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被动为主动:1940 年皖东自卫战的历史经验述论

2023-12-27郭立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1期
关键词:皖东顽军江北

郭立

皖东主要指长江以北、淮河以南、淮南铁路以东苏皖两省一带。战时属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以津浦铁路为界,分路东、路西两区,下辖安徽全椒、含山、滁县及江苏盱眙等九县。因其北接徐州、南临南京,西邻大别山,战略地位敏感。“皖东大摩擦”指1940 年3 月新四军为反击国民党顽固势力军事进攻,保卫以定远为中心的津浦路西和以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根据地,在华中展开的第一次大规模对“顽”(国民党顽固派)自卫反击战。目前研究多围绕人物功绩予以总结,或将其作为统一战线演变中的一个重要历史动因予以陈述,[1]未见专门学术探究。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皖东摩擦战斗实践,透视统一战线下新四军战斗经验,以期弘扬铁军精神。

一、皖东自卫战概论

1938 年5 月徐州失守后,毗邻江苏的江北一带敌后空虚,为新四军江北部队向东发展提供契机。8 月起,新四军第四支队陆续挺近皖东敌后,到次年7 月,扩编为第四、五两个支队。四支队活动于津浦路西的定远、凤阳、滁县、全椒一带,五支队主要在津浦路东、高邮湖以西、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扩军发展。伴随着国民党顽固派在陕甘宁边区的反共高潮,桂系李品仙(时任皖省主席,以下简称桂顽)在鄂中、皖东、淮北亦屡次挑起反共摩擦,皖东尤为频繁。1940 年3 月,蒋介石密令李品仙和韩德勤(时任江苏省主席,以下简称韩顽)调集两支顽军沿东西向进攻皖东津浦路西的第四支队和路东的第五支队,目的在于“完全剿灭江北新四军及彭雪枫部”。[2]

1940 年3 月4 日,桂军第138、李本一、颜仁毅等部率先大举进犯路西定远藕塘第四支队驻扎的江北指挥部,路东五支队主力西援。同时江苏韩顽(时任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为配合路西,以其主力共1 万余人突入路东,于3 月21 日分三路大举进攻路东半塔集五支队机关,意在消灭留守路东部队。当时我军只有2400 余人,其中半数还未参加过战斗。危急时刻我军大胆采取“固守待援,积极防御”战术,坚守半塔七昼夜,直到江南指挥部派挺进纵队叶飞部和路西作战结束的五支队主力、苏皖支队、四支队七团兼程东援,才使顽军进攻彻底破产。

于新四军而言,皖东摩擦打出了新四军“军威”,毛泽东称:“第四、五支队反对韩德勤、李宗仁向皖东进攻的自卫战争,是绝对必要和绝对正确的,使顾祝同不敢轻易地在皖南、苏南向新四军进攻”。[3]其中半塔保卫战又是此战全胜的关键,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坚守待援的典型一役。陈毅曾高度评价:“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2]于华中抗战而言,皖东自卫战打开了皖东抗战局面,为“发展苏北”奠基,成为华中根据地的重要支点。于抗战全局而言,此战彰显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力量,为推动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皖东自卫战斗争经验的集中体现

皖东自卫战的胜利既离不开战士们的血性胆魄和理性智慧,氤氲着丰富的斗争智慧。

(一)不畏摩擦,敢于亮剑,突破思想禁锢

突破思想禁锢是自卫战取胜的前提。国民党“限共”政策导向下,皖东干部起初思想上并未跟紧时势。1940 年起,蒋介石多次密电李品仙“办”新四军,企图将其“压迫于大江以南或一举之”,或“将其向寇较多之地区压迫”以截断南北新四军的联系。[4]此前我党对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认识模糊,常不敢超出国民党意志去发展而错失许多机会。1939 年底刘少奇到皖东就多次指出:江北部队是“党领导的部队中最落后的一支”,[5]皖东“地方工作薄弱,建立根据地的观念甚微弱”,并认为这是因为“在领导思想中有原则的缺点”,在“建军与精兵主义”口号下,放松了发展。[2]因此,刘少奇亲自紧抓政治工作和军队整训,前后领导召开了三次中原局会议,强调必须贯彻独立自主方针,放手发动群众,猛烈扩大部队,建立自己根据地和民主政权。[2]在其带领下,江北部队逐渐树立起反摩擦意识,满怀信心地投入创建皖东根据地实践中。到1940 年初,第四支队由3100 余人发展到1.2 万余人,第五支队由2000 人发展到6000 多人,[2]刘少奇向中央报告认为皖东“已获得初步成绩”“各方面均在迅速前进中”,[5]为打赢皖东自卫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为党举旗,听党指挥,凝聚坚定革命信念

始终遵循党中央指挥是自卫战取胜的基础。在路东半塔守卫危急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及时电文指引正确方向,指出中原局及江北指挥部“决心及布置均是正确的,望坚决执行”。“坚决”二字蕴含着中央的担忧,为此还尽可能详细指明了在该方针下发动统一战线取得胜利方式,要“发动新四军全部军(官)兵的积极性,发动凤阳、定远、江浦等十五县数百万群众的积极性,肃清反共势力,建立民主政权,争取中间势力,争取一切进步的及中间的国民党,并极力讲究作战方法,就能各个击破反共势力的进攻”。[2]此外还刻意强调了“我们进攻因为有人民支持的合理性和正义性,而必然会取得胜利”的结果,为新四军加油打气。基于中央指示,中原局和江北指挥部临危不乱,打破了过去运动战、游击战为主的战术,大胆展开守备战,对已进攻之武装坚决自卫,对尚未进攻之武装争取缓和,同时控制必要的战略据点准备固守待援。江北指挥下达“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调整部署,坚守半塔,积极防御,待主力挥戈东援,歼灭韩顽”作战方针,依托简单的防御工事顽强固守,再辅之以适当游击战。[3]可以说来自中央的方向引领和鼓励像一颗定心丸,强化了全军关键时刻不惜一战的决心。

(三)一往直前,灵活果敢,铸牢钢铁战斗意志

钢铁意志是自卫战取胜的关键。皖东保卫战制定的“固守待援”的战略要求尽可能争取时间,因此新四军突破顽军重围,首先要过的是防御攻坚关。两路顽军大举进攻之时,路西四支队各团不但驻地距离较远,而且还要对付来犯的日伪军,驻扎在指挥部和支队机关驻地藕塘和大桥的只有一个特务营,情况危急。路东地区分布顽军部队共约10000 人,其中围攻半塔主力部队约3000 人,而路东新四军仅余约2400 人左右,其中还包括教导大队六个队中2 个学生队、1个儿童队,还有1000 人为新编部队尚且不能作战,武器装备也明显处于劣势,后方严重空虚。因此只能被动采取坚决自卫措施,战役上坚持守备待援,控制必要的战略据点坚守阵地;战术上防御为主,适时短时出击。如针对顽军惧怕夜战的弱点,发扬新四军善于近战夜战的优势。到了晚上派出战斗小组,带着手榴弹、大刀、长矛潜入顽军营房向顽军砍、劈、轰、杀,为顽军制造了极大恐慌,一次次打退顽军的进攻,坚守半塔七天七夜直至援军到来。

(四)顾全大局,赤诚团结,形成有效战斗力量

皖东自卫战彰显着新四军顾全大局、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新四军为维护统一战线曾提出双方“以淮南路为界,分区抗日”倡议未果,直至路西反顽战已获胜后,我军再次提出和谈倡议。路东反攻原本可乘胜追击一举消灭韩顽,却选择再次向国民党、各军各团以及社会各界发出“坚持抗战”呼吁,一面谴责皖东行政长官步步紧逼,百端摩擦,一面仍倡议“固团结以抗战,共同保卫皖东,保卫安徽,保卫全中国”。[2]可见党中央战略决策始终站在一致对日的国家立场上,即使战势利于我方仍力求和平解决。基于这种家国立场,新四军各队战斗中展现出了高度赤诚的协作精神。津浦路西被围攻之时,路东第5 支队日夜兼程驰援路西。路东半塔被围之际,江南指挥部陈毅毅然越过军部“先斩后奏”,连夜派江北挺进纵队叶飞和苏皖支队陶勇率部有扬州、泰州地区兼程西进,直插韩德勤顽军侧背, 东西共援解决了半塔之危。[6]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而皖东自卫战凭借党的大局观和信念感,构筑起了内部的铜墙铁壁。

(五)严守纪律,依靠人民,获得不竭战斗动力

强大的群众力量也是自卫战胜利的重要动因。新四军第五支队凭借其严明的纪律要求深得民心,用半塔百姓的话说,为新四军“别说炒两盘菜,就是要他办一桌酒席,也心甘情愿”。[7]因此,“固守待援”方针的成功实施,便是其群众工作的成功实践。颜仁毅(国民党皖北行署主任兼第12 游击纵队司令)亲率1000 余人突然进攻路西途经池河西岸,新四军号召成百上千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为其等待援助争取了时间。[8]路东保卫战中由于防御战须抢修工事,群众们到晚上自动卸下家里门板,在敌人炮声中带着爷头、锯子等到阵地上来帮战士们挖沟、填土、加修工事,有的老大娘亲自煮好饭菜送到阵地。叶飞挺进纵队驰援半塔路过邵伯湖回忆,“那一带群众中对新四军印象好”,渔民船户纷纷前来帮助部队夜间渡湖,因而部队走得很快。[6]反观国民党部队,因不能提出讨伐口号而师出无名,越攻越意志消沉。正是因这种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心间的做法,与国民党军队形成鲜明对比,使皖东人民由衷支持我军。

三、新征程皖东自卫战的时代价值

皖东自卫战蕴含的斗争精神为新时代凝聚发展向心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碰头叠加,迫切需要增强信心,凝聚人心。皖东自卫战中我党始终直面战时背景下“国共矛盾”难题,面对恶意挑衅,一面着眼全局尽量避免军事冲突,一面又积极突破思想禁锢,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其战斗中展现的大局意识、团结意识、担当意识建立在了“为人民而战斗”的自觉性上,承载着皖东军民的情感认同,是涵养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鲜活资源。

皖东保卫战彰显的解决国内矛盾的斗争智慧,为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提供了理性借鉴。新四军秉承思战谋战的忧患意识,战前,不断强化敌情意识,为随时迎接战斗强抓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战中,秉承统一战线中“有理、有利、有节”斗争原则,坚持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创新战略战术。结合敌我形势和皖东平原为主的地理特点,敢于尝试防御战与运动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战斗方式,为此后华中对顽、对日作战开创了范例,在实战中逐渐提升军队斗争本领。

皖东自卫战中新四军始终为党举旗,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基本遵循。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自卫战不仅是战士们战斗观、生死观、气节观的展现,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战斗的政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其胜利证明,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是战胜强大敌人或复杂形势的致胜法宝。反观战斗中顽固势力的失败,正如刘少奇分析:“韩部溃退如此之快,主要是政治原因,师出无名,不能提出讨伐新四军与共产党口号,干部士兵均不愿打,每次叫部队冲锋亦无人来冲。围攻半塔各敌,在受到坚强抵抗后,愈攻愈使他们丧失战斗意志”。[6]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就是要同新四军战士一样,在分歧和摩擦面前毫不动摇地为党举旗,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皖东顽军江北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七大”介绍信就这样保存了下来
耿耿丹心 铮铮铁骨
——记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
叶飞: 驰援半塔 勇建奇功
皖东苏家湾地区三里陈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皖东传统年俗文化的当代适应性研究
占鸡岗歼灭战
皖东地区专用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皖东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