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2023-12-26邵祥梅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小学
■ 邵祥梅(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小学)
当下,教师应对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育人价值和教学价值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形式,从现状出发来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全面规划与统筹,有效优化课堂流程,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道德品质。教师还必须要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新课改培养要求,从完善课堂内容体系的层面入手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整合,有效增加教材的底蕴、魅力、内涵,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应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单一性和局限性,进行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引入,以营造更加和谐、快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关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情况,及时进行课堂反思和复盘,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案例,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思想的形成为前提,构建与当下的小学教学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相契合的全新教学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责任意识、健全人格、法治观念、道德修养、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趣味
现阶段,仍有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仍然是以教材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反复进行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很少围绕教学主题来进行生活化和拓展性教学内容的引入。这不仅会降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同时还会使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生活发展相脱节。而当学生长期接受单一、枯燥、乏味的内容学习时,其学习积极性将会受到极大程度的挫伤,且容易滋生厌倦和抵触的不良心理,进而严重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创新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主题与核心,虽然利用网络渠道引入了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但却没有全面突出教学主体和德育的主旨。这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甚至还会使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出现内容紊乱的现象。
2.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当下,有的教师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自身为主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过度推崇自身的教学经验,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向学生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反复进行重点分析和难点讲解。这样以“教”为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较为沉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固化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官体验。有的教师过度依赖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内容,都会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呈现,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和表现来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即便教师耗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课堂规划和课堂教学,但仍然难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有的教师没有充分把握好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和道德与法治教学之间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无法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也难以推动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全面融入与渗透。这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
3.实践活动有待创新
在更加偏向于理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部分教师极少在课堂教学当中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即便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但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通常只是一带而过,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互动和实践。这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即便有的教师根据核心素养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设计了相关的活动,但更多的是照搬照抄或者参考典型的活动案例,没有结合学生的层次特点和个体特征来进行优化。设置的实践活动雷同、相似且单一,无法突出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还有的教师更加注重活动设计和实践总结,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动态的关注程度不足,在教师难以及时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之下,无法采取科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会导致部分学习能力和水平一般的学生,很难完成相关的合作实践任务,而各方面能力都较为卓越的学生,却难以通过实践来获得更好的提升和发展。这不仅会阻碍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同时还有可能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和倾向。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进行透彻而全面的研究,科学梳理和总结相关的知识点,根据实际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深入挖掘教学中更加丰富、有趣的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系统化和直观化的方法来进行呈现,并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从实际的教材内容出发,加强对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况的调查和了解,围绕主题引入学生更为熟悉的一些场景、事件、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记忆和情感,使学生能够在简单内容的引导之下,层层深入地进行复杂的道德与法治概念和知识点的学习。
另外,教师也需要紧跟当下教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借助网络平台来访问跨区域的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手段获取海量的网络资源、特色资源、地域资源,围绕教学主题来进行编辑和处理,围绕核心素养要求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优质的内容感染和熏陶学生,以促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
例如,在进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主题播放《爱我中华》,通过旋律和节奏调动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引入与少数民族有关的故事,设置以少数民族名称为谜底的谜语,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对少数民族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在趣味元素的引领下主动进行学习。教师也可通过直观的图片或地球仪展示我国各个民族的分布情况,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导入对少数民族的介绍,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也可设置“少数民族知多少”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或引入一些生活当中与少数民族有关的节日、活动、服饰等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史料来了解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过程。教师也可以通过调查来了解班级当中学生的民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向班级中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习俗等。或结合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借助信息手段向学生展示蒙古族的“胡同”一词、满族的旗袍、哈萨克族的冬不拉、黎族的棉纺织技术、苗族的芦笙等,以及各地区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的有趣故事,以兴趣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趣味学习。在开阔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同时,层层深入地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构建高效课堂
当下,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维特性和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特性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特质,有效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进行枯燥教学内容的转化,巧妙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进行展示,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感官,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体验。教师应结合教学主题与核心素养要求,创设具有动态和场景的课堂教学情境,有效促进现代化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提升课堂的动态性和交互性,并以问题为导向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鼓励学生在具体的环境和情境下进行学习、交流、探讨。
例如,在“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整合古代科技史料,创设直观的视频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国家宝藏》的片段,吸引学生的目光。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看介绍地动仪、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以及青铜、陶、瓷器、医学等古代科技的视频资料,并结合主题提出问题:“我国古代都有哪些科技?”“是谁创造了这些不同的科技?”“这些古代科技有什么历史作用和价值?”让学生在相关情境下围绕问题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在进行某些重点与难点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制作5—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直观、立体、全面地进行内容呈现和分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来进行有效的学习。或为学生设计课堂小实践,引导学生利用刻刀和胡萝卜制作印章,利用手工材料来制作简易的指南针,深入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智慧,学生可以学习古人的精神和品质,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3.丰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层次特点和个性特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综合学习情况,根据道德与法治需求进行小组划分,确保小组人数在6—8人左右,从而更好地实现小组成员的能力、水平、思维、优势的互补。在分组完成后,教师要再根据小组学生的情况和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目标,在凸显核心素养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之下,设置层层递进式的合作实践任务,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任务难度。有效利用任务驱动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促使小组学生主动进行参与和实践。教师也需要全面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的观察,巧妙利用激励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为学生设计具有多元性、创新性、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在其中融入一些具有创新和创意的元素,围绕核心素养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思考和探讨,并引导学生尝试利用小组和教师的力量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难题,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及时转化成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例如,在“选举产生班委会”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些班委会或竞选班干部的资料和信息,结合自己的班级生活,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和讨论,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自主发言,增加各小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在考虑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语言激励和情感激励,以确保学生能在良好的实践环境下自主进行合作与学习。教师可借助PPT课件向学生展示班委会的职责和班级生活实例,引导小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探讨。在讲解班干部选举程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场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小组学生根据选举的流程进行互动,并对通告发布、报名参与、答辩语演讲、学生投票、公开唱票等环节进行优化,共同选出符合要求的班级委员后,教师可围绕相关主题来进行进一步的互动和探究,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和集体活动的参与度。教师也可设置“班委会工作是否是只是某个班委的职责”的辩论活动,让学生结合班级生活体验或感悟来进行分析和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班委会的分工、合作、职责。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班委会的作用和职责,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科学设置班级歌唱比赛、诗歌朗诵、趣味阅读、义务劳动、校园运动会,以及黑板报制作、建立图书角等的实践活动,引导班委会成员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带领全体学生共同进行活动的组织、策划、实践。这样不仅能使班委会成员更好地各司其职,积极履行和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能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应充分把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明确核心素养培养在学生教育和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构建更具魅力和吸引性的课堂为前提,制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综合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案。在教学时,教师也需要把握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点和切入点,科学进行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有效根据课堂教学反馈情况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科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现代化教学设施,以实现高效化、趣味化、创新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此外,教师应考虑小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围绕教学主题和课堂进度来设计实践活动,全面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索、实践、研究。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践行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能为新形势与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创新升级和发展革新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