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2023-12-13邹根贵杨元星吴文博余良智
邹根贵 杨元星 吴文博 余良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可导致急性肾绞痛、尿路感染、急性尿路梗阻, 甚至引起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严重影响患者健康[2]。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及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别、年龄差异[3]。国内许多地区都开展了结石成分分析研究。上饶地区地处我国南方丘陵地带, 气候炎热, 为结石病高发地区。目前尚无上饶地区结石成分分析的相关研究和报道, 因此作者开展上饶地区结石成分分析的临床研究, 对指导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病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2022 年10 月~2023 年5 月上饶地区174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系统获得结石成分, 分析上饶地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2 年10 月~2023 年5 月本院收治的174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样本及临床资料,所有泌尿系结石患者经泌尿系彩超、腹部平片、腹部CT、静脉泌尿系造影等检查确诊。结石样本通过输尿管镜碎石术(UR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及药物治疗排石后收集所得。
1.2 方法 使用蓝莫德(天津)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LⅡR 型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结石成分。结石样本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放入70~100℃烘箱内烘干, 取约1 mg 结石样本粉末与200 mg 干燥的溴化钾混合, 置于玛瑙乳钵中研磨成粉末并充分混合,再将混合物放入压片机, 制成半透明片, 置入红外光谱槽中扫描, 电脑系统自动绘制光谱图, 并自动分析和报告结石成分。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结石部位分布情况, 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结石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分析174 例结石患者中男106 例(60.92%), 女68 例(39.08%),男女比例为1.56∶1;年龄20~82 岁, 男性平均年龄(49.25±14.68)岁, 女性平均年龄(50.09±13.91)岁。男女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0~59 岁, 男女发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39, P=0.502>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n(%), n, n=174]
2.2 泌尿系结石的部位分布情况分析 174 例结石患者中上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输尿管结石)167 例(95.98%), 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6 例(3.45%), 上下尿路(肾/输尿管/膀胱结石)同时发病1 例(0.57%)。上尿路结石中, 男性发病最多的部位为肾/输尿管44 例(41.51%), 其次为肾30 例(28.30%),输尿管25 例(23.58%);女性发病最多的部位为输尿管28 例(41.18%), 其次为肾/输尿管21 例(30.88%), 肾19 例(27.94%)。男女结石部位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0, P=0.041<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患者的泌尿系结石部位分布情况比较[n(%), n, n=174]
2.3 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结石成分分布情况分析174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 单一成分结石少见, 为2 例(1.15%), 172 例为混合性结石(98.85%)。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为常见, 为91 例(52.30%), 其次依次为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46 例(26.44%), 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6 例(9.20%), 尿酸+草酸钙13 例(7.47%),六水磷酸铵镁(感染性结石)+碳酸磷灰石6 例(3.45%)。不同性别、年龄段结石成分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35、58.758, P=0.006、0.000<0.05)。其中感染性结石患者的女性分布情况(7.35%)高于男性(0.94%);尿酸结石患者在60~69 岁和70~82 岁分布情况(21.43%、22.22%)高于其他年龄段。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结石成分分布情况比较[n(%), n, n=174]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别、年龄差异, 总体发病率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4]。上饶地区地处我国南方,为结石病高发地区。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与遗传因素、环境、饮食习惯、营养等因素相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进入微创时代。但治疗方式的进步, 并没有明显降低结石的复发率, 学者报道5 年复发率高达50%[5]。因此, 除治疗已经形成的结石, 针对病因, 预防结石的复发也相当重要。本研究显示, 男性尿路结石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与宜昌、闽西南地区研究结论相同[6,7]。其原因可能与男女性激素水平差异及工作生活饮食差异有关。女性体内以雌激素为主, 雌激素可促进枸橼酸盐的分泌, 尿中枸橼酸盐可抑制结石的形成[8]。男性基础代谢更高,从事体力劳动更多, 出汗多, 体内液体相对不足, 造成尿液浓缩, 促进结石的形成。饮食方面男性较女性更多的饮酒、喝茶、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增加结石的形成。尿路结石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0~59 岁, 60 岁后发病率开始缓慢降低, 可能与老年人社会活动减少,基础代谢减慢, 尿中形成结石的矿物质成分分泌减少有关[9]。从结石部位分布情况看, 上尿路结石发病率显著高于下尿路结石。泌尿系结石大多数产生于肾脏,再沿输尿管向下尿路移动, 移动过程中根据结石大小不同, 自然排出体外或嵌顿于泌尿道不同位置。作为泌尿道管腔最细的部位, 输尿管有3 个生理性狭窄, 导致大多数结石嵌顿于此[10]。本研究结果显示, 男性结石好发部位依次为肾/输尿管、肾、输尿管, 女性为输尿管、肾/输尿管、肾。下尿路结石患者全部为男性,发病差异与男女下尿路解剖结构不同有关。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可导致下尿路梗阻、尿潴留, 从而增加膀胱结石的形成[11]。女性尿道短、直、粗, 利于小结石的排出, 故不易发生膀胱结石。本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样本为混合成分结石。最常见的结石成分为草酸钙, 其次碳酸磷灰石[7]。两种结石成分在男女及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无差异。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机制复杂, 有过饱和学说、肾钙斑学说、抑制因素缺乏学说、基质学说等[12]。过饱和学说认为尿液中草酸和钙离子浓度过饱和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先决条件, 且尿草酸水平对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比尿钙水平的影响高15 倍。尿液中40%~50%草酸来源于食物摄入, 其余来源于机体内源性合成[13]。过多的糖分摄入会造成机体草酸合成的增加[14]。高钠饮食会造成肾脏钙的重吸收减少, 增加尿液中钙的排泄形成高钙尿症。蛋白质可促进食物中钙的吸收, 增加尿中钙浓度水平[15]。枸橼酸通过与草酸竞争性结合钙离子, 形成可溶性枸橼酸钙络合物, 减少草酸钙的形成, 是尿液中重要的结石抑制物[16]。因此, 本地区草酸钙结石的高发可能与气候炎热、尿液浓缩、高草酸饮食、高钠饮食、高糖饮食、高蛋白饮食、低枸橼酸饮食有关。本研究显示,女性感染性结石分布高于男性, 与女性尿道短、直, 距离阴道更近, 更容易发生逆行性尿路感染有关[17]。本研究发现, 老年人尿酸结石分布升高, 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更易出现高尿酸尿、尿液pH 值低、尿氨减少、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18]。通过本研究, 建议上饶地区人群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结石:①大量饮水, 增加尿量, 饮水量>2000 ml/d, 防止尿中成石因子的过饱和;②忌高草酸食物的摄入, 如菠菜、苋菜、巧克力、坚果等;③限制食盐摄入, 食盐≤5 g/d;④减少高糖、高蛋白、高钙、高磷食物的摄入;⑤增加枸橼酸食物的摄入, 如柑橘类。除以上生活行为及饮食建议, 在医师的指导下, 草酸钙结石患者可服用枸橼酸钾, 尿酸结石患者可服用别嘌醇、碳酸氢钠, 感染性结石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综上所述, 上饶地区泌尿系结石发病及结石成分有自身特点。临床采取积极措施, 有利于本地区结石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