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湘菜菜名英译研究

2023-12-26肖雨菲武文娇陈璟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3期

肖雨菲 武文娇 陈璟

摘 要:湘菜作为湖湘文化名片之一,文化意蕴深厚,具有国际传播价值。随着国际交流中饮食文化地位的提高,湘菜菜名英译受到关注。当前,湘菜菜名英译缺少具体英译方法和原则的指导,在英译方面存在许多错译。本文在总结湘菜命名特点和分类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目的、连贯和忠实三大原则为指导,从具有代表性的湘菜馆——长沙火宫殿的菜单中选取待译菜名文本,尝试在翻译实践中探索对不同特点的湘菜菜名英译的方法,从而进一步规范其英译名。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湘菜菜名英译;火宫殿菜单菜名

作者简介:肖雨菲,武文娇,陈璟,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当前,全球化趋势加快,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我国不断丰富文化输出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饮食文化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食物作为饮食文化的物质载体,逐渐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

在菜系繁多的中国菜肴中,湘菜的地位不可忽视。湘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湖湘饮食文化。因此,湘菜菜名英译,不是简单的纯文本翻译活动,而是能动的文化对外传播活动。目前,湘菜菜名英译尚存在错译较多、版本较乱的问题,对其国际传播造成一定阻碍。由此,对湘菜菜名英译的进一步规范纠错和英译方法的总结需求迫切。

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下的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为指导,在保证菜式基本信息顺利传达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湘菜的三大英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转译法。并以长沙火宫殿菜单为例,探讨这三种方法在湘菜英译中的具体应用。长沙火宫殿是“湖湘老字号”,历史悠久,因此,本文选取其菜单菜名为例,进行英译方法的具体讨论,具有一定普适性和代表性。

一、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领域,提出功能派理论思想,在此基础上翻译学教授和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进一步拓展了功能目的论。他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必须遵循三大法则,即目的、连贯、忠实三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而忠实性法则又从属于连贯性法则。

目的原则指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弗米尔所说的“目的”有三种解释:读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连贯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读者可以理解接受译文,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类似,而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在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将目的、连贯和忠实原则与湘菜英译的过程相结合,能够让译者根据湘菜英译的目的,有效传达菜肴信息,在必要的时候传递文化价值理念,在考虑外国读者理解和表达习惯的同时,基本忠实于菜式的原料、烹饪方式等信息。

二、湘菜命名特点及其分类

作为湖湘饮食文化的物化承载物,湘菜在形成和发展中反映出一定湖湘文化内涵,而其命名反映出湖湘地域特色及人文特色。在音节特征、节奏、用词上都极具特色。湘菜菜名不仅反映出湘菜的特点,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以及传说,反映了湖湘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而因侧重点不同,湘菜的命名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注重写实,即其用料、烹饪方式及风味;有的注重写意,追求形美、音美、意美,寓意吉祥。经归纳整理,湘菜菜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原料命名,如牛腩馓子、大蒜腊牛肉等;

2.以原料加风味命名,如口味虾、臭豆腐等;

3.以原料加烹饪方式命名,如辣椒炒肉、红烧猪脚等;

4.以原料加烹饪器皿命名,如铁板孜然牛肉、干锅寒菌等;

5.含有数字,如八宝果饭、三鲜豆皮等;

6.含有人名、地名,如毛氏红烧肉、东安鸡等;

7.以历史典故、传说命名,如姊妹团子等;

8.以菜肴造型命名,如珍珠肉丸、脑髓卷等。

三、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湘菜菜名英译方法

前文提到,湘菜菜名英译的首要目的应当是准确传递菜名信息。因此,以原料命名的菜式等可采取直译法,将其在中文菜名中较明确的信息译出来。对于含典故传说、菜肴外观形状修饰词的菜名等,则需考虑意译法和转译法,使其打破文化隔阂,让外国读者了解菜式背后的湖湘文化。因而,根据湘菜菜名命名特点,在遵守目的、忠实及连贯原则的基础上,主要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转译法。下文对这三种方法应用的讨论,将主要从火宫殿菜单中的菜名引例。

(一)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是一种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方法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让外国读者快速捕获菜名的基本信息。因此,在目的論的指导下,翻译湘菜菜名时可采用不同类型的直译法。以下,将从直译法的四种具体形式出发,对以食材、烹饪方法、菜品口味或典故为主的湘菜菜名展开分析。

1.“以食材为主,配料或配汁为辅”型。此类型直译法,根据湘菜菜名的命名特点,具体可演变为:“主食材”“主食材+with+配料”“主食材+in+配汁”等结构。上文提及的“干拌牛肚”便可采用这种方法。从字面上看,“干拌牛肚”属于无酱汁的干菜。而实际上,这道菜品是将牛肚煮熟并腌制后,置于辣椒油汁中充分搅拌而成的,而非中文字面上的“干涩无汁”之意。故将其译为“Beef Tripe in Chili Oil”,不仅遵循连贯原则,使用了外国菜名中处理酱汁时常使用的介词“in”,便于外国读者理解,也传达了这道菜的真正意义,体现忠实原则。上文总结的“以原料命名的湘菜名”和“含有数字的湘菜名”,便可运用“以食材为主,配料或配汁为辅”型直译法,如“韭菜饺子”译为“Leek Jiaozi”,“八宝果饭”译为“Glutinous Rice with Eight Delicacies”等。通过简练直白的英译处理,有利于外国读者迅速了解菜品的基本信息。

2.“以食材为主,口味为辅”型。“味”是中国菜肴的灵魂,因此在菜名英译时,“味”的信息传达对外国读者来说也极其重要。采用“以食材为主,口味为辅”型直译法,可让名称较复杂的菜名更易理解,如火宫殿菜单中的“荷兰粉”,这道菜式是用蚕豆磨成粉制作成晶莹剔透的粉坨,再配以佐料而成。将其译为“Broad-bean Jelly Soup”,既忠实于菜式原料,又加以口感描述——“jelly”,英文中意为果冻口感。这种微妙的处理,不仅尊重了外国读者语言习惯,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沟通,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忠于菜品信息。上文所探讨湘菜分类中,“以原料加风味命名的湘菜名”和“以原料加烹饪器皿命名的湘菜名”类型,主要采用“以食材为主,口味为辅”型直译法,如“糖醋排骨”译为“Sweet and Sour Pork Ribs”。

3.“以食材为主,烹饪方法为辅”型。突出菜品的烹调特色,是湘菜命名的基本准则之一。在翻译时,译者应注重对修饰词的处理,可采用“倒推”的方式,如“爽口藠头”“爽口”的原因在于其被腌制过,因此可译为“Pickled Chinese Onions”。若将其译为“Tasty and refreshing Chinese Onions”,外国读者难免会产生疑惑:这道菜特地标榜“Tasty”,但从没有西方餐馆会自损说自家菜不好吃。若特意标注“Tasty”,外国读者会觉得多此一举。并且,这道菜品的核心特色乃腌制,将其译为“Tasty and refreshing Chinese Onions”,忽视了中西文化差异,也未体现忠实原则,甚至掩盖了这道菜品的魅力。“以食材为主,烹饪方法为辅”型,具体可实践为“烹饪方法+食材”“烹饪方法+食材”+“with+配料”等结构。上文提及的湘菜分类中“以原料加烹饪方式命名的湘菜名”,便可使用上述译法,如“红烧猪蹄”译为“Braised(焖烧过的)Pig Feet”,“香菜牛肉”译为 “Sauteed(炒过的)Shredded Beef with Coriander”等。对烹饪方式特殊的菜名采取直译法,能够让外国读者对菜肴是“如何做”的一目了然,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凸显菜品的烹饪特色,促进湘菜特色烹饪方式的传播。

4.“以典故为主,食材为辅”型。楚湘大地孕育了璀璨的湖湘文化,历史典故比比皆是,湘菜菜名的命名也深受影响,如“姊妹团子”。

火宫殿的姊妹团子系铜匠姜立仁之女所做。姐妹俩租了一间铺棚开设团子店,专门制作甜咸两味的团子,故名“姊妹团子”。若采用意译法,应将“姊妹团子”译为“Steamed Sticky Dumplings with Sugar and Meat”,显然,此英译名只向外国读者传达了菜品原料、烹饪方法等浅层信息,且过于冗长繁复。相比之下,按照直译法,将“姊妹团子”译为“Two Sisters Dumplings”,能够吸引外国读者在享受菜品的同时,去探索背后的典故,进一步传播湖湘饮食文化。

(二)意译(Free Translation)

意译是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区别于直译)。意译的使用,能够体现出不同语言群体的文化差异,所以意译相较于其他菜名英译法而言,最能够体现本民族的语言特征。因此,根据目的论及连贯原则,较其他菜名英译策略而言,意译更适用于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的菜名。湘菜中,命名为“以食材为主,人名、地名为辅”型的菜式可以采用意译法。以下,将对不同类型的湘菜名,进行具体讨论。

1.以人名命名的菜名。许多菜品是由某位历史人物创造的,如麻婆豆腐源自清朝同治年间的陈麻婆;或与某个历史人物相关,如东坡肉源自苏轼。因此,这类菜品名字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遵循连贯原则,对这类菜品进行意译,能让外国读者透过这些菜品英译名理解菜品的原料、烹饪方式等信息,同时感受菜品中文化寓意的独特魅力。而连贯规则即译文必须能让译文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在国外,也常见以人名命名菜式的做法,如惠灵顿牛排——“Beef Wellington”。由此可见,这类意译策略符合连贯原则。

2.以地名、发源地命名的菜名。湘菜发源于楚湘大地,有些菜品极具地方特色,以当地的地名或发源地来命名。如“东安鸡”译为“Dong'an Tender Chicken”。此类意译菜名既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特征,又能够让外国读者在品尝美食时了解菜品蕴藏的历史文化,有利于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命名方法在外国读者的文化背景下也是常见的,如华尔道夫沙拉“Waldorf Salad”。因此,在英译时保留菜名中的地名,遵循连贯原则,符合外国读者的认知和表达习惯。

(三)转译(Conversion Translation)

中式菜品名称常包含表示吉利的雅当行话,有些中国人看到这些菜名也会一头雾水,更别说缺乏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这些词往往不直接传达菜品食材、烹饪方式等基本信息。

“珍珠肉丸”,是一道著名的湘菜菜式。译者采用转译策略,将其译为“Meat Balls with Sticky Rice”。倘若将“珍珠”直译,外国读者心中便会产生疑惑,珍珠可以食用吗?然而事实是,糯米包裹的肉丸形如珍珠。而珍珠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圆润美满。所以,根据目的论的原则,译者应当对借用雅当行话命名的菜名进行充分的文化研究,找出其背后的菜品原料,进行恰当地英译,以免因文化差异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在火宫殿的菜单里,运用转译法还可翻译如下菜名:“虎皮凤爪”译为“Steamed Fried Chicken Feet”,“龙脂猪血”译为“Pig Blood Soup”。

“虎”“凤”“龙”都是中华文化中特有的传统意象,但与西方文化却并不相通。如“龙”这一意象,中国的“龙”寓意着“祥瑞”,而西方的“龙”通常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二者的具体外观更是不同。因此,若按表面意思,直译为“Dragon”,外国读者无法理解接受。由此可见,在意译法中,连贯原则尤为重要,译者需根据具体情况,对原菜名的内容进行有取舍、有增补的翻译,方能达到使外国读者“读懂”这道湘菜菜名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对湘菜菜名进行总结和归类,在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以传递湘菜菜名基本信息为目的,以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别的湘菜采用不同的英译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和转译法,做到既能传达菜名基本信息,又能够体现文化内涵,激发外国读者兴趣,从而发挥湘菜英译名信息传递以及文化传播的作用,推动湘菜在国际上传播得更广,进一步促进湖湘饮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221054201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Bartlett J. The Cook's Dictionary and Culinary Reference[M]. Chicago: Contemporary Books, 1966.

[2]蔡宇华.湘菜名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乔平.中餐菜名分類及其英译方法[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2):46-49.

[4]陈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式菜名英译[D].黑龙江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