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信息化

2023-12-27孙睿

中国信息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备品备件编码供电

文|孙睿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具和方法日趋多样化,在多个维度和层面上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质效的协同提升。当前形势下,如何将信息化方法有序引入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综合成效,理应成为基层供电企业经营管理应予以重点考量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路径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优化运用,在信息化技术框架构造,固定资产数据资源采集分析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诸多导向政策,为广大基层供电企业高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源头参考,成效突出。依托于内控信息化平台,基层供电企业可对构筑物、生产管理工具、用电计量设备、通信线路及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进行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归口管理,以线上方式进行动态鉴定审查和盘点清查,确保资产管理账物相符。

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困境

(一)数据管理离散,缺乏部门协同

数据管理是固定资产内控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只有按照既定数据管理规则,丰富数据管理方式,准确高效处理分析固定资产信息,才能在源头上实现内控信息化的内在价值。纵观当前基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实际,普遍存在着数据管理离散化问题,设备编码、调度编码和资产编码之间的协调性相对不足,固定资产数据信息的彼此管理交互受限,多环节的数据贯通难以实现,不利于实现高效化的固定资产数据采集与分析。

(二)运行数据不足,采购把关不严

在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内控信息化实践中,严格规范的运行数据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固定资产计划购置、采购建设、日常维护与报废处置等环节具体要求,为数据运行创造良好环境。现状表明,受限于技术、管理、成本等要素,基层供电企业在数据运行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数据维护管理不及时,部分固定资产基础数据信息未能得到有效维护,难以从数据层面分析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体验及维护保养需求,割裂了固定资产数据管理与采购管理之间的关联。

(三)备品备件储备不科学,维护成本记录不准确

充足的备品备件对于保障基层供电企业高效开展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应从内控信息化角度考量建立完善的备品备件储备规划,以满足供电企业日常所需。从当前现状来看,备品备件管理的局限性较强,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采购计划和采购周期欠科学,采购数量与库存数量之间的关联性大大降低,不仅不利于凸显内控信息化机制的核心价值,也不利于保障供电企业业务工作开展。

二、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控信息化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目标

1.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

内控信息化技术方法的多元化带动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这需要以更具层次性特征的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在多个维度上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协同,使供电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业务环节之间能够协同开展工作。在该优化目标导向下,可充分运用智能传感技术、蜂窝物联网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构建形成覆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整合和数据体现等环节的信息化框架体系。根据供电企业内部管理要求,为不同部门赋予不同权限,使之能够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对固定资产进行优化管理,明确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重心。

2.固定资产闭环管理

固定资产闭环管理的核心作用在于将资产信息贯穿计划、采购、维护与报废等全过程,实现资产管理各环节的有机关联,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方法对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为优化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实效提供依据。为达成固定资产闭环管理的目标,基层供电企业应统筹优化各阶段的管理目标,以集中化的方式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传递与反馈,并据此调整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战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效果。根据目标导向,可将内控信息化细化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分别利用移动网络、电力专网、卫星通信和蓝牙互感等方式进行管理,实现实物与价值的统一。

(二)优化建议

1.通过统一编码,实现部门协同

编码是识别固定资产具体信息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群体识别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内控信息化导向下,基层供电企业应设定统一标准的编码规则,以统一编码的方式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之间进行数据串联,为电子设备标签信息的扫描读取提供便利条件。根据固定资产价值信息,对编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内控信息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数据篡改或数据遗失等问题,提高固定资产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在统一编码作用下,固定资产可获得唯一化的“身份信息”,实现精准定位、维护数据推送和维修成本记录等功能。

2.加强数据采集,科学编制计划

固定资产数据信息采集的过程也是内控信息化平台发挥衔接作用的过程。对此,应在全面化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需求申报、状态跟踪和趋势分析进行处理,以降低资产购置成本,提高单位资产利用价值。通过采集固定资产数据及规格参数,在内控信息化系统之中建立分析模型,为科学编制资产采购计划提供基础数据参考,实现采购计划的智能化调整。对固定资产存量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在用情境状态,并利用基于历史数据的报废预测数据,形成存量报废曲线,最终便于观察固定资产存量发展趋势。以传感技术为例,可采用具有特定敏感度的传感装置采集数据信息,按照统一规则存入数据库,建立应急物资调配传感网,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

3.利用日常维护数据,建立重要设备台账

固定资产日常维护数据在内控信息化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是建立重要设备台账的核心所在。因此,应根据内控信息化的基本运行环境,准确记录固定资产运行故障率、维修成本率、用户体验感等日常数据,对不同类型、不同型号与不同用途的固定资产设备进行客观评价,判断设备运行情况,评价其阶段性状态与价值,并根据重要设备评分制度等,提出不佳供应商与不佳设备。以单个设备为例,可结合工作人员体验感打分,参照传感数据库记录的维修维护率和故障发生率,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得出设备使用体验感分值,综合成本总和。在该基础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基础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上报供电公司决策层,实现日常维护数据的价值转化。

4.利用RFID技术,合理保障备品备件

RFID技术可快速读取固定资产标签信息,通过固定式读写器及手持设备进行信息扫描,然后通过中间件技术对数据进行过滤、聚合和计算,形成符合数据库存储格式的业务逻辑信息,这对于快速准确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具有重要作用。摒弃传统陈旧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细化固定资产管理各项标准要求,尤其应明确权属不清的固定资产,并建立覆盖详细信息的台账。在备品备件方面,应按照节约成本,降低消耗的原则要求,以内控信息化为支撑判断备品备件的采购周期,优化改进库存成本,然后通过大数据在线实时分析,形成更加科学的备品备件补充方案。建立单项固定资产维修成本台账,对维修费用进行自动分摊,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精益化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核心价值作用决定了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优化提升。因此,基层供电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精准把握内控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方法,宏观审视信息化技术在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方面的价值作用,拓展丰富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链条体系,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深入分析固定资产数据,为实现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猜你喜欢

备品备件编码供电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战洪魔保供电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高速公路备品备件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开发应用
基于JIT和TOC相结合的信息通信备品备件库存管理模式
专业产品 系统改造 设备维修 备品备件
2050年澳大利亚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2050年法国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