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3-12-26周佳妍海沧区天心岛小学福建省厦门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群文文本阅读教学

■ 周佳妍(海沧区天心岛小学/福建省厦门市)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群文阅读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和提高。

一、群文阅读的概述

群文阅读是指同时阅读若干篇文章的阅读形式,是将具有相似或相近特点的多个文章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群文阅读强调的是一种集体阅读,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的单篇文章的阅读形式,而是由许多不同篇目组成若干篇群,每一群中会有多个独立的文本,并且可以互相补充。

群文阅读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教学的方法之一,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它将语文知识作为重点内容引入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是一种重要教学途径,它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1.围绕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不同于单篇阅读,它强调通过阅读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例如,在《秋天》中,教师安排了两个片段:《秋色》和《我爱这迷人的秋色》,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些片段进行群文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篇目进行群文阅读,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构建合理结构

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群文阅读的顺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进行阅读和思考。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不是对某一个文本进行阅读,而是将多个不同类型或者相同类型的文本组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群文阅读结构。

在构建群文阅读结构时,教师可以先从教材选择出发,也可以从学生喜爱的书籍出发,选取有代表性且合适的文本去进行群文教育。例如,《中华少年》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其中包括了七篇课文:《中国少年》《我爱这土地》《中国少年》《我爱这地球》等,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选择适合群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和教学内容,以实现群文阅读教育目的。

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力,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有效实现文章间的联系,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群文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外,通过群文阅读还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从而有效实现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群文阅读时可以通过教师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以及人物故事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从而有效实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理解能力的提升。

另外,群文阅读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师组织同学们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会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进行讲解;再如《最后一课》是一篇写人散文,也会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讲解。

但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群文阅读要根据单元主题判断阅读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对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比如《我爱你,中国》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深沉赞美,还需要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写出如此感人真挚、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最后再用群文阅读教学法来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就会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了。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理念创新与改革创新,进而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有所提升,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带来更多可能性。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设计不合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由教师引导学生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群文”教学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明确每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然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但是,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师设计时,不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而是直接将几篇文章放在一起,然后再进行教学。虽然这种设置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将多篇课文放一起进行组合教学就很容易出现“众星捧月”的现象:教师首先对几篇相同或相似的文章展开讲解和解读,学生却只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是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学习。

2.教学方法单一

“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而不是仅仅关注文本阅读。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如教师讲解、学生回答问题等,这些只关注文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师讲解时,教师通常会对学生提出问题,但是这些学生只是课堂中的个体。有些教师则不明白“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注意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有些学生认为课文中有几个人物并不重要,所以不必浪费时间在此进行讨论。

3.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没有主动参与,不愿意表达。目前的“群文”教学中,学生更多地处于知识接受的状态,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中心,没有将其延伸到“读、写”中去。

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部分学生只是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就匆匆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要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思考。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明确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是当前小学文本学习中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主要是将几篇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组合阅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兴趣,同时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通过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首先,群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知识体系比较完整、系统,所以开展好群文阅读教学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次,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时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策略、选择合适的文体类型以及组织形式,等等,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确定群文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把握好学习重点和难点。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方面以及写作习惯和方法等方面的训练。教师要对文本阅读策略、写作方法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探究,这样才能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以《中国少年英雄故事》这篇课文为例,教材通过对故事情节中英雄人物“王二小”的描述,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握好文本知识以及学习重点和难点等方面。

3.把握“一题多文”和“多文本”的特点

一题多文,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同一类型的教学材料;而多文本,则包括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一种是多人阅读、多人评论的文本,一种是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和讨论的文本。“一题多文”是课堂上比较常见的阅读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先读后评”以及“先评后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思考。

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教学视频并进行点评,然后再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读课文,最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行总结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多文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教学目标,将两个或更多个文本作为一个单元或是一个板块,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4.选择最佳语篇,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对最佳语篇进行选择,通过比较各个案例之间的差异来明确教学重点,从而选择最佳的方法。如《再别康桥》一文中对最佳语篇进行分析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荷塘月色》或《背影·父亲》作为群文文本组织教学内容的典型代表。在比较这两篇文章时,教师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特点,从而选择适合阅读的语篇进行组文阅读。如教师在选择比较《再别康桥》与《背影·父亲》时可以先组织教学内容:首先是了解这两篇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写作风格;其次,可以结合二位作者各自不同的写作特点以及教学侧重点对其进行介绍;第三,教师在确定群文文本之后,还要确定各个教学内容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最后在具体组织教学过程时,教师要对文章所表达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通过这样一个组文阅读教学过程来分析最佳语篇、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以及选择最佳方法等,从而实现在群文阅读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

5.确定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积极性,积极调动并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关注与思考。首先是对阅读文本的筛选与处理。要想让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就要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材料进行学习及探究。在进行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完成初步了解,然后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注重开展师生互动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其次是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并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具体的教学形式进行选择、组合与运用,从而能够使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6.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就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内涵并掌握阅读方法,逐渐提高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做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工作,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课后作业等。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确定群文阅读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不能直接将文章内容向学生提问。教师需要明确群文阅读中具体的问题类型、讨论目标以及探究方向等。最后,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在开展《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做好记录:“同学们围绕文章主题可以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那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呢?”。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合理地组织小组讨论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在开展《秋天的怀念》一课的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问题让学生准备:“大家曾经和父母发生过哪些冲突?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然后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展开小组讨论,并记录下大家提出的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和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而群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在阅读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群文教学法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当然,群文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文本和年级特点选择合适的群文进行教学。总而言之,为了培养新型人才以及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快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实施与应用,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群文文本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