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3-12-26刘凯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初级中学山东省青岛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工作德育

■ 刘凯(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初级中学/山东省青岛市)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但许多学生依然保持着小学的心理,非常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接触互联网方式相对较多,而互联网中又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息,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期间最重要的管理人员,需要承担开展德育工作的责任,强化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1.德育工作的观念较为落后

当前,依然有许多的初中班主任在使用老旧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开展德育工作,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甚至还会让部分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积极创新教育措施,运用引导性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开展德育工作,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德育中,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2.没有与学生实现友好的交流

班主任在为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会按照自身的思维方式进行德育工作,没有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使得德育工作无法与现实情况相互匹配,对学生的影响不够深刻。

3.口头教育较多

在所有的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口头教育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会习惯性地使用口头教育。甚至在为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时,班主任依然会使用口头教育的方式。口头教育尽管具备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许多学生都会出现遗忘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内容落后

通过对现阶段班主任德育工作调查发现,部分班主任在思想观念上有着严重的落后现象,无法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时,依然用老旧的思想作为整个德育工作的基础,虽然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性,但是以当前时代的发展来看,实际内容依然存在严重的不足,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在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在心理以及品德方面,传统模式下的教育内容无法充分满足德育的实效性,对学生的成长以及素养的培养造成了负面影响。

5.班主任自身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在实效性方面会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方面是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理论素养。部分班主任没有接受过科学的德育指导,无法准确地理解为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了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实际教育方法有着严重的问题,开展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为专业技术的指导,部分班主任无法充分满足以上的要求,特别是在为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经常会发生针对性不足的情况。

二、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1.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在初中阶段为学生实施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明确发展目标。在实施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只需要帮助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学生就可以在生活、课程学习中获得稳定的发展。若学生能够具备团队意识,就可以将其灵活使用在各种科目的学习当中,主动与组员之间完成合作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2.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

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会详细讲述课文中的知识点,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改下,德育工作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得到重视,部分学校的班主任也在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学生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走出教材的限制,实现全面发展。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真实情况,为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效果的德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实现稳定的发展。

3.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当对各个学生的发展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当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认知,在教育工作中充分融合德育目标,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实施德育工作,班主任也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运用德育的经历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对学生的管理效率与质量。

三、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1.树立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

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时会经常与班主任进行接触,学生日常行为、思维方式等都会被班主任的行为所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对日常的管理建立起正确合理的认知,重视对学生开展的德育活动,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需要在学校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成长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

班主任需要从自身着手,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以提升德育工作质量。班主任在为学生实施德育工作时,不仅要为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降低学生学习的压力。

初中班主任还应当主动投入各种德育培训活动当中,比如德育理论培训,不断强化自身对德育工作的认知,提升对德育工作的思想觉悟,并在实际培训中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学习更科学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

班主任在初中时期的学生心中有着较高的地位,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目标与榜样,因此,班主任在实施日常管理时,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将自身行为做到规范化,积极提升自身的品德,运用自身的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另外,相关领导也需要加强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视,让所有初中班主任参与到德育的培训活动中,并让班主任在实际实施教学工作时充分结合德育目标,以此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2.调整德育工作的目标

德育工作自身的目的性能够在德育目标中得到体现,并且德育措施、德育内容等均涵盖在德育工作的目标中。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为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德育目标也需要及时做出变化,要综合当前社会主流思想,结合学生当前的思想道德素养来调整德育工作目标,并科学合理地落实德育工作。

在以往所开展的德育工作中,部分班主任会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希望通过德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让学生在考试成绩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从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这对于整个德育工作自身的实效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现阶段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应当及时将德育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调整,不仅需要为学生详细讲述基础的德育知识,还需要提高思想方面的教育力度,以逐步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同时,班主任在为学生实施德育时,需要强化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的培养,在为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感之后,还需要激励学生展开相应的行动,树立更为积极的思想意识,严格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

此外,教师还应当及时强化学生自身的风险意识,进一步改善学生在心理方面的承受力,让学生能够勇敢面对困难,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克服心理障碍,挑战困难,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为所有学生培养积极的竞争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环境,使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3.创造德育工作环境

舒适的教育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成功激励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由此可以发现,德育工作的成功开展与教学氛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学校相关领导需要及时强化对德育工作的注重程度,并结合当前的德育水平,给予教师以及学生更多的资源,从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为教师实施下一阶段的德育工作提供现实条件。

另外,班主任还需要及时强化和学生的交流,尽量避免用教师的身份去了解学生,用朋友的身份可以让教师获得更多真实的信息,并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按照平等的原则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这样才可以成功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也能够迅速想到班主任,以寻找最佳解决措施。因此,班主任应当正确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角度展开思考,积极落实德育工作。

班主任在为学生制定相关的教育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学生的心理情况,运用科学的方式加以制定,让学生在进行德育时受到充分的关注,进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并让学生以乐观的心态对待未来的生活以及课堂学习,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

此外,在学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都完全遵守“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德育活动也同样如此。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予所有学生充分的关爱,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建设友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有力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施德育工作时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因为学生考试成绩比其他同学差而单独对待,应当时刻保持公平的态度看待所有学生,从而有效避免学生产生不良心理,让学生在初中校园的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温暖。

班主任在和学生交流时,需要及时转换自身的态度,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对学生的各种想法给予一定的尊重,为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全面帮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4.组织实施各种活动,渗透德育思想

班主任在为学生实施德育工作时,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将德育内容成功渗透到活动中。死板的德育活动不仅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甚至还会让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但如果通过各种活动,将德育思想成功渗透至活动中,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此的接受能力。同时,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还可以充分接受德育,让学生充分明白德育的含义,从而促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除了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外,班主任应当设计具有游戏性质的活动,引领学生参与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此处以盲人方阵游戏为例,该游戏需要让所有学生以面对面的方式站为两列,再蒙上双眼,由一位同学当作指挥人员,为所有学生发放指令,学生组按照要求进行活动,在半小时的期限内队伍需要成为正方形的站位。在整个游戏阶段,所有学生都无法看到东西,因此需要完全遵守指挥人员的命令,而指挥者也需要拥有充足的智慧,当发生不正确的站位时,需要为其进行耐心指导。在半个小时之后,班主任则需要让所有学生将眼罩取下,最后再将此次游戏活动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整个游戏对学生的团结能力有着重要考验,班主任在总结游戏教训时需要加入部分德育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强化此方面的记忆。

5.完善评估制度,强化德育管理

除了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工作以外,班主任还需要及时建立科学的素质评估制度。初中时期的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也容易冲动,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约束。班主任为学生设计的评估制度就属于最有效的约束措施,此外,班主任还可以按照评估制度对所有学生有更深刻的认知,在指导学生进行思想建设时也将产生针对性的效果,最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初中班主任在为学生制定素质评估时,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例如,学科教师、学生角度等多个方面,这样可以让班主任从不同的角度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从而在为学生实施德育工作时也能够具有针对性。班主任在制定相关的素质评估计划以及实施德育工作时,应当注意实际内容是否做到全面覆盖,让学生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下完成评估。在结合素质评估制度的基础上,班主任还需要为学生制作具有奖励与惩罚作用的制度,按照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评估情况,对其进行评价,不管学生接受的是奖励,还是处罚,实际采取的措施都应当保持适中,既不能让学生出现骄傲的心理,也不能对学生的主动性造成打击,从而促使学生在合理的评估制度下实现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班主任所开展的德育工作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情况、教学环境等多项因素,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并充分运用游戏的方式,进一步改善德育教学的死板现象,让所有学生能够更主动接受德育,这样才可以让所有学生明白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强化学生自身的思想建设,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