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好问咏史诗的得与失

2023-12-26周佳辉

今古文创 2023年47期
关键词:咏史诗元好问

周佳辉

【摘要】在金元丧乱之际,元好问从现实角度出发,其咏史诗不仅表达了乱世中对正统的维护,更着力兼顾咏史诗的诗歌性。虽然元好问的咏史诗在议论的深度方面并未能尽善尽美,但是总体而言有得有失,其咏史诗歌仍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关键词】元好问;咏史诗;正统思想;空间重构;作意好奇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7-004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7.015

在中国咏史诗有着较为悠久的传统。诸如班固、曹植、左思、陶渊明、李商隐、杜牧、王安石等诗人不断地将咏史诗的传统发展变化。金元时期的“一代宗师”元好问正是承接这种变化而来,在自己咏史诗的创作中既有得亦有失,为后世留下了较为优秀的咏史诗歌。

一、诗里诗外,儒教正统

元好问(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是金元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生活在金末元初的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金王朝是由北方女真民族所建立的国家,虽然金王朝由太祖完颜阿骨打以及太宗吴乞买因为不堪辽国的压迫以武力所创建,然在金王朝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金朝的统治者也在逐渐的进行汉化,他们首先模仿汉族中原王朝建立自己的統治制度,后来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后又实行科举制度深化自己的汉化之路。因此,儒家文化就成了金国的正统思想。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元好问在世界观上便呈现出明显维护“正统”主张。而受其世界观的影响,在元好问的咏史诗歌创作中便呈现出对圣贤与正统的肯定。①

(一)对先贤的崇拜

1217年,元好问带着自己的作品进汴京参加科举考试,并且拜访了当时金国的文坛盟主时任礼部尚书的赵秉文。元好问弟子郝经的《遗山先生墓铭》中记载了这段故事道:“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赵礼部见之,以为少陵以来无此作也。以书招之,于是名震京师,目为‘元才子’。” ②其中元好问的《箕山》《琴台》两首五言古诗正是咏史诗。其《箕山》云: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③

许由是生活在帝尧时期的一位隐士。帝尧晚年曾试图把天下禅让给贤人许由,而许由在听过了尧的想法后,立马去河边用流水来洗涤自己的耳朵,以示自己对名利的不屑。在这首诗中,元好问好不吝啬地表达了自己对古贤人许由的赞许。他赞美许由的品性就如同雪一样洁白,不曾受到过世间尘土的污染。而后他又转向对岑彭“得陇望蜀”以及孟尝君“狡兔三窟”的贪得无厌表示出不屑,最后用鲁仲连功成不受禄和伯夷叔齐采薇首阳山的事迹,再次表明自己对古贤人的敬仰。

实际上公元1211年,蒙古军队攻入金国,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迁都南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元好问眼看着金王朝不断沦陷的国土,认为尧帝当时以天下托付许由,而许由则不屑一顾,今日蒙古军队连续发动战争侵略金王朝,两相对比之下,《箕山》一诗,不仅有着元好问对许由的敬仰,更有着对蒙古军队发动战争的不满。

(二)对正统的维护

元好问对正统的维护鲜明地体现在自己咏史的诗歌中。在元好问的咏史诗《新野先主庙(次邓帅韵)》中道:

一军南北几扶伤,长坂安行气以王。豪杰尽思为汉用,江山初不假吴强。两朝元老心虽壮,再世中兴事可常。寂寞永安宫畔土,争教安乐似山阳。④

所谓新野先主庙即是汉昭烈帝刘备的庙宇。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魏、季汉、东吴三足鼎立,其中曹魏政权占据中原北方地区,且当时最具有统一的实力,东吴占据江左,实力在曹魏之后,蜀汉占据西南地区,实力最弱。但在此诗中,元好问并未以实力与成败论英雄。在他眼中刘氏后裔刘备所建立的蜀汉就是当时的正统所在。诗人在首联先用刘备兵败但百姓仍然相追随的事迹,认为蜀汉王朝是民心所向。颔联以豪杰诸如关羽、张飞等人不离不弃强化首联提出的观点。在尾联时,诗人前一句用“寂寞永安宫畔土”表达对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虽然做到了延续汉祚,但没有实现刘汉中兴感到惋惜,在后一句以“争教安乐似山阳”讽刺后主刘禅亡国后,乐不思蜀。这一父一子,一贤一愚,两相比较之下令诗人无限感慨。诗人在诗中对刘备建立勋业,既是出于对贤者的崇敬,更是出于元好问对正统的肯定。

这首诗在狄宝心《元好问诗编年校注》中记曰:“李、缪皆定于正大七年庚寅在邓州移剌瑷幕府时作,从之” ⑤,即作于公元1230年,是金哀宗正大七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亲自率军南下作战,金国连失数州,国力比较之下,蒙古军队明显占据优势如同三国时的曹魏,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自然如同东吴政权,那么蜀汉王朝便是现在岌岌可危的金王朝。如同元好问晚年编撰金朝诗人的诗集取名为《中州集》般,在元好问眼中金朝占据中原地区,“三国”之中蒙古军队曾臣服于金国,而赵宋南渡之后便称金国为君。那么自然金国就是正统。正如三国时魏蜀吴的鼎立,即便蜀汉势弱,但“天道”上仍然是正统,1230年的金国亦是如此。

可以说元好问在咏史诗中对圣贤与正统的肯定,既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来自现实的因素。而历史的和现实的观点在相统一时,不仅使得其咏史诗有着较强的现实意蕴,而也赋予的比单纯咏史更浓的情感。

二、构思巧妙,重叠时空

(一)典故与复杂的时空构建

咏史诗有正体和变体之别。钟嵘《诗品》中称:“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⑥班固的五言诗《咏史》讲述了西汉缇萦救父为故事,虽然一般学者将之视为咏史诗的正体,但由于其只简单咏史,且结构单一,评价并不高。

魏晋时期诗人左思创作《咏史诗》八首是咏史诗变体的代表。八首诗里并没有单一的歌咏对象,其诗中“史”的部分只是在诗中以典故的形式出现。如“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等等这种以情节相类似的典故为“史”来吟咏。与以班固为代表的“正体”有着极大的不同。但是左思生活于门阀制度森严的南北朝时期,寒门出身的他欲有一番作为,然而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因此左思之变体自抒胸臆,借咏史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抨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状,受到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认同。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 ⑦,钟嵘《诗品》将之列为上品,评曰:“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 ⑧,并成了后世咏史诗的典范。

一正一变,一个只吟咏一事,一个杂用多件历史典故。而元好问的咏史诗恰好属于后者复杂丰富的变体。如《洛阳》:

千年河岳控喉襟,一日神州见陆沉。已为操琴感衰涕,更须同辇梦秋衾。城头大匠论蒸土,地底中郎待摸金。拟就天公问翻复,蒿莱丹碧果何心?⑨

诗中首联“千年”和“一日”,时空感从永恒到片刻,极度增加了诗歌的张力。颔联两句连用两个典故。“操琴”暗用雍门琴的典故。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雍门子周为孟尝君弹琴,孟尝君曲终落泪不已,对雍门子周说:“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⑩元好问在此用来比喻自己的亡国之感。“同辇”由于“同”“铜”同音的关系,暗用李贺《还自会稽歌》:“台城应教人,秋风梦铜辇。” ⑪而李诗《还自会稽歌》序中说,庾肩吾和梁太子咏唱,后梁朝亡,庾肩吾先避难会稽,后辗转才回家。元好问在此亦抒发亡国之悲。颈联“城头”句典出《晋书·赫连勃勃传》,叱干阿利倾任将作大匠时,下令蒸土筑城,凡筑城不坚,能用锥子刺入一寸以上便处死。“地底”句典出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其称曹操曾特地设置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专门盗取陪葬物,以充军需。两句看似是书写发生在洛阳城里的往事,实际上都是在借用前人典故来揭露控诉蒙古军队的恶行。尾联诗人向天公发问,用满地的蓬蒿取代昔日华丽的宫殿究竟是何用心?

诗人以洛阳城为对象,首联更加深了沧桑巨变之意。其中间两联既指过去,又指现在。即是抒写着历史,又是在借助历史抒发自我的亡国之悲。诗歌将古往今来的时空混合在一起,甚至于刻意模糊了古今的界限,让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尾联用虚拟的语气审视古往今来的历史,将前六句所模糊的时空混合在向天公的发问中,即是為古往今来的兴废变化发问,更是诗人作为遗民为金王朝的灭亡发问。元好问与之相类似的咏史诗还有《楚汉战处》《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等诗歌。

(二)暗线连接,一以贯之

元好问在重构空间方面更加复杂且经心的还是他的作于金宣宗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的《西园》:

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梁门回望绣成堆,满面黄沙哭燕月。荧荧一炬殊可怜,膏血再变为灰烟。富贵已经春梦后,典刑犹见靖康前。当时三山初奏功,三山宫阙云锦重。璧月琼枝春色里,画栏桂树雨声中。秋山秋水今犹昔,漠漠荒烟送斜日。铜人携出露盘来,人生无情泪沾臆。丽川亭上看年芳,更为清歌尽此觞。千古是非同一笑,不须作赋拟阿房。⑫

这是一首七言咏史古诗,其中每四句一转韵,以韵脚的变化,可以将整首诗歌划分为六层。其中咏史的部分主要出现在中间四层,即从“百年此地旃车发”到“人生无情泪沾臆”句。中间部分主要续写了宋金战争中,金人大胜而归,并将徽钦二帝俘虏北上的历史事件。但是诗中并未单纯地叙述历史事件,而是在叙事时使用了几个含义丰富的典故,进而增加了诗歌的内涵。

如“登山临水”暗用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⑬之典。“易水”句,暗用荆轲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典故。“梁门”句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中“长安回望绣成堆”的诗句。“璧月琼枝”暗用陈后主“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的句子。“画栏”“铜盘”暗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人生”句改写自杜甫《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句。“阿房”句则又用杜牧做《阿房宫赋》的事。

围绕北宋覆灭的历史事件,诗人展开描写,涉及好几个历史时期的典故。但是这些典故最终的指向都是王朝的灭亡。这一系列典故组合下,诗人既是在咏史,亦是在借古伤今,预感金朝的灭亡。诗人将古往今来的历史时空用典故凝合在一起,以“灭亡”这一主题贯通,最终唱到“千古是非同一笑”,发出历史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的慨叹。

时空上不断地跳跃,由于“暗线”的存在,使得整首在情感上都出于一种悲伤的背景下,最终使《西园》这首诗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元好问七言古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作意好奇,失之浅陋

在咏史诗中发议论并非是元好问之独创,最有名的是晚唐诗人杜牧,其咏史绝句被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如其《泊秦淮》《赤壁》《题乌江亭》等。北宋如王安石《明妃曲二首》《乌江亭》等,都是咏史议论中的名篇。

钱钟书的《谈艺录·七律杜样》中评价道:“遗山七律,声调茂越,气色苍浑,惜往往慢肤松肌,大而无当,似打官话,似作台步;粉本英雄,斯类衣冠优孟。” ⑭认为元好问之七律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然而却往往故意扯高嗓门,刻意出奇。这种问题在元好问诗歌中很多见,实际上元好问的诗歌受到苏轼诗歌的影响,有追求奇险的倾向,虽然在《论诗三十首》中有“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⑮一首,元好问指出“求奇”“尚新”不好的一面,然而元好问或许是因为经历,抑或是才学,在他咏史诗中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这种故意高声大腔,作意好奇的去议论古今是非的问题。如其诗《读靖康佥言》:

浚郊沙海浩茫茫,河广才堪一苇航。颠沛且当惩景德,规模何必罪朱梁。沧溟不掩蛟龙窟,大地同归雀鼠乡。三百年间几降虏,长星无用出光芒。⑯

《靖康佥言》即《靖康朝野佥言》,是记载金人攻克汴京始末的一部野史。诗人首联认为汴京无险可守,容易被攻克。颔联“景德”是宋真宗的年号,景德元年,辽国在洺州击败宋军,宋军被迫与辽国议和。“朱梁”指唐末朱温建立的梁国。第二联用历史论说北宋的灭亡是由于徽、钦二帝欲效仿澶渊之盟而亡国,用不着怪罪叛将逆臣。诗中元好问将宋的灭亡归咎到中原地区无险可守以及徽、钦二帝不以历史为鉴之上。“靖康之变”的原因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元好问诗中所指出的是一部分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好问之观点浮于表面,并不是那么深刻,且直指核心。

再如其诗《丰山怀古》追论蜀汉之国策云:“汉贼不两立,大义皎日同。吴人等操耳,忍与分河潼。夺操而与权,何以示至公?” ⑰元好问对诸葛亮制定的连吴抗曹的策略表示出不满。认为孙权与曹操一样都是逆贼,是不应该与之结盟的。有着明显意气用事的倾向。再如前面提到的《新野先主庙》“两朝元老心虽壮,再世中兴事可常”,认为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北伐也无力回天。虽然以结果为导向来看,并没有问题,但将诸葛亮北伐之失败归结于刘备之死,便失之于武断了。与之相类的还有绝句《杂著九首》《戚夫人》等诗。

如果說杜牧咏史诗中的议论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王安石咏史诗具有独特的政治家眼光,相比之下,元好问之议论就显得有点书生纸上谈兵的浅薄了。

四、结语

元好问之咏史诗有得有失。在金源丧乱之际,儒家体系几近崩溃,元好问受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在诗里诗外始终持有着金为宗主国的观念,维护着金正统的地位。并且他能够在强调“现实性”的基础上,通过在对前代优秀诗歌经验的总结下,精心设计诗歌内时空的变化以及巧妙地运用典故,从而扩大了诗歌的张力,兼顾了诗歌性。但由于过度的作意好奇,使之稍显浅薄。不过金无足赤,元好问仍然是能够与李杜苏陆等人并肩的大家。

注释:

①降大任:《论元遗山的哲学思想》,《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第83页。

②孔凡礼:《元好问资料汇编》,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③④⑤⑨⑩⑫⑮⑯⑰狄宝心:《元好问诗歌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23页,第458页,第460页,第996页,第997页,第128页,第57页,第523页,第283页。

⑥⑧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16页,第48页。

⑦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700页。

⑪李贺撰,刘朝飞点校:《李贺歌诗笺注》,中华书局2021年版,第5页。

⑬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45页。

⑭钱钟书:《談兿録》,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446页。

猜你喜欢

咏史诗元好问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元好问“诚”与“雅”的论诗主张
长沙窑瓷上的咏史诗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元好问出联收徒
论元好问碑铭文的创作特色
咏史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历程研究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