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莱斯芽胞杆菌ZJ1油悬剂的研制及其田间防病促生效果

2023-12-25邹晓璐马东丽赵晓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悬剂芽胞灰霉病

邹晓璐,赵 雨,马东丽,赵晓军,殷 辉,任 璐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太原 030031)

生物农药因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而受到广泛的关注[1-2]。其中,微生物农药利用活体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有效防治病害从而达到增产增益效果[1-3]。芽胞杆菌Bacillusspp.因其具有控制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优势,是研制生防菌剂的良好材料。大量研究证实,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通过产生抗菌肽、抗菌蛋白等次生代谢产物、与病原菌竞争营养、诱导抗性等多种方式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4,5],作为生防制剂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6]。谢梓语等[7]研究发现108cfu/mL 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B1409 菌液对番茄早疫病保护效果为67.82%,治疗效果为41.22%,且有明显促进番茄植株生长作用。武君洁等[8]研制的3.2×1010cfu/mL 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YN2014090 悬浮剂300 倍稀释施药11 d 后对番茄白粉病田间防效高达94.34%。有大量文献表明,芽胞杆菌及其制剂可以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和番茄早疫病,但是,国内已登记使用防治蔬菜灰霉病的芽胞杆菌制剂中尚无贝莱斯芽胞杆菌,且悬浮剂仅有一种,其余均为可湿性粉剂;暂未见防治番茄早疫病的芽胞杆菌制剂登记使用[9]。

大多数生防制剂防治效果稳定性较差,其开发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如何提高生防菌的定殖能力和药效持久性成为生防制剂应用中的主要挑战[10,11]。通过添加相应功效的助剂,将生防菌制剂化,有助于确保生防菌在制剂加工、贮存及实际应用中保持活力[11-13]。油悬剂是在助剂作用下,将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原药分散到油相中形成稳定均匀的分散体系,其有利于芽胞杆菌活性成分的稳定[14],且具有成本低、环境相容性好、持效性好等优势[15]。不同剂型的芽胞杆菌制剂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许世洋等[16]研制了108cfu/mL 生防菌混合液剂SC7 防治由Fusariumavenaceum、Bipolarissorokiniana引起的青稞根腐病,显著降低发病率至3%并提高产量。魏娇洋等[17]研制的7.4×107cfu/g 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278 片剂比其发酵液在棉花根、茎内的定殖能力显著提高,持效期延长,提高了棉花产量,且对棉花黄萎病有较好的田间防效。

本研究前期筛选到1 株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ZJ1,经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16S rDNA No:MW856791 和gyrA NCBI No:MW879207)[18]。在此基础上,通过助剂筛选,研制贝莱斯芽胞杆菌ZJ1 油悬剂,并测定其田间防效和促生作用,以期为该菌株的田间应用及市场化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velezensisZJ1、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由山西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实验室保存。

1.1.2 供试培养基 PDA 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 g、乳糖20 g、琼脂粉15 g、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pH 自然),NA 培养基(蛋白胨10 g、NaCl 5 g、牛肉膏3 g、琼脂粉15 g、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pH 7.4~7.6),YSP 培养基(乳糖30 g、酵母粉12.5 g、牛肉膏5 g、蛋白胨 5 g、蒸馏水1500 mL、pH 7.0)。

1.1.3 试剂 CaCO3、CaCl2、抗坏血酸、糊精、乙醇(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K3PO4、K2HPO4、KH2PO4、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吐温80(TW-80),OP-10,乳化剂1602(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两性霉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1000 亿孢子/g 枯草芽孢杆菌(广西贝嘉尔生物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花生油、芝麻油(昊睿化学(上海)有限公司)、胡麻油(湖北恒景瑞化工有限公司)、葵花油(上海科拉曼试剂有限公司)。冷冻离心机(金坛区金城春兰实验仪器厂)、冷冻干燥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恒温震荡培养箱(上海三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贝莱斯芽胞杆菌ZJ1 抑菌活性测定

以番茄早疫病和灰霉病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ZJ1 抑菌活性,挑取直径为5 mm 的病原菌菌饼接种于PDA 培养基中央,用接种环蘸取菌株ZJ1 点接于距平板中央2 cm 处,以不接细菌的PDA 平板为对照,每处理重复3 次,置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 d 后,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抑菌率。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1.3 菌株ZJ1 油悬剂的制备

1.3.1 ZJ1 种子液及发酵液制备 于固体NA 平板上活化菌株ZJ1,用接种环挑取菌株ZJ1 放入YSP 液体培养基中,28 ℃、190 r/min 振荡培养12 h 为种子液。将ZJ1 种子液按1%(V/V)的接种量接入YSP 液体培养基中28 ℃、190 r/min 振荡培养72 h 为发酵液(108cfu/mL)。

1.3.2 溶剂筛选 将花生油、胡麻油、葵花油和芝麻油分别取20 mL 放入灭菌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2 mL的菌株ZJ1 发酵液,密封后室温下贮存。取1 mL 上述处理液分别加入100 mL 的YSP 培养液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其芽胞含量,每7 d 测量一次,每处理3 次重复。

1.3.3 乳化剂及比例筛选 将选出的最佳溶剂取20 mL 分别放入灭菌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 mL 的吐温80、OP-10 和乳化剂1602 混匀,再分别添加2 mL 发酵液,密封后室温下贮存。测定芽胞含量,选出最适乳化剂。将选出的最适乳化剂分别制成浓度为1%、2%、3%、4%、5%、6%、7%(v/v)的乳化剂水溶液,加入2 mL 的发酵液。在(25±1)℃下振荡培养24 h,测定芽胞含量,筛选最佳配比及用量。

1.3.4 抗生素及比例筛选 将已筛选出的溶剂和乳化剂以最佳配比与发酵液混合制成乳液。将两性霉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分别按照5、15、25、50 μg/mL 的浓度加入乳液中,以番茄早疫病菌为指示菌接于PDA平板中央,在距离菌饼2 cm 处打四个孔,每孔加入50 μL 上述处理液,每处理3 次重复,以不加抗生素为对照,在(25±1)℃下恒温培养3~4 d,计算抑菌率。

1.3.5 防冻剂及比例筛选 将防冻剂氯化钙、乙醇、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按10%的比例加入菌株ZJ1发酵液并充分混合,以不加防冻剂的发酵液为对照,测定其芽胞含量。将选出的最适防冻剂,按2%、4%、6%、8%和10%分别加入10 mL 发酵液中,置于(0±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以加蒸馏水为对照,(25±1)℃恒温培养24 h。每处理3 次重复。测定其芽胞含量,计算芽胞存活率,筛选出最佳配比。

高温不仅会使籽粒变小,而且影响籽粒灌浆速率,还会使玉米花丝不能正常授粉而形成稀赖籽和秃顶,直接影响玉米产质量。一般来说。25℃是玉米籽粒生长适宜温度,温度每超过这个温度1℃,玉米产量降低3%-4%。花后高温会降低细胞分裂速度,缩短玉米主生命周期,影响植株物质积累,结果最终使粒数减少,籽粒发育不充分,粒重降低。

1.3.6 润湿分散剂及比例筛选 将3 种润湿剂(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 种稳定剂(CaCO3、K3PO4、K2HPO4、KH2PO4)、2 种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分别以5%的添加量加入100 mL YSP 培养基,接入5 mL 菌株ZJ1 种子液,190 r/min 振荡培养24 h,每处理3 次重复,以不加润湿分散剂为对照,测定其芽胞含量,计算芽胞存活率,将筛选出的最佳润湿剂(1%、2%、4%、5%)、稳定剂(1%、2%、4%、5%)和分散剂(0.5%、1%、2%、5%)分别按照相应的比例添加到100 mL YSP 培养基中,接入5 mL 种子液,190 r/min 振荡培养24 h,以添加5%的量为对照,每处理3 次重复。测定其芽胞含量,筛选出最佳配比。

1.3.7 保护剂筛选 将保护剂糊精、抗坏血酸按5%的添加量分别加到已制备的油悬剂中,以不加保护剂为阴性对照,在紫外灯下分别照射6、12 和24 h,以不加保护剂且不照射紫外为空白对照,每处理3 次重复。测定其芽胞含量,计算抑菌率。

1.3.8 制剂加工工艺 菌株ZJ1 发酵液置于50 mL 离心管,在4 ℃和10000 r/min 条件下通过冷冻离心机离心10 min,去除上清液得到芽胞沉淀。将芽胞沉淀放入-40 ℃冷冻箱冷冻12 h 后,放入预冷30 min 的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8 h 得到菌株母粉,将上述筛选出的有较好生物相容性的固体助剂粉碎后过325目筛,一同溶于最佳溶剂中并加入其余筛选出的液体助剂混合均匀,制成贝莱斯芽胞杆菌ZJ1 油悬剂。

1.4 油悬剂质量检测

观察刚制备好的5.75×109cfu/mL ZJ1 油悬剂的颜色及分散情况。农药悬浮率按照GB/T 14825-2006[19]测定,pH 值按GB/T 1601-1993[20]测定,水分按GB/T 1600-1979(1989)[21]测定,细度按GB/T 16150-1995[22]测定,倾倒性按GB/T 31737-2015[23]测定,热储稳定性按GB/T 19136-2003[24]测定,低温稳定性按GB/T 19137-2003[25]测定,杂菌率和贮藏时间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

1.5 田间防效及促生作用测定

1.5.1 田间防效测定 试验地选择为山西省晋中市东阳试验基地番茄大棚,种植番茄品种为毛粉812,定植于2022 年4 月25 日。试验地为水浇地,壤土,略碱,有机质含量中等。2022 年5 月8 日开始试验,试验共设7 个处理:5.75×109cfu/mL ZJ1 油悬剂100 倍(制剂用量420 mL/667 m2)、200 倍(制剂用量210 mL/667 m2)、400 倍(制剂用量105 mL/667 m2)、500 倍(制剂用量84 mL/667 m2)稀释液、50%腐霉利600 倍稀释液做阳性对照(制剂用量70 mL/667 m2)、1000 亿孢子/g 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倍(制剂用量60 g/667 m2)稀释液为做阴性对照,清水为空白对照,每处理4 个小区,每个小区10 m2,30 株番茄苗(5 叶期),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参照荆卓琼等[26]方法分别制备1×106cfu/mL 的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悬浮液。在大棚中选取健康且长势一致的番茄苗,进行如下处理:保护效果:先分别喷施不同处理药液于番茄叶片至叶片完全浸润,保湿培养24 h 后分别喷1×106cfu/mL 的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悬浮液;治疗效果:先分别喷1×106cfu/mL 的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悬浮液,保湿培养24 h 后分别喷施不同处理液于番茄叶片至叶片完全浸润,保湿培养7 d 后再次喷施不同处理液进行第二次施药。采用常规喷雾进行,要求喷雾均匀一致,以不滴水为宜,不重喷、漏喷。施药用新加坡利农公司生产的HD-400 利农16 升背负式喷雾器。试验期间按田间正常管理原则进行管理。分别在二次施药后第7 和14 d 后调查所有叶片病级,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中“杀菌剂防治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GB/T 17980.31-2000)和“杀菌剂防治蔬菜灰霉病”(GB/T 17980.28-2000)中有关内容[27,28],每小区采用5 点取样,每点调查2 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以每1 叶片上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病情指数=Σ(病级数×该病级植株数)/(最大病级数×植株总株数)×100,防治效果(%)=(对照组病情指数-处理组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番茄早疫病的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如下:0 级:无病斑;1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6%~10%;5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50%;9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番茄灰霉病的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如下:0 级:单叶片无病斑;1 级:单叶片有病斑1~3 个;3 级:单叶片有病斑4~6 个;5 级:单叶片有病斑7~10 个;7 级:单叶片有病斑11~20 个,部分密集成片;9 级:单叶片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1/4 以上。

1.5.2 促生作用测定 试验设计7 个处理:同1.5.1。选取饱满程度及大小相近的番茄种子,每皿放10 粒番茄种子分别用不同处理液浸湿滤纸片,每处理3 个重复,放入26 ℃培养箱培养7 d,每d 统计萌芽率。参照王朔楠等[29]的方法计算出发芽指数。发芽指数(GI)=∑不同时间的发芽数/发芽日数。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SPSS 25.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P<0.05 作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ZJ1 对番茄早疫病和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菌株ZJ1 对番茄早疫病的平板对峙抑制率为59.15%,对番灰霉病茄的抑制率为71.62%(表1)。对番茄早疫病和番茄灰霉病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图1)。

表1 菌株 ZJ1 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效果Table 1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train bacteria ZJ1 against A.solani and B.cinerea

图1 菌株ZJ1 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Fig.1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train ZJ1 against A.solani and B.cinerea

2.2 菌株ZJ1 油悬剂的制备

2.2.1 溶剂筛选 通过相容性测定,菌株ZJ1 芽胞含量在花生油中21 d 后显著高于(P<0.05)其他3 种溶剂。经4 个月定期检测,菌株ZJ1 在花生油中芽胞含量仍有0.68×109cfu/mL,比其他3 种溶剂更稳定,故选取花生油作为菌株ZJ1 油悬剂的溶剂(图2)。

图2 不同溶剂油对菌株ZJ1 芽胞含量的影响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solvent oils on spores content of strain ZJ1

2.2.2 乳化剂筛选 菌株ZJ1 在吐温80 中的芽胞含量显著高(P<0.05)于在其他两种乳化剂中的芽胞含量,且经4 个月储存后在吐温80 中保持稳定(图3A);经乳化剂添加比例筛选,发现菌株ZJ1 在7%吐温80 中芽胞含量为2.73×109cfu/mL,相容性及稳定性较好(图3B),故选取7%吐温80 作为菌株ZJ1油悬剂的乳化剂。

图3 乳化剂的筛选Fig.3 Results of the screening test for emulsifiers

2.2.3 抗生素筛选 当抗生素浓度为5~25 μg/mL 时,添加两性霉素对杂菌的抑制率最高,当抗生素浓度为50 μg/mL 时,添加两性霉素的抑菌率虽略低于加制霉菌素的抑菌率,但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图4)。故选取50 μg/mL 的两性霉素作为菌株ZJ1 油悬剂的抗生素。

图4 不同浓度抗生素对ZJ1 抑菌效果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tibiotics on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ZJ1 strain

2.2.4 防冻剂筛选 对防冻剂添加量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ZJ1 与CaCl2生物相容性显著高于与其他防冻剂的相容性(图5A)。2% CaCl2在0 ℃时,芽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4 种浓度的芽胞存活率,故选取2% CaCl2作为菌株ZJ1 油悬剂的防冻剂(图5B)。

图5 防冻剂的筛选Fig.5 Results of the screening test for antifreeze

2.2.5 润湿分散剂筛选 菌株ZJ1 和十二烷基硫酸钠、CaCO3和木质素磺酸钙的生物相容性最好且芽胞存活率显著高于(P<0.05)其他润湿分散剂(图6A);对添加比例进行筛选得出,1%十二烷基硫酸钠、1% CaCO3和0.5%木质素磺酸钙对菌株ZJ1 的芽胞含量影响最小,均显著高于(P<0.05)其他比例(图6B)。故选取1%十二烷基硫酸钠、1% CaCO3和0.5%木质素磺酸钙分别作为菌株ZJ1 油悬剂的润湿剂、稳定剂和分散剂。

2.2.6 保护剂筛选 加糊精的ZJ1 油悬剂在紫外环境下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加抗坏血酸的油悬剂(P<0.05);紫外照射0、6、12 h 时,加糊精的抑菌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照射24 h 时,加糊精的抑菌活性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加糊精在紫外照射6、12、24 h 时,抑菌活性与阴性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图7A)。与没有紫外处理的阴性对照相比,加糊精的油悬剂活芽胞数在紫外处理24 h 中保持平稳,且均显著高于加抗坏血酸的活芽胞数(P<0.05);在紫外处理6 h 后也显著高于对照(P<0.05)(图7B)。故选取糊精作为菌株ZJ1 油悬剂的保护剂。

图7 保护剂的的筛选Fig.7 Results of the screening test for protective agent

2.3 菌株ZJ1 油悬剂加工工艺

通过冷冻干燥法及生物相容性测定确定了ZJ1 油悬剂的最佳配方为:10%菌粉(6.0×1010cfu/g)、7%吐温80、50 μg/mL 两性霉素、2% CaCl2、1% SDS、1% CaCO3、0.5%木质素磺酸钙、5%糊精,余量用花生油补足,最终,制成贝莱斯芽胞杆菌ZJ1 油悬剂的芽胞含量为5.75×109cfu/mL。

2.4 菌株ZJ1 油悬剂质量检测结果

菌株ZJ1 油悬剂的颜色呈乳黄色,且颜色均匀,无结块现象。菌株ZJ1 油悬剂(54±2)℃贮存14 d,外观无明显变化,芽胞存活率降为83.25%,(0±2)℃贮存7 d,芽胞存活率降为96.12%。菌株ZJ1 油悬剂经室温保存,芽胞存活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储存60 d 后,活芽胞数保持在3.86×108cfu/mL。表明ZJ1油悬剂在常温或低温下稳定性较好,但不宜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存放,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表2)。

表2 菌株ZJ1 油悬剂质量指标Table 2 Quality of ZJ1 Oil Suspension Concentrate

2.5 ZJ1 油悬剂的田间防效及促生作用

2.5.1 田间防效 末次施药7 d 后菌株ZJ1 油悬剂100 倍稀释液对番早疫病茄的防治效果最好,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均高达95%以上;其次为400 倍稀释液和50%腐霉利600 倍稀释液,这2 个处理的保护效果均高达89%以上,且大于1000 亿孢子/g 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倍稀释液防治效果;但末次施药14 d后,200 倍稀释液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2.83%和90.22%,保护效果与400 倍稀释液、1000 亿孢子/g 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倍稀释液相当,且显著高于50% 腐霉利600 倍稀释液(P<0.05);但治疗效果与50%腐霉利600 倍稀释液无显著差异(P>0.05)(表3)。2 次施药7 d 后,200 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均为93%以上,显著高于2 种对照药剂的保护效果(P<0.05);末次施药14 d 后,200 倍稀释液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3.95%和86.97%,保护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治疗效果高于50%腐霉利600 倍稀释液(P<0.05)(表4)。

表3 ZJ1 油悬浮剂对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Table 3 Effect of ZJ1 oil suspension on A.solani

表4 ZJ1 油悬浮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Table 4 Effect of ZJ1 Oil Suspension on B.cinerea

2.5.2 菌株ZJ1 油悬剂促生作用 菌株ZJ1 油悬剂500 倍稀释液的发芽指数为8.69,略高于1000 亿孢子/克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倍稀释液,2 者均低于清水对照,但无显著差异(P>0.05);100 倍稀释液的发芽指数最低仅为5.35,随着菌株ZJ1 油悬剂稀释倍数的增加,发芽指数逐步提高,说明高浓度的菌株ZJ1 油悬剂会抑制番茄种子萌发(图8A)。第7 d 时菌株ZJ1 油悬剂400 倍稀释液对株高有明显促生作用,仅次于50%腐霉利600 倍稀释液但无显著差异(P>0.05);第14、21 d 时,50%腐霉利600 倍稀释液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总体上ZJ1 油悬剂较高浓度会降低株高增长率。菌株ZJ1 油悬剂200倍稀释液处理茎粗增长率均显著高于(P<0.05)其他处理,7、14、21 d 的茎粗增长率分别为117.73%、125.36%、145.05%,菌株ZJ1 油悬剂100 倍稀释液茎粗增长率低于其他处理(图8B)。

图8 菌株ZJ1 油悬剂促生作用Fig.8 Growth promoting effect of ZJ1 oil suspension

3 讨论

目前,国内登记的芽孢杆菌制剂多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等剂型[9],可湿性粉剂虽然有效成分含量高但易结块有残留,为使菌株ZJ1 保持更稳定的抑菌活性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本研究选取药效更显著且持久、性价比更高的油悬浮剂,制成贝莱斯芽胞杆菌ZJ1 油悬剂的芽胞含量为5.75×109cfu/mL。各项指标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Trivedi 等[30]和Melin 等[31]报道了生防活菌悬浮剂在干燥的固态制剂中存活时间久,水分会打破菌的休眠且会引起杂菌污染或生防菌的二次生长,所以,本研究使用冷冻干燥粉碎后的菌体进行油悬剂的制剂化,降低悬浮剂中的水分含量,且芽胞杆菌在油中较稳定,延长制剂的保质期,后续可通过筛选其他助剂并进行正交试验对其制剂配方进一步优化,可采用更精细化的工艺技术和工业化的设备优化制剂性能提高芽胞存活力,为生产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本研究对菌株ZJ1 油悬剂的使用方法及推荐剂量做了初步探索,综合其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证明5.75×109cfu/mL 贝莱斯芽胞杆菌ZJ1 油悬剂200 倍稀释液对番茄早疫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有明显促生作用,可使茎粗增长率明显升高,但会使株高增长率降低,可能是由于低稀释倍数处理有壮苗作用,减慢株高生长使番茄植株更为粗壮从而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这一现象还有待验证。此外,研究发现随着ZJ1油悬剂稀释倍数的增加,发芽指数逐步提高,说明高浓度ZJ1 油悬剂会抑制番茄种子萌发,表明ZJ1 油悬剂不适合作种子处理,但适合叶面喷雾防治番茄早疫病和灰霉病。据报道,芽胞杆菌制剂具有良好的田间防病促生效果。鹿秀云等[32]以2.5×109cfu/mL 萎缩芽胞杆菌BacillusatrophaeusHMB22922 悬浮剂在接种Phytophthoraboehmeriae引起的棉铃疫病5 d 后田间防治效果为86.33%,防效优于化学药剂。生防菌剂除具有杀菌作用外,还可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及促进植株生长来提高植株抗病性,表明生防菌剂经有效开发利用后,可运用于田间生产,对化学药剂减量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研制的芽胞杆菌制剂部分浓度预防效果超过90%,可能与试验过程中对照组病害发病充分有关,且配方中使用的助剂对生防菌影响较小[8],有效的保持了该菌剂的稳定性,提高了防效,使其施药过程中能均匀分散在植物表面,充分发挥作用。本试验对ZJ1 油悬剂防效及促生作用测定目前只进行了一年一地,今后将进一步在不同年份,不同试验地继续进行田间防效试验。

猜你喜欢

悬剂芽胞灰霉病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一种简单高效的芽胞纯化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阿苯达唑混悬剂的质量评价及其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高压热杀菌技术灭活细菌芽胞机理研究进展
国内外混悬剂质量控制要求及建议
简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