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12-27叶桂平
叶桂平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主要的高血压疾病类型,主要特点是血压异常升高, 可能同时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 但该病在进展中会损伤肾、脑、心等器官结构和功能, 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或是肾功能衰竭, 危及生命。如果患者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长期心脏负荷过大会影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 增加室壁收缩期的应力, 且在病情加重或病情进展中逐渐发生LVH[1]。而LVH 患者发生心脏衰竭、心律失常等风险增高, 所以LVH 可以作为一种评估高血压危险等级及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关键性指标, 同时还是预测器质性心脏病的关键性指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可见明确的LVH, 与无LVH 且血压水平相当的患者比较, 有着更高的病死率。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尽早诊断LVH 对评估预后, 预防各种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心血管造影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但具有创伤性、费用高、推广普及受限等局限性,而常规心电图检查便捷、无创伤、费用低, 被临床广泛应用[2]。本院为确定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 诊断方面的效果, 筛选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入院治疗的60 例患者为对象, 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展开对比研究, 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入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LVH 患者60 例, 年龄最大75 岁, 最小34 岁, 平均年龄(52.69±7.44)岁;男39 例, 女21 例;高血压病程3~41 年, 平均病程(21.04±6.65)年;高血压等级:Ⅰ级16 例, Ⅱ级32 例,Ⅲ级12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舒张压水平>90 mm Hg(1 mm Hg=0.133 kPa), 收缩压水平>140 mm Hg;②经过X 线胸片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及病史分析等, 排除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肌类疾病;③无心肌梗死病史, 无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史;④研究获得患者和家属同意, 已经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患者;③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非窦性心律患者;④合并电解质紊乱、糖尿病等患者;⑤1 周内使用过对心律、自主神经产生影响的药物患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1.3.1 常规心电图检查 通过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对患者心电图进行同步记录。LVH 的诊断标准:①T 波倒置、双向或低平, R 波为主的导联ST 段压低;②QRS 波时间在0.09~0.11 s;③QRS 电轴在0~30°;④RavF>2.0 mV, RavL>1.2 mV, RI>1.5 mV, 女性Sv1+Rv5(Rv6)>3.5 mV, 男性Sv1+Rv5(Rv6)>4.0 mV。如果符合④, 并同时存在前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 均可诊断为LVH。
1.3.2 超声心动图检查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 探头频率为2.5 MHz,从胸骨左缘开始扫描, 直到胸骨中间结束。认真观察心脏左心室长轴切面, 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反复测量3 个心动周期, 计算平均值;同时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组织多普勒A 峰、E 峰数值, 做好图像记录。LVH 的诊断标准:IVST或PWT>12 mm, 女性LVEDD>50 mm、左心室重量指数>110 g/m2, 男性LVEDD>55 mm、左心室重量指数>125 g/m2, 并排除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因素。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LVH 检出率。②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分级(Ⅰ、Ⅱ、Ⅲ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LVH 检出率。③分析联合检查对LVH 及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LVH 检出率对比 常规心电图的LVH 检出率为26.67%(16/60), 明显低于超声心动图检出的76.67%(46/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的LVH 检出率对比 超声心动图对Ⅰ、Ⅱ、Ⅲ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LVH 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联合检查对LVH、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分析60 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 46 例确诊为LVH, 经过常规心电图检查, 有29 例存在心律失常情况, 占比63.04%(29/46);其中, 6 例属于心房颤动, 10 例属于窦性心动过速, 6 例属于窦性心动过缓, 2 例属于室性期前收缩, 5 例属于房性期前收缩。60 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14 例未确诊LVH, 经过常规心电图检查, 有4 例存在心律失常情况, 占比28.57%(4/14);其中, 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各1 例。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约为25.2%, 临床所有高血压患者中有90%~95%属于原发性高血压, 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占比仅有5%~10%[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阶段不会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随着病程发展, 到Ⅱ期或Ⅲ期会合并出现LVH。由于血管、心脏是会直接受到高血压生理和病理作用的靶向器官, 血压水平长期升高, 会改变心脏结构, 从而出现左心室扩大、LVH 等症状, 还会造成小动脉病变,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宫腔内径不同程度缩小,壁腔比值不同程度增加[4]。发生LVH 后会损伤患者的中动脉、大动脉及体循环, 患者除有高血压相关症状外, 还会出现静脉顺应性减退、微循环毛细血管扭曲变形及稀疏等现象[5]。如果长期LVH, 压力负荷增高, 心肌细胞会持续受到血管紧张素Ⅱ、儿茶酚胺等生长因子刺激, 逐渐出现间质纤维化或左心室肥大[6]。病情持续发展, 还会让患者脑部、肾脏、心脏等器官组织缺血。根据LVH、扩张严重程度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成3 种类型, 即扩张性肥厚、不对称性肥厚、向心性肥厚[7]。长期LVH, 会造成心脏肥大, 使患者逐渐发展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另外, 患者还会同时表现出微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现象, 进而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重症患者还可能直接猝死。因此,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 尽早诊断出LVH, 以便及时干预, 降低疾病带来的生命危险。
常规心电图是一种费用低、操作简单的检查方式, 且检查结果不会受到操作者主观影响, 是LVH 诊断的常规方法[8]。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 缺少同时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LVH 的标准。在本次研究中, 60 例患者经过常规心电图检查, 有近26.67%的LVH 检出率, 而超声心动图的LVH 检出率为76.67%,两种检查方法的LVH 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LVH 诊断方面常规心电图效果不及超声心动图。究其原因主要是, 心电图是对胸前两个导联Sv1、Rv6 或Rv5 进行记录, 很多心外因素会对体表记录的电压之和产生影响, 如心外膜脂肪、心包积液、脂肪组织、体格等, 导致记录的心电图会有所出入[9,10];另外, 如果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过度兴奋、激动或紧张,或是患者伴随发热症状, 以及患者胸壁较薄、身体瘦长等, 左胸导联中Rv6、Rv5 都会表现出电压升高的情况[11-13]。所以, 单纯依靠常规心电图进行LVH 诊断,结果会存在较大误差。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 具有无创伤、简单、准确性高等特点, 可以将患者心脏功能、心室肥厚程度等情况直观地表现出来, 而且可以准确地测量患者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厚度, 方便准确地计算左心室重量[14-16]。但在LVH 诊断过程中,检查人员的操作手法、操作技术会对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如果检查人员能力欠佳就会出现诊断误差[12]。如果能够同时进行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以取长补短, 提高LVH 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准确判断患者病情, 指导临床治疗, 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预防心脏危险因素, 降低患者死亡风险[17-19]。
在本次研究中, Ⅰ级、Ⅱ级、Ⅲ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常规心电图检查, LVH 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超声心动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0 例患者大部分高血压等级为Ⅱ级或Ⅲ级, 此类患者经过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LVH 检出率均比Ⅰ级患者更高, 说明高血压的级别与LVH 存在正相关性,等级越高LVH 发生率越高。在本次研究中, 确诊为LVH 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约63.04%的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情况, 而无LVH 的患者仅有28.57%存在心律失常情况。说明LVH 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与无LVH 的患者相比, 伴随LVH 患者会有更高的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风险;且在众多心血管危险因素中, LVH 是预测患者死亡、心力衰竭的最可靠指标。所以,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一旦确诊LVH, 需要系统性地进行抗高血压病治疗, 逆转肥厚的心肌, 最大程度降低病残、病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 临床上常规心电图检查有着方便、简单、经济等优点, 但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LVH 检出率低于超声心动图, 不能作为可靠的诊断标准, 但可以辅助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心血管危险因素, 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