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语言教育政策的生态阐释

2023-12-26莫海文李春风尉万传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泰国政府泰语泰国

莫海文, 李春风, 尉万传

(1.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40;2.北京华文学院 专修部, 北京 102206; 3.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属东盟重要成员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 泰国北面与缅甸、老挝接壤,东面是老挝和柬埔寨,西面是安达曼海和缅甸,南面是泰国湾和马来西亚。 泰国处于热带地区,北部边境是丘陵森林地区,中部平原是肥沃的稻田,东北部是广阔的高原,南部半岛是崎岖的海岸,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 泰国总人口6 900 万,主要民族为泰族,国语为泰语,90%以上的泰国民众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民众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数据,《泰国国家概况》,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932/1206x0_676934/.。 泰国玛希隆大学有学者对泰国的语言种类和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绘出了语言分布情况,其研究表明泰国存在多个民族语言群体,语言总数超过70 种,语言生态多样性显著[1]。 本文拟从语言生态视角探究泰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分析泰国语言教育政策的特点及其发展动因,以期为语言教育政策的对比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 语言生态与语言教育政策

18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人们如今共同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地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语言成为濒危语言,世界的语言数量不断减少。 许多学者从语言系统研究如音位学、语法和词汇学等研究中跳脱出来,开始思考、探究语言的生态问题,如语言的环境、地位和功能等问题。 1970 年,Haugen 用应用生态学相关原理研究语言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2]。 此后,语言生态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 20 世纪90 年代初,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等对语言生态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研究成果。 语言的生态环境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人是语言的使用者,也是语言生态的决定因素[2]。 语言生态不仅包含语言系统的内部因素,还包括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3]。 近年来,国内的李锦芳[4]、黄国文[5]、冯广艺[6]等学者从生态视角对语言、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关注语言的环境因素及语言的生态系统等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们认为语言与世界万物相互关联,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其中的教育、环境等问题都会影响语言的发展。

其实,人类作为最具动态性的语言使用者,是语言生态环境最活跃的因素,语言教育对语言生态系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身份的象征,人的语言观念、语言能力等都与语言教育相关,语言教育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国内民族矛盾和教育问题,语言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语言文化的和谐发展将受到影响。 因此,“要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必须抓好人的语言教育工作”[6]。 语言教育政策和语言生态息息相关,是依据官方教育部门的规定,各级教育机构采取的有关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方面的措施[7]。 语言教育政策要落实语言的教与学等问题,涉及基础教育教学媒介语的选择、语言教授等不同层面的内容,在一个国家语言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调适、治理作用,直接影响着语言的代际传承、生存与发展。 可以说,语言教育政策是现代语言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切合国情的语言教育政策会促进国家教育的发展,更好地解决语言使用和语言教育问题,有利于国家语言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二、 泰国的语言生态状况

(一) 泰国的民族分布与少数民族的“泰化”及融合

泰国公民通常都会说泰语,很多人误以为泰国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事实上,泰国是一个以泰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据统计,泰国共有30 多个民族,泰族约占人口总数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以及苗、瑶、桂、汶、克伦、掸、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①因民族划分标准不同,泰国民族的数量有多种说法,本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数据,详见:《泰国国家概况》,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932/1206x0_676934/.。 泰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少数民族散居于全国60 多个府的平地、山区、海边和森林等区域,各民族杂居在一起。

19 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泰国君主专制王朝开始“泰化”少数民族。 20 世纪30 年代,泰国銮披汶时期把国名“暹罗”改为“泰国”,政府实行民族沙文主义,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众被迫改变身份,穿泰服、讲泰语,被同化为泰人。 二战后,尽管泰国取消了不少民族歧视政策,但政府仍继续同化少数民族族群。 “老挝族——泰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泰国东北部,是泰化政策比较突出的少数族裔”[8],包括老挝族在内的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已慢慢融入泰国的社会和文化中,有的少数民族语言甚至被视为泰语方言。 华族、马来族是两个最大的外来群体,虽然他们的语言被视为外语,但很多华人逐渐转用泰语,信奉佛教,较快融入泰国社会。 如泰国的优勉族迁徙于中国,曾广泛兼用汉语,虽历史上他们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但迁徙到泰国后,日益受主体民族泰族文化和国家政策的影响,逐渐偏向转用通用语泰语[9]。 而马来人因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并使用马来语参加宗教活动,很少转用标准泰语,故未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甚至有人将他们视为泰国宗教和文化认同的威胁。 “自20 世纪初开始,泰国南部省份马来人的分离主义运动从未停止过”[10],持续的暴力冲突使民族问题更加复杂化。 近年来,泰国政府努力推广标准泰语,同时注重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推动民族融合,以更好地促进国家统一和泰国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二) 泰国的多元语言文化

泰国玛希隆大学的语言调查研究表明,泰国有70 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分属5 种语支系(语族、语支),具体为:泰语支系(Tai)、南亚语支系(Austroasiatic)、汉藏语支系(Sino-Tibetan)、南岛语支系(Austronesian)和苗瑶语支系(Hmong-Mien)[11]。不难看出,泰国的语言分类没有按照常规的语言层级系统来划分,把语系、语族和语支混为一谈,其分类显然是根据泰国国家的实际需要而归并的。 按此归类方法,泰语支系包含20 多种以标准泰语为主的语言,这些语言主要在泰国本土使用。泰国本土有90%以上的人说泰语,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标准泰语,其次是东北泰语、北部泰语、南部泰语;南亚语支系有20 多种语言,其使用者多为东南亚的世居民族,主要有高棉人、孟人、库依人、苏艾人、拉韦尔人和通銮人等;汉藏语系语言包括闽南语、克伦邦语、极语、毕苏语、阿卡语、拉祜语和傈僳语等,涉及20 多个族群,除了回族分布在泰国北部外,其他民族大多分布在城市;藏缅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泰国西部和北部;南岛语支系语言主要有亚维语、莫肯语和乌拉克老挝语等,在泰国使用这一语系语言的少数民族人口并不多;苗瑶语支系主要包括苗语和瑶语,其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泰国北部。

标准泰语是泰国政府活动、教育教学和大众媒体使用的语言。 泰国政府为保持标准泰语的优势地位,通常不允许其他地区的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用作授课媒介语和官方正式场合用语。 泰国政府将很多语言归为泰语的变体或方言,将壮侗语族的39 种方言全部纳入泰语,包括分布在泰国各地的佬族(老挝族)所操的佬语和佬语方言[12]。但实际上很多被纳入泰语的语言并非泰语变体或方言,而属其他语言。

(三) 泰国的语言使用现状

泰语分为标准泰语和泰语方言,标准泰语是国语,泰语方言属于地区性方言。 标准泰语在政府机关、中小学、高校和大众媒体及官方场合使用,对泰国不同区域和族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标准泰语起源于几百年前的泰国首都大城府,由受过良好教育的政治精英发展起来,受多种古代语言和贸易往来使用语言的影响,巴利语、梵文、高棉语、孟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英语等对泰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泰国各地方言是各个地区民众作为区域语言交流的工具,如北部泰语在泰国北部地区使用,东北泰语在泰国东北地区使用,中部泰语在泰国中部地区使用,它们与标准泰语语音相差较大。 2006 年,时任泰国总理素拉育指出,只要会说泰语,不管他们居住在泰国的山区还是平原,都是友好、善良的泰国人。 由此可见,泰国政府积极促进了泰语在国内不同民族融合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由此将国家作为一个民族范畴,从宽广的地域和政治形态概念来确定泰国人的身份认同,以此打破民族、地域和政治的边界。

泰国的同化政策对少数民族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的儿童转用泰语,甚至否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很多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由于泰语学习困难导致成绩下滑,因而缺乏自信。21 世纪以来,泰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少数民族语言在国家语言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便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双语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语域不断缩小,大多仅在族群内部及家庭成员之间使用。

英语、汉语、日语和韩语等是泰国各级学校教育中重要的外语学科,中小学生可以同时选择学习几门外语。 近年来,泰国政府将英语作为国家间经济、政治、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最重要语言工具,各级学校加强英语教学,故英语在泰国显得日益重要。 同时,随着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中泰合作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泰国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成为泰国学校的热门外语,汉语在泰国的传播迅速。

三、 泰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嬗变

(一) 泰语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在19 世纪,暹罗上层社会许多家庭送孩子到曼谷学习标准泰语,使他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到政府任职。 由于泰国东北部地区的寺庙学校和国家学校同时存在,暹罗政府于1902 年颁布僧伽法令,要求寺庙学校只能教授泰语,不准再教授老挝语和高棉语;允许东北高地国家学校使用泰语方言,但只有用标准泰语授课的学校才会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13]。 僧伽法令和教育改革引起泰国东北部地区民众的强烈不满,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武装叛乱和反抗。 1926 年,曼谷政府官员在使用高棉语的素林地区通过相关政策让民众说泰语[14]。 1932 年,暹罗王朝统治覆灭,泰语教育继续得到重视。 1939 年,政府颁布法令,大力推广泰语,国家的名字由暹罗改为泰国,泰国人的国家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

1940 年,泰国政府颁布有浓厚民族主义意识的语言政策,规定公民的语言义务,要求所有公民尊重泰语,以使用泰语为荣;所有公民必须把泰语作为国家语言来学习,所有公民要会读写泰语,公民有义务支持并说服其他民众学习泰语;公民不允许使用泰语方言来标榜自己的地区性标识或文化差异。 政府要求所有公民必须尊重泰国的文化传统,承认自己说泰语的事实,禁止寺庙僧人说高棉语。 这些语言政策加快了泰国少数民族、乡村华人和南部穆斯林社区的同化进程,对北部高棉人等少数民族的语言使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少数民族民众转用泰语。 泰语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报纸和学校教育等渠道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迅速成为泰国最重要的语言,其功能不断扩大,使之成为泰国唯一的官方语言。 1999 年,泰国《国家教育法》颁布,规定教育部门要让全体国民能更好地使用泰语;所有的教材都必须与泰语文化一致,教科书不能出现与泰语文化相悖的内容[15]。 不难看出,泰国政府积极推行语言教育改革,将完善泰语教学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一大目标。

2006 年,泰国皇家研究院成立国家语言政策委员会,研究泰国语言形势,制定新的语言政策,规范泰语教育,保护和发展泰语。 2010 年,泰国总理阿披实批准通过新的泰国语言政策,强调泰语作为国语是促进泰国民族统一的重要力量,泰国人应学好泰语。 同时,成立泰语语言使用研究委员会,对泰国语言使用状况进行监控与研究,为国家语言政策改革提出建议。 为促进泰语教学,泰国皇家学院出版标准泰语词典,统一词汇发音,规范语音教学。 为保护泰语语法体系免受英语的侵蚀,泰国政府要求电视台和外国公司规范使用语言,使用英语的同时也应该使用泰语。 泰语是泰国中小学的授课语言,在学校中享有至高的地位,许多学校用花样泰语字母装饰佛教和国王的图像,这些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二) 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演进

20 世纪70 年代前,泰国不太注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受到压制。 如泰国东北高地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棉语教育没有得到官方有力的支持,发展受到限制;有的学校明确禁止使用高棉语,学生一旦违反规定,将会被罚1 泰铢,如果学生太穷无法支付罚款,将通过罚做体力劳动来代替。 这些语言处罚细则的确立实际上是一种语言沙文主义的体现。 泰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力推标准泰语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提供从幼儿园到12 年级的基础教育,但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和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言,教师使用教学语言——标准泰语,而学生使用的是本地语言。 由于语言之间的障碍,很多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理解不透,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标准泰语水平与城市学生比较相差很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迫切需要改革。 20 世纪70 年代后,泰国政府开始重视这一问题,语言规划取向逐渐从“将语言作为问题”转变为“将语言作为资源”。 泰国《国家教育法》要求学校充分开发学生自身潜能,让学生接受与其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教育[15]。 2005 年,泰国教育部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允许适当使用当地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授课兼顾当地语言和标准泰语双语使用。 泰国新的语言教育政策在注重加强泰语学习的同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当地语言,努力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儿童的认知能力。 泰国国家改革委员会报告要求,政府要尽力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民族身份[16]。 泰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改革有利于将年轻的少数民族学生培养为通晓多种语言的高素质泰国公民,增强少数民族的自我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对泰国国家统一、民族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泰语在优勉族民众心目中是主体文化的象征,也是国家的象征。 优勉族很多人家里墙上张贴着国王、王后等皇室成员的照片,他们对泰国怀有深切的认同感和感恩之情,感恩之情化为对泰国文化、泰语的认同和亲近,这正是多元一体统一国家凝聚力的体现[9]。

近年来,泰国政府更加注重保护语言的多样性,根据国家经济政治和教育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促进多语言教育,保护中小学生使用母语的权利,并为边远地区和边境的少数民族语言群体提供了更多学习标准泰语的机会,鼓励少数民族使用标准泰语,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语言文化的和谐发展。 但由于各种原因,泰语各种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在泰国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有些语言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或随着使用者的消失而消亡。

(三) 外语教育政策的演化

自国王拉玛五世(1868—1910 年)和拉玛六世(1910—1925 年)统治时期开始,泰国就非常注重英语教育,积极发挥英语在国家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国王拉玛七世统治时期,泰国政治体制从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当时英语已成为各级学校的重要科目。1948 年,泰国政府实行教育改革,要求文科生必须学习英语和另一门外语,即法语、汉语或巴利语。 1978 年,泰国推行国家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成为各级学校的选修课。 1990 年,泰国对1978年的课程进行了修订,推进中学英语教育,英语成为各级学校最重要的外语课程。 1999 年,泰国对英语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国家教育法》将英语规定为泰国基础教育核心课程,要求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将英语设为必修课。

2007 年,东盟峰会颁布《东盟宪章》,规定英语为东盟的工作语言,这对泰国语言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国教育部采取积极措施,从教学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推进英语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政府鼓励民众学好英语,以更好地融入东盟共同体,促进泰国经济快速发展。 2008 年,泰国制定《基础教育核心课程计划》,再次强调将英语作为中小学(1—12 年级)的必修科目,规定英语为整个中小学的核心课程,其他外语如法语、德语、汉语、日语、阿拉伯语、巴利语和邻近国家的语言则为选修课程,由学校或者其他社会教育机构教授[17]。 泰国儿童一般在7岁进入一年级,有些孩子可能很早就开始学习英语了。 2012 年,泰国成立外国语言及工作语言研究委员会,负责调查分析各种国际商贸语言,包括英语、汉语、日语和韩语等,并研究分析邻国语言。泰国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推进英语教育,将2012 年规 定 为“讲 英 语 年” (English speaking year),努力提高泰国人的英语能力,使泰国在东盟区域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4 年,泰国教育部宣布实施新英语教育政策,决定参照《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EFR)推进英语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适应未来东盟共同体的发展需求。 2015 年,东盟共同体成立,东盟地区的投资不断增加,各国的人才流动性更强,对泰国劳动者而言,学好英语、掌握相应工作技能显得尤为必要。 泰国教育部提倡有条件的学校使用泰—英双语教授科学、数学等核心课程,并将英语和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开展教学,把英语词汇、语法、阅读的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列为泰国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泰国实施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除英语外,汉语、日语和韩语等都是泰国学校重要的外语课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对泰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汉语在泰国商务领域变得日益重要。 虽然大多数泰籍华裔已无法流利地说汉语,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积极学习汉语,并鼓励他们的下一代学好中国的语言与文化。 由于韩国文化在泰国广泛传播,韩、泰两国的商业来往日益频繁,韩语在泰国学校越来越受欢迎。 此外,日语也持续地享有不俗的关注度。 以前,泰国民众对有些邻国的语言不太感兴趣,对邻国的语言文化不了解,这使泰国错失了许多商业机会。 如今,泰国政府采取许多积极措施鼓励民众学习邻国语言,外交部还提供奖学金,以支持鼓励学生学习柬埔寨、越南等国语言。

四、 泰国语言教育政策的生态解读

语言教育与语言规划是紧密相连的,直接影响着语言的生态[6]。 泰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受其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制约。 近年来,泰国加强与东盟及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泰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国内的语言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泰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一) 标准泰语主导是泰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基石

19 世纪末,暹罗人进行政治变革,加强中央集权制,创建常备军队,并把较小的附属邻国作为省份一同并入泰国的版图,在与周边国家的对抗过程中逐渐形成泰国民族主义。 “泰国没有经历过殖民统治,没有被欧洲列强殖民的历史,这与其他东南亚邻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泰国历史上重要的特点,泰语和其他殖民语言没有竞争。”[18]从这一点来看,泰国的国内语言生态相对保持得较好。 尽管英语作为各级学校最重要的外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英语从未挑战过标准泰语在基础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也未影响泰语的使用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 在泰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标准泰语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政府要求民众在官方场合及学校教育中必须使用标准泰语,泰语方言和其他语言都参考标准泰语标识。泰国将强调泰语主导地位的语言教育政策作为促进泰国民族融合及增强国家认同感的有力措施。

(二) 双语教育政策为泰国语言生态提供了制度保障

泰国政府曾经对其他少数民族采取同化政策,制约了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 泰国的这项政策不利于对该地区进行语言多样性的保护,破坏了当地的语言生态。 从20 世纪末开始,泰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态度变得更加包容。 泰国《国家教育法》明确要求要保护地方语言和文化,允许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将30%的课时用于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学。 2006 年,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泰国北部山地学校推行的双语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果,泰国教育部鼓励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对此进行效仿。 2007 年,泰国政府在南部地区实施双语教育,允许学校学习和使用马来语与阿拉伯语授课,这从某种程度上缓和了马来极端分子与泰国政府之间的关系。 泰国宪法明确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强调每个人都有使用自己母语的权利,以保护民族语言文化。2010 年,泰国成立方言研究委员会,对泰语四大方言——东北泰语、卡孟语(北部泰语)、巴生语(中部泰语,标准泰语的基础)和岱依语(南部泰语)进行管理,同时负责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等工作[19]。 自此,泰国政府更加注重给少数民族族群和从其他国家来泰工作的家庭提供语言帮助,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积极推行双语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泰国允许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推行“母语”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及和谐发展,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泰国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构建和国家语言的和谐发展。 泰国政府明确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为泰国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 泰国语言生态深受东盟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泰国历来重视英语教育,各级学校将英语视为最重要的外语。 1975 年与中国建交之前,泰国一直压制汉语教育,直到1992 年才全面解禁。 近年来,泰国推行多元的外语教育政策,汉语也成为泰国各级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外语。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泰国国际贸易不断增长,泰国加快了改革外语教育的步伐,以更好地对接国际化新形势的发展。 近年来,东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中泰贸易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汉语在泰国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泰国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泰国民众外语水平不高,未能满足泰国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需要,因此,泰国加强外语教育以更好地对接经济发展的新需求[20]。 掌握英语、汉语等外语已成为一种语言资本,“英语热”和 “汉语热”促使泰国形成了新的语言生态。 许多泰国人以掌握英语、汉语等主流外语作为赢得丰厚报酬、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金钥匙。 经济全球化与中泰贸易合作深化为泰国实施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启示

联合国宣布2008 年为国际语言年,借此机会让世人认识到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构建良好语言生态的重要性。 近年来,泰国政府不断调整语言教育政策,注重国家语言生态保护,其新的政策转向将语言作为资源,注重保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从教育上对语言生态进行合理的干预,促进了国家语言生态的良好构建,这对各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语言教育政策实施上,泰国注意凸显泰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泰语在增进民族凝聚力和促进国家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强化泰国国民的国家意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在语言教学改革与实践上,泰国注重在全国范围推广泰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改革,促进国家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推进多元外语教育,提高公民英语交际能力,提升国家全球化竞争力;推行汉语、英语教学改革,使英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为外国务工人员、视听障碍人员提供语言教育服务,促进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国家语言规划并非单向进行的,语言使用和语言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不同层面社会因素的制约和个人心理行为的影响,再科学、再细致的规划也无法一劳永逸解决所有的语言问题[18]。 我国在汉语教学与推广、外语教学改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等方面也还面临不小的挑战,国家语言规划的完善及实施任重而道远,还需政府、研究者和广大民众的合作,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语言教育,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语言生态持续和谐发展。 泰国政府近年来的语言规划充分注重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推行双语教育和多元化外语教育,整合多元语言文化,其基于国家良好语言生态构建的语言教育政策和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猜你喜欢

泰国政府泰语泰国
泰国的中秋节
泰国南部穆斯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建议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泰国政府将在宋卡建立橡胶城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泰国政府花费54亿泰铢从胶农手中购买橡胶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