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策略

2023-12-26孙敏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以读促写英语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提出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越来越明确,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必要条件,促进学生自由尝试、探索并体验。而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强调学生结合英语阅读中的文化、情感与价值等展开写作,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英语文本,而且可以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因此,本文就围绕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实施策略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阅读;以读促写;写作能力;自主探索

作者简介:孙敏,江苏沛县河口镇孟庄中学。

以读促写的英语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重要影响,因为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表达方式,获得的阅读体验,都强调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关性,促进学生把常用句型体现在写作中。不止如此,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过程解读英语文化,明确阅读材料传递的价值观,进而在写作中阐述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不过目前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

(一)重阅读轻写作,重积累轻实践

教师在实施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时,普遍存在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基本是读前导入、读中分析、读后写作的环节,无论是学生对文章涉及的话题讨论,还是学生对文章中细节性问题的分析,都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导致写作只出现在读后环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完成读后续写或读后仿写等,没有体现出对学生写作能力进循序渐进的锻炼,导致学生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非常重视阅读,而没有体会到写作这一综合语言表达过程对自己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二)机械模仿,缺乏写作框架与写作思维

在实施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时,教师只是把阅读和写作内容一同呈现在课堂上,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脱节。学生在根据阅读文本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只是机械性地模仿,没有认真研究阅读的主题、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没有形成写作框架与写作思维,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有效实施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在读前活动中积累语言素材

在实施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时,读前活动是学生接触阅读素材的关键环节,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认识到读前活动重要性的基础上,要设置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如通过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导入插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排除阅读障碍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等。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Let's play sports!”的“My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一文时,教师在读前活动中运用导入插图的方式,搜集了课文中涉及的足球运动、参加俱乐部、英语学习、听音乐等图片,并标注了英语词组,组织学生围绕这些图片以及标题推测课文内容。通过头脑风暴,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预测,正式拉开阅读的序幕,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在课文中勾划出图片中的内容。

(二)在阅读活动中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

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等都是当前中考英语写作重要考察的方向。应用文要注意其文本格式;记叙文则要学会总结事情,突出自身的观点和看法;议论文要阐述具体论点、论据与结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课文文体的分析上,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方式与语言风格。因此,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就要充分了解課文的意义,熟悉课文风格,进而为学生后面学写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打好基础。经过教师长期反复的训练,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会形成率先分析文章题材,分析语言风格的习惯,使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完成后续的课文布局与结构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My day”的Reading部分是一篇应用文,这是一封由Millie写给Tommy的邮件,写了Millie在学校的生活与日常,教师讲解了英语邮件的书写格式,加深学生的印象。随后,与学生一同分析邮件内容,从Millie的邮件内容来看,她向Tommy诉说了在校园的日常生活,教师询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Millie and Tommy discussed in their previous letters?”,使学生明白Millie写邮件的原因。接着,教师根据邮件中Millie的表达方式向学生提问,促进学生了解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写作风格,且文章内容都是校园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可以让学生明了邮件或书信的写作内容与写作方式。

(三)在阅读活动中建立写作框架

仅仅多读是不够的,学生要做到会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写作主题,挖掘写作内容,并根据课文结构形成初步的文本框架,达到从具体的课文中抽象出写作方法的目的,促进学生完成从课文仿写与再创造的过渡。因此,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时,要通过课文的主题带领学生分析写作方式,通过设计教学问题,组织学生提取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对作者所采取的描写方式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批判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把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讨论作为重点授课内容,不是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课文,而是从课文中搭建出写作框架,便于学生明确写作框架进行模仿写作或读后续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School life”的“School lives”一文中展现了英国与美国中学生的在校生活,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鼓励学生分析英国与美国学校的特点,如课文介绍了英国的“Reading Week”,美国的“Buddy Club”与“do sports”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析课文是如何介绍学校的这些特点的,进而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提取出可以描述自己校园生活的关键词,如“English Speech Contest”,从而可以围绕比赛的方式、规模、在参与比赛时遇到的问题等展开写作。从课文中吸取有益的写作经验,掌握描写校园生活的写作框架,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围绕某一方面展开详细描述。

(四)在经验交流中突出英语学科的实践性

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实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实践性过程。教师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分析情况,重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于写作框架和写作素材的掌控情况,更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实践运用的机会。因此,在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广泛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经验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探究、合作、发现、质疑、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在课文中获取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写作中,体验到知识学习和运用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出语言知识学习的本质,即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做到在以读促写的英语课堂中,充分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Shopping”的Reading部分涉及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常用语,教师在实施以读促写时,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场景,使学生在课堂中围绕具体场景中可能发生的对话展开交流。如教师创设的场景是水果摊主John和采购者Lily之间的对话,而学生要根据课文中购物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生活经验,与同桌扮演不同的角色,猜测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对话。学生可以在多次练习中寻找不同的互动角度,如帮助妈妈买她喜欢的水果,如朋友成功考上喜欢的学校后让John推荐水果,如买相同颜色的水果等,不同的对话情景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随后,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完成写作,考查学生是否可以应用购物时的常用语,是否可以构建独立的对话场景等,从而在写作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五)在写作活动中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是积累写作素材与表达方式的途径。教师在实施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时,要把教学着力点放在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联上,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提炼课文中的写作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

首先,在阅读课文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筛选课文中的语言信息,并转换课文的人称或情境等,让学生完成读后改写。通过课文的深入解读,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而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写作实践,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能力。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3“Welcome to our school!”的Reading部分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了Millie和Mum之间的对话,并组织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把Millie的对话对象转换为她的朋友。在学生开始写作之前,教师询问学生“What topic are Millie and her mother talking about?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Millie talking to her mother and talking to her friends?”,组织学生调整写作思路,改写Millie与其朋友的谈话,描述学生心中的校园景象。

其次,在阅读课文后,分析课文的风格,明确其布局与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性写作,也就是读后仿写。读后仿写为学生提供了可模仿的写作范本,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顺利迁移到写作中。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Friends”的课文“Best friends”中有三篇介绍自己好朋友的文章,因为分别描述了三个不同的人物,每篇文章的篇幅都不长。在学生阅读完明确主题以及记叙文的语言风格后,教师便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仿写训练。此次仿写给了学生选择权,让学生任意选择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完成仿写。在仿写过程中,教师要传授学生仿写的方法,仿写不是替换原文中人物的名字、简单修改形容词等,而是要让人物的形象在改写后的文章中立体起来。最后,教师选出优秀范文,让学生与自己的文章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感知优秀范文的措辞能力,让学生明白如何在閱读与写作间实现有效迁移。

最后,在阅读课文时,学生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如对课文中人物的经历感到惋惜,就可以重写人物的结局,如对课文中传递的情感或价值感有自己的看法,就可以写出充满个性化的读后感。

例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6“Food and lifestyle”的“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教学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Kitty或者Daniel的生活观念和饮食习惯谈谈自己的想法,在写作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论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以读后感的方式完成以读促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通过阅读理解落实以读促写

阅读理解锻炼的是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与细节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做到全面把握阅读材料。而在以读促写教学中开展阅读理解,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写作,通过学生对文章的分析与解读进行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试卷的阅读理解B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在阅读后提取阅读材料的主旨,并围绕该主旨展开写作,学生可以选择在读完后进行续写,把Robin之后的经历写出来,创作相似主题的作文,也可以选择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在基于阅读理解的写作训练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学生能否成功完成写作的基础,因此,在发现学生没有写作思路或是对阅读理解的主旨理解不到位时,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之间交流阅读信息,通过信息共享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

总而言之,教师实施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时需要注重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联,不能重此轻彼,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学生的学习基础来开展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在阅读教学环节中传授学生写作方法,如读前组织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读中分析语言风格、了解写作框架,以及学生之间展开经验交流等,促进学生在多样化的读后写作训练中灵活运用写作素材。此外,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独立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处理能力,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

参考文献:

[1]张颖.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17(9):142-145.

[2]周楠.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J].时代教育:下旬,2021(10):68-69.

[3]何铭华.以读促写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7(8):43-44.

[4]梁观娣.知识背景下初中英语“以读促写”策略设计与实施[J].校园英语,2019(35):90-91.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以读促写英语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