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

2023-12-25宋永红宋汉涛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互联网+

宋永红 宋汉涛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大中小学纷纷采用了互联网平台支持下的在线教学模式。在在线教育背景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由于环境因素和自身信息素养等原因,农村在线教育开展效率普遍低于城镇水平,发展缓慢。文章以在线教育为背景,尝试提出农村中小学如何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中突围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疫后教育;农村教学改革

201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正式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正式进入2.0时代。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实施困境

(一)在线学习中不同地区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存在较明显的差距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击神州大地。面对这一阻碍线下教学的困境,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明确意见。提出了在特殊时期、非常时期全体学生不能到学校上课,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实现教师在网上教、学生在网上学、网络课程居家学习的方式。

這一特殊时期的在线教学方式对部分偏远地区、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提出了“特殊考验”,重点体现在: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覆盖不够,利用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学校专业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人员配比不足,硬软件资源优化整合存在建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实的现象。

此外,在线学习网络信号不普及,部分地区仅有3G网络信号,甚至只有2G网络信号,比如《人民日报》曾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陕西榆林的农村学生马小娜,由于家中信号不好,她便跑到山顶,以树为架,以绳为媒,将手机挂在树上上网课。可见,目前西北地区的网络环境,难以满足人们对网络音视频依赖度较高的信息化在线课堂的质量需求。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处于亟待提升关键阶段

根据2020年8月23日第二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发布的《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在线学习的东中西部比较》报告显示,东中西部教师对在线学习制约因素的看法完全不同。西部地区的教师普遍反映“缺少终端设备”是制约因素占比48.23%,认为“不熟悉在线教学的形式”是主要制约因素的比例为40.71%。

报告发布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在接受访谈中提出,由于资源、条件先天不足,中西部地区教师无论是从教学意愿,还是在线教学能力上来分析,相对东部地区教师都比较弱。而学生家庭在线学习条件也难以得到保障,这就容易产生新的数字鸿沟。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整体上呈现偏低情况,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在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时技术储备不足、制作信息化教学课件难度大、视频录课效率低等,在课堂互动较线下教学时严重不足的情况,在线教学的备课和上课时间往往比传统教学要长,并且,部分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变能力不足,在在线教学的技术故障等突发问题时,缺乏应变技巧,从而严重影响在线教学的正常开展。在这一现状下,教师总是对在线教学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赶课疲怠状态。

(三)信息化教学互动中教师获得学情反馈不及时的情况普遍

目前,疫情带来的教育观念的改变已然开始,在线教育、网络学习、听网课等教学手段在全社会普及后,尽管各地区中小学积极拥护改变,但网络在线教育在实时互动上的弊端仍然成为网络教育效率的重大挑战,这种弊端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不足、网络覆盖率低、留守儿童多等现状分隔不开。首先,网络课堂打破原有的实体课堂空间的限制,教师、学生分割在不同物理空间,教师拥有了更大的时间和展示空间的自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部分教师失去了实时获得学生学情反馈的互动环节,难以适应。与传统课堂教学中与学生面对面的传授知识不同,传统课堂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面部表情、互动程度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在网络课堂,学生表情反馈、情景互动等纷纷在屏幕的另一端,这样的网络教学极容易让师生、生生在在线课堂中产生“隔阂”,失去趣味性。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在线教育中缺位现象原因分析

(一)在线教育处于众口难调的转型阶段

在后疫情阶段,结合教育信息化2.0规划,各地教育部门开始因地制宜,实施适合本地区地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但在这一阶段中往往存在只注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的情况。究其原因,农村中小学的在线教育中,载体分为两个部分,承担在线教育资源呈现方式的硬件设施和完成在线教育互动的软件工具。从具体使用情况来看,硬件在部分农村中小学中实现全普及仍然存在较大难度,软件使用也集中以录课观看或视频资料观看为主,这就导致部分教育资源往往有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的弊端。承担起教学互动关键环节的专业类型App在教育信息化平台上呈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在线教育初期阶段,专门类的App尚未开发,学校采用了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软件应用,在线教育发展起来后,学生和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熟悉新型App操作流程、使用方法上,学习成本太高也是这一类App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中小学学生在线学习习惯难以养成

网课难上,这一难题不仅是对于教师学生而言的,更是对于正处于学习倦怠期的学生家长来说的,在疫情防控向常态转型的阶段,网课教学更是成为众多中小学转战的常态化教学方式,但这一教学方式高效完成的背后往往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教师、学生和家长缺一不可。而农村中小学上网课呈现的现状问题是,家长无法全日制监督、教师无法远程监督、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在无人监督和陪伴的情况下,仅依靠一块屏幕就完成知识的传递和消化吸收,其难度可想而知。

(三)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缺位难补的现状

在线教育与信息化教学初期能够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展示和课程资源海量化的优势,这一优点之外被不少老师家长视为“副课”的音、体、美等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课程在在线教育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缺位难补的现状。究其原因在于德育、美育和体育这几种教育方式更多地依赖于场地、教具和现场教学的体验学习,同时农村中小学学生还面临除学校以外,可借助使用的体育、美育资源匮乏、安全系数低等现实难题,多种形式的在线素质教育课程正处于待开发阶段,课程教育资源亟须补位。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突围策略

(一)逐步升级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

与地方发展水平有关,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并非在同一水平,东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网络信息化已获得长足发展,但中西部农村教育在网络化、信息化领域经疫情检验,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的参差不齐的问题较为明显。网络铺设条件和硬件设备普及状况是开展该区域在线教学的先决条件。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各级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需要充分借助国家教育扶贫政策,逐步建设完善偏远农村网络信号基站和农村中小学互联网基础设施环境。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相关司局组织编制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其中提出“乡村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应结合本地资金条件确定网络基础设施覆盖比例、多媒体教室与智能教学设备的建设标准,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的投入”。各级政府在建设信息化资源过程中,尤其是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制订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县级层面结合本地信息化基础水平,确定县域内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计算机终端的建设标准与部署实施计划,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室的上网终端配置比例。

(二)以区域为中心,集中开展农村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

目前,我国农村教师数量大、分布广、情况相差大,这是摆在迅速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素养道路上的巨大难题。针对这一现状,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的农村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是解决之道。在培训前应充分做好这一群体的问卷调查报告,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侧重培养教师利用新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提升应用数据开展教学和评价的能力,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在线学习的能力。同时建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让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机会、有途径获取行业先进教学资源和经验,达到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目的。

(三)建设新型在线教学互动机制,提升在线教学趣味性

网络互动在网络在线教育开展之初就成为农村信息化教学最难解决的“软件问题”,它所显示出来的问题是人与人沟通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从教师身上找原因,更需要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在接受网络教育过程中的使用媒介的素养问题。要将培养他们的网上自主学习能力和虚拟课堂间的合作互动作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点,良性互動的开始就是建设新型网络在线教学课堂互动机制的开端。此外,优质教育平台的选择,也是开展趣味教学和高质量课堂互动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部分农村中小学在疫情期间选择的主流在线课程平台是通过QQ群、微信群聊的方式开展,相关平台并非专门为在线教育设计,因此存在不少水土不服的弊端,相关优质在线教学平台、线上教育资源正处于海量开发过程中,目前国家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等一批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一些学习平台虽然功能模块较为完整,但很难满足个性化要求,存在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问题。如何保证在线教育资源好,以及在线平台好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如《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中指出,乡村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乡村学校信息化、乡村远程教育、乡村教师信息技能提升等内容,在未来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离不开乡村学校网络覆盖、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对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这一过程虽然复杂但势在必行,优先选择契合本地区发展优势的应用场景,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已有基础、发展目标等方面,确定不同场景的建设优先级,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才能久久为功,最终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卫东,谭杰文. 疫情期间中小学学生在线学习精准画像——基于全国62446位中小学生家长在线问卷调查的数据[J]. 教师教育论坛,2020(09):22-28+71.

[2]陈静平. 疫情期间初中生在线学习效果调查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21(33):44-46.

[3]夏霞. 农村中小学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科学论坛,2017(19):35-37.

[4]王进红.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J]. 新课程研究,2021(14):133-134.

[5]李勇帆,李里程,谢维. 湘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03):56-61+72.

[6]田生科. 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11):19-20.

[7]龚慧娥. “互联网+”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0.

(责任编辑:张涵淋)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互联网+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