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究

2023-12-26李小立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摘 要: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文化知识的范畴不局限于外国文化,要通过对比中外文化差异,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能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探究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形式,并且提出相关的完善和改进建议,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李小立,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教授对象是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是大学英语课程具有一定特殊性,想要将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和思政教育结合是有很大难度的,大学英语教师需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一、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指的是学习语言本身,通过增加词汇和语法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文化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连接中西方文化的作用,让学生批判和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并联系相关的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所以,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教授英语这门语言,即学习英语语言层面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坚定对本国文化的自信。课程思政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并弘扬中华美德和礼仪不仅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上课并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而已,学习做人的道理是更重要的。课程思政可以让二者更好地结合,实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的道理。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形式

(一)课本知识的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是有主题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入与主题相关的思政内容。下面结合教学实例来说明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课本知识教学设计。

例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某个单元的主题是礼仪(Civility and Good Manners)。教学中首先是引出主题部分,主要是背景的介绍。引出主题的名人名言中有一句节选自《论语》的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What you do not want others to do to you, do not do them unto others)”。借助這句话,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中国礼仪的发展。18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在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具有最完备的道德,是超过任何教派的最纯粹的道德。孔儒思想为中华民族奠定了高尚文明的基础,同时在西方文化领域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当知道了礼仪的重要性和中国礼仪的地位以后,教师让学生列举中国的优良传统礼仪有哪些,并且列举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身边的文明礼仪事例。

这一单元教学的第二部分是学习课文,课文有两篇。A课文是记叙文《星期天在公园》,讲了莫顿和妻子带孩子在公园玩时遇到的一种尴尬的处境:另外一个孩子的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将沙子扬到莫顿孩子的头上,还对莫顿做出挑衅性动作,最后莫顿夫妇带孩子不开心地离开了,决定退出这场打斗。文章的最后说,这是理智对武力的妥协。从语言层面来说,这篇文章是对地道的英文原版文章的节选,所以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非常好的素材;从文化层面来说,文章反映了莫顿替他人着想和想要和别人和平相处的态度,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相应的支持这些论点的论据;从课程思政层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注意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并且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规范。

B课文是《尊重》,主要讲的是过去几十年间,人们给予他人尊重的总体水平急剧下降,涉及美国年轻人的教养问题,表现在晚辈对待长辈的方式、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最后指出,美国人面临的问题是疏于管教,并且呼吁“尽管骑士精神可能已经过时,但是我觉得现在是礼貌和尊重回归社会的时候了(Although chivalry may be a thing of the past, I think it's the time for courtesy and respect to make a comeback in our society)”。文章讲的是美国的现状,而我们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学校对礼仪教育不够关注,不文明行为时有出现。为了应对这些现象,各方积极进行补救。比如,学校要求学生读国学经典作品,央视推出一系列和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节目。学习国学、学习历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再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成功之路(The Road to Success)。在引出主题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成功的象征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将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以上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积极正面的方向回答。金钱和地位可能象征着成功,但是成功更重要的标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只要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是成功的人。关于梦想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关键是要采取实际行动去实现梦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学习,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

这一单元的A课文是《梦想的阴影地带》(The Shadow land of Dreams),文章的作者是亚历克斯·哈利(Alex Haley),是一名非洲裔美国作家。文章开头,作者首先阐明实现梦想的过程是漫长又艰难的,并把这个过程比喻成梦想的阴影地带。作者讲述了自己实现作家梦想的艰辛。先是辞去了工作,在阴冷的储藏室里写作,但是写出的作品却无人问津。作品《根》的发表让他一夜成名,而此时作者已坚持写作17年的时间。作者作为黑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不容易,但是他还是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当作家,而且最终实现了这一梦想。就像文章的标题表达的那样,实现梦想的过程就是一个漫长的阴影地带,它会吞噬任何摇摆和犹豫的人,只有拥有足够毅力和决心的人才能成功。文章的思政教育作用在于让学生明白成功的道路是艰辛的,实现理想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要想成功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就得做出牺牲。

另外,像《陌生人的善良》(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路上的朋友》(Friends of the Road)、《非同寻常的礼仪》(Uncommon Decency)、《信任》(Trust)等文章也是课程思政的好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礼仪和传统美德。

(二)课外知识的教学设计

除了利用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课程思政,还要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丰富的课外知识,并借助课外知识开展课程思政。笔者的做法是每节课找学生讲课,学生自己准备PPT,内容不限,任何自己喜欢的主题都可以,要求是双语结合,讲课时必须有英文内容,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其实笔者的初衷只是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中,没想到获得很多意外的收获。

为了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笔者建议学生寻找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文章,这样的双语素材既能促进英语学习又能传扬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自己讲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有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乡的,也有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还有介绍中国著名作家的。学生讲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讲得好的学生可以做到不直接读PPT上的内容,而是按自己的理解给其他学生讲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多学生将图片、音乐甚至视频加入PPT中,让自己的讲课内容更有趣,也能吸引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一位20级舞蹈专业学生讲鲁迅,主要内容有鲁迅的英文介绍、鲁迅代表作的英文翻译和作品赏析。还有比较简短的鲁迅语录的英文翻译,比如:“诚信为人之本(Honesty is the foundation of a man.)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In fact, there was no road on the ground, but when more people walked, it became a road.) ”。这些耳熟能详句子的英文翻译都是把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好素材,而且还有利于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另外还有一段《呐喊》自序的节选:“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 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However, although I have my own unprovoked sorrow, I am not angry, because this experience makes me reflect and see myself: that is, I am by no means a hero gathered with cheers.) ”。这名学生只是讲了文章的英文賞析,笔者补充了《呐喊》的创作背景。这部小说集中的作品讲的是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想要大声呐喊惊起熟睡的民众起来反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险阻,倍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和幸福生活。

另外,还有很多学生讲自己的家乡,甚至家乡的特色。20级音乐表演专业的一名学生就介绍了贵州的景点,其中有这么一段话:青岩古镇(Qingyan ancient town)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It is one of the second batch of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in China.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600 years. It has a profound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charm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Qingyan ancient town was built in the 11th year of Hongwu in Ming Dynasty. It was built because of the army in Ming Dynasty. It was named after the blue rock. It is a mountain military city evolved from military city defense. It is known as “South Gate” of Guiyang.) 这样的讲解配上图片和视频是非常生动和吸引人的,而且是对自己家乡的介绍,自己讲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在课堂用英语讲自己的家乡以及家乡特产,既增加了对家乡的了解,又是对家乡的宣传,让其他同学知道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风土人情,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我来向你们展示它们的美!(Let me show you their beauty!)”,有的学生会用这样的句子来引出自己所讲的内容。学生用这样的方式,一起领略祖国的美。

三、教学设计的完善和改进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教学设计,找出每节课课程思政的切入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增加思政教育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内容和形式一定要提前安排好,因此要在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调节,确保思政教育的融入是自然和合理的。教师自己讲课的内容是可以把控的,对学生所讲授的文化内容,教师需给予指导和监督。对讲得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并当成范例供其他学生参考。对讲得不好的学生要及时引导,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的方向。这样有利于后面讲的学生作出改进,越讲越好。

另外,课程思政还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还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也很重要,可能教师没想到的学生都能想到。教师在教学之后一定要及时反思,好的部分保留,不好的部分及时改进,特别是和学生互动之后会迸发出一些灵感的火花,要及时整理,以开展好下面的教学。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全过程,使课程思政更为有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英语,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的风土人情,从而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