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的微项目式学习探讨

2023-12-25洪婷英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洪婷英

摘  要:微项目式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制订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实践操作,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科学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中,利用各种科学教学策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以学生为主体,在小学的科学课堂中对学生的核心素质进行培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小学科学微项目式学习中。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微项目式学习

微项目式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强调的是逻辑思维的真实性以及合作与交流。用微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丰富科学课堂教学的内涵,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自由的交流合作平台。因此,基于新课改实施的微项目式学习已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微项目式学习概述

(一)微项目式学习的定义

微项目式学习旨在创造真实、有价值、有挑战性的项目内容,激励小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合理运用已有资料和方法处理学习中独特的、彼此联系的事情,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并做出总结。在微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理念和方法有了多样化的认识,并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注意跨领域信息的整合。在实际活动中,项目计划往往是跨专业的,包含了多个专业知识与技术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研究。其重点在于学生以及所有参与课程活动的人员之间进行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學习社区”。在这个“学习社区”里,各成员可以紧密合作,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充分的交流以及帮助。微项目式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触科学观念。

(二)微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微项目式学习可以将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为真实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科学探究,从而达到不断探索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团队一起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微项目式学习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需要从项目计划、实施、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教师不仅要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把学生带入课堂,通过项目学习,理解各种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后,微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与生活相结合,同时结合STEAM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微项目式学习的优缺点

微项目式学习倡导以学生探索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旨在使知识在学生脑中“活”起来,形成思维网络链,拓宽思路。情境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拉近师生距离。恰当进行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项目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身边事物的探索来获得知识。通过这类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并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但是,由于我国实施微项目式学习的时间不长,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选题难度很大。在我国微项目化教学起步较晚,很少有高质量的专题教学范例可供教师参考。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想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方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其次,微项目式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要有一定的主动性,才能使微项目式学习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和课时分配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此,在实施微项目式教学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建立专题研讨小组,合理安排专题教学。

二、小学科学课堂的微项目式学习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在小学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以项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用探索的乐趣来驱动学生沉浸在项目中,积极地展开思考、研究与讨论,从而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例如,在“太阳系大家庭”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有关太阳系行星以及运行轨迹的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在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后,组织学生开展“小小太阳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太阳系的相关视频,来了解太阳系中各大行星及其运行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通过暂停、截图等方式,更加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降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

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分组时应注意组内成员在性格、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互补,为后续微项目式学习奠定基础。

最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运用彩泥、木棒等材料共同完成太阳系模型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以教学具体情况为依据,设计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还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回答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最终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思考,认识到科学观念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科学观念探索的兴趣,培养出科学的探究习惯和思维,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将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教师来说,有必要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

(二)立足实际教学,创建探索实践活动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要想对科学观念展开探究,就一定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展开深入、全面的探究。相反,如果课堂教学中缺少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内容,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那么就会影响整个科学教学活动的推进。因此,在小学科学微项目式学习中,学校应该注重将科技研究中心从室内转移到户外,并与家庭协同合作形成合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星座”后,教师可以在课后和家长进行交流,引导家长在课后带领学生一起去户外观察星空。首先,由家长确定观察星空的最佳地点。其次,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辨别夜空中的星座,并由家长用手机或者相机进行记录。最后,学生对记录下的星空照片中的星座进行标注,由家长发送至线上学习交流平台。亲身观察探索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可以为“夏季星空”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展示学生提交的照片,和学生一起对微项目式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如发现照片中存在的错误,可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三)适当教学留白,增加探究学习乐趣

教师可以适当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留白,以让学生补白的方式分析问题。当然,即使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与预设不一致的问题和情况,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顺势进行引导,也就是通过出现意外事件,将其作为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的新基点,以此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校园生物大搜索”时,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对于如何辨别校园内常见生物这一问题,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完全可以抛开预设的讲授活动,尊重学生的意见。要保证学生提出的意见具有参考价值,这样才能让教学中的留白发挥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分辨校内生物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询问他人、网络搜索、查阅图书等方式,搜索并辨明校园内的生物,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物在校园中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不一定都是有用的,这就需要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观点与立场,对资料做出选择,分析其真实性与实用性。然后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团队中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并确保组内成员的参与度与互动性。最后,成果展示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将团队制作出的项目完整地呈现出来,并开展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适当地缓解枯燥的教学氛围,这种意外与留白的教学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深入理解。

(四)实现师生互动,合作共建高效课堂

在微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教师需转变其传统角色,由原本的指导者转变为项目的协同参与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微项目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拥有广泛的知识网络。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有些问题连教师自己都难以独立解决。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微项目式学习,与学生一同实践,合作探索,解答疑问,分享评估成果。这种新角色的扮演将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和更有效的知识共享。

例如,在进行“能量与太阳”的教学时,教师戴着太阳镜和帽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学生提问道:“为什么在阳光下要戴太阳镜或戴帽子?”通过教师的解释,学生初步认识到了太阳光中还存在例如紫外线这种肉眼看不到的光线,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可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太阳能的转化过程。教师提前准备“平底锅、小碗、玻璃片、两块相同大小的白色布、太阳镜(或帽子、太阳伞等)、温度计、水”等实验道具。教师将平底锅放在课桌上,将两块相同大小的白色布分别放在锅底,并在其中一块布上放置一个小碗。然后解释道:“我们将模拟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并观察布料的变化。”教师将玻璃块或透明塑料片放在另一块白色布上,用来比较。在实验中,学生可以分组观察,记录布料的变化,测量锅底的温度,整理实验数据,并回到课堂分享他们的观察数据。这种师生互动的实验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想法,教师不仅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还是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伙伴。通过这个项目,使学生不仅提高了对太阳能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和实验技能。同时,还拉近了师生关系,成功构建了高效、有趣的课堂氛围,促进了科学知识的积极学习。

(五)搭建展示平台,呈现学生学习成果

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通过做项目,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取得科研成果,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展示学生的科研成果,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小小工程师”这一单元时,学生需要设计塔台模型,然后完成制作,进行测试,最后进行评估改进。当学生做好塔台模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塔臺,并鼓励学生向同学们解释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塔台模型的设计思路,引导其他学生对塔台模型进行评估,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估,帮助学生明确模型的改进方案。在引导的过程中,通过展示与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加深了对实践活动的印象,得到了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肯定,让他们在课堂中感受到了充实和快乐。通过教师搭建的教学平台,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工程意识,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团队精神和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科学观念是学生培养科学素养的基础,其不仅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有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有意思的科学现象充满兴趣,因此,在微项目式学习的帮助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之处,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微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积极合作,发展深度思维和能力,从而实现科学技能和思维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周砚芳.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20,18(13):30-31.

[3]黄申友. 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设计及优化策略——以“创意小乐器”项目为例[J]. 科教导刊,2021(36):61-63.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