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推进武汉都市圈工业产业人才一体化建设

2023-12-28课题组

学习月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四市黄冈都市

●课题组

发展都市圈,是由其经济地理、自然地理、教育文化地理和人口规模决定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国土空间布局相适应,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客观规律。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发展以武汉、鄂州、黄冈、黄石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与国家发布较早的其他成熟型都市圈相比,武汉都市圈作为发展型都市圈,当前仍处于要着力推进一体化的阶段,必须着力解决工业产业人才一体化这一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一、武汉都市圈人才一体化的基础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状况。武鄂黄黄四市均处湖北东部,相互接壤。鄂州、黄冈、黄石均紧靠武汉东南部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四地之间主城区距离最远约75 公里,最近仅14 公里。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纵贯全境,铁水公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目前已形成一小时通勤圈、高铁半小时通勤圈。

(二)土地空间与区域流域。当前,武汉土地面积已经难以满足自身工业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鄂州发展空间有限,黄石土地面积也相对不足。黄冈土地面积较大,其核心区的沿江六县市与武汉、鄂州、黄石隔江相望,面积总和为8485 平方公里,与武汉面积相当,且土地成本低,发展空间大。武汉都市圈所在流域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核心组成部分,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具有先天优势。

(三)人口规模与人才流动。武汉为区域内第一人口大市,常住人口1244.77 万人;鄂州人口最少,常住人口107.94 万人;黄冈人口规模处于第2 位。都市圈四个城市均存在人才流出现象,以2021 年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为例,省内就业共计1402 人,其中武汉就业1331 人,到黄冈就业4人;省外就业3194 人,其中广东省人数最多,为969人。而在黄冈两所高校2017 届理工类毕业生之中,鄂州、黄冈、黄石三地就业数远少于生源数,在武汉就业数远高于生源数。人口规模为都市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人才流动现状为做大做强人才基数“蛋糕”提供了可能。

(四)经济状况与产业布局。2020 年,都市圈区域内武汉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大;黄冈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小,其中第一产业占比较大,产值居四市之最;鄂州、黄石地区生产总值相对偏小,第二、三产业发展皆较为平衡。在工业方面,武汉工业总产值高位领先,其113.94 万人的从业人员规模也远超其它三市。现阶段四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提升经济总量、优化区域间产业结构提供了空间。

(五)科技教育与文化卫生。从科技方面来看,武汉在研发投入、平台、成果和人才等方面较其它三市均具有绝对优势,在专利申请与授权、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指标上,黄冈近几年也有一定进步;从教育、文化、卫生方面来看,鄂州、黄冈、黄石三市均落后于武汉。但比较而言,黄冈基础教育知名度高、规模大,中等职业教育有潜力,而鄂州、黄石两市卫生健康实力相对黄冈要略胜一筹。

二、武汉都市圈工业产业人才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目前,在省委省政府层面及四市均已成立都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部门,但还没有设立专门负责都市圈人才工作的小组。武汉都市圈的具体工作主要由武汉市负责推进,其他市还处于相对被动状态。各市都市圈办公室已成立,但机构多属挂靠、职能职责还不清晰、人员配备不到位,四市之间特别是鄂州、黄冈、黄石之间交流沟通不够。二是资金投入机制还不健全。目前尚未设立武汉都市圈人才专项基金,省级层面暂未列支武汉都市圈人才专项财政预算,很少有企业设专业性人才发展基金。与金融资本合作新模式的创新不够,针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投融资限制较多、重视支持不够。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创新还不够。目前,其他三市在与武汉人才交流互派、企业共建合作中,产生的效益还不达预期。如,武汉经开区与黄冈共建产业园之所以未能持续合作,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未能顺利构建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武汉溢出的产业或项目质量还不高,同在其他三市工作的干部人才任职、待遇等政策衔接不够。

(二)“产才效应”不够明显。一是产业规划缺乏协同性,存在“各自为战”现象。四市都发布了产业发展规划,但缺乏省级层面战略规划,尚未出台统一的都市圈产业协同规划,没有完全形成“一盘棋”,存在产业发展各自为战、产才配置效率偏低等问题。二是产业链缺乏贯通性,存在“有头无尾”现象。从黄冈601 家规上工业企业供应链来看,与武汉都市圈总体形成上、下游配套的分别为39.8%和74%,占比最低的产业是光电子信息产业,分别为11.1%和50%。作为武汉优势主导产业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其产业链在都市圈内“有头无尾”。三是产业缺乏吸附性,存在“产才俱缺”现象。当前,各市均存在产业链与人才链供需匹配程度不高的现象(含比较低的达75.97%)。相比于武汉,其他三市对工业产业人才吸引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配套不足,产业对人才缺乏吸附力。从武汉到黄冈工作的产业人才更多是由组织下派,近半黄冈籍人才在黄冈工作的原因是离家近。

(三)科教作用不够显著。一是科技成果转化不够。2020 年湖北省社科院《要文摘报》指出,2019 年,从技术交易活动来看,全省输出技术合同39136 项,吸纳技术合同24402 项,其中武汉输出技术合同24798 项,吸纳技术合同14203 项,科技成果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高校担任职务的科研人员不愿转、高校科研院所不懂科技成果转化法规政策不会转、央地制度政策限制不好转。二是教育人才支撑不够。企业普遍反映研发人才急缺,人才难留住问题突出,如近三年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类研究生到省外就业占近三分之二。同时,还存在职教规模不合理,技能人才缺乏等问题。武汉市职教在校生规模占全省43.8%,黄冈市占8.1%,黄石市、鄂州市占2.5%。职教专业同质化严重且适应力不强,电子信息、财经商贸、装备制造、土木建筑均是四市重点专业。三是创新体系构建不够。在区域创新系统上,原有固化的三级区域创新系统还来不及适应都市圈这一新生事物。在技术创新体系上,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不深。如,在财政与企业研发投入上,武汉与其他竞争性中心城市如杭州相比差距较大,而在2021 年黄冈R&D 经费投入中,37%的企业无研发投入;在创新生态上,科研人员对行政化管理过度、科研经费课题费按机关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反映强烈,存在分管科技创新的领导干部不了解科技成果转化、不了解知识产权的现象。

(四)政策工具不够健全。一是人才标准不一致。从国家相关部门文件对工业产业人才的界定、分类来看,目前还未有统一的表述。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人才的界定、分类、认定、统计分析更成为人才工作的难点。如针对武汉光谷“3551”人才分类,其他三市尚未形成共识,如何推动四市在人才的认定和使用上达成一致是一个重大课题。二是人才规划不协调。人才规划缺乏省级和圈层统筹。四市都发布了自己的人才“十四五”规划,但目前还缺乏都市圈人才发展规划,更未形成产才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三是人才政策不衔接。四市在人才招、引、育、用、流等政策上未能做好衔接,政策整体性、系统性不强。四是人才流动渠道不畅通。四个城市目前主要在人事代理、人才交流、档案转接等较低层面开展协作,揭榜挂帅、人才新区、远程办公等人才共享新模式较少,人才“飞地”、离岸科创中心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当前,尚未建立统一的都市圈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也缺乏人才柔性流动中介机构。

(五)公共服务不够配套。一是综合交通优势发挥不够。城市“硬联通”不到位,路网还不密。相互之间的过路费较高,如武汉与黄冈之间自驾成本仅通勤路费每月就可达3000 多元。跨城交通还未完全打通,例如武汉黄冈第三过江通道、市域铁路等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安居状态不理想。目前不少地方的人才公寓数量少且与工作场所距离较远,申请流程长,对人才吸引力不够;同时覆盖面小,按政策实际在享受的主要是高学历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纳入不够。三是公共服务联通性不强。其他三市与武汉市在全程网办、急办件方面存在差距,实际未完全实现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尚未开通针对高层次人才、高级技工人才等人才的行政审批绿色窗口,高级技术人才的资格证书认定以及技师职称评定尚未完全统一,企业高级人才流动难、互认难。

三、武汉都市圈工业产业人才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一)体制机制一体化。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武汉都市圈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在省委、省政府武汉都市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设立人才工作领导(专项)小组,由省经信、科技、人社、发改、教育等部门以及四市负责人才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省委人才办。二是深化协同工作机制,组建武汉都市圈人才一体化发展联盟。建议组建武汉都市圈人才一体化发展联盟,联盟秘书处设在轮值主席所在城市党委组织部门或人才工作部门,秘书长由四市分管人才的组织部副部长担任,增加其职能、编制、人员,增列工作经费、人才专项经费。三是创新多元投入机制,设立人才一体化基金。省级财政和四市政府均设立都市圈人才一体化专项财政预算及其专户,并保持与GDP 同步增长。四市共同成立武汉都市圈人才一体化专项基金。专设种子基金,对成果在都市圈转化落地的科研人员给予奖励。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成立专门的人才基金。鼓励支持产业链链主或龙头企业融合成立产业基金。四是打破绩效考核惯例,探索建立要素投入激励约束机制。省委省政府可探索将武汉都市圈进行打包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来考核,再对四市予以圈内考核,以避免四市因争夺GDP 和税源内耗。探索基于特色优势分别考核的差异化激励约束机制,如考核武汉重在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贡献上,考核黄冈重在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教育文化等贡献上。将四市人才一体化工作纳入对各市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和组织部人才工作考核范围。完善容错纠错实体性程序性规定。统筹圈内考核,建立圈内人才联评联考体系和共建区域选派干部联评联考体系。

(二)“产才城”规划一体化。一是一体优化产业布局。由省发改委牵头,根据省委“51020”产业规划,各市修订编制产业规划、产业地图,制定武汉都市圈工业产业规划。省发改委和都市圈联席会议要根据规划,调度大项目的合理布局,促进产业梯度发展,形成产业链。如一些比较好的制造业大项目可以分配到黄冈、鄂州和黄石,一些大科学项目和装置、头部研发企业则配置在武汉。支持各市发展特色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如支持黄冈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做强做优智能家居产业集群。二是一体升级人才规划。四市共商人才规划,常态化召开人才一体化联席会议,出台人才一体化规划,同时加强人才规划与产业规划的衔接。三是一体推动城市融合。在“以水定城、多规合一”原则下,根据各城市定位,积极协同武汉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制定四市城市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及其他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启动都市圈一体化流域治理规划。优先保障用地指标,进一步推动各市各功能区发挥好“比较优势”。

(三)教科产融合一体化。一是加大教育对人才的支撑作用。普通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工业产业的支撑力度,特别是要围绕新兴产业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优先支持国家双高校申办职教本科院校,支持鄂州、黄冈、黄石三市办好职业院校,稳定招生规模,对接省域和都市圈产业集群规划专业群建设,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支持园区同步规划职业院校。支持在汉高校到黄冈等地办分校,试行圈内人才子女居住地工作地两地均可从优上公办学校政策。二是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各地建设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探索高校院所科研资源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发展壮大技术转移市场,支持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湖北技术交易市场等省级平台在黄冈等地设立分中心。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探索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增设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三是着力构建“四圈一轴七要素”创新体系。在原有省、市、县三级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省、圈、市、县四级圈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在省级层面大力推进高标准光谷科创大走廊轴线建设,以轴线串起四市乃至中部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面向技术创新推进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应用场景创新,共建创新生态系统。

(四)政策工具一体化。一是强化人才标准协同。协商确立人才的类型与层次,制定人才认定与评价标准。建议学习香港人才积分管理理念,专题深入研究并建立起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分类积分制度,通过积分打通各市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与流动的通道。要格外重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人才,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人才特别是稀缺的技能人才纳入人才政策重点支持对象范围。二是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各市资源建立都市圈人才大数据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网上人才市场,在北上广深甚至海外联合建设“网上人才飞地”。在各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都市圈人才窗口,实现“一站受理、一网通办”。共建共享人才数据库,支持行业特色人才智库建设。三是创新人才共享机制。在已建离岸科创中心、飞地人才园、人才集团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地做法,探索共建多样化“离岸式”人才模式。进一步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式的榜单项目、引才机制、财政资助、四市协同的“竞争式”人才模式,避免无序竞争。结合四市需求,大力推广点将派兵、组团式、科技特派员、挂职锻炼等“选派式”人才模式,支持周末教授、顾问指导、退休特聘、宅办公、远程办公等“自主式”人才模式。

(五)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加强“硬”连通。优化现有高速、国省道建设,新建直达路网,加快市域(郊外)铁路建设,增加都市圈城市间路线选择方案。增加市际动车频次,设立专线班车,确保出行更加便捷。考虑对人才通行费用进行补贴,或逐步减免相关费用,如针对高层次人才减免黄冈长江大桥通行费、对高速通行费进行补贴等,切实减少人才通勤成本。二是解决“实”问题。定期检查督查人才应享受政策和中央、省科研项目经费政策的落实情况,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合理优化人才待遇政策,对于“高精尖缺”等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策”。鼓励企业创新多形式人才激励方法。拓宽人才公寓房源筹集渠道,创新使用方式,扩大覆盖面,提升建设与配套设施标准,优化周边环境。落实医保社保公积金互联互通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跨市通办”。三是做优“软”服务。切实解放思想破除地方主义、保护主义,强化四市一体意识。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研究制定让企业安心抓发展、让人才安静出成果的办法规则。全面开展科普教育,落实国家关于科学素养进校园的决策部署,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设科教强国、人才强国专题课程和知识产权专业课程。

猜你喜欢

四市黄冈都市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异地用血将有望实现就地报销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贺州市召开两广四市联合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