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探讨

2023-12-26娄叶彬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统整思维导图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认知的工具,具有知识图像化、思路条理化、内容层次化等特征。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能够更好地统整单元知识点,帮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基于此,本文对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致力于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成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统整;英语知识体系

作者简介:娄叶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梦笔学校。

小学英语教材由若干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相对独立,并且拥有明确的主题以及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所以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引导学生参与一系列教学和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整体学习的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各单元包含若干语篇,知识点的分布较为零散,学生预习、学习、复习时容易出现遗漏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可將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其内部存在大量连接各图样的线条和箭头,具有明确的指向功能,所以在思维导图辅助下,学生能够梳理出知识的详细脉络,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如下。

一、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词汇教学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虽然小学英语教材的正文后附有词汇表,但生词是分散在单元各语篇中的,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如果用思维导图去合理管理英语词汇,就能有效改善词汇教学的现状。

(一)整体呈现词汇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将单元生词进行梳理、归纳后,将其整体呈现出来。该模式下,学生能快速理解掌握词汇。以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2 “Cleaning day”为例,教师可先引入“打扫班级卫生”的主题,然后将一些重点生词列出,如classroom、blackboard、chiars、fans等。接着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展现出上述生词的关系——椅子、风扇和黑板都是教室里的物品。由此可将学生引入相关情境中:打扫教室时,要擦拭教室内的一切物品。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延伸词汇教学

学生熟悉生词后,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用所学生词组句。组句属于生词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现学现用,强化其对生词的理解。首先,教师给出示例,让学生理解“turn on the fans”“clean the chairs”等短句的意思。然后,教师写出“擦我们教室内的椅子”,引导学生翻译,并表达出“Clean the chairs in our classroom”。最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并结合单元内容,自主表达应擦拭的物品,从而实现教学的拓展(见图1)。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生词,也便于学生记忆。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融入单元词汇教学后,能将词汇图形化列出。这就类似于少年儿童玩的“看图识字游戏”一般,能够长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小学阶段学习的英语词汇是非常适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的,比如apple、banana、pear等,无论从种类还是色彩,很容易就能将其分类。所以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并帮助他们建立起易于理解和记忆词汇的图形结构。

二、善用思维导图,开展句型教学

语言的功能就是交际,单词是英语中最小的表义单位,句子是由单词构成的,所以句型教学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句型,才能增大语言的输入量。而思维导图的融入,为小学英语单元句型教学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途径。

以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Teachers'day”为例,该单元的重点句型之一是“this is”“these are”。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给出示例“This is an English book”“These are English books”,并向学生详细讲解二者的用法和区别,待学生基本掌握后,教师再以“book”为中心,用思维导图将其他内容延伸,给出pen、pens、flower、flowers等 ,让学生用所学句型正确表达。这样就达成了单元句型教学的目标,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妙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

现行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A部分起导入主题、介绍主要内容的作用,B部分对A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充,而C部分多以“歌曲”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吟唱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这样的编排结构非常适合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将单元内容作全面的梳理、整合。

(一)梳理单元内容

在思维导图辅助下,教师能够根据单元主题确定中心内容,同时对课文作适当的补充,让情节变得更加完整。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便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以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6“Asking the way”为例,该单元以“问路”为主题,A部分出现了中心内容“How can I get to the train station?”。通过分析可知,该内容同时包含多个分支, 分别是“Where(在哪里)”“How long(花费多长时间到达)”“When(什么时候可以出发)”“Which(选择哪条线路)”等。梳理完毕后,教师用思维导图将其列出,即可让教学内容变得非常完整、清晰。

(二)开展阅读教学

内容梳理完毕后,单元阅读教学变得十分容易,学生可将三个部分糅合成一个板块,在此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首先,指导学生细读A部分,完成生词、短句等内容的学习;其次,以B部分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对原文对话用“Where”“How long”“When”“Which”等句式进行补充。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当堂所学,又让他们了解了用英语问路的正确方法。

四、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教学

(一)导引写作思路

对我国学生而言,英语为第二语言,而且日常生活中缺乏应用英语的环境,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觉得英语写作很困难,找不到写作思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这种情况在小学高年级愈发明显。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应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思维导图正是这种引导作用的一种外显形式。

例如,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The Olympic Games”课文的篇幅比较长,其内容较复杂,新知识点也比较多,教师可以画出只带有主干与重要枝干的思维导图,并在主干框架内写上 “The Olympic Games”,这样能帮助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同时,还应在枝干部分列出与主题相关的重点问题,如“Let's talk about the Summer Olympics.How often do the Summer Olympics hold? 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it?”,由此便能将主题内容化、具体化。如此一来,在针对单元主题进行写作时,学生便能找到思路,感觉有明确的方向可循。

(二)導出关键单词

完成上述教学后,学生会给出若干答案,如“basketball” “football”“swimming”等。此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完善写作内容。对写作内容的完善离不开关键词的导引。关键词就是写作中的“节点”,跨过去即会感觉豁然开朗。例如,针对“basketball”这项运动,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提问“How many players? How long is a game?”,并将其中的关键词“How many”“How long”导入思维导图中。学生对此挖掘得越深、列出的关键词越多,写作思路就会越丰富。

(三)导出具体情境

写作内容的问题得到解决以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写作情境。情境可以视为写作的枝干,一篇文章脱离了情境便显得空洞乏味。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导出具体情境,从而让单元主题写作变得更加富有现实意义。上文示例中,围绕关键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相关情境。比如画出一个太阳,并写下“38℃”,学生便能明白这是夏天;再写下“Bus”,意味着乘坐公交车(去体育馆),依此类推便能将情境逐步完善。最后,通过线条和箭头将上述内容导引至某项运动,即帮助学生搭建起了完整的写作框架:夏日的一天,我们乘坐公交车去体育馆观看奥运会篮球比赛……学生课后只需对照思维导图即能完成写作。

实践证明,在思维导图的有序引导下,学生不再认为英语写作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学习任务,反而感觉有话要说。所以将思维导图融入写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搭建起写作支架,使英语写作变得简单易行。

五、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复习成效

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强,所以纯文字性的教学成效并不高,在复习环节体现得尤为明显。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学习工具,能够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并条理清楚地呈现出来。所以在单元复习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开辟出一条复合型的认知途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知识。

教师需要明确单元复习的目标,用思维导图将点状分布的知识集结为块状知识体系。方法如下:第一,将思维导图视为回顾单元知识点的学习工具。单元教学完毕后,教师可设计复习课的内容,并确定一级、二级、三级等标题。其中,一级标题可确定为单元复习课的总目标,二级标题为本单元必修知识点的目录,而三级及以下标题则可交由学生自主确定。在此基础上,按各级标题在单元复习中的权重用思维导图将其有序画出,学生课后根据标题提示进行复习,即可完成相应的复习任务。第二,用思维导图建构起知识模块。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树状图、气泡图分类画出不同类型的知识,如表示周一至周日、不同交通工具的单词,将知识分类汇总,学生复习的条理会变得十分清晰。

综上所述,复习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思维导图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不仅如此,后续出现相关英语知识时,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将其“移植”到之前的思维导图中,这样既凸显出思维导图便捷、可延伸的特性,又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因此,教师一方面应督促学生熟悉思维导图,了解其基本形态并掌握其基本用法。另一方面,还可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比如丰富思维导图的色彩、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样式等。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还能让他们从纯粹的文本学习中解放出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六、结语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不能停留在浅表层面,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审视和反思,力争突破“知识本位”的范畴,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认知工具,它能聚焦单元知识点,拓宽教学范围,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开展学习。教师应对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研究,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从而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兼顾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逐渐积累英语应用经验,并由此启迪知行合一的人生智慧。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1-38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有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魅力中国,2020(35):263.

[2]傅斌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备课中的运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0):84-85.

[3]张慧.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整合复习课中的运用及作用[J].魅力中国,2020(21):199-200.

[4]王琳.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J].新东方英语,2019(3):153.

[5]洪旖琦.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效率[J].基础教育研究,2021(18):27-28.

猜你喜欢

统整思维导图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课程统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足球”课程统整实效性探析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