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基于思政课视角的研究
2023-12-26李丙南
李丙南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引言
大数据作为一种生产、储存、分析数据信息的集合技术,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挑战,而现实世界的变化必将于人的精神世界中有所反映。思政课要根据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精神世界困境的方法策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学生主体性培育是适应时代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举措。“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2]因此,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数据技术、数据思维培育思政课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政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思政课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3]大数据全面性、预测性、可视性的优势,契合了思政课主体性培育的需求,为主体意识培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1.大数据的全面性优势为学生主体性全面发挥创造可能
大数据借助现代计算技术、移动设备以及互联网平台,通过有目的地设计数据产生、收集、分析、反馈代码,系统整合学生的行为活动、思想动态数据资源,打破了传统教育范式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主体性的培育渠道,更加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第一,丰富了思政课的知识获取渠道。以中国大学生慕课平台为主要代表的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呈现于大众视野,学生能够依据个人主体需要,选择感兴趣的高质量课程资源,教师能够选择符合本班学生学习能力的课件资源进行知识补充,扩展教学时空范围,实现由单向接受学习转向自主探究学习。第二,实现学生主体的全面关照,兼顾校园、社会两个重要场域。学校通过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系统可以便捷快速地收集学生学习动态、学习需求数据,掌握校内发展需求。社会层面可以在法律允许条件下借助大数据实时监测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分析思想走向,关注思想动态,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2.大数据的预测性优势有助于关照学生主体性需求
大数据的关键在于其预测性。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思政课教学指出:“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4]由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没有完善的即时反馈机制,仅仅将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标准,授课教师无法清晰地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标准化、无差别的教育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进而影响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学生课后的教育信息检索峰值,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动态记录,书籍阅览以及电子资料下载情况,在个体学习数据上下功夫,了解学生需求。通过不断更新学生学习数据,进而分析班级学生学习进度、课程关注热情,创建思政课学生群体画像。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记录数据波动,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智力水平,量身定做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案[5]。基于海量数据资源,整体把握每一阶段的数据变动,结合全面性优势,利用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产生的数据资料,将现实问题于精神世界的困惑纳入思政课的考量范围,落实思政课满足学生主体性需求的教学目标。
3.大数据的可视性优势有助于主体性培育的科学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资源的产生、收集、处理无时不在进行着,传统的问卷调查、反馈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基于少数学生的单一调查数据无法为思政课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保证,确保思政课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就有必要依赖大数据的可视化优势。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学生的思想轨迹、行为方式、思想动态,尤其注重对无意识行为的数据记录。同时构建数字化模型,形成个体学习数据画像,在融入教育目的算法的指引下,将个人数据画像结合历史周期数据,经过信息处理器的联机分析转化为可视化个人思想动态走势图,及时分析学习状况以及个人能动性发挥程度,据此来调整教学内容的设定以及问题设置的侧重方向,进而匹配个性教育方案[6]。运用大数据的数据关联算法,将收集的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深入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偏好并进行可视化处理,保障所匹配的教学方案能满足每个学生的主体学习需求,使思政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落实。
二、大数据时代思政课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挑战
大数据的全面性、预测性、可视性优势为思政课主体性培育提供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关照,但是着眼于思政课的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大数据在思政课中的实践并不充分,大数据作为一项前沿技术,融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却不被大家所熟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为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带来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1.思维困境:大数据意识薄弱及素养不足
“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政课带有特殊的政治属性,这就要求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载体要与时俱进,切实关照现实问题,解决时代之问。目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大数据应用意识薄弱、应用能力欠缺,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经验逻辑思维方式制约,对大数据保持固化的工具性思想,忽视了技术的价值属性和对学生主体性的关照,大数据素养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以往的思政课调研往往采用问卷调查等人工调查形式,通过少数、部分代表性样本推断整体性、因果性结论,所得结论往往带有经验性。随着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数据收集、分析、处理体系帮助教师实现了调查的全样本分析,使得思政课教师能够通过发现的相关性数据关系得出基于算法处理的科学数据,弥补了传统调研方式的“片面性”,实现了由“经验结论”向用数据“说话”的转变。同时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往往会形成一种自身不易发觉的思维习惯、身份习惯、行为习惯,这些习惯成为教学活动按预设目标正常进行的保证,同时也表现出对接受新观念、应用新工具缺乏主动性[7]。“不愿用”“不屑用”的思维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不足[8]。同时,由于个人数据素养不足,部分教师在大数据应用于思政课的过程中颠倒了大数据的技术工具定位,将数据作为唯一判断标准,出现了对数据的盲目崇拜以及唯数据论。只关注“数据人”而忽视了“现实的人”,将数据神圣化,无法走出数据困境。解决思政教育工作者思维困境问题,提高大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有赖于依靠正确认识数据,实现“数据思维”的转变。
2.数据困境:思想政治教育数据短缺及人才不足
作为基于数据的新处理模式,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大数据应用于思政课的实际价值,只有不断挖掘思政课数据背后的潜在意义,才可以真正确保大数据服务于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如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让数据说话,如何使大数据服务于思政课,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并不能够将其妥善解决。一方面,数据壁垒导致思政课学生数据资源缺乏。将大数据同思政课融合,找到有利于培育学生主体性的数据信息,仅仅依靠思政课产生的“小数据”并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全面收集的理想状态,因此要以广阔的视野审视学生出现的每一个“场所”,为思政课育人提供“大数据”。但是大数据的产生与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传播,移动终端、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机器的数据保护严格,以单个学校的实力无法做到学生各类活动数据的全面收集,大数据与思政课的融合面临“无米”的困境。另一方面,数据人才紧缺。大数据具备海量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海量数据的收集、筛选、分析等每个环节的进行都需要知识化、可视化、科学化的处理。不同于一般分析程序,思政课的数据分析必须考量“现实的人”。所以参与思政课数据分析的工作者,既要具备高素养,又要具有高涵养,要能够找出与思政课学生主体性培育相关的数据。而现实中由于缺少配套基础技术平台和健全的大数据人才规划体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的工作人员大多不懂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无“巧妇”使得数据处理有“速度”没有“温度”,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照。
3.伦理困境:学生的主体性价值被“遗忘”,数据安全缺少保障
算法通过全过程、全场域、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根据学生的数据走势、数据波动从而预判未来的思想动向,进而根据学生主体性需求提供匹配的教学方式,契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无法关注个人需求的缺陷。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盲目的应用不顾及同思政课的有机融合,大数据的工具属性发生了转变,开始由指令性工具转变为学习指令的发出者。一方面,大数据试图代替人思考,造成学生主体意识消解。数据算法通过记录学生的实时数据,根据不同特征进行数据画像,实行精准化的定制推送,但是精准推送的信息带有“碎片化”特征,以一种非逻辑性的形式存在,学生长期接受“碎片化”知识教育,无法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和辩证的思维判断能力,在教育资源选择、教育资讯接收等方面过度依赖数据,蒙蔽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算法推荐基于历史数据考察来研判学生思想走势,片面看待学生的发展,这是大数据在思政课的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另一方面,大数据应用缺少机制保障,带来信息泄露、隐私侵犯等伦理问题。算法推荐需要借助海量的原始数据,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才得以开展,学生每时每刻都在生产数据,由于数据应用机制不健全,每一次点击、输入的每一个符号,教学相关与否的数据都会被“爬虫”记录在库,对非公开数据的记录行为提高了信息泄露的风险,降低了学生真实数据的生产意愿。同时,为了躲避算法“监控”,部分学生刻意塑造同现实有巨大反差的“数字人”借此保护自己,反算法而行之,加大了数据分析难度。大数据活动超出了思政课设定的应用范围且日益猖獗,加大了思政课学生主体性培育的难度。
三、大数据时代思政课学生主体性培育的应对之策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思政课学生主体性的培育要拥有大视野,着眼时代问题,打破固化思维,促进思维转变,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认识数据、善用数据、反思数据促进大数据融合,为学生主体性培育助力。
1.认识数据:加深大数据应用理解
大数据是一种传统计算方式无法分析的数据,同时它以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缔造了全新的虚拟网络空间,使思政课教育场域、方式、内容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更好地把握时代风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认识数据、理解数据,提高数据素养,激发大数据时代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思想活力。
第一,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保持开放思维,形成数据思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已经由现实转移到了网络空间,包括个人兴趣、学习习惯、思想动态等等。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手段无法获取学生的网络动态,因此也就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需求。为了能够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主体需要,思政课教师要保持开放性思维,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借鉴交流,主动转变思维习惯,转变因果性结论研究模式,实现由单一的线性思维模式向既注重经验总结又重视科学数据的相关性思维转变,在认识数据的基础上主动应用大数据参与教学,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回顾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历程,报纸、电话、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进步总会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创新空间,教育创新总会受到科技创新的影响。通过大数据技术采集学生和相关环境因素的数据痕迹,经过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可视化处理,将原本看不见的思想发展状况变成看得见的数据走势图,为思政课教师观察学生动态、丰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革新教学手段助力。
第二,提高数据素养、破除“唯数据论”。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政课同大数据的有机融合既有外部环境形势变化的因素,也有内部自身发展的驱动因素。但是在应用领域,不同于其他学科,思想是最难把握的活动因子,以冰冷的数字代替活生生的人会偏离思政课的本质要求,以单一的、机械化的观点看待数据,将扼杀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参加大数据信息素养培训班,夯实基础理论功底,学会以辩证的思维处理数据与学生的关系,自觉提高数据应用意识,提高数据素养,坚持过程性分析与结果性分析相结合,既关注数据变动,又关注人的思想变动,以系统思维把握二者的关系,消除唯数据论。
2.善用数据:提高数据采集、分析能力
思政课大数据资源短缺、利用率低 、专业分析人员不足等问题,并非一个部门、一所学校的困境,要解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需要多方要素共同努力,按照“一盘棋”的理念推进思政课数据资源共享,复合型人才共建,增加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活跃因子。
第一, 破除数据壁垒,解决“无米”的困境。首先,实现校园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互通。创建由校党委带头,网络部门主持,思政课教师主导,多部门合作参与的集数据收集、分析、处理为一体的数据信息平台[9]。通过“网络爬虫”、云计算、多维模型分析等手段对学生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寻找蕴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数据资源,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学科优势对已筛选的数据进行标签分类,以便于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其次,鼓励地区高校思政课数据资源共享。同地区思政课教学模式、手段,学生的思想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耦合性,有相互借鉴的可能。因此,鼓励高校在技术允许的前提下创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数据库,通过扩大数据基数增加思政课数据分析的全面性、科学性。最后,由政府主导促进校企合作,实现数据交流。网络虚拟空间是学生最活跃的数据生产领域,同时也是其思想交锋最激烈的场所,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大多局限于校园、家庭,忽视了社会层面的数据收集,无法做到数据的全面关注。通过与企业的数据沟通交流,能够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学生数据,经过相关性分析掌握思想领域的活动变化,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针对网络舆情、时事热点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第二, 组建大数据复合型人才队伍,解决无“巧妇”的困境。面对人才不对称难题,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具备深厚学识功底、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首先,强化数字化设备建设,加大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投入,打造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划分、数据处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大数据应用平台。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培训,鼓励思政课青年教师参与大数据技能培训,系统学习数据分析、数据传播理论以及数据库创建等技术,同时启动“新老帮扶”模式,协助老教师掌握基础应用手段,重视实践应用。最后,鼓励思想坚定且懂技术的教师加入思政课数据分析人才队伍,加强校企合作,聘请熟悉网络技术的专家入驻思政课数据分析平台,提高师资队伍中复合型人才比例,打造一支高、精、尖的大数据复合型人才队伍。
3.反思数据:增强思政课人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0]应对大数据在思政课应用中的挑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伦理道德规范,确保“技术人为”,“技术为人”,增强思政课人文关怀,充分考量大数据应用对培育学生主体性的影响。
第一,坚持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构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数据运算法则。大数据本身不具有价值属性,但是大数据背后的使用者会左右“数据天平”的倾斜,通过定向数据分析将碎片化、精细化、潜藏使用者目的的数据推送给学生,造成了学生的数据依赖和主体性意识的消解。一方面,从思政课育人角度看,坚持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价值导向,把握数据生产、数据分裂的主动性,要通过系统、有逻辑、科学的数据传播形式,立足于学生需要的现实性,根据学生关注点、兴趣点、社会热点,科学育人。另一方面,坚持发展的眼光分析数据,建立思政课全程育人模式。思政课的教育对象是发展的人,历史数据不能决定未来,个人价值的实现要充分体现主观能动性,全程育人模式要对学生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通过阶段性、周期性数据对比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动关键点,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学规律,结合思政课教师的现实观察反馈,提供有效内容供给。同时,思政课数据法则的关注视野不再局限于学生自身,由于思想的复杂性,大数据不能以数字形式展现真实的个人,在关注、分析“数据人”的同时,还要通过系统考察与学生有密切言行接触的人,进行持续性跟踪记录,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收集公共领域双方的互动数据,以更广泛、更全面视角掌握学生的真实状态。
第二,加强数据应用的制度规范,保障学生隐私安全。首先,加强平台监管。网络公司依托先进技术垄断数据资源,同时推送碎片化信息消解学生主体意识,利用数据牟利,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反算法”行之增加了思政课应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困难。其次,完善数据收集机制,保证学生的知情权。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普及,移动终端、网络平台、可穿戴智能设备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收集着数据,使用者的行为举止都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被“记录在案”,数据的生产者被剥夺了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数据收集要尊重个人意愿,以保障学生拥有知情权为前提。最后,落实数据应用责任制,在分析思政课数据资源时不可避免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倾向、网络足迹等敏感信息进行调查,要保证信息的绝密性,将数据“留”在数据库。
结语
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普及是不可逆的时代潮流,大数据全面性、预测性、可视性的优势,有力推动了思政课系统化、科学化、数字化转型,为思政课培育学生主体性、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由于思政课教师大数据意识薄弱、数据素养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短缺、专业分析人员不足、学生主体性价值被“遗忘”、数据安全缺乏保障等原因,学生主体性培育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因此,大数据时代思政课要有效发挥育人育才、凝聚共识、引领思想的重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充分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认识数据、善用数据、反思数据,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应对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机遇与挑战,从最大程度上为学生主体性培育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