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全面振兴与远东大开发:中俄区域合作视角

2023-12-27陆南泉

城市观察 2023年6期
关键词:远东地区远东苏联

导言

陆南泉 (专题主持人)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为东北三省标定了发展方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2023年9月,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思路和举措,再次强调:“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和便利化程度。”[1]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战略部署,明确东北应当夯实向北开放重要门户的基础。新部署将东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着力点放在向北开放上,全力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战略合作,增强东北在推动中俄经济合作中的前沿意识,既推动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振兴新路,也推动东北亚各国平等交流,破解东北亚各国利益不同、低战略互信的困境,为营造和睦友好稳定的周边发展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大发展时期,也是俄罗斯联邦新一轮远东大开发号角吹响之时。为了使国内经济取得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俄罗斯不断加大对其远东地区的开发力度,希望搭上东方快速发展的列车,推动俄远东地区从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实现东西部均衡发展。2023年3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原则,两国共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明确了未来将“深挖两国地方合作和边境地区合作潜力,提高实效,发展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根据会谈期间发布的信息,双方达成80个重要项目投资协定,投资额达1650亿美元。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东部特别是远东地区。从这次联合声明公布的八个重点方向来看,未来的经贸合作大大超越了能源领域,在新领域取得多项成果:从推动落地铁路、界河桥梁,拓展为“大力发展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海运”,代表着中俄边境地区将要建设一系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从扩大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变为“推动双边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双方将开放更多的高附加值产业,利好中国的汽车、重型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首次提出“发展冶金、化肥、化工产品等大宗商品及矿产资源领域长期互惠供应合作”“加强两国境内资源深加工产能建设互利合作”,意味着中俄资源贸易“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国际产能合作及产业链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以上领域的合作若达成,将促进大规模边境“互联互通物流体系”的建设,为中俄之间稳定的产业大循环创造条件。[2]

为了更好理解中俄“东北—远东”区域互利合作的意义,下文将简要介绍俄罗斯远东大开发的一些历史背景。

与前苏联一样,俄罗斯联邦可大致分为两大部分:欧洲地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它在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在20世纪初苏联推行工业化政策之前,东部地区和全苏工业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发展。从1928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重点转向发展工业和东部地区的开发。到1940年,东部地区的生铁产量为425万吨,占全苏产量的28.5%;钢678.1万吨,占全苏产量的37%;生产轧材479.2万吨,占全苏产量的36.8% ;铁矿砂857.5万吨,占全苏产量的28.7%;炼焦516万吨,占全苏产量的24.5%。东部地区的生铁、煤炭、铁矿石、炼焦、轧材等生产能力仅次于南部地区,居全苏第二位。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的工业增长速度亦高于全苏的工业增长速度。1940年,全苏工业总产量比1913年增长11倍,而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则分别增长13倍和28倍。

东部地区取得较快速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6月,纳粹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开战仅三个星期,苏联就丧失了人口和产业集聚的西部大片领土。因此,苏联不得不把西部地区的企业向东部地区转移。1941年7月至11月,东部地区迁入1523个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有1360个。到1942年,在全苏最重要的工业产品中,由苏联东部地区提供的占80%~90%,西西伯利亚的军工产品比1940年增加了26倍。战争结束后,苏联东部经济结构有所调整,军事工业比重下降,能源等资源部门比重增加。赫鲁晓夫上台后,强调要加速东部地区的开发进程,认为东部地区“开发计划成功与否,是今后苏联经济发展前途的生死攸关的问题”。20世纪下半叶,东部地区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上。1959年巨型含油气构造带秋明油田被发现,1964开始出油,1971年其石油产量超过1亿吨。秋明油田产量大幅度地增加,弥补了苏联西部地区石油产量的下降,也稳固了苏联能源大国的世界地位。苏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的《1976年—1980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基本方针》指出:“东部地区建立最大的区域生产综合体——我国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基地。”后来苏共历次代表大会都把东部地区的发展定位为燃料动力基地。

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后,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更为重视并更有紧迫感。他一再强调发展俄远东地区的重要性。例如,2000年7月21日,在“远东和后贝加尔湖地区发展前景”会议上普京做了《俄罗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远东》的讲话,强调指出:“远东和后贝加尔湖地区占全国领土的40%,单是这个事实就说明了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根本改变我们在远东的政策。这不应该是俄罗斯联邦个别主体的政策,这应该是俄罗斯国家的政策。”2008年2月8日,普京在俄罗斯国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做题为《关于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的讲话中提到,应把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建成俄罗斯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2023年9月12日,普京在第八屆东方经济论坛上重申了他在2013年12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说的话,强调 “远东地区的崛起是我们在整个21世纪的绝对优先事项”。

俄罗斯此次的远东大开发和深化“自由港”“超前发展区”法案建设项目,明确提出中国是主要合作对象国。因此,中国将如何参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这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俄罗斯东部特别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着力发展的地区,一直在寻求国际合作共同开发,但是如何创新机制以吸引聚集来自国外的人力物力财力,一直没能破题。俄远东地区的建设不可能靠几个大型国际项目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首先需要建立跨境人力资源共享的创新机制,以鼓励和吸引人才柔性流动为突破口来实现建设的加速度。第二,2021年9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专家会面时,提出将俄罗斯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西伯利亚地区并围绕新首都兴建3~5座人口规模在30万到100万的中型卫星城的建议。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来看,绍伊古提出这个建议具有现实意义。第三,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骤然升级后,俄罗斯遭到美欧国家严厉的经济制裁,经济不断下滑。这场军事冲突已经对现有国际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而中国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呼吁各方共同努力,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法为基础来建立均衡、综合和全面的安全秩序,努力实现真正与持久的和平。在此背景下,俄罗斯转向东方,注重发展和加强同东方国家间的关系,特别强调远东地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更加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挑战,中国如何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深化拓展对外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与不同类型国家地区关系全面发展,扩大利益交汇点,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增加双边多边关系的确定性,将为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为全球秩序稳定注入信心和稳定性。当然,理想和愿景不能依靠单方面的努力来达成。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深化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研究,分析我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可能性和前景,揭示跨境区域合作新趋势与战略博弈点,提升经济体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制度创新,来助力东北的全方位振兴、全面振兴,扎实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猜你喜欢

远东地区远东苏联
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2020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顺利召开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高校体育资源互补性合作可行性研究
远东战役中的和平天使
俄罗斯远东林业产业集群:俄中合作的现实与潜力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当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俄汉洋泾浜
A numerical study on dispersion of particles from the surface of a circular cylinder placed in a gas flow using discrete vortex method*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