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2023-12-25文春娇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新课改小学数学

文春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教学的方式与进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竞争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自主学习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往往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课程教学的安排。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他们的学习动力往往来源于某一事物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从而产生了进行探索的意识。在数学这种偏向于抽象逻辑的科目学习中,教师尤其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的欲望,他们的数学水平才能获得本质的提升,从而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恰好能够成为养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力的方式。

在自主学习中,因为没有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引导,所以学生能够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知识探索,这无疑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时,往往会从个人的角度进行知识的讲授,而学生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接受教育的背景等因素不同,对于同一知识的切入方式与学习侧重也会产生细微的差别,而在教师统一的教学下,学生只能被迫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与思考,这将会大大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磨灭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甚至会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欲望。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这一限制被消减,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自主地在知识海洋中畅游,并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学习过的知识提出新的见解。而这一自由的学习领域,除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还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探索中不断得到提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在小学阶段尤是如此,当学生的数学兴趣被充分激发之后,教师再对其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

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如今我国在决定学生升学时所使用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考试,无论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如何优异,只要考试没有取得较高的分数,学生的学校选择面就会受到限制。相反,只要学生能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高分,即使在素质方面有缺失,学生同样能够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便很容易走进教学的“死胡同”,即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灌输,不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自然就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展。教师单纯地立足于课本,将课本中的所有内容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全部传授给学生,并强迫学生将定义与公式全部记忆在脑海中,最后通过大量的课外练习实现知识的巩固。学生在这一机械的学习模式下会对数学产生厌倦的情绪,学习效率有所降低,其自身的数学学科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增强。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前,教师首先要改革自身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教学的核心,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与能力的训练。其次,教师进行授课时的手段过于单一,从而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些教师虽然拥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但受到自身的教学水平有限、对自主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刻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虽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探索,但学生要么不肯配合教师的教学引导,要么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形成,教学实践所得出的结果与教师的设想存在较大差距。追根溯源,这些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只从表面去进行数学引导,没有对自主学习进行多层次的全面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有效的养成。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

(一)借助创建情境培养兴趣

興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时,会主动进行探索与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渐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启发式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教师可以创设适合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全神贯注地参与教学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小学生比较好动,更喜欢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知识,所以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可以边玩边学,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在教学情境教学中,问题教学比较广泛,但是创设情境难度比较大,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只有师生相互合作,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率。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开发知识点之间的规律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借助情境设计表现为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从而提升问题情境的效率。

(二)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实际上就是思考,质疑可以让学生从以往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求知,积极的探索,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常常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要听什么,对于学生提出来的疑问,教师要么直接无视,要么对其进行粗暴的否定,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也就失去了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质疑的勇气,沦为教师的应声虫。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质疑,甚至在课堂教学中故意留出缺口、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漏洞。培养学生怀疑权威的精神,不只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以批判的视角进行知识的学习的习惯,还可以让学生树立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自信。

比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时,对同一位置的描述很有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方式,教师在提出其中一种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位置描述。将学生所说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并在全班进行讨论,这些位置描述中是否有错误的内容。而学生想要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就必然需要对每一种描述一一进行推理验证,从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与自主思考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质疑时,必然会有出错的情况,这时教师同样不能对学生的想法直接进行否认,而是要充分表扬学生敢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勇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学生在整理思路时往往就能发现其中的漏洞,进而实现对自身数学知识的补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地分析数学知识,并且应用不同的质疑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质疑。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设计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到规范化学习,避免盲目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可以在习惯的帮助下,提升学习的效率。

最后,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小学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属于数学知识的延伸,所以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问题,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所学的内容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的观察生活,让学生可以提升采集信息的能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到电子设备,在网络中查询到自己想知道的知识和答案,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运用网络,获取相应的资源,让学生扩展自身的知识范围。

(三)明确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参与

自主学习的具体表现为,学生可以参与有明确的目标的活动,可以独立设计学习的计划,并且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清晰的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让学生逐步走向目标。教师要客观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身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自己定位为辅助教学者、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知道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在关注一个事物时,大脑皮层会产生兴奋的中心。在此期间,学生的神经细胞会达到兴奋的状态,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会增强,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听课,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明确重点的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用口述的方式让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锻炼听力,培养发散思维。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读书,通过独立看书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从而转化成技能。但是学生阶段多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况,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非常关键。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教材和年龄的学生采用差异化训练,让学生可以独立地思考,独立地阅读,进而探索更多的知识点。

(五)通过小组学习,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组学习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发展,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创新教学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要想进行高效的小组教学,首先就要进行合理的分组,让每一个小组人员在4~6人之间,既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可以发言,也可以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可以相互沟通,通过相互交流,进行思维上的碰撞,让学生可以全面地提升学习质量。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比较严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无法主动地学习。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让学生进行互动学习。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自主推荐,将组长、统计者和发言人选举出来,通过设置不同的身份让学生提升责任感,从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跳跃,让部分内向的学生可以及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相比于在班级中发言,部分学生更愿意在小组中发表意见,从而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六)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课后知识复习的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时,除了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与边际扩展,还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自觉进行知识总结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网络,如果一味进行知识学习而不重视知识总结,那就无异于本末倒置,最终反而会妨碍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在引导学生自行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时,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按照重难点顺序进行整理排列,并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进行重组,以此帮助學生建立起更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在学生尚不明确如何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示范,将一个大概的思维框架绘制出来,再将一些较为关键的内容填充进去,引导学生思考在导图的其他地方应该怎样进行知识填充。在学生逐渐养成了一定的数学思维体系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由根据个人对数学的理解方向的不同,进行有侧重的导图绘制。在绘制知识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二次梳理,同时还可以“温故知新”,在复习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考,并根据思考探索更多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数学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廉铁柱. 刍议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模式构建[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0):191.

[2]李金焕.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 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02):29-30.

[3]马云鹏. 小学数学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