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价值观论析

2023-12-26李金桥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建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李金桥, 李 育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经验的创新性发展,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理论指导力和现实感召力。 伟大建党精神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蕴含着民族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着不畏牺牲的英雄本色、赓续着爱党爱民的红色血脉,从理想信念、目标指向、实践品格、政治立场等多维层面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提供了道德滋养。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 从思想上来看,这个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他们的价值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从行为上来看,这个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可塑性强,具有强烈的探索欲,但由于他们对社会认识不全面,分辨能力不强,容易被一些不良思想所影响。 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涵养忠诚品质、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加强党性修养中砥砺政治品格,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青年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后备力量,其价值观的养成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高校作为培育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意蕴,不断筑牢其理想信念根基,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一) 有利于树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青年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政治品格。 首先,要充分认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就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其次,要深刻理解“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成立之初仅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 500 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 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2],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青年大学生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

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关键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精神,对于推进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理论宣传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精神。 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整体逻辑。 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二) 有利于传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担当精神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为民宗旨,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要教育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大学生要传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担当精神,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要把对党的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积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进一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培养知行合一、实干兴邦的担当精神;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3]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在实践中增长本领、锤炼品格;要善于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善于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三) 有利于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斗争精神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上,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斗争精神。 这种精神孕育于伟大的革命斗争时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斗争精神,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青年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理想,投身火热实践,在奋斗中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各种困难挑战面前,要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敢于接“烫手山芋”、当“热锅上的蚂蚁”,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源。 青年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斗争精神,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增强同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把握客观规律,抓住关键环节,把问题解决得更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保持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状态。 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挑战、挫折都是新事物,青年大学生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要锻炼敢于斗争的精神,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临挑战时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四) 有利于培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爱国精神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爱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2]。 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基和血脉,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才能增强党在人民中的向心力、凝聚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在新时代弘扬爱国精神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内在要求。 爱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本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之中。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政治品质和政治素养。 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爱国精神,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同时,要深刻理解党和国家事业高于一切的内涵,坚持党和国家事业至上,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要求,在为祖国、为人民矢志奋斗中成就人生价值。 因此,青年大学生在学习上,要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生活上,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二、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丰富的价值观内涵,是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引领和精神指引。 青年大学生要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成长成才的不竭动力,自觉践行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以“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为代表的伟大建党精神滋养自己的心灵,砥砺自己的品格,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信仰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旗帜和方向保障,是伟大建党精神之魂[5]。 伟大建党精神凝聚了党的光荣传统,涵育了党的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政治品格的集中呈现。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路,就是一条不断坚持真理、不断坚守理想的道路,这是一条风雨兼程、劈波斩浪的道路。 正是因为有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坚强意志和执着追求,才能行稳致远。 “坚持真理”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理想”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信仰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信仰缺失,精神就会“变质”。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在挫折面前坚定信念、百折不挠。 青年大学生要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不断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应为自己的人生绘制宏伟蓝图、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青年大学生更应自觉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以伟大建党精神塑造青年大学生的价值信仰,既要充分阐释好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也要挖掘好中国革命征程的鲜活史料,更要讲述好革命先辈的生动故事。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增强共产党人崇高理想的丰富性与说服力,提高其传播的力量感,引导青年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感悟真理力量,在共产主义理想中凝聚思想共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强化情感认同。 青年大学生要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滋养下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用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成就出彩人生。

(二)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目标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追求,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本[6]。 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精神标识。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价值取向是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砥砺前行、勇担使命的重要动力。 因此,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学习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并将其与自身的价值追求相结合,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自身的价值目标。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与牺牲,归结起来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青年大学生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 青年大学生应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统一,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涵养高尚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首先,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青年大学生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自身成长进步。 其次,要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 青年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路,以坚定的意志品质去拼搏奋斗、砥砺前行。 再次,要在学习中坚定前进方向。 青年大学生要勤学善思,练就过硬本领。 最后,要在奋斗中担当作为。 青年大学生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伟大的精神史诗。 站在新起点上重温和发扬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形成和积淀起来的伟大建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品质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是伟大建党精神之基[7]。 伟大建党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形成的并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伟业中不断践行、丰富、升华的伟大精神,如“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8],充分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勇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9]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因拼搏而幸福,因奉献而美丽。青年大学生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知行合一,敢于担当作为,把奉献作为青春价值追求,用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答卷。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复杂的思想交锋与激烈的社会竞争,青年大学生要不惧风险挑战、保持昂扬斗志,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难题,在奋勇当先、无畏斗争中绽放青春光彩、实现青春抱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10]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把奋斗作为青春的底色,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加强社会实践和历练,找到自己与革命先辈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差距,在成长的道路上,勇于攻坚克难,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积极进取,奋勇前行,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奉献祖国为奋斗目标,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鸿鹄之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四)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立场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质与崇高情怀,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根[11]。 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建党、兴党、强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青年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始终把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和人民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争做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立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青年大学生要自觉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

用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立场,必须把学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成长成才的必修课。 只有将学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个人成长成才相结合,才能在学思践悟中不断锤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青年大学生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大学生:“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12]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守人民情怀。 青年大学生要有所作为,就必须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努力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三、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实施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反映了革命先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怀,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发挥着强大的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政治指导作用。 高校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全面系统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途径,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抓稳价值观“定盘星”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引导他们不断树立和践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这是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讲话,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是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目标的重要场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目标,引导他们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高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让爱国主义成为青年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要鼓励青年大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践中感受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志,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主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高校是青年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驿站,是其价值观塑造、形成和完善的重要阵地。 高校要通过理论学习教育把稳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定盘星”。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高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师生党团组织等的作用,运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是强化实践锻炼,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阵地作用,广泛开展主题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高校要以党的历史为重点,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讲好党史故事,引导青年大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思想养分。 三是坚持榜样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宣传师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通过榜样激励广大师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先进典型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影响和带动青年大学生向善向上。

(二) 加强课堂教学:坚持知行合一,把牢价值观“压舱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坚持学用贯通、知行合一。 要深入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主题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四史”内容,在学思践悟中感悟真理伟力。 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担当意识。 要坚持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征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之心。 要依托“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讲好党的故事、英模故事、先锋人物先进事迹,让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强化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筑牢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石。 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引导。 要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引导青年大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坚持实践导向、强化体验,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在深入群众中了解国情民情,在服务群众中增进对党的感情。 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协同性,注重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各类主题教育的重要作用。 要坚持价值引领、突出实践性,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四史”教育实践中自觉把个人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

(三) 加强社会实践:坚守初心使命,打造价值观“强引擎”

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环节。 社会实践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推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为重要补充、以专业教育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真正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有机融合并形成合力。 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做得好,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要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必须立足于青年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教育,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坚守初心使命,打造价值观“强引擎”。 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要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感悟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励青年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社会实践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建立完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搭建实践平台。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史宣讲基地”等,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学习、重温历史。 二是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在实践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高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调研活动,让他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入群众去了解现实生活。 三是开展红色主题教育。 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重走革命路”“致敬英雄”等活动,通过重温红色记忆、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红色基地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切身感受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高校要加大对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支持力度,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四) 增强文化自信:利用红色资源,增强价值观“精气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 在新时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3]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国人民价值观“精气神”的关键所在。 文化自信教育既是促进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与主流文化,是加强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载体[14]。 红色文化作为构建文化自信的底蕴和动力,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高校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熏陶作用,帮助青年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价值判断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身“精气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党与人民前进的精神食粮。 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色文化二者相互交融、互相依赖[15]。 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自身修养教育各环节,引导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首先,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引导青年大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16]。 其次,在文化知识教育方面,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文化知识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整体逻辑。 再次,在自身修养教育方面,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就要引导他们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学习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实际行动。

猜你喜欢

建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