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地膜治理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12-25巴银花杨志莹阿茹·苏里坦单娜娜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用地农户污染

巴银花 杨志莹 阿茹·苏里坦 单娜娜

摘要: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入户调查的226份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地膜治理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支持地膜治理技术产生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发展技术应用、提升政策环境以及丰富社会网络都可以促进农户采用地膜治理技术。针对目前地膜污染治理现状,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地膜治理技术应用机制,以提高采用效率。

关键词:地膜治理技术;地膜污染;残膜回收;Logistic回归模型;新疆尉犁县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3)11-0207-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1.03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plastic film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farmer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Yuli County, Xinjiang

BA Yin-hua1, YANG Zhi-ying2, ARU Sulitan2, SHAN Na-na1,2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zer and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Urumqi  830091,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data of 226 questionnaires from the household survey in Yuli Coun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ombined with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lastic film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farmers, and analyze the main sources of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ernal factor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supporting plastic film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mproving policy environment and enriching social networks could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plastic film treatment technology by farmers.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lastic film pollution control, variou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stablish effective application mechanism of plastic film treatment technology, so as to improve the adop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 plastic film treatment technology;plastic film pollution;residual film recycling;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Yuli County of Xinjiang

地膜覆蓋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兴起,并在日本、欧美等国家迅速普及,带动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被称为农业中的“白色革命”[1]。自20世纪70年代地膜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地膜用量及覆盖面积一直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地膜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物质资料之一[2],地膜覆盖种植不但可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同时还可抑制田间杂草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3]。1992年中国地膜使用量为38.03万t,2019年中国地膜使用量增长到137.90万t,占农用塑料薄膜的57.3%,28年间地膜使用量增长了2.63倍。地膜覆盖面积从1992年的5.934×106 hm2增加到2019年的17.628×106 hm2,增长了1.97倍[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的西北干旱绿洲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对农用地膜依赖尤为严重[5]。同时,1992—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膜投入量迅速增长,从2.65万t上升至24.26万t,增长了8.15倍,是全国地膜使用量最高的区域。由于农用地膜回收的不及时和不完全,导致部分地膜残留于土壤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膜年残留率约24%,平均为265.3 kg/hm2,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发展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6]。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地膜污染治理的日渐重视,相关部门对预防农田地膜的残留污染制定了一系列措施。2016年5月正式开始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7],其中规范了农用地膜的使用厚度,且废旧地膜要按照规定回收处理,以加强对地膜污染的综合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早期实施地膜回收试点的省区之一,现已初步建立自治区、地(州)、县三级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8]。在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膜污染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地膜回收难度大、成本高、预期收益难确定等因素,地膜回收率仍低于农业农村部制定的80%的目标[9]。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中也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10],可见作为地膜的直接使用者,农户采用也是地膜污染治理的关键一环,他们也应当参与地膜污染的治理行动中[11]。本研究将通过对农户采用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农户采纳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应用和促进地膜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信息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12],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下游,占地面积59.7×103 km2。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县域内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 975 h,年降水量30~150 mm,无霜期长。根据2020年新疆统计年鉴,巴州地区地膜覆盖总面积为3 147.896×106 hm2,其中尉犁县为704.293×106 hm2,覆膜率约为100%[13]。由于地膜覆盖时间久,深度耕层地膜残留量过高,致使土壤污染严重,尉犁县经过2011—2021年残膜回收、棉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等项目的实施,逐步实现了尉犁县地膜回收技术的广泛应用[14];但是现阶段治理工作相对滞后,且未获得当地政府的足够支持与重视,使治理技术应用得不到深入的推进。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地膜使用量、地膜覆盖面积等相关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年鉴2020》《新疆统计年鉴2019》《新疆统计年鉴2020》中获取。于2021年7—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进行实地调研,选取尉犁镇、塔里木乡、兴平乡、墩阔坦乡、喀尔曲尕乡、古勒巴格乡等不同的乡镇单位开展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个体特征、文化程度、劳动力构成、种植规模、种植收入、回收特征6个方面,并100%回收问卷调查数据。发放问卷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为90.4%。

2.2 模型建立

就农用地膜治理技术应用的决策而言,外部因素主要是由技术特征、政策环境和社会网络组成。技术特征包括技术本身的风险、成本、服务、效果以及技术的难易程度[15];政策环境主要包括中国针对地膜残留污染问题采取的经济激励、强制治理、增加信息获取通道等方式;社会网络是指农户与鄰居、亲戚和与之地块邻近农户所形成的熟知信任、技术支持和互动学习等非正式联系[16]。

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回收特征和认知情况。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家庭特征由劳动力构成,包括种植规模和收入;回收特征包括农户回收的特点、当地的回收现状等;认知情况通过对地膜污染的重要性认知这一中间层因素造成农户环保行动上的差异,接受指导和培训改变的是农户认知状况,对生态环境是否关心则是农户环保意识的直接反映;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决策也会受个体差异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上述分析,建立了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构成的农用地膜污染治理技术采用的决策模型,见图1。

2.3 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防治技术分析

农用地膜残留污染防治不仅需要提高农户认知意识,并且要从源头管控,坚持高效替代、利用回收等。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尽量减少残膜的覆盖度,结合生产实际推广科学的覆膜技术和揭膜技术,同时加快残膜回收机具研发,提高地膜的高效回收。现有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防治技术如表1所示。

2.4 指标选取

根据农用地膜治理技术采用决策模型,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回收特征、认知情况、技术特征、政策环境和社会网络7个方面选取了19个影响农用地膜治理技术采用的因素,各指标赋值及相关说明见表2。

2.5 研究方法

农用地膜治理技术采用是二分类变量,即支持或不支持,设“1”表示农户支持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应用,“0”表示农户不支持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应用。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地膜治理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Pi=F(a+j=1mβjXji)=][11+exp[-(α+j=1mβjXji]]

(1)

对式(1)取对数得到Logistic模型的线性表达式,计算公式为:

[In(pi1-pi)=β0+β1X1i+…+βjXji+…+βmXmi+∈]  (2)

式中,Pi 为农用地膜技术采用概率;Xj(j=1,2,…,m)为第j个指标;m为指标数;β0为常数项;βj(j=1,2,…,m)为通过最大拟然估计得到的自变量回归系数;∈为模型残差。βj 为正值时,表示第j个指标对农用地膜治理技术采用有正向影响;βj为负值时,则表示第j 个指标对农用地膜治理技术采用有负向影响。

3 实证分析

3.1 多元农业经营主体特征分析

由表3可知,在本次调查农户里,从劳动力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劳动力占比60.2%,女性占比39.8%。从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来看,由于受访农户年龄偏大,受教育的机会少,学历层次相对低一些。其中,农户年龄在40~50岁的占47.3%。小学学历有32人,占14.2%;初中学历有87人,占38.5%;高中学历82人,占36.3%;而本科只有25人,占11.0%。家庭农业从业劳动力人数为1~2人的有104人,占比46.0%;3~4人有91人,占比40.3%。农业经营主体为种植大户的人数有88人,占比39.0%;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人数有78人,占比34.5%。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30%~50%的有91人,占比40.2%;50%~70%的有70人,占比31.0%。使用地膜为10~15年的人数有82人,占比36.3%;15年以上的人数为59人,占比26.1%。回收地膜方式为搂耙的有72人,占比31.9%;机械回收的有69人,占比30.5%。在了解地膜污染治理技术中,了解的有85人,占比37.6%;知道,但不了解的有91人,占比40.3%。在调查残留地膜是否造成作物减产时,认为减产显著的有88人,占比39.0%;认为影响不显著的有59人,占比26.1%;认为没有影响的有59人,占比26.1%。在对农田废旧地膜是否应该进行回收和防治中,认为非常必要的有119人,占比52.7%;认为没有必要的有59人,占比26.1%。这表明该地区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人数占多数,农业收入占比较高,当地也在促进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这些因素也促使农户使用地膜的年数较长。

3.2 技术特征分析

由表4可知,从农户利用专业机械回收的意愿来看,表示赞成的有145人,占比64.2%;表示不赞成的有81人,占比35.8%。在机械回收地膜缺点中,认为没有回收点的有81人,占比35.8%;认为回收成本太高的有74人,占比32.7%。在促使使用地膜治理技术因素中,农户选择国家的补贴力度的有71人,占比31.4%;选择政府宣传的有66人,占比29.2%。调查结果表明,赞成利用专业机械回收的农户占比较高,但由于回收模式不完善,没有配套设施和相应措施,导致地膜治理技术应用的推广进度缓慢。

3.3 政策环境分析

由表5可知,在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倡导专业机械高效回收的农户意愿中,表示支持的农户有130人,占比57.5%。在政府是否应该增加示范点和相应的技术指导中,表示支持的农户有152人,占比67.3%。在政府是否应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农户的环保意识中,表示支持的农户有125人,占比55.3%。在政府是否应该对地膜利用与回收进行鼓励和补贴政策中,表示支持的农户有158人,占比69.9%。接受过政府关于地膜回收的组织培训和相关宣传的农户会产生相关方面的认知,地膜回收的意愿就会更加强烈。

3.4 社会网络分析

由表6可知,农户在地膜污染治理技术信息获取渠道中,选择跟周围农民学习的有65人,占比28.8%;通过网络学习的农户有62人,占比27.4%;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宣传等获取的农户有61人,占比27.0%。社会网络会促进农户参与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应用中,通过与周围农民沟通学习、网络学习或其他宣传渠道获取信息,都可以促进农户对地膜污染的认知。

3.5 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7可知,从内部因素的多元农业经营主体特征来看,年龄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地膜治理技术,也可以理解成伴随年龄增长,越不支持地膜治理技术;使用地膜年限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支持地膜治理技术,表明使用地膜年限越长,越倾向于支持地膜治理技术;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支持地膜治理技术,说明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越倾向于支持地膜治理技术;了解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地膜治理技术,即越不了解地膜污染治理技术,越不支持地膜治理技术;在残留地膜造成作物减产方面,可以发现残留地膜造成作物减产越严重,越支持地膜治理技术;对农田废旧地膜进行回收和防治可以显著负向預测支持地膜治理技术,也就是越认为对农田废旧地膜进行回收和防治有必要的,越支持地膜治理技术。

从外部因素来看,农户利用专业机械回收的意愿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支持地膜治理技术,因此赞成使用专业机械回收的,支持地膜治理技术的比例会越高;农户面对机械回收地膜缺点时,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农户对目前机械回收地膜的前景是抱有期望的。从政策环境方面来看,赞成政府应该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倡导专业机械高效回收。这说明发展技术特征、提升政策环境都可以促进农户赞成地膜治理技术的应用。

4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中外部因素成正向预测作用,对农户支持地膜治理技术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从技术特征出发,有学者研究得出,在现有的技术环境下,发展机械回收为主、辅以人工捡拾是治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的趋势[17]。加大对新型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发力度,示范推广机械化回收,进行补贴政策和奖惩措施宣传都可以提升农户对地膜治理技术应用的接受度;从政策环境出发,学者提出社会规范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环境规制也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18],本研究中政策环境对农户采用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应用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从社会网络看,部分学者开展了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社会网络通过信息交流传播、金融、人力与物质资本方面的互惠支持和互动学习等机制对农户技术采纳决策产生影响[19-22],同样本研究从信息获取方面诠释了农户社会网络的特征,实证研究表明社会网络也有着正向影响。

农户是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主体,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应用模式的研究,对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技术采用效率,促进农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23]。因此,针对目前地面污染治理现状,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地膜治理技术应用机制,以提高技术供给和采用效率。

本研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的226户进行地膜治理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如下:①新疆农用地膜回收率低,地膜污染形势严峻;②农户对地膜污染危害认知相对缺乏,因此影响了残膜回收率;③实证分析表明,外部因素是影响农户采用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其中技术特征、政策环境、社会网络成正向预测作用,对农户支持地膜治理技术的决策产生明显影响。促使更多农户采纳农用地膜治理技术应用是推动地膜污染治理的关键,可为地膜污染严重地区的治理技术应用推广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 瑶,单娜娜.新疆废旧地膜污染现状及治理[J].农业与技术,2020,40(19):107-108.

[2] 李若帆. 不同覆膜条件对春玉米种植的作用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4.

[3] 严昌荣,刘恩科,舒 帆,等.我国地膜覆盖和残留污染特点与防控技术[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31(2):95-102.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42.

[5] 褚卫红,石亚辉. 农用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影响及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S1):142-143.

[6] 郑兆峰,朱润云,路 遥,等.农户地膜回收决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云南省9个典型农业县的调查数据[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0,36(7):890-896.

[7] 车柯蒙,李 昉. 新疆全面禁止超薄农用地膜[N]. 人民政协报,2026-05-05(6).

[8] 王太祥,杨红红.社会规范、生态认知与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3):14-20.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绿色方案治理“白色污染”[EB/OL].http://www.xinjiang.gov.cn/xinjiang/hbxd/201809/74d35f4e31 21441eb89960c03c4ed0cc.shtml,2018-09-16.

[10] 郭纬琼.自然之友、绿发会诉常州三家化工公司土壤污染纠纷案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11] 王太祥,王 腾,张朝辉.新疆棉农白色污染治理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1):44-52.

[12] 王永红,刘茂秀,史军辉,等.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幼龄中天杨叶生理参数的光响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4):17-21.

[13] 国家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14] 朱庆德,秦 洪.尉犁县机械化回收棉田残膜技术的推广应用[J].新疆农业科技,2017(3):9.

[15] 李楠楠,李同昇,于正松,等. 基于Logistic-ISM模型的农户采用新技术影响因素——以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种植技术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542-551.

[16] 李小建. 农户地理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7] 裴新民,金晓青.新疆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中國农机化学报,2014,35(5):275-279.

[18] 侯林岐,张 杰,翟雪玲.社会规范、生态认知与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研究——来自新疆1056户棉农调研问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12):54-59.

[19] 卫龙宝, 李 静. 农业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安徽省茶叶产业集群的微观数据[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12): 41-47, 110-111.

[20] 杨志海. 老龄化、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来自长江流域六省农户数据的验证[J]. 中国农村观察,2018(4):44-58.

[21] 李芬妮, 张俊飚, 何 可. 替代与互补: 农民绿色生产中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33(6): 51-60,94.

[22] 旷浩源.农村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扩散的关系研究——以 G 乡养猪技术扩散为例[J]. 科学学研究,2014,32(10):1518-1524.

[23] 龙冬平,李同昇,芮 旸,等.特色种植农户对不同技术供给模式的行为响应——以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种植示范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5):135-142.

猜你喜欢

农用地农户污染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住建部:城市大数据已覆盖400个城市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与耕地地力评级结果的对比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