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论略

2023-12-29蒋艺涵

知与行 2023年4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理论课中华民族

蒋艺涵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历史不是一种静止的已逝状态,而是一种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动态过程。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自身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历史意义的正向评价和良好感觉。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视域,坚定对党的历史成就和奋斗精神的自信,是大学生历史自信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历史自信是在对中华民族历史成就、深重苦难和民族复兴自知自省基础上的自觉自强状态。大学生是肩负民族复兴伟业的先锋力量,培育大学生历史自信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1]准确把握大学生历史自信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征,深入探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历史自信的原则方法和实践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历史自信的理论意蕴

大学生历史自信是对中华民族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当下正在酝酿的历史事实以及未来将会发生的历史可能的肯定性的情感体验和积极践行,表征为对历史成就的充分肯定,对深重苦难的自知自省,对当下事业的坚定信心,对复兴伟业的自觉自为。

(一)对历史成就的充分肯定

历史成就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自信的前提和根基。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悠岁月里,一代代华夏儿女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灿烂的历史成就,是人民群众能够实际感受和切身体会到的客观存在,其中包括震撼世界的科技发明、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深邃实用的哲学智慧和独具东方韵味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始终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面貌赓续前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明,足以令世界人民钦佩赞赏,足以使新时代大学生昂首阔步、满怀信心地平视世界。

中国近代,文明蒙尘,民族蒙难,民族自信受挫,民族自卑严重。无数政治团体欲挽大厦之将倾,均未寻得正确的救国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机中挺身而出,经过艰难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推倒“三座大山”,摆脱绝对贫困,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建立了世所罕见的伟大功业。可以说,大学生历史自信在历史向度表征为对中华民族各个时期取得的历史成就的高度认同和价值肯定。

(二)对深重苦难的自知自省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2],历史苦难是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因,也是历史自信自强的底气。民族苦难已经成为民族共同体的一种历史记忆。这种集体的苦难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审美化的倾向,灾难苦难中隐藏着一个民族国家潜在的精神结构和国家形象,被赋予一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激发国族身份认同,强化民族历史自信。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遭遇了诸多苦难,包括乱世纷争、外族入侵、瘟疫、干旱、洪涝、饥荒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3]。面对苦难,亿万华夏儿女紧密团结,以不服输的精神奋起抗争,克服艰难险阻,掌握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新时代大学生对民族苦难的自知自省是筑牢精神之基、扎深信仰之根、强化民族认同、激发民族自信的精神养料,也是历史自信的现实表征。

(三)对当下事业的坚定信心

历史不只是一种过去式,更是一种流动的现在时。“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就要从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4]从大历史观来看,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历史自信内在彰显“四个自信”的历史底蕴,是“四个自信”的拓展延伸。二者间既存在源与流的纵向关系,也包含点与面的交叉联系。道路自信必然凸显历史自信,历史自信必定指涉道路、理论和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与历史自信相辅相成相贯通,是历史自信的理性表达和理论支撑;制度自信是历史自信强有力的现实保障,历史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历史合理性;文化自信是历史自信的价值引领,历史自信为文化自信厚植历史底蕴。“四个自信”与历史自信构成相互成就、逻辑互嵌的整体。大学生历史自信在现实维度上表现为在坚持“四个自信”基础上增强历史自信、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四)对复兴伟业的自觉自为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未来是历史的赓续。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8。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我们更加有底气超越历史自卑,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自信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坐吃山空的夜郎自大情绪。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实践永无止境,历史自信也永不停歇。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是否保持高度的历史自信,关乎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6],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概言之,大学生历史自信表征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觉、自为的实践态度。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的目标指向

大学生历史自信的形成和坚定是一个涵盖精神世界塑造和客观世界改造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升历史认知,形塑历史思维,汲取历史智慧,涵育历史意识,夯实自信底气,涵育历史主动精神。

(一)提升历史认知,强化集体记忆

历史自信内蕴深沉的历史认知。“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8]如何对待历史,是民族成熟程度的检验标尺,也是民族理性思维的衡量尺度。“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1]受历史观和价值立场制约,不同的人在历史认知建构上存在差异。由孤立的、碎片化的历史事件激发的历史记忆和信念容易被时间的稀释和新的刺激所消解。将学生感性的历史经验认识升华为理性的科学系统认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成就、历史苦难、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构筑“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稳定心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的必经之途。

历史认知构成集体记忆,民族集体记忆是形成民族身份认同、强化民族历史自信的重要保障。集体记忆是“一定的阶级利益在观念或理论上的反映”[9]。集体记忆的强化是一个记忆再生产过程,它以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为目的,进行有意义的重新编码。社会的整体性需要社会主体记忆的集体性。对社会个体来说,历史记忆的建构可能具有任意性和差异性;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历史记忆的建构必须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和意志,是一种积蓄集体精神力量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就是要筑牢历史记忆,强化民族集体记忆,教导大学生建构正确的历史认知,夯实坚定的历史自信。具体应当着重强化三种认知:一是强化中华民族5 000多年薪火相传的历史认知,强化自强不息、和谐守礼、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记忆;二是强化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的历史认知,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至上的政党形象记忆;三是强化新中国70多年由弱到强的历史认知,强化开拓进取、不畏艰险、实事求是的国家奋斗记忆。

(二)形塑历史思维,树立大历史观

历史思维是将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的主体思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透彻理解、对中国传统辩证法和历史思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历史思维,是破除历史虚无主义迷局而从历史长河、时代大势、全球风云中全面系统地分析历史变迁规律的理性思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关键是引导大学生在理解大历史观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形塑历史思维、树立大历史观。

首先,大历史观“大”在时间跨度。历史是动态的演化过程,这个演化过程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前后相继的时间环,不能简单地以年、月、日之类来静态地度量。这就意味着,看待历史事件不能只观“静景”而忽略事件本身之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立场的不同价值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善于用历史“放大镜”带领学生还原历史静态细节,把握历史真相,更要善于用历史“变焦镜头”引领学生感受历史动态变迁趋势,透视历史发展规律。

其次,大历史观“大”在宏观视野。工业革命以来,各民族历史逐渐由相互独立转向相互交融,无论是中国之于世界,还是世界之于中国,都是彼此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既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世界历史的宏观高度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找准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的历史定位,又要引导学生以世界的眼光考量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理论、中国道路的世界价值。

最后,大历史观“大”在整体思维。要“全面、具体地把握历史对象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将历史对象置于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历史过程中全面分析”,“准确把握历史的主流和主线,主题和本质”。[10]具体而言,一是明晰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力求通过阐明历史长时段的经验教训和历史规律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下的阶段性问题和战略性方针;二是通晓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指引学生在看待历史事实的时候既从整体着手做到胸怀大局,又从小处着眼重视细节把握;三是把握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前行虽然浩浩荡荡但非一路无阻,从而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树立前进的信心。

(三)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自觉

如唐太宗所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从古至今,历史的资鉴明智功能一直为人们所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帮助学生在建立正确历史认知的基础上汲取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明精华,学会慎思明辨、革故鼎新,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凝练历史智慧,获取历史力量。实践证明,历史知识不是“独家秘辛”,历史智慧人人都能掌握。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积淀和民族文化中尊史、学史、治史、用史的传统为大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奠定了领先世界、取用不尽的历史知识宝库。“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11]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善于利用各种历史资源,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就能促进学生丰富历史知识,汲取历史智慧,提升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不同阅历、不同立场的历史主体对同一历史事物或历史事实的理解判断会有差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进行立体性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历史、思辨历史,同时也须注意防止因解读的主观偏差而引发的史观不科学、主观诠释历史、任意剪裁历史、片面理解历史、过分地夸大或贬低历史人物等非理性的认知。总体而言,需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正确导向,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理性、翔实地阐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客观、系统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二是求真说理,夯实理性认识。对历史问题既要坚持毫不避讳的解释和评析,也要杜绝过分夸大某一方面或者刻意扭曲真相的虚无主义倾向。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随意演绎而误导学生。三是突出党史教育,强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肯定,以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崇信筑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途的自信底气。

(四)培育历史意识,涵养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共同体赖以生存的大众心理基础,是认同形态的重要呈现,也是形成历史自信的重要前提。政治认同来源于认知主体对共同体政治制度、领导核心、政治决策等维持共同体延续的一系列政治要素和事件的认同、肯定和赞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上的政治归属感和行动上的政治自觉性。政治认同的形成是一个主客观交互的过程,既受制于客观的政治环境,也同个人的自我意识有直接关系。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强化必须完成从认知到理解的转化,既解决“认同谁”的问题,又解决“为什么认同”的问题。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在于实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历史意识,涵养其政治认同,既要让他们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怎么来的,又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较之于西方现代化老道路的区别和优势在哪里,即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性、科学性、必然性和必要性。

历史意识是强化政治认同的基础,政治认同是培养历史自信的前提。要运用历史意识,从历史记忆中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发展历程和历史成就,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和实践筛选的必然结果。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看,中国人口比发达国家的总人口还多,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一些国家“小国寡民”式的现代化;从党的初心、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立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既不同于西方少部分人富裕的现代化,也不简单等于物质层面富裕的现代化,而是精神与物质相协调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文化基因的角度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尚和合”“兼济天下”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西方现代化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和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用好历史,使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政党,中国式现代化是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老路、能够带领人民走向希望和光明的康庄大道。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的内容向度

《鬼谷子·决篇》说:“于事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从实践向度讲,将丰富的历史资源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效果,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击历史虚无主义、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的创新之举。

(一)突出历史文化,巩固中华民族史教育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 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6]共同的历史文化经历是民族自我识别的基本要素,是民族成员产生民族归属感的重要原因,是培养民族历史自信的深层基础。突出历史文化,加强中华民族史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的血脉来源。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本质上,民族和国家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政治实体,而是一种文化认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的联系是民族认同的强大归因。历史自信是在民族历史文化认同基础上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更高程度肯定和满足心理。拾取和体悟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维度对自身民族身份的深层确认,更是对民族精神力量的“分有”(Participation),不仅指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着眼于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认同,对于激发大学生历史自信来说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创造了博大精深、灿若星河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触发大学生民族认同、民族自信的宝贵题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据以培育历史自信的重要内容。

二是中华民族恢宏历史教育。“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12]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五千多年历史未曾中断的古老民族,其跌宕起伏、绵延不绝的历史进程饱含着深邃的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通过民族恢宏历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深刻认识历史成就,真切体悟历史苦难,培育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历史是承接面。如果没有这个承接面,历史自信的培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洞说教。

三是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的历史自信根植于对民族历史的正确认知、理性认同和科学审视,是民族理性精神成熟的表现。中华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贵和尚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科学民主等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沉淀的优秀民族性格和崇高民族气质,是中华民族历经艰苦磨难、创造千秋伟业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恢宏历史和辉煌文明的深层心理基因。中华民族精神是大学生历史自信的精神支柱,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历史自信的气质之源。

(二)把握主题主线,夯实“四史”教育

“四史”是一座充满理想信念和经验智慧的思想宝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通过开展“四史”教育,引领学生体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来之不易,更加深刻地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一是党史教育。“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5]5涵育大学生历史自信,应当持之以恒将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导学生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尤其是深入领悟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变革性实践、原创性思想,不断深入理解党的性质宗旨、使命担当和方针策略,从而自觉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新中国史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并在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中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新中国发展史,深刻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重大意义,正确把握基本国情和未来发展方向,是增进历史自信、发挥历史主动的应有之义。

三是改革开放史教育。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最为独特、辉煌耀眼的历史。它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经济的经验智慧,也昭示了新中国发展中最辉煌的时刻,还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机与活力。新时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运用改革开放的鲜活历史,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此基础上强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

四是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社会主义发展史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经过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什么是科学的而非空想的、“特”在何处、为何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等重大问题的答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凭借讲深、讲透、讲活社会主义发展史,能够引导学生科学厘清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线,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厚植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三)洞悉历史规律,加强唯物史观教育

历史自信是基于对历史事实、历史过程、历史成就、历史规律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而形成的自足、肯定、满足的态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历史自信的要旨在于帮助学生确立唯物史观,借以穿透历史,洞悉历史规律,把握时代大势和世界潮流。

一是引导大学生承认并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不是神的馈赠或惩罚,也非个别英雄人物行为选择的结果,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作用规律牵引着社会历史变迁。唯有尊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才能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迈进。

二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客观存在,不可违背,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不能否定,社会历史的发展必须依赖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社会历史。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决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方向,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齿轮。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全体人民群众,而不只是活跃在历史前台的少数杰出代表、英雄人物。

三是引导大学生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时势造英雄”,任何历史进程中涌现的杰出代表、英雄人物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个别人物会因为自身的智慧、才能、性格等因素而使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发生一定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必然趋势。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时,应当充分考察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条件和阶级背景,全面、客观地予以评价,而不能以“后来者”的眼光苛责历史人物,或者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

(四)防范错误思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对历史事实进行裁剪、扭曲或虚构来达到模糊和误导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是造成大学生历史认知偏差、导致“历史不自信”的重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历史自信,必须锲而不舍地开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教育。

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驳斥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者秉承错误的历史观,在看待历史发展、历史事件时容易从主观视角出发,以戏谑或者主观片面的方式臆断历史事件或行动背后的思想动机和意识,而忽略动机背后的客观条件和现实根源。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缺乏客观合理性,但往往极富情绪煽动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掌握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准确地认识历史事实、评价历史人物、反思历史经验教训。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批判、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强有力地抵御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

其次,聚焦历史虚无主义滋生的热点话题,精准回击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概念体系,而是会在不同时期以各种花样翻新的形式衍生出新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激起话语浪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变化,积极了解大学生群体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及时捕捉历史虚无主义可能衍生的热点问题,及时以课堂思想阵地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抛出的糖衣炮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剖析热点问题,既可解决大学生现实思想疑惑,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也可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后,深刻剖析历史虚无主义逻辑圈套,拆穿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历史虚无主义按照“先解构、再重构”的套路,通过短视频等娱乐化方式否定历史本貌,借助碎片化和“客观中立”“去政治化”“还原历史”等话语陷阱对历史进行不怀好意的诠释。这种精致包装下的话语容易迷惑知识储备不足、信仰不够坚定的大学生,腐蚀消解其历史观和政治观,使其缺乏历史自信。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根据各门思政课程的教学特点,找准发力点,善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风格、叙事规律和传播特点,揭露其话语背后的错误立场和真实动机,用科学的话语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面纱。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要坚持以三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指南,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好地正本清源、培基固本。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理论课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