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的政策举措及对深化中俄合作的意义
2023-12-27彭传勇
彭传勇
2023年9月12日,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幕。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发表讲话,强调开发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在21世纪的战略优先事项。这预示着俄罗斯正式吹响新一轮开发远东地区的号角,也标志着俄罗斯外交再一次“向东转”,将对深化中俄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一、俄罗斯东向外交
俄罗斯的东向外交由来已久,每当在欧洲出现复杂的外交和国际局势,为寻求外交平衡,俄罗斯都会把外交“向东转”,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的外交重点在东方,俄罗斯的外交重点始终在欧洲。近年来,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加速重塑,俄罗斯“向东转”的内涵出现重要变化。
与传统东向外交不同,当下的俄罗斯外交“向东转”明显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即通过向东、向南寻找合作伙伴,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向有利于俄罗斯全球利益的方向转变。此外,俄罗斯不遗余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东方经济论坛,邀请亚太国家元首出席,旨在构建以俄罗斯远东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圈,大力推行经济外交,强化远东国际经贸合作,构筑远东商贸大通道,以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和政权稳固。
二、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的现实举措
综合来看,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的主要目的,一是发展远东地区经济,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发挥远东地区面向东方的“窗口”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应对西方制裁;三是稳定人口增长,抑制人口外流,维护东部边疆安全;四是发挥远东地区大后方的战略支撑作用,承担更多支撑国家经济增长的任务。为此,俄罗斯采取了以下现实举措。
1.保持远东地区政治稳定,确保开发政策得以执行。2023年9月8—10日,俄罗斯在21个联邦主体中举行最高行政长官选举。这是俄罗斯政治发展中的大事,事关全俄政局稳定和2024年俄罗斯联邦总统大选。其中,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就有5个联邦主体的行政长官进行换届选举,分别为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马加丹州和楚科奇自治区。在本次换届选举中,上述5个联邦主体的行政长官都以高票数连任下一届行政长官,且5位行政长官均有俄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身份。这充分表明远东地区政治保持高度稳定性,从而使俄罗斯联邦政府的远东地区开发政策得以有效贯彻执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这5个进行换届选举的联邦主体中,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与我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2.实施远东地区振兴发展战略倡议,增强远东地区吸引力。2022年底,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下达确保远东地区人口增长的任务。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主持实施远东地区振兴发展战略倡议,内容涵盖住房建设、人才培养、加速人口流动、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塑造远东地区新形象等。
3.以国家项目领航远东地区发展,提升远东地区影响力。一是实施“远东1公顷”土地法。目前,11万余名远东居民通过“远东1公顷”计划申领并开垦土地,享受40余项政府扶持措施。二是将“远东抵押贷款”制度实施期限延长至2030年。三是推出“千座庭院”和“远东街区”项目,打造远东地区舒适人居环境。四是制定《2024年前远东发展国家纲要及2035年远景目标》,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完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五是设立“青年专业人才”国家项目。2022—2027年,远东地区计划培养约100万重点经济领域人才。
4.改善遠东地区营商环境,加大吸引投资力度。2022年底,俄罗斯远东和北极开发集团代表表示,俄罗斯远东和北极地区致力为投资者创造最佳的营商环境:一是强化特殊经济制度,为远东超前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企业提供扶持政策。2023年10月6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兼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对外通报,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后贝加尔边疆区、堪察加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将获得190多亿卢布拨款用于远东超前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三是优化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四是简化外汇管制措施。五是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做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5.新建跨境物流通道,打造国际运输走廊。2022年春季以来,远东地区新建和拟建多条具有战略意义的跨境物流通道:一是全俄最大的粮食出口终端转运站后贝加尔斯克投入运营,拟建滨海边疆区阿尔乔姆交通物流中心、哈巴罗夫斯克现代化运输物流中心,在“漠河—加林达—斯科沃罗季诺—雅库茨克—马加丹”铁路运输基础上拟建国际运输走廊,同时拟建“哈巴罗夫斯克—抚远—同江”跨境河运物流通道。二是进行口岸建设与升级改造,如新建卡尼库尔干口岸,拟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后贝加尔边疆区额尔古纳河沿岸区(旧楚鲁海图伊斯基)新建2个边境检查站,拟恢复运营奥洛奇口岸和旧楚鲁海图伊斯基等中俄边境口岸,升级改造图里罗格、波尔塔夫卡、克拉斯基诺、波克罗夫卡、波亚尔科沃、卡尼库尔干等中俄边境口岸。
6.加快能源资源开发,推动产业发展。如深化天然气管道跨境合作,拟于2024年建设经蒙古国的中俄天然气管道;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出台“地质学:传奇的重生”规划;积极建设能源走廊,拟建“东西伯利亚—米尔内市—雅库茨克市—马加丹市—鄂霍次克海”的交通路线;开辟中俄能源合作新路线,拟在犹太自治州建设向中国输送液化石油气的转运综合体,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开发煤炭新矿区和动力设备,同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拟于2025年建设“萨哈林3号”南基林斯基油气田等;积极开发新能源,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图古尔湾潮汐发电厂新增生产氢气的新能源项目,提高氢气出口量;建设大型能源加工基地,在阿穆尔州开工建设全俄最大天然气加工厂和天然气化工厂。
7.增加农业种植面积,抢占国际粮食市场。如增加远东地区农业预算投入;启用休耕地,开发潜力农业用地,增加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为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吸引现代农业科技企业落户远东地区,推广现代化农业管理技术;提高农产品自给自足率,加大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籽等农产品深加工力度;降低农作物出口关税,取消部分农产品出口限制等。2022年,中俄签署《关于俄罗斯输华小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关于俄罗斯输华大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俄罗斯全境小麦和大麦获准出口中国,远东地区的边境口岸将成为助力俄罗斯粮食对我国出口的关键。
8.扶持远东地区旅游业,塑造国际新形象。如制定和启动远东旅游区发展综合方案,将开发远东地区旅游潜力作为“旅游业与酒店业”国家项目的优先事项;由联邦政府投入资金,扶持远东地区建立贝加尔湖和堪察加半岛“三座火山”旅游集群;将旅游业列为远东各联邦主体战略规划的支柱产业;大力开发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在阿穆尔州拟建国际旅游中心“中俄友谊馆”。
9.加强国际合作,确保远东地区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远东国际超前发展区和跨境产業集群建设,与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在经贸、能源、科技、物流、文化、旅游、农业、渔业等领域深化合作。
10.陆海空通道全面向远东地区倾斜,全面加强远东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发展贝阿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干线的运能,计划到2035年,俄罗斯东部铁路片区的运力提高到2.8亿吨;继续在贝阿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地区建设双轨铁路、复线铁路、桥梁和立交桥、贝阿高速公路、哈巴罗夫斯克绕城高速公路等铁路货运配套基础设施。二是建设太平洋铁路,即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沿岸铁路,进一步加强俄罗斯远东沿海一线互联互通,有效链接内陆腹地。三是建设从圣彼得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高速公路。四是发展远东航空枢纽,强化远东地区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航空联系。目前,俄罗斯已经筹建远东统一航空公司,计划于2024年3月前制定一个促进远东地区航空运输的综合发展计划。五是发展北极航道,建立北极与远东地区的海陆联系,其中重点投入核动力破冰船。2022年,北极航道运输了3400万吨货物。按计划到2030年,俄罗斯北极地区海港的吞吐量将达到2.52亿吨。
三、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对深化中俄合作的意义
1.有助于开辟中俄合作新篇章。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有助于提前实现中俄贸易额达2000亿美元的目标,改变中俄关系“政热经冷”局面,更加巩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为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合作提供新机遇。俄罗斯远东地区新一轮开发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不谋而合。我国东北地区可利用此次机遇扩大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规模,加快建设东北海陆新通道,构建全方位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格局,保持和占据与俄罗斯合作第一大区域地位,推进我国东北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3.更加凸显黑龙江省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中的作用。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新一轮开发进程中,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和绥芬河片区、中国(同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黑河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绥芬河—东宁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一系列政策在黑龙江省落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通气运营,黑龙江大桥及公路口岸、同江铁路大桥的顺利开通,以及跨境产业集群的构建,跨境旅游与人文交流的全面恢复,跨江空中索道的规划建设等,进一步巩固了黑龙江省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中的优势地位,也为黑龙江省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