生产力价值。追溯古人对生态经济价值的认识,可见一个渐进的过程。《国语·鲁语》言:“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15〕《左传》言:“夫山、泽、林、盬,国之宝也。”〔16〕“君子狐青裘豹褎”“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左传·庄公十年》中有“肉食者”一词,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吕氏春秋·审时》篇中描述了多种农作物是人类饮食之必要元素,如禾、黍、稻、麻、菽、麦等作物为人类提供了生存食粮。中华先民“构木为巢”〔17〕“刳木为舟”。《周礼》记载了“嘉草”“莽草”等对害虫有防御熏杀作用,可见自然万物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紧密相连。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古代生产工具已取得一定发展,如战国铁犁铧、汉代全铁犁铧,充分体现出林木与铁矿等自然资源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体现出生态资源蕴含无限的生产力潜力,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观,深刻彰显出自然和劳动同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我国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了防止出现返贫问题,要优化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产要素,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18〕以现有自然资源中的经济效益,强化巩固脱贫成果。

3.民生观:从“生态特权”到“良好生态环境最普惠民生福祉”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阶层划分清晰,等级森严,特权阶层统治社会,占据主要社会权力,具有自由的“生态特权”,而平民百姓的生态权利却微乎其微。中国古代贵族阶层拥有自己的私人山泽,“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19〕这种贫富反差几乎映射出整个社会的阶层固化,古代先贤对此提出批判,强调与民共享,“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盖欲与民通才共利,不独专之也。”

进入新时代,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的基础上,〔2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最普惠民生福祉。要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生态权益,就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致力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态诉求,保障人民生态利益,为人民群众提供“天蓝、地绿、水碧”的优美生态环境和更多更优质的生态服务,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融。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生态特权”思想的积极超越。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问题上强调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明确表示:“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21〕这一论述要求生态环境保护一定要立足长远战略,切忌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坚持“民为邦本”,深刻体现出鲜明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对促进社会稳定和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理论指导实践,在贯彻绿色治理的同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突出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完善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生态治理手段。

1.实践观:从“道法自然”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孤立地存在,人与自然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罔顾自然规律,只会招致灾祸,甚至会伤及人类自身的发展。管子曾言:“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荀子认识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如果改变这个规律,去破坏自然、损害自然,就会威胁人类的存在,甚至导致人类走向灭亡。《庄子》中诸多例子都深刻体现出要遵从、顺应自然之性。世人都以为千里马遇到伯乐是马之幸事,然而庄子对此却有着不同于世俗的看法,特从马的角度去思考是不是“幸”。本来马是独立自由的个体,遇到伯乐之后,忽视马向往自由的本性,转而“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这里的马可以比喻为自然,警示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之规律、保护自然的发展,不要去强行改变自然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彰显着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中国智慧,〔22〕要求我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坚决摒弃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发展模式。只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尊重、保护自然,自然才会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对于新时代农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保留农村的特点,要加倍呵护农村的自然秀丽风光,贯彻落实生态文明这一民生福祉,推进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从行动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

2.生产观:从适可而止到节约优先、取用有度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悠久的农业文化中形成的惜物、节用和寡欲是重要的生态友好思想。我国古人具有“适可而止、取之有度”的观念。孔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老子告诫人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道家著作《文子》中指出“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则提出人要“止五遁”;朱熹重视“用之有节”;元代“禁民弹射飞鸟”。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高度的自然情怀,立足历史与现实,结合古今中外生态问题的惨痛教训,对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具有深刻认识,并多次引用古人关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表述,指出自然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有些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耗尽,就再也无法恢复。因此对于生态资源更应做到节约优先,取用有度。

3.治理观:从“当观其全”到系统整体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全局”“整体”意涵,中国古代就有系统观念。老子认为:“天之道,犹张弓也……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太平经》认为,大自然是由天、地、万物等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相互作用生养自然万物。经济基础的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指导,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在当时处于领先水平,古代农学思想很早就强调因时因地之间的有机联系,表明农业生态的系统整体性,例如《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等。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江河治理的好坏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国家治理方面的发展,历史上许多王朝因为乱砍滥伐而导致土地荒漠化,引发多次黄河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加速了国力衰弱,深刻体现出生态治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历史上生动的例子来说明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的惨痛教训,面对新老环境叠加问题,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治,加大生态保护刚性力度。现今我国生态问题仍旧存在。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如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强化了生态保护的刚性力度,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约束人们的违规行为,营造人人争做生态人的良好氛围。

结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对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绿水青山的经济观”“生态为民的民生观”“道法自然的实践观”“取用有度的生产观”“系统整体的治理观”等生态智慧进行了传承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理论性和系统性独树一帜。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守正创新,有助于学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总体来看,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只是在理论层面作了宏观阐释,限于篇幅,对具体内涵和意义的系统诠释尚有待加强,在具体实践层面探讨不够深入,因此,后续还有必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探讨。■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传统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