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课后服务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3-12-26李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重岗中学许丽林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瑶沟乡中心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诚信双减德育

■ 李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重岗中学) 许丽林(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瑶沟乡中心小学)

德育是教育的根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园围绕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做好德育工作。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校德育在观念、内容、方法上需要适应新形势,德育工作迫切需要调整和革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的精神,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增效提质的前提下,结合“课后服务”时间和学校学生的实际,以“培养政治方向明确、思想品德高尚、行为规范优秀、心理素质健康的一代新人”为德育工作目标,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做出努力,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利用好课后服务的教学空隙,推进课后服务和德育常态化,让教育更加贴合学生成长学习的需求。

一、“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课后服务与德育融合的意义

1.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准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启迪与帮助,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也不只是书本里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力既是终身的,也是难以估量的。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创新城市教育的同时,也在努力优化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国家整体教育的提升。因此,在农村教育中,也应当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并重,二者并驾齐驱。

作为学校教育最基层的组织者、践行者,学校管理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肩膀上的担子是国家的未来。在课后服务中强化德育,对于农村教育整体水平提升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总共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护他人;有利于进一步细化班级管理,落实好各项常规工作,建设和谐文明班级;有利于进一步做好班级卫生保洁工作,推进“美丽校园”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创文”知识宣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因此,课后服务可以从“立德树人”出发,就教育的核心功能,充分阐释最有效的教育是榜样的教育,最重要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

2.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以德育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全面发展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所以青少年的教育就离不开全面教育。

教学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农村教育,都更加侧重知识教育,忽略了德育,因此,农村学生相对而言更加叛逆,也更加容易走上歧路。“双减”政策提出的课后服务,为加强学生的德育提供了时间与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发挥教学的价值。德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应时代潮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方面的德育工作以“习惯更优秀、方法更高效、身心更健康”为德育的目标,坚持“以良好的德育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以“习惯成自然”为重点,以“三全育人”教育为内容,以“生活中的德育”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平台,全面推进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丰富课后服务时间

在“双减”政策中,首次提出了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农村学生的家长。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没有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课后服务有效解决了家长的这一困扰,让家长能够解放双手,同时也能够给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课后服务的特殊形式使得教师们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每天由不同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个性化学习服务,让德育得到了发展。在课后服务时间,教师对学困生给予额外的点拨,对学优生给予教材延伸知识,又或者创新教学模式,让课后辅导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期达到更好的辅导效果,或者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悟人生真谛。

学校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引领,争取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精彩,立足“五育并举”,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实践,为学生们创造妙趣横生、童趣飞扬的课后服务快乐时光,同时让学生在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中培养兴趣、释放天性、发展特长、增强体质,将课后服务打造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

二、“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课后服务活动设计与实践

1.应用创新理念,丰盈课后服务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扎实做好“双减”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激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丰富学生的课后学习生活,增进年级、班级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方面从创新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鼓励各个年级班主任教师和同学们积极响应,进行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的活动丰盈课后服务生活。古语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往往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学校方面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正视生命,珍爱生命,进行生命教育。学校可以在课后服务期间,组织一些刚入学的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讲座,利用生命的起源问题,让学生感受每一个生命的不易,再解释青春期男女同学的成长发育问题,解答一些在校学生对青春期的疑惑,同时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为避免学生在学校期间发生一些摩擦,导致自身受伤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校园防霸凌教育与校园普法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们讲解危害与后果,引导学生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让学生掌握应对校园霸凌的正确方法,提高防霸凌的能力,学会保护自己。

讲座的时间比较长,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在讲座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动环节,让学生也参与进来,例如学校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设、分类、整理,设置不同的场景,例如涉及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剧本编辑和剧本的构思。选题不限,可以是各个方面的内容,例如,从校园安全入手可以设计《校门口的美食安全》《课间安全》等,从生活安全入手可以设计《出行安全》《遇到小偷应如何处理》等,通过学生参与,扩展生命教育的内涵,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命,督促学生学会科学预防,学会应急自救,学会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守护好生命、珍爱生命。在讲座的最后,针对学生们的剧本作品,可以进行评比,并颁发相应的奖品,鼓励学生们再接再厉,积极参与德育活动中,起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人生对世界来说是短暂的,面对这短暂的人生,学生最好的报答就是珍惜。通过生命教育讲座,同学们懂得了生命的来之不易,明白了生命只有经过奋斗才会出彩,鼓励学生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从而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组织趣味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力度

德育是灯,照亮人生之路;德育是路,引导学生走向灿烂、辉煌。初中的学生们逐渐适应了初中阶段的学习节奏。在文化课学习中,德育活动同样必不可少。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为了进一步深化德育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可以通过精彩有趣的德育活动,加强学生在课后服务活动中的参与力度。

诚信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用诚信来感染、影响、教育学生,对于凝聚社会共识,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诚信月”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价值。活动中,学校指派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营造“学诚信、讲诚信”的浓郁氛围,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

学生在活动期间,观察身边的同学或者教师,为自己认为的诚信标兵投票。同时,通过诚信征文歌颂身边的好人好事,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用质朴的文字、真挚的情感,用心记录身边同学的日常行为,用明亮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为更多的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各班组织“诚信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坚持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通过“校园诚信月”互动,真正落实“双减”政策,促使“五项管理”工作常规化、规范化、优质化。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发展成长中的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坚持学生为本,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3.实现家校共育,多方面进行德育

教育是一个整体,离不开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家校形成共识,保持一致,才能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赋能。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双减”政策的提出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努力使家校步调一致,形成合力,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育学生的目的。

“双减”政策后的教育除了主课学习的辅导,还有体育、美术等多样的课后延时服务。丰富的课程安排,让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更加多彩。学校将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的作品投放到校园展览区,在学生作品展览区,有方正规矩的正楷硬笔书法,有飘逸清秀的毛笔楷书,有惟妙惟肖的各类绘画和手工等,内容丰富的展板向家长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模式及课后服务所取得的成果,一方面能够让家长看到学生不同的一面,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校园生活。

通过课后服务中的家校共育活动,家长们真实了解了学生的状况,在学生思想引导、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学生信心提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加强了与家长的感情联系,也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学校的温暖,树立和维护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并形成了共同关注、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办学生需要、家长期盼的更好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将继续抓好课后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规范完善,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诚信双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