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唐咏唱后土祠

2023-12-28宁志荣

黄河 2023年6期
关键词:后土封禅唐玄宗

宁志荣

大地是人类的栖息之所。人类自诞生以来就生存在大地之上,中华民族的先祖尊大地为———“后土”。

从民间信仰的角度讲,后土为大地之神,承载万有,生长五谷,养育人类。辞海解释后土为“大地的尊称、土神或社神、古代掌管土地的官吏。”后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哲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崇拜大地,敬仰大地,对大地具有与生俱来的感情和哲思。

《周礼·大祝》:“建邦国,先告后土,用牲币。”郑玄注:“后土,社神也。”

《周易·离·彖传》:“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老聃《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孔子《论语·述而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癨(后土)。子曰:‘丘之祷久矣。”

屈原《天问》道:“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荀子《礼论》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王充《论衡·祭意》:“社稷报生万物之功,社报万物,稷报五谷。”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七十八)道:“后土,即曰土神,又名社神,是两者之也。书曰:敢昭告于皇天后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哲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咏叹大地,表达了人类对于大地的情感和认知。大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领土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条件。那么,远古时期的先民最初在哪里祭拜大地之神———后土呢?

大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落征服东夷、九黎族,与炎帝大战,最终统一华夏。黄帝,又称轩辕氏,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周礼·春官》:“建邦国,先告后土。”意思是,建立国家,首先要祭拜后土,得到大地之神的护佑。那么,神州茫茫,黄帝选在什么地方祭拜后土呢?

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庙前村后土祠一带,古称“汾阴藌”。按照中国古代礼制要求,“祀地于泽中方丘”,即在“泽中方丘”祭祀土地神。《周礼·大司乐》:“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癨皆出,可得而礼矣。”“泽中之方丘”就是四面环水的“水中高地”。泽,即水聚集的地方;方丘,祭祀地神的方形祭坛。古人认为,要选择“泽中之丘”祭祀大地之神。宋真宗赵恒《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道:“藌上者,汾水之曲,巨河之滨,故魏之国都,旧晋之疆土。”汾阴藌高十余丈、宽两里、长四五里,位于黄河和汾河交汇之处,四面环水,正好是一处天然的“泽中方丘”。同时,汾阴藌属于河东地区,黄帝的元妃嫘祖是河东地区夏县人,宰相风后是河东地区风陵渡人,黄帝和蚩尤大战于河东地区的盐池。每年春天,来自中条山的南风吹拂着河东大地,水草丰茂,五谷播种,还有盐池供应着人们生活必需的食盐。因此,黄帝选择了今天万荣县后土祠附近的汾阴藌上祭祀大地之神———后土。万荣县后土祠保存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文记载:“轩辕氏祀地癨,扫地为坛于藌上。”《蒲州府志·事纪》道:“黄帝祀汾阴藌,扫地而祭。”《山西通志》道:“轩辕扫地坛在后土祠上,相传轩辕祭后土于汾藌之上。”万荣县后土祠内现存一块石碑,为明代嘉靖年间荣河县(今万荣)知县侯祁所刻,碑正面有六个大字:“轩辕扫地之坛。”据说,侯祁担任知县时,汾阴藌上遗址尚存,他担心“泽中方丘”被淹后,后人不知是轩辕扫地之处,故立此碑。

后土,在中国传统礼制文化中属于土地神癨,被称作大地之神、大地之母、社神,象征宗庙社稷和国家领土,庇护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们常说皇天后土,将后土与皇天并列,可见后土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汾阴藌处于黄河和汾河之间,这里是万里黄河之上一座高耸的孤岛,滔滔洪水之中美丽的绿洲,茫茫黄土高原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在汾阴藌上,黄帝扫地为坛,汉文帝建庙,汉武帝立祠,汉代皇帝18次亲自或派大臣祭祀后土。岁月流逝,朝代变换。到了隋唐时期,隋朝初年制定祭祀礼仪;唐朝建立后,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祭祀后土的礼仪;唐玄宗下诏扩建后土祠,亲自为后土祠书写《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将后土文化发扬光大。

隋朝和唐初禮制

隋朝建立政权之后,隋文帝杨坚命太常卿牛弘集南北仪注,定《五礼》一百三十篇。继之,隋炀帝又加以修订,成《江都集礼》,集南北礼仪制度之大成。隋文帝把祭天和祭祀后土列入国家重大礼典。《隋书》道:“为圆丘于国之南,太阳门外道东二里。其丘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广二十丈,再成广十五丈,又三成广十丈,四成广五丈,再岁冬至之日祀昊天上帝于其上。为方丘于宫城之北十四里。其丘再成,成高五尺。下成方十丈,上成方五丈。夏至之日祭皇地癨于其上。”冬至日祭祀昊天上帝,夏至日祭祀后土,并对祭坛作了严格规定。

唐太祖李渊践祚后,对祭祀昊天和后土的礼仪作了进一步完善。《旧唐书·志》道:“每岁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圆丘,以景帝配。其坛在京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坛制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广二十丈,再成广十五丈,三成广十丈,四成广五丈。……夏至,祭皇地癨于方丘,亦以景帝配。其坛在宫城之北十四里。坛制再成,下成方十丈,上成五丈。每祀则地癨及配帝设位于坛上,神州及五岳、四镇、四渎、四海、五方、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并皆从祀。……其牲,地癨及配帝用犊二,神州用黝犊一,岳镇已下加羊豕各五。”从中可以看出,皇地癨的地位与昊天上帝并列,属于最高级别。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亦十分重视礼制。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在洛阳宫积翠池宴请群臣,作诗一首抒发阅读《尚书》的感受:

日是玩百篇,临灯披《五典》。

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通。

资情昏主多,克己明群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魏征看了唐太宗的诗歌,和诗道:“终籍叔孙礼,方知皇帝尊。”太宗一听,甚为高兴,说道:“魏征每言,必约我以礼也。”

唐太宗认为:“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贞观政要·仁义》),主张施行仁义之道,以礼治国。唐太宗下诏命中书令房玄龄、秘书监魏征等礼官学士,修改旧礼,制定《贞观新礼》,全书包括《吉礼》《宾礼》《军礼》《嘉礼》《凶礼》《国恤》之礼,总一百三十八篇。《贞观新礼》的制定,在中国礼制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记载,魏征赞扬道:“(太宗皇帝)拨乱反正,功高百王,自开辟以来,未有如陛下者也。更创新乐,兼修大礼,自我作古,万代取法,岂止子孙而已。”

《贞观政要·纳谏》记载,唐太宗在贞观二年与黄门侍郎王皀谈起隋朝的灭亡,认为仓储多余粮,却不救济百姓是败亡之道。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发生大旱,造成关中百姓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当时,朝廷掌握着充足的粮食,只要开仓赈灾,处于饥饿线上的穷苦百姓便可解燃眉之急。然而,却不开仓救济,导致灾民受灾甚至饿死。唐太宗批评:“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有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隋朝的财政政策实行高度集权的原则,朝廷积累了无与伦比的存粮,以至于可以供养天下五六十年。史学家钱穆在其《国史大纲·隋唐五代部》第二十五章《统一盛运之再临》中指出:“对外无强敌之胁迫,此时的统治权所急切需要者,乃一种更高尚、更合理的政治意识,而惜乎隋文帝做不到此。”无论在什么时代,财富的高度集中势必造成百姓的相对贫穷。隋文帝积累财富,反而造成了隋炀帝的奢侈无度,最终导致亡国之道。

泰山封禅是许多帝王的心愿,《史记·封禅书》道:“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癨。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所谓封禅,就是去泰山祭祀昊天和土地之神。自从东汉光武帝封禅之后,旷日持久,七百年间再也没有哪个皇帝举行封禅大典。一则自汉末以来群雄并起,战乱频仍,华夏陷于动荡不安之中;二则许多统治者缺乏治国政绩,没有资格封禅。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殫精竭虑,广纳谏言,国家进一步强盛起来。贞观五年(631年),有些大臣建议封禅;贞观六年(632年),平定突厥,国泰民安,群臣纷纷奏请封禅,以告慰天地和祖宗,彰显国家的强大。《旧唐书·礼仪志》记载:“贞观六年,平突厥,年谷屡登,群臣上言请封泰山。太宗曰:议者以封禅为大典。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阙封禅之礼,亦可比德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修封禅之仪,亦何异于桀、纣?昔秦始皇自谓德洽天心,自称皇帝,登封岱宗,奢侈自矜。汉文帝竟不登封,而躬行俭约,刑措不用。今皆称始皇为暴虐之主,汉文为有德之君。以此而言,无暇封禅。礼云,‘至敬不坛,扫地而祭,足表至诚,何必远登高山,封数尺之土也!”由此看来,唐太宗对于封禅之事并未十分看重,他认为只要天下天平,百姓富足,“至敬不坛”,在京城附近简单祭祀就可,何必远去泰山封禅?

据洪迈《容斋随笔·汉唐封禅》记载:“贞观五年,群臣以四夷咸服,表请封禅,诏不许。六年,复请,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硋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颠,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唐太宗说,你们认为封禅是帝王的盛事,我认为不然。只要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即使不举行封禅之礼,何伤大雅?从前秦嬴政登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汉文帝却没有去泰山封禅,后世岂以为汉文帝不如秦嬴政贤能吗?况且侍奉上天,祭扫大地,何必登临泰山之巅,封禅数尺之土,才能表示对于天地的敬仰呢?

开元年间,唐玄宗诏令大臣张说、萧嵩等以贞观、永徽五礼为基础,编制《大唐开元礼》,解决和协调了人们对于五礼的不同见解,体现了唐朝礼制的时代化和创新精神。《大唐开元礼》把祭祀后土列为国家的大祀之一,与昊天上帝、五方帝等并列,定为国家大祀。《旧唐书·志第一·礼仪一》道:“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癨、神州及宗庙为大祀,社稷、日月星辰、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释奠为中祀,司中、司命、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之属为小祀。大祀,所司每年预定日奏下。小祀,但移牒所由。若天子不亲祭享,则三公行事;若官缺,则职事三品已上摄三公行事。大祀散斋四日,致斋三日。中祀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小祀散斋二日,致斋一日。”

唐高宗泰山封禅

唐代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第九子李治即位,史称唐高宗。唐高宗幼年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贞观五年(631年),他被封为晋王。唐高宗即位后废弃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父亲武士早年从事木材买卖,与唐太祖李渊结识,对于李渊从太原起兵帮助甚多。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封武士为工部尚书。父亲去世后,武则天随母亲在长安居住,唐太宗恰在洛阳宫居住,他听说武则天聪明美丽,仪态端庄,把她召进宫封为才人。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去长安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后,武则天入宫,受到宠爱,一步一步走上皇后的位置。唐高宗统治后期,疾病缠身,大权旁落,武则天临朝理政,掌握了朝廷大权。

唐高宗登基之初,勤勉执政,开启了永徽之治(650—655年)。一是知人善任,重视人才,完善和巩固科举制度,对官员选举制度进行改造。任用大臣李眅、长孙无忌、褚遂良、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等人,君臣同心,萧规曹随,治理国家。二是以农为本,重视生产,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永徽六年(655年)成立了常平署,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市价的价格回购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维持了物价稳定和社会生活的正常水平。三是重视法治,编纂法令。永徽三年(652年),诏令长孙无忌等官员修订唐律,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较高水平,为后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参考。这一时期执法较为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大理寺卿唐临向李治上奏,全国监狱在押犯人只有五十多人,其中只有两人判死刑。四是在军事上,稳固边疆,平定边患。远征西域,大破西突厥,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征高句丽和百济,取得重大胜利。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面积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里海,北起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余年。唐朝永徽年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疆域广袤,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九)称赞:“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遗风。”

唐朝一统天下,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李世民最终没有去泰山封禅。唐高宗即位后,永徽之治带来了社会空前的繁荣,封禅之事被提到日常上来。显庆四年(659),礼部尚书许敬宗上表唐高宗,奏请封禅:“以高祖、太宗俱配昊天上帝,太穆、文德二皇后俱配皇地癨”(《资治通鉴·唐纪十六》),得到高宗允准。显庆六年(661)唐高宗敕令道士郭行真在泰山中庙岱岳观造像并立碑,人称“双束碑”,“双石并立,覆以束盖”。该碑题刻道:“显庆六年二月廿二日,敕使东岳先生郭行真,弟子陈兰茂、杜知古、马知止奉为皇帝皇后七日行道,并造素像一躯,二真人夹侍。”(《岱岳观碑》)为封禅大典作前期准备。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领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则天率内外命妇,从东都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随行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至齐州(今济南),礼灵岩寺,月底到达泰山。高宗下旨先在山南筑封祀坛,山顶建登封坛,社首山建降禅坛。《旧唐书·礼仪三》记载,到了泰山之麓,有司向唐高宗上奏:“封祀以高祖、太宗同配,禅社首以太穆皇后、文德皇后同配,皆以公卿充亚献、终献之礼。”武则天闻知,反对传统的以宗室公卿充亚献、终献之礼,抗表道:“伏寻登封之礼,远迈古先,而降禅之仪,窃为未允。其祭地癨之日,以太后昭配,至于行事,皆以公卿。……伏望展礼之日,总率六宫内外命妇,以亲奉奠。冀申如在之敬,式展虔拜之仪。积此微诚,已淹气序。既属銮舆将警,奠璧非赊,辄效丹心,庶裨大礼。冀圣朝垂则,永播于芳规;萤烛末光,增辉于日月。”于是,唐高宗允准:“于是祭地癨、梁甫,皆以皇后为亚献,诸王大妃为终献。”在古代封禅仪式中,执行仪式的是皇帝和公卿,但是武则天却提出封代表天,禅代表地,天为阳,地为阴,因此祭天由皇帝主持,祭地由皇后主持。

麟德二年(665年)十二月初九,唐高宗和武则天到达齐州(今山东济南历城区),从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流落至此的骆宾王,受当地百姓推举,呈《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赞扬了唐高宗封禅大典:

臣闻元天列象,紫宫通北极之尊;大帝凝图,宏猷畅东巡之礼。是知道隆光宅,既辑玉于云台;业绍?宗,必涂金于日观。陛下乘乾握纪,纂三统之重光;御辩登枢,应千龄之累圣。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于帝期;海荐四神,奉丹书于王会。瑞开三脊,祥洽五云。既而辑总章之旧文,绍辟雍之故事。非烟翼驭,移玉辇于梁阴;若月乘轮,秘金绳于岱騋。

臣等职均刍狗,阴谢桑榆。幸属尧镜多辉,照馀光于连石;轩图光耀,追盛礼于枞金。然而邹鲁旧邦,临淄遗俗,俱沐二周之化,咸称一变之风。境接青畴,俯瞰获麟之野;山开翠屺,斜连辨马之峰。岂可使稷山遗氓,顿隔陪封之礼?淹中故老,独奉告成之仪?是用就日披丹,仰璧轮之三舍;望云抒素,叫天阍于九重。傥允微诚,许陪大礼,则梦琼馀息,仰仙阙以交欢;就木残魂,游岱宗而载跃。

齐州地灵人杰,请陪封禅大礼。

唐高宗阅后,龙颜大喜,封骆宾王为奉礼郎。唐高宗和武则天等,在齐州逗留十日后,至泰山脚下。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唐高宗和武则天沐浴,斋戒,穿上用名香薰过的大礼服,登泰山封禅。唐高宗在封祀坛祭祀昊天上帝,次日封玉册于岱顶登封坛,行禅于岱麓社首山。《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麟德三年春正月戊辰朔,车驾至泰山顿。是日亲祀昊天上帝于封祀坛,以高祖、太宗配飨。己巳,帝升山行封禅之礼。庚午,禅于社首,祭皇地癨,以太穆太皇太后、文德皇太后配飨;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辛未,御降禅坛。”唐高宗封禅之后:“是日,制曰:‘古今典制,文质不同,至于制度,随世代沿革,唯祀天地,独不改张,斯乃自处于厚,奉天以薄。又今封禅,即用玉牒金绳,器物之间,复有瓦樽秸席,一时行礼,文质顿乖,驳而不伦,深为未惬。其封祀、降禅所设上帝、后土位,先设秸、瓦?、瓢杯等物,并宜改用蘞褥爵,每事从文。其诸郊祀,亦宜准此。于是昊天上帝之座褥以苍,皇地癨褥以黄,配帝及后褥以紫,五方上帝及大明、夜明席皆以方色,内官已下席皆以莞。”

唐高宗封禅时,作《玉牒文》:

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有隋运属颠危,数穷否塞,生灵涂炭,鼎祚沦亡。高祖仗黄钺而救黎元,赐玄圭而拯沉溺。太宗功宏炼石,定区宇于再麾;业壮断鳌,饮沧海而一息。臣忝奉馀绪,恭承积庆,遂得昆山寝燎,炎海澄波。虽乃业茂宗祧,斯实降灵穹昊。今谨告成东岳,归功上玄。大宝克隆,鸿基永固,凝薰万姓,陶化八?。

唐高宗亲自去泰山封禅,反映了昊天上帝和后土在统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了对于天地的敬畏。唐高宗与武则天共同到泰山封禅,说明武则天在唐朝政权中的执政地位进一步上升,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由皇后参与的封禅活动。

武则天中岳封禅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接开元盛世。在她执政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任用贤才,国泰民安。可以说,武则天对于唐王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开创盛唐时期的辉煌历史功不可没。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武则天再度入宫,被拜为二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六月,被立为皇后。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不能处理国家大事,让武则天协助处理朝政,从此,武则天登上了唐朝的政治舞台。武则天建言十二事:一是劝农桑,薄赋徭;二是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三是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是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场)禁浮巧;五是省功费力役;六是广言路;七是杜谗口;八是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是父在为母服齐衰(丧服)三年;十是上元(年号)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十一是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增薪);十二是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提级)申滞。唐高宗予以采纳,对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起到重要作用。武则天文武兼备,善于政治,杀伐决断,雷厉风行。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于载初元年(690年)九月,自立为帝,建立大周朝。

武则天跟随唐高宗泰山封禅以后,劝唐高宗在岳嵩山举行封禅活动,得到准许。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唐高宗永淳二年(683年),“高宗既封泰山之后,又欲遍封五岳。至永淳元年,于洛州嵩山之南,置崇阳县。其年七月,敕其所造奉天宫。二年正月,驾幸奉天宫。至七月,下诏将以其年十一月封禅于嵩岳。诏国子司业李行伟,考工员外郎贾大隐,太常博士韦叔夏、裴守贞、辅抱素等详定仪注。寻属高宗不豫,遂罢封禅之礼。”同时,下旨在嵩山建立封祀坛、登封坛、禅祭坛、朝觐坛。后来,因为唐高宗患病严重而未能去嵩山封禅。

武则天执政以来,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安西四镇,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使安西四镇从此安定。证圣元年(695年)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求投降,武则天大喜。于是,决定在河南嵩山进行封禅大典。先遣使者致祭以祈福助,下诏改嵩山为神岳,尊嵩山神为天中王,尊其夫人為灵妃。历代帝王封禅都选在泰山,武则天为何选在嵩山呢?一是嵩山称作“中岳”,居天下之中,得土行之正;二是嵩山是周人崇拜的圣山,周武王、周成王都曾在嵩山祭祀。史载武氏出自姬姓,武则天认为她是周人的后裔,推崇西周的政治理念,她之所以改唐为周,也是这个原因;三是嵩山地理位置优越,离东都洛阳距离较近;四是封禅大典作为封建时代的国家大典,具有沟通神灵的意蕴,借以昭告天地,宣扬政绩,维护统治地位;五是武则天称帝时,遭到了李唐王室、旧臣的反对,甚至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抗。通过封禅仪式证明统治的神圣性和合法性,是君权合法合理的最好证明。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曾经上奏《为赤县父老劝封禅表》,希望武则天在嵩山封禅:

陛下仰顺天意,允答神休,垂显号以居辰,建明堂而治物,百寮惟允,万国咸宁。然则嵩岳神宗。望玉銮而来禅,天中仙族,伫金驾而崇封:实大礼之昌期,膺告成之茂典。况神都为八方之极,太室居五岳之尊,陛下垂统紫微,大昌黄运,报功崇德,允协神心,应天顺人,雅符灵望,皇图盛业,实在于兹。臣等刀愿尧封,久忘帝力,窃闻圣人封禅,天下所以会昌;山岳成功,皇寿由其配永。臣等既为陛下赤子,陛下又为万姓慈亲,实札幌报天功,下顺人望,勒成嵩岳,大显尊名。不胜庆幸之至。

陈子昂的封禅表以神州百姓的名义表达了封禅嵩山的愿望,指出了洛阳位居八方之极,嵩山居于五岳之尊,赞美了武则天执政以来万国咸宁的功绩,认为封禅是报功崇德的盛典,应天顺人,庆幸之至。

天册万岁二年(696年)腊月,武则天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从东都洛阳出发,寒风呼啸,旗幡飘动,侍从护卫,万人攒动。一路上鞍马劳顿,御驾来到嵩山之麓。武则天在宫女陪同下步入斋宫,沐浴斋戒,尔后坐薜荔之席,登雗?之台,蠲意澄心,表示对于昊天和后土的虔诚之心。斋戒仪式完毕之后,武则天头戴圆冕,身披大裘,足登三垓,感恩昊天恩德。她在肃穆庄严的祭祀音乐中,登上登封台,凝神九天,游目八荒,敬献《玉册文》,祭祀昊天,祈祷护佑武周王朝。

祭天之后,武则天在文武百官陪同之下,乘着玉辂车来到封祀坛,举行祭祀后土仪式。封祀坛建筑规模很大,据《旧唐书·礼仪》记载:“立封祀坛,如圆丘之制。上饰以玄,四面依方色。为圆坛,三成,高二丈四尺,每等高六尺。坛上径一十六步,三等各阔四步。设十二陛,陛皆上阔八下阔一寸四尺、为三重遗,距外遗三十步,内遗距五十步。”此时,琴瑟和鸣,鼓乐震耳,戈矛山立,玉帛星陈,奇兽珍禽,摆满坛墀。武则天登上封祀坛,感谢大地之神———后土的护佑,祈求天下太平,江山万年。

为了纪念这次封禅大典,武则天还有如下重要举措,据《资治通鉴》记载:“腊月甲戌,太后发神都;甲申,封神岳;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天下百姓无出今年租税;大?九日。丁亥,禅于少室;己丑,御朝觐坛受贺;癸巳,还宫;甲午,谒太庙。”同时,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以示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元和郡县志》:“则天因封中岳,改名告成。”今天河南的登封市和告成镇仍沿用武则天御赐的这两个地名,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武则天举行封禅大典,十分隆重,意在向世人证明自己虽然作为一介女流之辈,如今贵为天子,是享有天命者,在自己的统治下,天下大治,功绩卓著,开启盛世,皇权稳固,国家统一。

武则天封禅期间,亲自撰写《大周升中述志碑》、李峤撰写《大周降禅碑》,立于登封坛之前;武三思撰写《大周封祀坛碑》、薛稷书丹《大周封中岳碑》,立于封祀台之前。武则天嵩山封禅,敬告昊天,祭拜后土,表明了对于天地的尊崇,也说明了后土之神在她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开元盛世

唐玄宗,名李隆基,出生于垂拱元年(685年)。李隆基是李旦第三子,母亲是昭成皇后窦氏。李隆基出生后,正是朝廷混乱之时,武则天名为皇太后,实则掌握朝廷大权。嗣圣元年(684年),唐中宗李显执意要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遭到朝臣反对,武则天与宰臣裴炎把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另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皇帝,即唐睿宗。武则天虽然把李旦立为皇帝,却大权独揽,不许李旦听政,只能居于别殿。载初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她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刑狱,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噤若寒蝉。武则天鞭杀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下诏杀南安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引起诸王举兵反抗,武则天派军队予以镇压,唐朝宗族势力受到严重打击。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被迫禅让帝位于太子李显,即唐中宗。

李显当了皇帝之后,软弱无能,大权旁落,实际权力由韦皇后所掌握,宰相张柬之被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韦皇后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爵,为所欲为,朝廷上下一片混乱,人心不安。权力的欲望让人失去了本性,六亲不认,韦皇后竟然和安乐公主联合起来,毒死了唐中宗李显。韦皇后想成为像武则天那样的女皇帝,她的下个目标就是李旦和李隆基。景龙四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及其党羽。政变成功后,唐睿宗李旦登上皇帝的宝座,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先天二年(712年),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把年号改为“开元”,由此开创了唐朝的“开元盛世”。

李隆基继位后重视人才,任用贤能,稳定政局,改善财政,先后任用姚崇、卢怀慎、宋瞡、苏、张嘉贞、源乾曜、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人为相。李隆基采纳了姚崇提出的“十事要说”:为政仁义、不求边功、中官不预公事、国亲不任台省官、行法治、租庸赋税之外杜塞贡献、寺庙宫殿止绝建造、礼接大臣。李隆基整治吏治,完善宰相机构,把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增加中书省的权力;精简机构,裁减冗员,限制进士科及第的人数;确立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恢复谏议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朝廷大事,监督朝政;重视县令的任免,亲自考核县官并对优秀者提拔,不合格者罢黜;完善法制,修订武则天时期的法律《格后长行敕》,颁布《开元前令》和《开元后令》,编纂《唐六典》;劝民农桑,检括户口,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他倡导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佩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开元时期,由于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全国经济迅速繁荣,国力强盛起来。据杜佑《通典》所记:“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当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正如杜甫《忆昔》诗所说: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颁布《北巡祠后土诏》

汉代之后帝王们很少到汾阴祭祀后土了。经历了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动荡不安,五胡乱华,南北对峙,泱泱华夏处于分裂割据和战乱之中。唐朝建立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开启了开元之治,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仓廪充足,百姓幸福,边疆稳定。他有感于后土的功德和大地的养育之恩,决定恢复后土的国家祭祀。开元十年(722年)的岁末,唐玄宗计划巡幸晋阳。大臣张说上奏:“汾阴藌上有汉家后土祠,其礼久废;陛下宜因巡幸修之,为农祈谷。”(《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八》)唐玄宗看了奏章,认为历年祭祀天地,却没有亲自去祭祀汾阴县后土祠祭祀后土,感觉十分遗憾,于是下诏《北巡祠后土诏》:

王者承事天地以为主,郊享泰尊以通神。盖燔柴泰坛,定天位也;瘗埋泰折,就阴位也。将以昭报灵癨,克崇严配。爰逮秦、汉,稽诸祀典,立甘泉于雍,定后土于汾阴,遗庙嶷然,灵光可烛。朕观风唐、晋,望秩山川,肃恭明神,因致?敬,将欲为人求福,以辅升平。今此神符,应于嘉德。行幸至汾阴,宜以来年二月十六日祠后土,所司准式。

意思是,帝王以侍奉天地为主要事业,祭祀天地与神灵沟通。举行燔柴的祭天仪式,将玉帛、牺牲等置于积柴上而焚之,是用来确立上天的地位;举行祭地的仪式,在都城北郊瘗埋丝织品和牺牲,是用来确立大地的地位。以此昭告神灵,必须心怀尊崇,严格配享。追溯秦汉时期,稽核各种祭祀典籍,在甘泉宫建立祭祀五帝的场所,在汾阴祭祀后土,遗存的庙宇巍然,灵验昭彰。观察唐晋之风气,按照等级祭祀山川,严肃恭敬对待神明,举行各种祭祀仪式,将为百姓祈福,使国家太平。神灵赋予天下,嘉奖美好德行。我要前往汾阴,于明年二月二十六日祭祀后土。在祭祀后土之前,唐玄宗下令对后土祠进行扩建,沉寂多年的后土祠又一次迎来全盛时期。

后土祠从汉武帝祭祀至唐玄宗时期,虽然已经相隔多个朝代,但是作为后土祠的所在地汾阴县,历代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人们知道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写过《滕王阁序》,赞扬豫章故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闾阎扑地、舸舰弥津之风光,其实他还曾经为汾阴县(今万荣县)写过《冬日羁游汾阴送韦少府入洛序》:

游汾胜壤,楼船高汉帝之词;卜洛名都,城邑辨周公之迹。仰天文而窥日月,虽共光华;凭地理而考山川,即殊南北。韦少府玉山四照,珠胎一色。纵横振锋颖之才,吐纳积江湖之量。子云笔札,拥鸾凤于行间;孙楚文词,列宫商于调下。牵丝一命,披林野而随班;考绩三年,指兰台而赴选。移征驾,背长亭。地隔风烟,人离岁月。寒原冠盖,既同斟桂之欢;歧路风尘,即断惊蓬之思。下官诗书拓落,羽翮摧颓。朝廷无立锥之处,邱园有括囊之所。山中事业,暂到渔樵;天下栖迟,少留城阙。忽逢萍水,对云雨以无聊;倍切穷途,抚形骸而何托?于时冰霜裂地,星象回天。朔风动而关塞寒,明月下而楼台曙。

各题一字,传之两乡云尔。

王勃回忆汉武帝祭拜后土祠之盛况,赞颂汾阴县之胜景,将汾阴县与洛阳城相提并论,以锋颖之才,子云笔札,抒发人生之豪情:“仰天文而窥日月,虽共光华;凭地理而考山川,即殊南北。”文中情景交融,詞藻富丽,寥廓壮美,气势恢弘,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景,怎么能不激起人们对于河东大地后土祠的神往?

唐玄宗下诏后,从朝廷到地方的官员开始了筹备活动。《旧唐书·礼仪志四》记载:“先是,藌上有后土祠,尝为妇人塑像,则天时移河西梁山神塑像,就祠中配焉。至是,有司送梁山神像于祠外之别室,内出锦绣衣服,以上后土之神,乃更加装饰焉。又于祠堂院外设坛,如皇地癨之制。及所司起作,获宝鼎三枚以献,十一年二月,上亲祠于坛上,亦如方丘仪。礼毕,诏改汾阴为宝鼎。亚献王守礼、终献宁王宪已,颁赐各有差。”后土祠的塑像曾经是个妇女模样的塑像,武则天时期以梁山神塑像配祀。为了迎接唐玄宗祭祀后土的大型活动,主管祭祀的官员把梁山神像从后土祠中移到别的殿里,“内出锦绣衣服,以上后土之神,乃更加装饰焉”。在扩建后土祠之际,竟然发现了三尊宝鼎,人们大喜过望,立即快马献给朝廷。唐玄宗得到宝鼎之后,认为是上天示意祥瑞,十分喜悦,更加促成了祭祀后土的决心。

御驾晋阳

开元十一年(722年)正月初三,唐玄宗从东都洛阳出发,御驾先至潞州,作了短暂停留,把他的旧居命名为飞龙宫。接着又从潞州北上,一路翻山越岭,风尘仆仆,来到晋阳。

晋阳城是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公元617年,李渊拜太原留守,同年从晋阳起兵推翻了隋朝统治,建立了唐朝。晋阳在古代有龙城之称,系舟山为“龙角”,龙山、天龙山为“龙尾”,晋阳正当蟠龙的中心,因此古人认为常有“真龙天子”的出现:北齐的高欢、唐代的李渊、后唐的李存勖、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知远,都是从晋阳起家夺取天下的。到了宋朝,出于对于晋阳城的龙兴之地的忌讳,宋朝怕再有人起来与他们争天下,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十八日,放火焚烧了晋阳城,次年四月又引汾水、晋水毁坏晋阳城的废墟。后来宋朝的大臣潘美修建晋阳城,为了打破龙兴的咒语,竟然把街道全部修成“丁字街”,意为钉破“龙脉”,使之永世不得翻身。封建时代的这种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可能不理解,但是也反映了晋阳城在古代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价值。

晋阳最有名的风景是晋祠,唐玄宗兴致勃勃游览了晋祠。晋祠的故事要从西周时期说起。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与胞弟唐叔虞在一起闲游戏,周成王把一片桐叶削成玉圭的形状交给唐叔虞,并说:“我把玉圭封给你。”正好让史官听见了,立即奏请兑现诺言。周成王说:“我与他开玩笑呢。”史官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记之,礼成之,乐歌之。”周成王听后只好把唐叔虞封在唐(在今山西翼城)地。唐叔虞来到唐地之后,发展农耕,治理山川,兴修水利,百姓安居乐业。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继位,因境内有晋水,遂改国号为“晋”。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为了缅怀唐叔虞的功绩,遂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奉祀,名唐叔虞祠,又称“晋祠”。进入南北朝时期,齐文宣帝高洋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建筑了读书台、望川亭、流杯亭、涌雪亭、仁智轩、均福堂、难老泉亭、善利泉亭等,进一步扩大了晋祠的建筑规模。

李渊推翻隋朝后,立国号为“唐”,与古唐国不无关系。晋阳是唐王朝的龙兴之地,也是李渊父子的发迹之地。隋炀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生活奢侈,不断发动战争,加重了百姓的徭役、兵役,导致各地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大业十三年(617年),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在晋阳起兵,反抗隋朝。临行前李渊带领众将领在晋祠唐叔虞神像前祭旗誓师,允诺将来得了天下,必定立国号为“唐”,祈祷唐叔虞护佑他们取得胜利,夺取天下。可以说,古晋阳乃至晋祠,对于大唐王朝有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后,班师返回途中,率众从定州过太行山,重新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古晋阳城。李世民同文武群臣重游晋祠,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他认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壮大,与唐叔虞的庇佑以及晋祠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回到长安之后,为报答唐叔虞之恩,也为大唐王朝能够继续繁荣强盛,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646年)正月,欣然命笔,树碑制文,写下了《晋祠之铭并序》,缅怀唐叔虞的历史功绩,报答晋祠的护佑之恩,期冀唐朝能够走向繁荣昌盛。

日月往矣,韶华不再,抚今追昔,喟叹未已。唐玄宗游览晋祠,恭敬地站在一块巨大的石碑下,凝目而视,那正是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碑文《晋祠之铭并序》,碑首左右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身尾盘绕,雄浑秀丽。他思绪万千,遥想西周时期的唐叔虞封在晋国之后,筚路蓝缕,殚心竭虑,治理国家,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人的纪念。岁月流逝,恍然如梦,先祖在此起兵,历经艰难,身经百战,建立李家王朝,几多艰难,几多辛苦!唐玄宗阅读碑文,思绪万千,高声吟诵最后几句:“既瞻清洁,载想忠贞。濯兹尘秽,莹此心灵。猗欤胜地,伟哉灵异。日月有穷,英声不匮。天地可极,神威靡坠。万代千龄,芳猷永嗣。”

在这风水佳地,面对清澈的泉水,唐玄宗怀想唐叔虞的功业,岁月是有穷尽的,他的英名从此世代流传;天地是有极限的,他的威仪不会坠落;千秋万代,人们都会永远纪念他的事迹。唐玄宗认为祭祀后土,不也是为了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百姓生活安康吗?

唐玄宗伫立悬瓮山麓,仰望高山巍巍,柏木森森,泉水潺潺,鸟鸣啾啾,感触颇深,感念千古以来那些为百姓造福的君王,缅怀先祖创业的艰苦卓绝身经百战,思及无私养育万物的大地,不禁浮想联翩,不能自已。

开元十一年(722年)正月二十五日,唐玄宗下旨改并州为太原府,官吏补授官职,一律以京兆府、河南府为标准。百姓减免赋税徭役一年,贫困户减免二年;曾经跟从先祖打天下的百姓减免五年。

后土大典

开元十一年(722年)二月十六日,唐玄宗移驾河中府。只见旌旗遮日,幢幡飘扬,仪仗威武,万人空巷。正是仲春季节,柳树发了芽,杨树吐着长长的穗子,各种野花竞相开放,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远望巍巍吕梁山,已经披上了淡淡的绿装;北归的大雁,排着队列从长空掠过,喜鹊在河边的树林发出唧唧喳喳的鸣叫。

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穿越大半个中国,从内蒙古折转流入晋陕峡谷,经过壶口形成震人魂魄的瀑布。又穿过举世闻名的龙门大峡谷,涌入美丽的万象争荣的河东境内,在万荣县庙前村,形成壮美的奇观。站在庙前村河岸上,只见波浪滔天,船桅林立,渔歌互答,阳光明媚,荣光溢河,瑞气弥漫,祥风绕坛。

唐玄宗在随行朝廷官员和军士的护卫下来到汾阴县境内。汾阴县城门洞开,清水扫地,商铺林立,一片欢腾。唐玄宗在前呼后拥中来到后土祠,鼓声齐鸣,锣声震耳,呼喝声起,骏马嘶鸣。从四处赶来的百姓们挤挤搡搡,万头攒动,一片喧哗,争相观看威风八面,气势威严的皇帝銮驾和随行的车队。这是汾阴县历史上的盛况,迎来了汉代之后最大规模的祭祀盛典。只见后土祠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木雕砖雕,花草树木,一应俱全。河岸上人流潮涌,迎接的官员,围观的百姓,一片熙熙攘攘,喧闹不已,充满喜庆欢乐的氛围。唐玄宗在一众官员的陪同下,踏上了后土祠的台阶,走进祠庙之内。后土大殿高高耸立,后土的塑像十分端庄威严,丰神俊逸,使人感到大地之母的宽厚无际,让人望之顿生敬重之感。祠内香烟缭绕,鼓乐齐鸣,熙熙攘攘,乐乐陶陶。

祭祀后土属于大祀,据《新唐书·礼乐一》记载,大祀包括天、地、宗庙、五帝及追尊之帝、后。祭祀有六个程序:“一曰卜日,二曰斋戒,三曰陈设,四曰省牲器,五曰奠玉帛、宗庙之晨裸,六曰进熟、馈食。”唐玄宗下诏之后,朝廷官员准备好了祭祀的各个环节。祭祀大典是国家级的礼仪活动,唐玄宗亲自祭祀后土。《旧唐书·礼仪志一》:“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癨、神州及宗庙为大祀,社稷、日月星辰、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释奠为中祀,司中、司命、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之属为小祀。”唐代祭祀礼仪根据级别有不同规定,《唐开元礼》道:“夏日至,祭皇地癨于方丘,坛上以高祖神尧皇帝配座(每座笾、豆各十二,、簋、俎各一,都七十二座)。祭神州地癨于坛第一等(笾、豆各四,馀如上也),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五山、五川、五林、五澤、五邱、五陵、五坟、五衍、五原、五隰于内闦之外,各依方面(每座笾、豆各一,、簋、俎各一,皆准旧礼为定)。立冬后祭神州地癨于北郊,以太宗文武圣皇帝配座(每座笾、豆各十二,、簋、〈登瓦〉、俎各一也)。”由此文可以看出,祭祀后土是国家的“第一等”祭祀,并且以开国皇帝配祀,在其他祭祀之上。

唐玄宗备上各种祭品,由祭祀人员敬献于后土神像之前。此刻,主祭官员宣读祭文之后大声说道:“奏乐!”祭祀的音乐响起来了,霎时间,各种乐器和鸣,金声玉振,盛况空前。《通典》中说:“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祭祀之礼总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唐玄宗对音乐是非常精通的,他曾经亲自谱曲《破阵乐》《太平乐》《上元乐》等,令宫女数百人击鼓,场面壮观,气势恢宏。

在后土祠举行国家祭祀,各种乐器齐备,更是令人心潮澎湃。唐代祭祀后土的音乐是十分讲究的,唐朝祭祀礼仪规定:“祭天神奏《豫和》之乐,地癨奏《顺和》,宗庙奏《永和》。天地、宗庙登歌,俱奏《肃和》。皇帝临轩,奏《太和》。”(《旧唐书·音乐一》)

有关唐玄宗祭祀的音乐和歌词,《旧唐书·音乐》作了记载:“玄宗开元十一年,祭皇地癨于汾阴:迎神用《顺和》八变,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顺和》。”

迎神之《顺和一》

大乐和畅,殷荐明神。

一降通感,八变必臻。

有求斯应,无德不亲。

降灵醉止,休征万人。

意思是:

祭祀的音乐和雅顺畅,

那是向神明的献礼。

音乐十分通灵,

音调的变化臻于大美。

人们有求必应,

崇尚伟大美德。

沉醉乐声的后土之神,

赐予万千黎民福祉。

迎神之《顺和二》

坤元载物,阳乐发生。

播殖资始,品汇咸亨。

列俎棋布,方坛砥平。

神歆?祀,后德惟明。

意思是:

大地承载万物,

阳气使万物茁壮生长。

春天的播种滋生万物,

才能享受大地的馈赠。

各种祭品星罗棋布,

祭祀方坛十分平整。

神灵享受各种牺牲,

彰显了后土的神明。

迎神之《顺和三》

大君出震,有事郊?。

斋戒既肃,馨香毕陈。

乐和礼备,候暖风春。

恭惟降福,实赖明神。

意思是:

国君来到了河东大地,

举行隆重的郊祭大典。

斋戒十分肃穆整齐,

祭品陈列散发芳香。

音乐和礼仪十分齐备,

温暖的春风吹过大地。

恭敬地祈求后土降幅,

我们依赖圣洁的神明。

迎神之《顺和四》

于穆?哲,维清缉熙。

肃事昭配,永言孝思。

涤濯静嘉,馨香在兹。

神之听之,用受福厘。

意思是:

场面肃穆,深沉圣哲,

国家清平,大地光明,

先祖享受配飨,

永远心怀德孝思念。

音乐如此美好婉转,

满目都是洁净馨香。

后土之神静静聆听,

降福于虔诚的百姓。

皇帝行之《太和》

于穆圣皇,六叶重光。

太原刻颂,后土疏场。

宝鼎呈符,?云降祥。

礼乐备矣,降福穰穰。

意思是:

英明威严的皇帝,

经历了六代盛世。

在龙兴之城太原刻碑,

在后土道场汾阴祭拜。

出土的宝鼎献符,

白云缭绕降下祥光。

礼乐是这么完备啊,

赐予幸福五谷丰登。

登歌奠玉帛之《肃和》

聿修严配,展事?宗。

祥符宝鼎,礼备黄琮。

祝词以信,明德惟聪。

介兹景福,永永无穷。

意思是:

先祖配飨大地之神,

祭祀心目中的神灵。

吉祥的符,珍贵的宝鼎,

祭礼准备了黄色的美玉。

祝词那么诚信,

阐明美德聪睿。

神灵赐予洪福,

永永远远无穷。

迎俎之《雍和》

蠲我?,洁我謞芗。

有豆孔硕,为羞既臧。

至诚无昧,精意惟芳。

神其醉止,欣欣乐康。

意思是:

献上美好的酒菜,

献上洁净的香草,

高脚器皿十分大,

都是最好的佳肴,

诚心诚意不隐瞒,

准备精心更芬芳。,

大地之神多么沉醉啊,

欢欣地享受快乐康宁。

酌献饮福之《寿和》

礼物斯备,乐章乃陈。

谁其作主,皇考圣真。

对越在天,圣明佐神。

然汾上,厚泽如春。

意思是:

各种祭品都准备好了,

美好的乐章已经陈列。

谁今天在这里祭拜,

他是那圣明的皇帝。

隆重祭祀天地,

圣明輔佐神灵。

浩渺无尽的汾水之上,

深厚的恩泽沐浴春光。

送文舞出迎武舞入之《舒和》

乐奏云阕,礼章载虔。

?宗于地,昭假于天。

惟馨荐矣,既醉歆焉。

神之降福,永永万年。

意思是:

奏鸣的音乐响彻云霄,

祭祀的礼仪虔诚恭敬。

先祖配飨大地之神,

此心昭昭可对苍天。

各种祭品那样芬芳,

神灵沉醉十分享受。

愿大地之神啊,

福佑大唐千秋万岁。

武舞之《凯安》

维岁之吉,维辰之良。

圣君绂冕,肃事坛场。

大礼已备,大乐斯张。

神其醉止,降福无疆。

意思是:

在美好的岁月,

在这良辰吉日,

圣君头戴冠冕垂丝带,

虔诚地祭拜大地之神。

准备了盛大的祭礼,

准备了美好的音乐。

大地之神沉醉啊,

降下福祉无止境。

送神之《顺和》

方丘既膳,嘉飨载谧。

齐敬毕诚,陶匏贵质。

秀丰荐,芳俎盈实。

永永福流,其升如日。

意思是:

方坛之上享受祭品,

那么美好那么安详。

我们恭敬又诚心,

乐器贵重又质朴,

秀美的器皿很丰盛,

献贡的食物真充盈。

福祉如水永流淌,

就像那旭日东升。

如此美好的音乐,如此虔诚的祝词,如此盛大的庆典,表达了唐王朝对于后土之神的恭敬之心,寄托了唐玄宗后土之神的无比推崇。在祭祀音乐的合奏之后,唐玄宗在主祭官员的导引之下,恭敬地向后土之神行祭祀大礼,表达深深的敬意,祈求国泰民安,江山永固。

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作《明堂赋》,提到唐玄宗到汾阴县祭祀后土的壮阔情景。明堂为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处,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等大典,均在此处举行。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二月,武则天下诏在洛阳建明堂,后来失火。天册万岁二年(696年)三月重建。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明堂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四面代表春夏秋冬;中层十二面代表十二个时辰;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明堂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唐代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李白《明堂赋》道:

封岱宗兮祀后土,掩栗陆而苞陶唐。遂邀崆峒之礼,汾水之阴,吸沆瀣之精,黜滋味而贵理国,其若梦华胥之故乡。于是元元澹然,不知所在,若群云从龙,众水奔海,此真所谓我大君登明堂之政化也。

此赋不仅描述了明堂的宏大壮丽,记述了开元盛世的强大国力,而且还赞扬了唐玄宗泰山封禅,汾阴祭拜后土的盛举。李白的赋文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瑰玮绚烂,音律多变,读来抑扬顿挫,让人拍案叫绝。

汾阴县诏改“宝鼎县”

唐玄宗祭祀后土前夕,由于在汾阴县发现了宝鼎,龙颜大悦。祭祀完毕之后,唐玄宗依照文武官员等级,赏赐给官阶、勋衔、爵位、布帛等物,一时间官员们齐声谢恩,山呼万岁。三月初六,玄宗自汾阴返京,下诏免除所经过地方的本年赋税,并对随行官员进行赏赐。《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壬子,祠后土于汾阴之藌上,升坛行事官三品已上加一爵,四品已上加一阶,陪位官赐勋一转。”

春和景明,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唐玄宗伫立黄河岸畔的后土祠旁,不仅想起了八百余年前汉武帝到汾阴县祭祀后土的盛况。汉代元鼎四年(前113年)十月,汉武帝带领群臣以及护卫官兵,翻山越岭,扬帆远征,巡幸河东,祭祀后土。汉武帝一行从长安出发,一路颠簸,来到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在芝川渡口坐上雙层木船,东渡黄河。此时的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滔天,满目黄叶,随风四起。汉武帝渡过黄河之后,又进入辽阔的汾河,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汉武帝和群臣在船上一边饮酒,一边奏乐,钟鼓齐鸣,歌声如云,箫声鼓声,棹歌阵阵,何其快乐。汉武帝触景生情,感慨岁月流逝,少壮不再,流露出渴望继续建功立业、宏图四海的壮志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短短的几句诗,激情豪迈,缠绵悱恻,一波三折,吟诵再三,令后世之人回味无穷,无疑是千古名篇。诗中的“佳人”是谁呢?有人说是李夫人,有人说是良臣,甚至说是后土。其实,汉武帝如此敬重后土,崇拜后土,不可能把后土比作“佳人”,有可能指的是李夫人或者贤能的臣子。秋日乃惹人思情,虽有幽兰含芳,秋菊斗艳,然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故去的“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汉武帝的《秋风辞》既是情感的倾诉表白,也表现了人生的壮志情怀。王尧衢《古诗合解》道:“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愁乐事可复而盛年难在。武帝求长生而慕神仙,正为此一段苦处难谴耳。念及此而歌啸中流,顿觉兴尽,然自是绝妙好辞。”

唐玄宗感慨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中国古代祭祀后土的历史悠久,作《祠后土获符瑞行庆制》以纪念此次祭祀大典:

自古受天之命,作神之主,崇德祀地,尽孝配亲,存乎礼经,不可阙也。朕承累圣之绪,仗卿士之力,方隅清谧,宇宙硋安。北狩并都,南辕汾上,览汉武故事,修葺旧祠。时惟仲春,地气萌动,将先政本,为农祈谷。斋戒惟寅,粢盛惟洁,仲尼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岂非躬尽孝敬,以致神祗乎?而经始闦坛,宝鼎出地,奠兹玉帛,荣光塞河,将何以幽答神心,上膺灵贶?朕又惧焉。

今大典克举,美祥允洽,自天之,岂予一人?思与百辟,同兹嘉庆。亚献王守礼、终献宁王宪各赐物七百匹。申王、岐王范、薛王业,各赐物五百匹,余升坛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各加一阶。应入三品五品,现任四品已上官先授三品四品已上阶经三十考者,六品已上官先授五品六品已上阶经十六考者,令所司勘责,奏听进止。诸缘大礼有职掌官赐勋两转,余陪位官赐勋一转。中书门下三品六尚书御史大夫食实封三品以上功臣,与各一子官。其立功万骑身亡殁者,虽预创业,不见劢时,念功思旧,情有感恻,并令所司检勘,亦各与一子官。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官同升坛官例赐一阶。

《西京杂记》卷三:“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古代有天人感应的说法,意思是帝王修德,时世清平,上天则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朝廷昏暗,则天象示警,有彗星、灾异等现象,谓之“灾异”。唐玄宗祭祀前发现了宝鼎,祭祀期间看到黄河和汾河洒满了美丽的祥光,感到十分吉祥。这篇制文追溯了汉武祭祀后土的历史,阐述了祭祀后土之神的必要性,论述了祭祀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记录了宝鼎问世,荣光溢河的美好景观,同时下诏对于参加祭祀的官员进行了奖赏,并下令把汾阴县改为宝鼎县。

《唐大诏令集·祀后土赏赐行事官等制》记载:“北巡并都,南辕汾上,览汉武故事,修后土旧祠。时为仲春,地气萌动,将先政本,为众祈谷。宝鼎出地,奠此币玉,荣光塞河……改汾阴为宝鼎。”盛唐之际的唐玄宗到汾阴县朝拜后土,把汾阴县改为“宝鼎县”,表达了对后土的敬仰,对于人杰地灵的这片土地的重视,成为千古美谈。

唐玄宗封禅

封禅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对于稳定社会、凝聚民心、实施教化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封禅也是取得一定成就的帝王的心愿。唐高宗封禅之后,过去了多年,唐玄宗开启了开元之治,天下太平,安居乐业,在举行祭祀后土大典两年之后,下诏泰山封禅。

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十一日,唐玄宗从东都洛阳出发,带着文武大臣和护卫侍從,去泰山封禅。二十日,歇驻濮州,赐给黄河南、北五百里之内地区父老布帛。十一月初十,唐玄宗头戴冠冕,身着衮服,登上泰山,筑坛以祀昊天上帝;瘗玉牒文,以五色土圆封,燔柴告天。唐玄宗问随行的大臣贺知章:“玉牒之文,前代帝王,何故秘之?”贺知章说:“玉牒为沟通神明之用,帝王或求长寿,或求成仙,其事甚秘,故不让人知。”唐玄宗说:“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秘请。宜将玉牒出示百僚,使知朕意。”因此,唐玄宗的《玉牒文》得以广布于世:

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复,继体不足。上帝眷,锡臣忠武。底绥内难,推戴圣父。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当日天空晴朗,山上清迥,下望山下,休气四塞,登歌奏乐,有祥风自南而至,丝竹之声,飘于天外。唐玄宗在社首祭祀皇地癨———后土之神,按照礼制对后土施行大礼,祈求后土保佑国泰民安。

唐高宗又作《禅社首玉册文》:

惟开元十三年,岁次乙十一月辛巳朔十一日辛卯,嗣天子臣隆基,敢昭告于皇地祗:臣嗣守鸿名,膺兹丕运,率循地义,以为人极,夙夜祗未,迄未敢康。赖坤无隆灵,锡之景,资植庶类,屡惟丰展。式展时巡,报功厚载,敬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备兹瘗礼,式表至诚。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神作主。尚飨。

唐玄宗封禅之后,亲自撰写《纪泰山铭》文,御书勒于山顶石壁之上,记述了封禅的经过,颂扬宣扬唐朝历代帝王的功绩,表达了治国安邦的雄图大略。《纪泰山铭》道:

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安夫难安,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大川。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相庶尹,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佥谋,唱余封禅,谓孝莫大于严父,礼莫盛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肆余与夫二三臣,稽虞《典》,绎汉制,张皇六师,震九宇。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岱宗,顺也。

十一月十二日,唐玄宗大赦天下。赐给文武官员官阶、勋衔、爵位,已辞官归居的官员赐给俸禄一季;赐给公主、嗣王、郡主、县主官职,诸蕃国酋长来朝见者也赐予官职;免除所经地方一年的租赋,兖州免租二年;赐许全国聚饮七日。

唐玄宗在汾阴县祭祀后土,又在泰山封禅时作《禅社首玉册文》,感念后土———皇地癨的功德,充分证明了后土在唐玄宗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其实,后土在古代社会具有崇高的地位,代表国家和江山,人们常说的社稷一词就来源于后土。《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古代建立皇宫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意思是,国君建设国都时,皇宫左边为祖庙,供奉祖先;右边为社稷坛,供奉后土。社稷坛和国君宗庙一左一右,具有同等的地位,成为护佑国家的根本保证。因此,人们后来以社稷代表国家领土。孔颖达疏《礼记·郊特牲》云:“土示,五土之总神。”郑玄注云:“地示,神州社稷也。”《汉语大字典》释“示”云:“《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实际上,甲骨文中的“示”,字形代表地癨,即后土。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在周代甚至在商朝时期,就存在后土崇拜,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对后土膜拜,祈求实现愿望。

《祠汾阴后土》碑

光阴如梭,朝政忙碌。开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再次从洛阳临幸太原,拜谒唐王朝发迹之地,游览晋祠,检视官员。七月,回到了东都洛阳。

唐玄宗自从开元十一年祭祀后土之后,已经过去了九年。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祥瑞连连,可谓盛世。一天,中书令萧嵩向唐玄宗上奏:“开元十一年亲祠后土,为祈谷,自是神明昭格,累年丰登。有祈必报,礼之大者。且汉武亲祠藌上,前后数四,伏请准旧祀后土,行赛之礼。”萧嵩认为,有祈必报是礼仪的大事。汉武帝一生多次拜祭后土祠,陛下理应御驾河中府,再此祭拜后土,为民祈福。唐玄宗深以为然,再次下诏祭祀后土。

开元二十年(732年)十一月初二,唐玄宗先巡幸北都晋阳;十四日,对北都施行赦免,免除该州三年徭役。十一月二十一日,唐玄宗来到了宝鼎县,到汾阴藌上祭后土,举行“赛礼”,就是酬神还愿的意思。据《新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庚申,如汾阴,祠后土,大赦。免供顿州今岁税。赐文武官阶、勋、爵,诸州侍老帛,武德以来功臣后及唐隆功臣三品以上一子官。民?三日。”礼毕之后,唐玄宗大赦天下,亲自撰写《祠汾阴后土》碑文,刻石纪念。碑文之铭曰: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王者母事,德合天明。义有大报,用协永贞。茫茫九土,思索其精。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彼汾之曲,高藌杰异。景象遗光,坛场旧位。寂寥千祀,精灵长两。诬神不祥,复古维祺。文所无者,秩而祭之。矧曰后土,昔载明祠。何必因殷,乃为我师。意多汉武,迹在横汾。风流可接,箫鼓如闻。寿官创制,神鼎勒勋。古往今来,岂无斯文。

碑文记述了汾阴后土祠的历史,指出后土祠所在地曾经为魏国的名城、汉朝的宫殿,黄河和汾河在此交汇,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天然诡异;回顾了汉武帝祭祀后土的盛况,追忆了古代祭祀后土的历史;铭文赞扬了大地的恩德,描写了汾河之畔后土祠的美景,歌颂了唐朝的文治武功;记载了后土祭祀的盛大礼仪,盛赞后土的伟大功德。

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元二十年(732年),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在历史文化中留下了佳话。据后土祠内碑刻《历朝立庙致祠实迹》记载:“玄宗开元十一年二月祭后土于汾阴。初,上将幸晋阳,张说言于上曰:汾阴上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陛下宜因巡幸修复之,为农祈谷。上从之。开元十二年冬十一月祀后土于汾阴上,太史奏: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祥风绕坛,日炀其光。开元二十年冬十一月祀后土于汾阴,十二月帝还西京,初萧嵩奏自祀后土以来年谷屡丰,宜因还京赛祠,上从之。礼毕上为文刻石。”以上碑刻记录了唐玄宗祭祀后土的经过,反映了古代皇帝祭祀后土祠的用心和目的,主要是為了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长治久安。

唐玄宗喜好戏剧,被后世尊为“梨园之祖”。据说,唐玄宗晚年曾命梨园子弟唱曲,伶人便唱了一首李峤的《汾阴行》: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至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唐玄宗曾经在开元盛世时两次到河东祭祀后土,后来因安史之乱而被迫退位,身居深宫,他听后禁不住百感交集,潸然泪下。《唐才子传·李峤》记载:“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终曲而去。”他回忆祭祀后土时的宏大场面,旗幡如云,鼓乐喧天,万人攒动,大唐威仪,岂能不感叹人生无常,青春易老?想起了安史之乱,生灵涂炭,将士奋勇,平息战乱,而今幽居深宫,岂能不深刻反省,喟叹今昔?

后土祠变迁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万物往复,人事代谢。当年的汾阴藌上在惊涛拍岸之下,已经消失于滔滔黄河,也淹没于岁月的长河之中。万荣后土祠从无到有,几多兴衰,几多沉浮,如今依然雄峙于黄河岸畔汾水之侧,万荣县庙前村的高崖之上,它承载了多少风风雨雨,历尽多少朝代兴亡,积淀为厚重的后土文化,熠熠生辉,璨若星河。

万荣县庙前村后土祠,处于秦晋交通之枢纽。这里河汾交汇,风景优美,庙貌辉煌,士民敬仰,商旅云集,游客不断。西汉后元元年(前163年),汉文帝在藌上建庙。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扩建汾阴后土祠,曾四次亲临祭祀。自汉武帝之后,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和东汉光武帝刘秀,多次巡幸河东,前往汾阴县藌上祭拜后土。唐玄宗李隆基扩建后土祠,两次来河东祭拜后土。宋真宗赵恒拨巨款扩建后土祠,增建承王门、荣光门、坤柔门、坤柔殿、寝殿、配天坛、轩辕扫地坛等。历代名人在此吟诗作赋颇多,唐代王勃、杨炯,宋代寇准、王旦,明代薛蠧、周有光,清代顾炎武、戴儒珍等都留有名篇。历朝历代,无论封建王朝还是当地府衙,包括黎民百姓,对于后土祠和后土文化都十分重视,或者以政府行为,或者民间募捐,不断扩建修缮,丰富文化内涵,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遥想当年,万荣县汾阴藌上,黄帝在此扫地为坛,汉文帝建庙,汉武帝立祠,唐玄宗扩建,宋真宗建太宁宫;汾阴藌上,西汉在此发现象征帝王权力的宝鼎,唐代在此也发现宝鼎,宋真宗在此看到荣光幂河;汾阴藌上,汉武帝高唱秋风起兮白云飞,唐玄宗吟诵歌颂后土恩德,宋真宗感恩抒怀《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顶礼膜拜,虔诚之至,令人感怀。

遥想当年,汾阴藌上宫殿林立,雕梁画栋,飞阁流丹,朱甍绣闼,如此繁盛,如此庄严,如此美丽;辉煌的庙宇之间,古柏森森,古松郁郁,飞鸟鸣啾,蝴蝶翩跹,让人遐思无限;徜徉于后土祠,登上高台,看黄河浊浪排空,群山蜿蜒起伏,大雁列阵飞过,田野一望无垠,别样的精致,别样的情怀,别样的风光,千古多少事,付于明月中。古往今来,歌唱吟咏的诗词,绵绵不绝的香火,信仰后土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的游客,演绎了数千年后土的兴衰,承载了古河东的伟大文明,积淀了厚重的后土文化。

在数千年的沧桑变化中,屹立在藌上的后土祠,经历了朝代的多次更迭,观瞻了文人墨客的吟诗作赋,看多了信徒香客的熙熙攘攘,听惯了黄河的拍岸涛声和船工的号子,目睹了云聚云散的变幻,熟悉了黄河两岸的麦子熟了高粱红了,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美丽富饶的河东大地,令人神往的万荣藌上,雄伟壮观的后土祠,留下了多少动人的传说,上演了多少美丽的故事,书写了多少感人的诗文。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游历河东,来到荣河县,凭吊后土祠遗迹,写了游记《后土祠》,文末吟诗道:

灵格移?上,洪流圯故宫。

事同沦泗鼎,时接堕天弓。

古木千章尽,层楼百尺空。

地维疑遂绝,皇鉴岂终穷。

仿佛神光下,昭回治象通。

雄才应有作,洒翰续秋风。

俱往矣,曾经建于藌上的后土祠在滔滔黄河的冲刷下,渐渐卷起美丽的画卷,成为沧海桑田的珍贵记忆!

唐代之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扩建后土祠,占地达950余亩,合633859.29平方米,可谓“旷其盈视,纡其骇瞩”,是现存后土祠面积的25倍,被称为“海内祠庙之冠”。

宋哲宗元二年(1087年),官府派人对后土祠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由于黄河不停摆动,汾阴藌受到河水侵蚀,不断冲刷,黄土塌落。明万历末年,黄河已经漫入藌上低洼的地方。人们无奈之下,只得在藌上将祠庙的主要建筑往东移建。

明朝万历(1572—1620年)末年,河水暴涨,堤坝溃陷,藌上受到河水的严重威胁。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黄河滔滔,漫溢藌上,长廊栏杆,亭台楼阁,浸泡于肆虐的河水之中;奔涌的黄河之水继续漫延,苍苍古木,巍巍高台,后土祠内的千年建筑大部分被黄河冲毁,卷入滚滚的波涛之中,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在风雨中诉说着凄凉的故事。

康熙元年(1662),阴风怒号,暴雨连绵,滔滔黄河再一次冲毁堤岸。放眼藌上,变为令人惊心动魄的泽国,经历了岁月的无数次风风雨雨,藌上唯一遗存的建筑———秋风楼,也淹没于黄河中,雕栏玉砌,飞檐斗拱,从此进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那在河边摆渡的渔夫,归乡的游子,再也看不见藌上的后土祠。

康熙二年(1663年),移地重建后土祠于今庙前村北。

同治元年(1862年),后土祠再次被黄河冲毁。

同治三年(1864年),荣河县迎来新一任县令———戴儒珍。后土祠再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一直留存至今,已有将近150余年的历史。

戴儒珍,清朝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他想必读过汉武帝的《秋风辞》,在荣河县担任县令,必须对荣河县有初步的了解。他鞍马劳顿,风尘仆仆,到荣河县上任之后,翻阅县志,体察民情,更加忘不了秋风楼。据说,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庙前村,想目睹后土祠的风采,登上传说中的秋风楼。可是,戴儒珍兴冲冲来到庙前村之后,看到的却是朔风呼啸,满目凄凉,哪里还有秋风楼的影子!

后土祠是荣河县的象征,是祭祀大地之神的国家祠庙。戴儒珍站在庙前村高高的黄土坡上远眺,大河之上,吕梁巍巍,长风阵阵,帆影点点,渔歌互答,好一幅江山社稷图,可是,唯独确缺了后土祠。他访问耆老,寻找工匠,决心要恢复后土祠,在自己的任内建成后土祠,重现后土祠的千年辉煌。但是,重建后土祠谈何容易?选址问题、占地问题,更关键的是资金问题。戴儒珍一方面处理政务,振兴经济,劝农耕作,另一方面,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寻找工匠,准备重建秋风楼。

整整过了六年之后,同治九年(1870年),戴儒珍启动了重建后土祠的工程。他首先联系相邻的河津县、隔河相望的韩城县的县令,相商筹建事宜,同时,他带头捐献银两,并发出《募捐告示》,动员县里富裕的商户捐资,出工出力。他规划后土祠占地33亩,带领县里大小官员和民工,开始了重建后土祠的工程。经过全县官民之努力,后土祠终于如期完工。但是,秋风楼的重建却十分曲折,原来设计的是五层,后来在建设过程中却被一场大风全部刮倒。可见当时黄河的风从峡谷呼啸而来,疾走岸上,是如何气势威猛,席卷大地!今天来到后土祠,我们看见后土祠品形戏台两面墙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捐资人姓名,有荣河、韩城、河津、曲沃等县人员,说明当年建筑后土祠时,工作力度之大,捐款之踊跃。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荣河知县章同修缮后土祠,将原来的五层秋风楼改建为三层,增加楼梯,直达顶层。工程完毕后,章同亲自挥毫书写了四个大字:“大河西横。”悬挂于秋风楼的西侧,可惜后来遗失了。民国年间,后土庙被改做学校,是几代荣河人接受教育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曾几次拨款,对后土祠进行修葺保护。196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后土祠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后土祠成立了“秋风楼文物管理所”。1993年,中共万荣县委、万荣县人民政府,根据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策略,在后土祠举行了第一次春祭。1996年,国务院确定后土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世纪之初,万荣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万荣县委、县政府把后土祠和后土文化的开发建设,作为招商引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2002年,投资2000余万元,对后土祠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2003年开始,连续举办“后土文化节”,已经成为在河东乃至山西的一个知名品牌。同年,后土信仰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存的后土祠,东西宽105.21米,南北长240.81米,占地面积约25268平方米。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品字形戏台、献殿、正殿、秋风楼、东西五虎殿等,布局严谨,结构合理,为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祠内的正殿、献殿,建筑工艺精巧,光彩夺目,气象庄严,令人肃穆。祠内有三座戏台前后布列,形成“品”字形格局,为全国独例,对研究戏剧舞台建筑有重要价值。秋风楼位于正殿之后,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后土祠有木雕、砖雕、石雕、铁艺、琉璃,被专家称之为“建筑五绝”。祠内现存宋真宗赵恒御制御书《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明代重刻的金代《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庙像图石》碑和轩辕扫地碑,元刻汉武帝《秋风辞》碑,金代铁缸6口和明代铁钟。

后土祠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据史料记载,北京天坛就是参照后土祠建筑的,后土祠被称作“天坛之源”。北京故宫建筑布局也与后土祠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史·元明清时期的建筑》指出:“明、清故宫建筑在总体布局上是继承着前代经验而进一步发展的。如果拿宋代的后土祠及明清的太原崇善寺和故宫相比较,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在主体建筑的空间处理和主要与次要建筑群的排列关系上有很多相同之点。”

近几年,国内各界人士,港、澳、台胞及海外华侨,寻根问祖,慕名而来,祭祀后土,络绎不绝。人们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世道升平,物阜民丰,保佑全家健康平安,兴旺发达,万事如意。尤其在后土圣母诞辰之日(农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庙会期间,善男信女,商旅游客,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宝鼎城

唐玄宗将汾阴县改为宝鼎县,那么当年的宝鼎城在哪里?

据史料记载,宝鼎县的县城旧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距离万荣县后土祠大约3公里。宝鼎县城具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直到1921年,为了避免黄河水患,才把县城迁到庙前村以东约7公里现在叫荣河镇的地方。有谁知道,这个和黄土高原的大多數村庄没有多少区别的宝井村,竟然是唐代宝鼎县的县治,并因为唐玄宗改名而驰名海内外!

今天的万荣县是由万泉县和荣河两县合并而得名。原荣河县的前身是宝鼎县,宝鼎县最早的名字叫汾阴县。宝鼎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西临汾阴渡,地处交通要道,既是水旱码头,又是南北枢纽,北经绛州,可达晋阳(太原),南抵蒲坂,直到长安,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魏设置汾阴邑;秦朝时期,在距今万荣县城西南宝井村北置汾阴县,属河东郡。《史记·秦本纪》载:“(惠王)九年,渡河,取汾阴、皮氏。”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复置,于县置北乡郡,县属之,徙治今宝井村。北周复归故治,改北乡郡为汾阴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汾阴郡,县属河东郡,仍治今宝井村。义宁年间复置汾阴郡,县属之。唐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在祭祀后土时,对后土祠进行了一次修建,期间挖出两个青铜宝鼎,大者容4升,小者容1升。唐玄宗以为祥瑞之兆,遂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亲幸河东祭拜后土祠时,看见黄河之上瑞气缭绕,荣光照河,史称“荣光幂河”,宋真宗因此将宝鼎县改为荣河县。

汉武帝祭祀后土祠之后,历经唐宋各个朝代,这里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清代至民国年间,宝鼎城建筑宏伟,庙宇辉煌,商店林立,贸易繁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宝鼎城南北城门楼为两层挑角,南门有瓮城,甚为壮观。城正中建有一座古楼,底层用砖砌成高台,留有东西、南北两洞,十字交叉,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台上建有两层挑角鼓楼,一层四周有砖墙,十二根圆柱围绕,雕梁画栋,极为华丽;二层皆为明柱,华屋盖顶,五脊六兽,异常壮观。清时楼中悬有大鼓,作为夜间报更使用,后改为铜锣报更。以鼓楼建筑为中心,周围是关帝庙、望河楼、吕祖庙、城隍庙、禹王庙、娘娘庙、府君庙、先农坛、东岳庙、老君殿、萧蔷碑亭、土地祠、祖师庙等各种庙宇,星罗棋布;文庙、考院、教谕署、汾阴书院、文昌阁等,文脉昌盛。望河楼建于县城东大街,坐南朝北,高约十三四米,长方形,砖木结构,分三层。两侧各有楼梯,二楼建有大客厅,雕梁画栋,气致高雅。登高远眺,全城景象尽收眼底。

宝鼎有八景:

南有石佛口,

北有穆陵关;

汾阴书院盖得宽,

四个铁人镇河湾;

萧墙大碑宋王建,

巍峨鼓楼在中间;

土地祠大钟真好看,

陈家石井水真甜。

相传唐太祖李渊起兵太原,进攻长安,经过宝鼎城。五代时,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先和朱温联军镇压黄巢起义,后又内讧,双双混战多年,他们都是在宝鼎城和蒲坂两地训练军队。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黄河水逼近西城墙,知县王心正遂在西门内另筑一道城墙,并另盖一座城门楼。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黄河泛滥,漫入县城,许多人家受损。

1920年,荣河县城自宝鼎村迁移到今万荣县荣河镇。1954年8月万泉县、荣河二县合并,以二县首字命名万荣县。新中国建立后,宝鼎由镇改为乡,后为公社,又改乡。2001年在乡镇合并中取消了建制,并入荣河镇。不管历史如何变迁,万荣的这块土地所承载的后土文化内涵,所发生的历史故事,绝对不会消失,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引人注目,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人杰地灵万荣县,盛唐风华吟后土。自从黄帝扫地为坛祭祀后土以来,从汉代以至于盛唐时期,后土祠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两次前往今天的万荣县祭祀后土,反映了后土祠在唐王朝的重要地位,证明了后土文化在唐代的兴盛。据史料统计,从汉朝至元代,有8位皇帝亲自到万荣县祭祀后土20次,6位皇帝派大臣代祭7次,共27次。2020年9月,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设在万荣县,这是盛大的国家级节日。农民丰收节主要的活动之一,就是祭祀后土祠,因为古代庆祝农业丰收举办的盛大节日———秋社,就是来源于祭祀后土的。自古以来,万荣县祭祀后土的民间活动世代沿袭,绵延不绝。后土祠所秉承的古代祭祀、大地之母、江山社稷、祈求丰收、农耕文明等文化内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节选自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皇皇后土》)

責任编辑:李婷婷

猜你喜欢

后土封禅唐玄宗
“因事立体”的封禅文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赐诗探得『神』字》
晋中南地区后土图像流变及原因述论①
《文心雕龙》与《文选》“封禅”文体的比较
万荣后土祠大殿楹联赏析
唐玄宗缘何对安禄山深信不疑
“既菩其始,当慎其终”——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蜕变和“安史之乱”
三峡水库蓄水后土脑子河段河床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