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地区影视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情境与政策背景

2023-12-28颜彬王莉

剧影月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河北影视京津冀

■颜彬 王莉

2014 年2 月26 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首次强调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掀起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浪潮,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始成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并行的国家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多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在京津冀三省市的共同努力和中央部门密切的配合下,京津冀地区在产业、交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等多个领域率先发展,协同发展总体推进顺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三地同城效应显著强化,产业发展逐步由分割走向有序整合。只是在现有的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果中,我们并未看到文化创意性行业尤其是影视产业的扩散。这与影视产业的产业特性有关,亦与京津冀区域影视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境有关。

一、京津冀影视产业协同发展下的现实情境

(一)京津冀影视产业协同的特殊性

从产业形态上来看创意产业的创生、发展和演化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创意人才资源、产业资源的强聚集性、对交流与互动的高频需求等特点,影响了影视产业的扩散。影视产业作为产销消耗较小、附加值高的创意产业,是所有城市未来发展的侧重,而非有待迁移与优化的对象。2016 年工信部与京津冀三地整份共同制定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确立了“一个中心、五区五带五链、若干特色基地”的产业发展构想,其中“一个中心”和“五区”都与文化产业有关,“中心”就是指北京国际传媒港,“五区”是指以首都文化圈为核心向外辐射的北京国际传媒港、北京国际设计之都、北京国际影视产业基地、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和中国(河北)影视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但与天津、河北关联较小,影视产业的协同发展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不难理解,城市空间的产业演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居场所,而是生产要素的聚集中心,是各种产业要素、文化资本、权力意志相互碰撞、博弈与融合的结果。天津与河北缺乏影视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人才储备、产业配套、与产业形态无法承接北京影视产业的扩散,生产要素或离散分裂,或与北京具有明显重复性,产业扩散缺乏有效的动力与基础。

(二)京津冀影视产业发展不均衡

影视产业是京津冀地区的优势产业。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北京正逐渐取代上海在中国影视产业中的头部位置,成为新的影视之都。1949 年建国以来,伴随着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代表性艺术学院的建设,中国影视创作的核心逐渐开始北上,以第五代、第六代为代表的电影人在北京开启了他们的艺术创作生涯,助力了“北京影视之都”的建设。随着影视创作管理部门、影视研究者以及影视拍摄团队的整体北迁,影视产业开始在北京扎根。几大艺术院校为北京培养了大量的影视创意人才,他们毕业后纷纷团聚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生活工作,进而吸引了大量的影视类企业聚集于此,形成了从内容创意到摄影制作再到推广发行的全产业链模式,产业影响力逐年扩大,截至2021 年底,单影视类的相关注册企业数量高达11.7 万家,北京拥有国家中影数字制片基地、星光影视园等核心影视基地,接近60%的影视剧创作项目由北京出品,北京成为中国影视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城市。然而京津冀地区的影视产业发展并不均衡,源于内容创意产业的强聚集性,限定了影视产业的内容扩散,天津、河北的影视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天津的电影产业相对于北京还比较落后,对全国影视产业的网络组织差异进行的分析中,北京的产业中心度为6815,而同属于京津冀、仅有百余公里之遥的天津仅为479,而这一数据河北则更小。

(三)津冀地区影视产业的基础现实

事实上,天津和河北等地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影视产业布局。天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影视产业在近年来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不仅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看,天津市的文化产业逐年增加,2019 年天津市文化产业总量为972.52 亿,其中文化创意、游戏动漫和印刷出版等重点支柱产业已经显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天津市积极构建创意产业生态体系,在影视、动漫、特拍、协拍、后期制作等各个方面都大力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动漫产业园、天津3D 影视创意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为影视、动漫产业提供了优良的生产环境和氛围。以动漫产业为例,天津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了动漫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方向,建立了动漫产业聚集区,引进了不少优质的企业和项目,特别是在数字技术方面,进一步加速了动漫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河北的影视产业发展在整个京津冀地区相对滞后,在创作层面,河北多以参投的形式参与影视创作,近年来先后参与拍摄了《革命者》《守岛人》《我和我的父辈》《人生大事》等优秀电影;在消费层面,河北拥有本土院线河北中联影业院线,旗下直营和加盟影院共计249 家,其中省内影院227 家,银幕1000 余块,从2015—2019 年,河北省城市院线总放映场次、观众人次、票房增加值分别占京津冀总增加值的48.98%、66.01%、56.03%,是整个京津冀地区中贡献最大的;另外,河北的影视拍摄基地发展迅速,涿州影视城是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另外还有怀来天漠影视城、保定易县影视城、白洋淀影视基地、曹妃甸影视产业基地等。尽管河北地区的影视产业已经在影视创作、发行放映、影视园区方面有所布局,但不难发现,河北影视产业链条不完整,具有丰富增长性的内容生产组织相对缺乏,无法对整个影视产业发展形成有效推动。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影视产业政策背景

区域政策是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方向、目标、速度、格局和路径进行调控的政策手段。近年来,为了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京津冀地区积极展开政策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宏观的区域政策。影视产业作为内容创作型行业,其本身的外部性决定了产业发展与行业政策相对较强的绑定关系,梳理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宏观文化政策以及各地自身的影视产业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一)京津冀三地的协同性产业政策

2014 年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三地联合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创新战略框架协议》两份框架协议。其中,前者提出了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通过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整合京津冀地区的文化资源,并提出了类似建立联席会议、成立合作小组等跨区域文化战略合作机制,为区域内宏观层面的协作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同年,三地广电局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创新战略框架协议》,从执行层面确立了三地出版、广播影视领域共同发展的目标及具体举措,包括但不限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促进京津冀三地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推进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的创新和协同发展,鼓励跨地区合作、创新研发,推动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共建共享;发挥各方各自优势和特色,构建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合作发展机制,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这些措施促进了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合作与协同创新,为京津冀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地方性影视产业政策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推出了相关的影视产业与文化产业政策,促进当地影视产业发展的同时,亦关注到了与其他两个地区的协同性,内容包含产业体系、人才政策、拍摄奖励等多个方面,相对比较全面,是现有政策中数量最多的政策。例如,北京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战略》明确提出要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影视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城市间的互利共赢,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天津市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和影视产业的发展,陆续推出有关影视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提高文化和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2016 年发布《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方针和政策,包括多种形式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在《天津市影视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未来五年天津市影视产业要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高产业服务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新建影视制作及后期制作基地和投资平台,增强市场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的措施和支持;针对影视行业的税务优惠政策和文化金融服务政策,天津在税收服务、产业结构、政策传导和市场供求等方面也给予了政策支持。同样,河北省通过税收政策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进行补贴,并对其中更具前瞻性和竞争力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本支持产业的持续发展。针对蓬勃发展的影视产业园区,河北省还为文化企业进行场地创作、展览、销售等活动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针对人才,河北也制定了一系列影视教育、吸引外部人才的政策。这些举措对于提升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圈的整体实力和履行省份的职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天津、北京、河北出台政策相关政策并持续推进,京津冀地区积极出台促进文化与影视产业的相关政策,但通过梳理不难发现,影视产业相关政策并未形成体系,缺乏更为宏观有效的产业体系,而是侧重于影视产业的传统制片、发行、放映等产业环节,缺少对于影视产业融合、创新、数字化等方向的关注和推动,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劣势。

三、京津冀影视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路径

近年来,北京已经替代上海、长春、香港等地区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影视城,作为优势的文化产业类型,北京的影视产业并疏解要纾解、扩散。在这一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的影视产业协同发展不应该是以北京疏解、京冀承接为主要路径的,相反,河北、天津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产业能动性,主动地与北京进行产业耦合,充分借力北京的影视产业资源,充分借鉴其先进的产业经验和技术,展开与北京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影视剧项目,提升天津、河北影视产业市场的发展。我们无法将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的其他产业放在一起梳理其本身的纾解与承接,而是在尊重这一产业现实的基础上,换被动为主动,探寻天津、河北影视产业耦合北京影视产业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在产业方向层面,应该将京津冀的影视产业看作一个整体,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以产业共生为视角探寻三地影视产业的互补性和合作空间。应该从创作和服务两个方便对三地的产业现实进行梳理,分别确立天津、河北影视产业在创作产业链层面的特有优势,以及在服务层面可以提供的产业条件,从而确立天津、河北影视产业耦合北京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再从产业机理、突破性可能两个角度分别对天津、河北发展影视产业的主体性进行梳理,分别从现有的产业环境、现有的产业路径角度确立天津、河北主动借势北京影视资源发展自身的可能性。在具体操作层面,应积极发挥天津、河北的主体意识,主动耦合北京。在影视产业的创作层面,天津在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影视后期、协拍与特拍等产业形态上具有链条优势;河北则在影院消费、影视拍摄基地发展上具有产业优势,与北京可以形成产业补充;在服务层面,天津、河北可以为影视人提供良好的服务机理,扶持性较强的税收政策、相对温和的人才政策、低廉的房价,均可以提升影视人的安全感;在产业机理上,天津、河北作为距离北京最近的省市,在市场活跃度、城市区位、配套资源等方面具有耦合优势,亦可以形成与北京影视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

自然,区域产业协同并非一日之功,京津冀影视产业的协同发展任重道远。产业协同作为产业经济学的重点问题,其核心要素源于“产业共生”理论。作为经济学中的概念,共生特指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交互性的、生长性的物质联系。也就是说,京津冀影视产业的协同发展,应该在尊重区域产业现实、借力现有政策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联动,制定具有共通性的产业政策、举办具有交互性的产业活动、形成交流性的产业运转机制。逐渐将三地的影视产业构建成为一种融合群落,在持续互动的进程中形成一种带有协调性和增值性的产业关系,进而实现区域合同。这并非北京单向的扩散与纾解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三地均以强烈的主体意识介入到产业的发展与融合之中。

猜你喜欢

河北影视京津冀
影视展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影视风起
孙婷婷
影视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