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锡剧溯源之我论

2023-12-28张璇

剧影月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锡剧对子小调

■张璇

锡剧是江南地区广大人民家喻户晓的地方戏剧剧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锡剧曾是华东地区三大剧种(越剧,黄梅戏)之首。锡剧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有些学术研究者,包括职业锡剧人也有说不到两百年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在溯源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我想就锡剧溯源浅谈一下我的论点和看法。

首先锡剧作为一个剧种,它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初始的山歌对唱时期。在这一时期,人民只在田园劳作时及山歌大会上唱一些各自的民间小调,如东乡小调。在这一时期就出现了珠宝、珠凤两姐妹及王嘉大等小有名气的山歌高手。在20 世纪70 年代末及80 年代初,在无锡的乡间,每逢农历新年到正月十五期间,都会看到一些唱春人游走于各乡村、集市,他们或背一把二胡,或持两片檀板,以民间小调为基础,挨家挨户地唱一些祝福的歌曲、小调,讨要一些吃粮和钱财,这一现象实际上就是锡剧最初始的形态和体现。山歌对唱及唱春人的出现究其源头已无从考证,然而这些形式的活动一定是早于滩簧的出现。唱春人早期时或一人自拉自唱,后逐渐有两人或三人组成了对唱或一拉一和的合作演唱。而山歌的歌手们也逐渐走进集市,开启了摆摊演唱的形式。此时的唱春人及山歌歌手还是以民间小调为主要曲调,听唱内容也多为奇闻逸事、民间传说。这一时期尚无唱本可供唱春人或歌手使用,故此,即便是同一曲调,不同的人也可以唱出各种不同的内容。他们传承的形式大多为口口相传、耳提面命。当然此时的唱春也好,山歌对唱也罢,都还不能称为戏曲,只能称为唱曲或唱山歌小调。我查阅过向安、叶林所著的《锡剧介绍》,两位老先生在所著中并未提及锡剧的源头,而是仅仅把锡剧划分了三个时期,即对子戏时期,同场戏时期,章回小说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锡剧正式定名之后,两位老先生认为唱春及山歌小曲不能以戏定名,故而他们认为锡剧应以对子戏为开端。孙中先生在《锡剧音乐研究》一书的绪论阶段论一节中也是以滩簧、文戏、锡剧这三个时期来概括锡剧剧种的发展轨迹的。而我个人论点则是山歌小调、唱春的这一系列的形式,是孕育滩簧、对子戏、文戏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锡剧的艺术形式并成就后来苏南一大剧种的最初的一粒子,正如同青藏高原的雪山是孕育万里长江的一粒种子一样。

第二,对子戏时期。这一时期,对唱的山歌逐渐地有了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而参与对唱的人也就根据故事情节的不同有了人物的身份。如现在我们常常演出的锡剧经典折子戏《双推磨》《拔兰花》就是对子戏的延续和发展。对子戏的出现,便和山歌有了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区别,在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左右,阳湖赵翼发现村伶的演出,竟无以名之,故将其称为“里俗戏剧”。“里俗戏剧”的出现说明了散落在广大苏南地区的唱春人及山歌、民间小调的歌手们已经走进了本头戏的时代,也就是这些艺人已经有了最原始的剧本或唱本了。也正因如此,众多的艺人大都不用演唱单一的山歌和民间小调,而是有了故事情节,有了人物,他们或扮一生(或丑),或扮一旦,或清唱,或简单地彩唱,扮演着各自的人物角色,演绎着唱本里规定的情节,他们的演出场地也由田间地头、山歌大会转到了场头、茶馆等固定的场所。事实上阳湖赵翼所发现的村伶的演出就是对子戏的原始形态,只是当时的赵翼无以名之罢了。

第三,滩簧时期。这一时期是锡剧这一剧种的发展和成长期,也是滩簧更名和磨难最多的一个时期,由于对子戏的逐渐兴盛,渐渐地有说唱艺人及私塾先生也加入对子戏的行列中来。他们把明清的话本和一些个人创作同时带到了对子戏当中,演出的形式也同步拓展了许多,演出对子戏的人,不仅可以进入私人家中唱堂会,也可以在乡镇、场间、地头进行演出,同时也可以在集市上摆摊演出,由此开启了滩簧时期。这一时期,常州、无锡、江阴等地都有滩簧的演唱,以常州和无锡最为兴盛,故人们多称为常锡滩簧。之所以称之为常锡滩簧,实际上就是因为清朝这一时期的行政管理区域而约定俗成的,当时的常州府所管的范围包括我们现在的常州市、无锡市、宜兴市、江阴市等。

滩簧在清朝中期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00 多年的时间里,它的发展和成长是极其迅速的,并且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从唱春到里俗戏剧到锡剧成为江南一大剧种的转变。在这段时期,由于常锡滩簧仍属于“里俗戏剧”的范围,故而它的内容多有粗俗淫秽的桥段。清朝咸丰年间曾刊行过一本《新刻小学千家诗》的书籍,在该书的《戒点淫戏》的诗题序中就有“近花鼓滩簧秽褒不堪,演之,大有关于世道人心”之句,这里的花鼓滩簧就是专指常州的滩簧戏的。虽然《戒点淫戏》里的这句话是说滩簧戏的内容的,但我们也就从侧面印证了当时的无锡滩簧及常州的花鼓滩簧发展得有多么兴盛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滩簧戏班应运而生。1915年前后,先后诞生了几个影响力较大的滩簧社班,如袁仁仪的袁家班、李庭秀的李家班、杨云祥的杨家班、匡嘉生的匡家班。这一时期的联合演出以及和其他各大剧种的同场演出,极大地促进了滩簧戏这一剧种的发展和成熟。这一时期先后有众多的滩簧艺人参与其中,如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彬彬、梅兰珍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老艺人都成为锡剧的泰斗,成为新中国的人民艺术家。

在常锡文戏“小同场”“大同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常锡文戏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演员上下场的台步充分借鉴了京剧的走圆场,演出的剧本更是吸收或拿来了其他剧种的演出本或改编演出,或直接演出。舞美、乐队也不例外。姚澄、王彬彬、梅兰珍等艺术家在这一时期的演出过程中,逐步地形成了各自的唱腔流派,这是他们当时对滩簧戏的最大贡献,也奠定了锡剧剧种的坚实基础。

第四,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 年刚刚获得新生的中国,百废待兴,公有制的浪潮席卷全国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散布于各地的滩簧戏班也大都经历了公有制改造,进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合并及扩充。1949 年,锡剧被定名为“常锡剧”,1953 年开始称锡剧,然而“常锡剧”之名一直用到1954 年华东区戏曲演出之后。1950 年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全国文艺界开展了“三改”活动,即改制、改人、改戏的重大改革。1955 年5 月,经省政府的批准,省文化厅首先将常锡实验剧团正式定名为锡剧团,并在南京成立了江苏省锡剧团,在无锡成立了无锡市锡剧团,在常州成立了常州市锡剧团。在此情况下,苏南、苏北及上海、安徽等地各县市也多有锡剧团相继成立。最多时锡剧曾发展到四五十个专业院团。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之前,各地锡剧团出人、出戏,一片繁荣。1954 年华东六省一市的戏曲会演中,江苏省锡剧团演出的剧目荣获了此次会演的金奖,姚澄,王兰英,沈佩华三位艺术家都荣获了优秀表演奖,之后华东地区的三大剧种——锡剧、黄梅戏、越剧,锡剧为三大剧种的老大,简称“锡老大”。锡剧就是起源于无锡、常州广大农村地区的田间地头的乡间小调,后经过和这两地的山歌的融合,渐渐形成了滩簧演唱的一种形式。正如万里长江都是由涓涓细流江聚而成一样,锡剧也是经过了两百多年艰难地融合而形成的。

猜你喜欢

锡剧对子小调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文化滋养文字 情境创生情趣
——《古对今》教学活动设计
五河小调
对学学习在数学总复习中的作用
在春联里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