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兵马俑艺术与秦王朝的美学气象

2023-12-25陈望衡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秦兵马俑兵马俑战车

陈望衡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1974 年,陕西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这就是秦兵马俑的发掘。秦兵马俑在秦始皇的陵墓区内,被学术界认定为秦始皇的陪葬俑。经过数年开掘,已清理出一、二、三个俑坑,共有陶俑8000余件,后又发现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铜禽坑、百戏俑坑和各式各样的府藏坑等180 余座。另外,还发现各种墓葬500 余座,以及大量的宫殿建筑遗址。可以说,陵园已有的发掘全面地展示了秦朝陵墓陪葬文化场景,如此巨大的规模,如此精美的陪葬物品,可以说,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仅此一例。虽然陵墓陪葬文化丰富多彩,但突出的是兵马俑,多达8000 个的兵马俑,相当于现今一个师的兵力。兵马俑制作之精美、陈列之整齐,规模之巨大,不仅让人心灵震撼,而且让人深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葬礼美学?它反映经过了数百年战火洗礼,浴火新生的秦帝国到底是怎样一个帝国?按事死如生的观念,兵马俑艺术所直接体现的葬礼美学是秦王朝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充分展示秦王朝崇尚军功、崇尚科技、崇尚艺术、追求卓绝的审美气象。它是崇高的丰碑,是超前的绝艺,是惊世的神技。

一、军功丰碑:统一中国,威武神圣

秦朝原来是西北一个很小的诸侯国,生产方式很落后,往往为中原国家视为夷狄。然秦朝还是兴旺起来了,而且最后还灭掉了六国,成为中国的统一者。可以说,秦朝奠定了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基础,奠定了中国作为统一国家的基础,秦帝国的统一中国,其历史意义之伟大,无可比拟。必须注意,秦的统一中国,不是用说服,不是用文化,而是用武力,残酷惨烈的战争对于秦帝国来说,犹如每天的早中晚三餐,平常不过。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诚然。但是,当历史由春秋进入战国,诸侯之间的战争越来越联系着中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统一之时,战争就逐渐显露出意义上的差别。无疑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中国统一最有可能的秦国,它的战争就具有了更多正面的意义。战争,在秦帝国,是作为国家行为来理解的,关乎国家命运,人民的命运。它是国战,这点与六国无别。但是,当它的战争朝着统一中国的方向发展而且具有更大的可能性的时候,它的战争就有一种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军事的重视,必须从秦始皇的先祖秦孝公(公元前362―公元前338)重用商鞅变法(公元前359)说起。商鞅变法的核心主要为三个,重农,重战,重刑。三项中,重农是核心。《商君书》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1]农战二者中,农为本,以农养兵,以兵强国,以兵尊主。《商君书》说:“为上忘生而战,以尊主安国也。”[1]

当时天下大乱,百家争鸣,为的都是强国,主要为三家,一为儒家,一为道家,一为法家。儒家强调仁义,认为仁义可以强国;道家强调自然,认为无为可以强国;法家强调农战以及法制,认为这三者才可以强国,这其中,战是最重要的。商鞅痛斥儒家误国:“《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国好力者难攻,以难攻者必兴;好辩者以易攻,以易攻者必危。”[1]秦孝公采纳商鞅的意见,实行农战国策,迅速强大起来。荀子曾经去过秦国,对于秦国的强大有着深刻的印象:“威强乎汤武,广文乎舜禹”[2]。秦国领土原来很小,之所以广大,主要是扩张,而扩张的力器则是军队。而军队之所以强大是因为采取了强军之策。荀子的《议兵》篇说,秦国原来领土狭小,生活资源匮乏。君王用强权逼迫人民去打仗;用穷困断绝了人民不去打仗的生路,用奖赏鼓励人民去战场杀敌立功。秦国对军功的奖赏是“五甲首而隶五家”。于是“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夺无由也”[3]。正是因为奖罚分明且重奖重罚,所以,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四世有强,非幸也,数也”[3]。

秦始皇陵区所发现的兵马俑共有四个俑坑(第四俑坑未建成),数千件兵马俑,作为纪念碑式的文物,具体由两个军阵、一个中军,以及若干军事设施组成:一方兵马俑坑有陶俑、陶马约6000 件[4],已发掘出土的约2000 件,其中战车22 乘,拉车的陶马88 匹,武士俑1900 余件。“它是以步兵为主、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的大型军阵。这一军阵由前锋、左右翼卫、后卫及军阵主体四大部分组成。”[5]105“二号俑坑的编列与一号坑不同,它分为四个单元,即四个小阵有机地组成一个多兵种的曲形阵”[5]111,“三号坑是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军阵的指挥部”[5]122。“总观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是整装待发的居阵,而不是战阵。”[5]123除此以外,它还有诸多与军事相关的设施。

如此规模巨大的军阵,如果说只是用于守卫陵墓,那是不可信的,它只能是两种用途:一是冥军,就是说,秦始皇认为,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还会有战事,他还是最高的军事统帅。另一种用途,它是军功的纪念碑。从军阵为居阵来看,这后一种具有最大的可能。如果不是就它的实际用途,而是就它的伟大意义来说,它也应该是一座伟大的军事纪念碑。

战争,从美学上来说,它有四个维度:

第一,从战争的文化性质来认识。大体上,正义的战争,其美学意义是正面,非正义的战争,其美学意义是反面的。这正义的标准可能有多种,其中一种,就是看它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何种意义。秦灭六国的战争,如果就它对于中国统一的意义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因此,作为军事纪念碑的兵马俑,它的美学性质为崇高。这崇高,洗去了战争的血腥与喧嚣,留下的只是圣洁与静穆。

第二,从战争的指挥艺术来认识。战争也是一种艺术。春秋战国时期,出了不少军事家,他们的军事指挥艺术可以说是具有美学意义的。产生于春秋的军事著作《孙子》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其中也有着深刻的美学意义。也许,其中具体的美学观点,很难找到,但它对于战争性质及战争规律的认识既充满着智慧,体现出哲学上的真,同时也体现人性的善和人道主义的关怀,因而也体现伦理学上的善,因此它是真与善的统一,而真与善的统一必然展现出审美的光辉。秦朝的军事家很多,进入《史记》列传的就有白起、王翦。司马迁评白起:“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评王翦:“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

第三,从军人的风度来认识。战争是军人的行为,军人有特有的服装、特有的风度,从而展现出不同常人的形象,军人的风度主要体现为整齐、威严、英武、果决,这点我们在下节将展开论述。

第四,从军阵的形象来认识。军阵是战争基本的组织形式,具有严谨性与灵动性,它的功能主要体现为最有效地且最大量地消灭敌军,军阵具有一种美,既有形式的美,也有功能的美。

以上四个美学维度在秦兵马俑都有充分的体现。

秦朝自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开始,励精图治,重农强兵,征伐六国,取得不少胜利,在战争史上写了一页又一页的辉煌,仅从战争艺术的角度来谈秦主导的战争,也可圈可点,可赞可歌。就秦统一中国这宏伟大业来说,秦兵马俑无疑是最合适的纪念物,它是摩天的纪念碑,这纪念碑本也可以立在地面上。

作为秦始皇的陪葬,8000 枚兵马俑不只是秦地宫的守卫,也不只是秦始皇的陪伴,还是在地下的世界对自己威权的宣示,这种宣示对于早于他进入地下世界的六国诸侯也许是一种惮压,但更重要的应该不是这种实际的意义,而是丰功伟绩的纪念。这种纪念,在地面上主要是封禅,是勒石铭碑,这些始皇均做了。在地下,他还需要做这样的纪念活动,但不取地面上这样的方式,而是在取另一种方式:在地下陈列一支威武雄壮之师。

8000 座兵马俑,就是8000 个巍峨军碑,它是中国统一战争的纪念碑。

二、超前绝艺:高度写实,个性鲜明

从艺术美学的维度来看兵马俑,让人心灵极为震撼的是它高度的艺术水准,这里,集中体现在雕塑上,主要为人物雕塑,其次有军马雕塑。

1.高度写实

兵马俑的主体是兵,兵士造型完全写实,人物的个头与真人一样,均1.7~1.8 米,面目五官、体形、四肢均以真人为楷模,另外,人物的穿着、发式一如当时的人物。兵士按兵种,可以分出步兵、骑兵。

步兵俑:(1)根据分工,有轻装步兵俑、重装步兵俑。“轻装步兵俑立于军阵前锋或阵表,重装步兵俑为军阵主体。前者轻捷,利于奇袭;后者装备完善,利于坚持与敌格斗。”[5]53重装步兵俑(又称铠甲步兵俑)又可分别出圆髻铠甲俑、扁髻铠甲俑、介帻铠甲俑。(2)根据动作,有立射动作步兵俑、跪射动作步兵俑、持长兵器动作步兵俑。(3)根据着装,有穿铠甲的轻装步兵俑、重装步兵俑,也有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俑、重装步兵俑。(4)根据配合,有独立步兵俑、隶属战车步兵俑。隶属战车的步兵俑的数量不等,但有规律可寻。

骑兵俑:二号俑坑有陶马126 匹,每匹马前立骑兵俑一件。骑手身高1.8 米左右,一手牵拉马缰,一手持弓弩。马的大小与真马相似,身长约2 米,通高1.72米,马背上配有鞍具,马头配有络头、衔、缰。骑兵的服装不同于步兵,上装袖口较窄,双襟较小,襟边开合口在胸的右侧,这样举足上马比较方便。下装为长裤,裤口紧束足腕,足登短筒靴,这就是赵武灵王倡导的“胡服”,这种服饰,先是在赵国军队流行,后为秦国军队接受。此外,还有武器及其他的军事装备,所有这一切或完全为实物,或按真实情况模拟制作,其与兵士的配置完全同于现实。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秦人的心目中,阴间世界完全同于现实世界。兵马俑的考古,有助于人们认识当时秦国军队装备的真实情况。它的科学造型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以真为美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当时社会高度仿真的造型能力,堪谓巧夺天工。

2.形神兼备

形神兼备是写实型雕塑的美学追求。秦兵马俑的雕塑在形与神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出色,首先是形,体形合乎比例,四肢动作自如,这都还不算什么,最出色的是面部表情。雕塑师善于利用面上的细部,深挖兵士心中精神世界,比如,有这样一尊兵士雕塑,他头戴高帽,帽顶后耸,似因惊恐,头自然朝后。兵士脸孔尖削,耳朵上提,眼珠瞪圆,注视下方,两撇胡子,嘴微张,似在说什么,整张脸显示出惊鄂的神气。虽然略有失色,但仍然在努力镇定,努力把持自己。正是因为注重到形神兼备,让人感到这俑是活生生的人。从他们的眉眼,可以透视其内心的活动;从他们的鼻口,似可以闻到紧张的声息。

秦兵马俑中,有些战士处于临战的状态,有一尊人俑为跪立持弓状态,人物面色严肃,凝视前方,嘴巴合紧,整个形象,似乎块块肌肉都处于紧张之中,极见出人物临战的心理状态,这是形神兼备的典范之作。

为了突出神,有些俑,其形有些失实,比如眉毛、胡须、眼珠,都有适度的夸张。但这些夸张恰到好处,显示出工艺师极高的艺术概括水平。这种做法,让我们想到南北朝的大画家顾恺之对于人物画的美学追求。顾恺之说:“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晤对之通神也。”[6]

3.共性与个性统一

人物个性有诸多情况:有些因职业见出个性,有些因年龄见出的个性,有些因身份而见出的个性,有些因状态见出的个性,有些因心理见出的个性。种种不同的个性统一在一起,成为复合个性。以上这些方面在秦兵马俑中均可以找出典型。

(1)身份个性。身份个性指因身份而见出的个性。突出例子是将军俑与兵士俑的区别。兵马俑坑出土的人物俑,绝大部分为兵士俑,有少数军吏俑,而将军俑只有一位。将军俑出土于一号坑,高1.97米,高出于一般战士俑。将军俑戴冠,士卒俑没有冠,戴介帻或束发挽髻。将军俑的铠甲,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将军俑的甲衣,衣边有绚丽的几何形图案,前胸、后背、双肩有彩色花结。将军俑身体高大,体格强壮,目光炯炯有神,威严沉稳中不乏仁厚。两撇胡须向两旁翘起,见出几分帅气与浪漫。他的两手在腹部相互拿着,显出气定神闲的气象来。

(2)状态个性。状态个性指因状态而产生的人物个性,主要指因战时状态、临战状态与平时状态而见出的个性区别。一号坑出土一尊跪射兵士俑,他面容严肃,眼光锐利,沉着坚定,全身肌肉紧绷,手持硬弓,随时准备放出利箭。这是临战状态而见出的个性。处于临战状态的战士个性基本都是这样的样子,而处在队列中的战士,则没有这样的紧张,神情有的严肃,有的放松,有的嘴角似带微笑,有的眉目似在走心。

(3)心理个性。心理个性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后天的原因多为修养所致,而修养与年龄、教育、家庭相关。秦陵的兵俑的模样绝不是千遍一律,而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心理个性主要通过面部造型体现出来,据参与考古的学者袁仲一说,战士俑的面部造型,粗分可以分出8 种,细分达47 种,胡须达24 种。不同神情的俑,达百余种[5]77。这当然还只是大致的区分,实际上远不至于此。虽然兵马俑的造型有一定的模型,但陶俑工艺师在制作时有意在人物的面部上表出细微的差别,不仅在人物的面部及动作上下功夫,还在胡须、发髻、帽子、铠甲、战袍上做足文章,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在他们的心目中,每一个陶俑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是鲜活的生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参观兵马俑后说:“越看越觉得神态很不平凡——在严肃中显得活泼,在威猛中显得聪明,在顺从中显得充满自信等等引人入胜的个性特征。”[7]

4.塑绘结合

秦兵马俑全部彩绘。秦俑色彩特点主要是明丽,鲜艳。彩绘雕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传统,这一传统可能始自先秦,具体物证可能就是兵马俑了。

人类的艺术大体上经历过一个崇尚共性到崇尚个性的过程。为人们赞美不已的古希腊雕塑虽然个别作品显示出崇尚个性的光彩,但总的来说,还是以共性为主。欧洲雕塑崇尚个性应该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事了,而距今二千年的秦兵马俑竟然能够在众多的军人雕塑中见出个性,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了。

秦朝向来以军功见称,其实秦人也崇尚艺术,如果社会不是从上至下普遍地崇尚艺术,秦兵马俑绝对达不到这样高的艺术水准。在雕塑审美上,秦人注重人物个性,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其审美趣味逼近现代审美。让我们不解的是,秦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由秦兵马俑开创的重写实、重个性、重精神气质的审美取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中国艺术表现过早地抽象化,与之相关的是共性化、形式化、程式化牢牢地统治着艺坛。艺术发展步子过慢,少有大的变化。人物画、山水画,基本上都有套路,陈陈相因,缺乏活力。此中的原因耐人寻味!不过,这也反衬出秦人艺术观以及艺术水准的超前。

三、神技炫耀:技化为艺,利巧合一

秦兵马俑坑除了出土战士俑外,还出土了战车、马俑。这些战车和马俑充分反映出秦朝先进的工艺水平。

1.战车

秦兵马俑坑内共出土战车140 余乘,其中一号坑50 余乘,二号坑89 乘,三号坑一乘。如此多的战车伴随着英武的勇士陪葬,这是有原因的。先秦的战争,车战极为重要。大体上,一辆战车配上若干名步兵,战车上有三员战士,据中一位为御手,负责驾车,左右两位为用武器刺杀敌人。战争开始时,在激烈的鼓声中,战马拉着战车奔驰向前,冲跨乱军,步兵随之扩大胜利。战车上配制的武器一般有弓弩、殳、矛、戈、戟等五种。《诗经・閟宫》郑玄注释中说:“兵车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

古代的车战为阵战,春秋时期,一般要待双方都列好队形,才发动攻击。《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宋襄公亲率大军与楚人战于泓,宋军已列阵,而楚军还没有过河。宋军的统帅几次要求襄公下令攻击楚军,宋襄公都说不行。等到楚军阵势排开,还未到宋襄公下令,楚军就排山倒海地打过来了,宋军大败。由此看来,先秦春秋的作战很像是君子之战,不过这种情况到了战国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战争中的种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秦国主要采用多兵种联合作战,除了车战外,还有骑兵与步兵的联合作战,战争极为残酷惨烈,对于战车的要求远高于春秋时期。

兵马俑出土的战车,据专家研究,是战国时期最优秀的战车,达到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较之商、西周,以及同时的其他各国的战车,它的战车有诸多重要改进,如:

第一,车舆的改进。车舆是御手、战士活动的地方,其重要性可以想见。殷商、西周的时候,舆广为94~150 厘米,进深73~107 厘米,春秋战国时期,车舆广110~150 厘米,进深82~110 厘米,而秦俑坑的车,舆广为140 厘米,进深110~120 厘米。秦的车舆加宽了,其蔽在车的行进变慢,但对于在车舆中战斗的军士来说,就方便多了,一是御手可以方便地调整战车的方向与速度,左右两翼的战士可以更灵活地保护好自己,却又能更便捷地击中敌人。

另外,车舆底部的铺垫也有所改进。殷商、西周、春秋时代,车舆底部都是铺木板的,从战国开始,有些国家用革带编织物铺舆底。秦俑坑出土的战车及秦始皇陵出土的一、二号铜车马,均用交叉编织的革带物铺舆底。革织物舆底较之木板舆底,要舒适、柔软,同时又防滑,便于战士在车舆中活动。

第二,车轴、轨距的改进。殷商、西周的车轴一般为300 厘米,轨距为215~240 厘米。春秋战国时期的车轴般为240 厘米,轨距一般为155~200 厘米。显然,车轴、轨距均有所缩短。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战车车轴和轨距也有所缩短,车轴为250 厘米,轨距为190 厘米。战车的体量变小了而灵活度增强了。这样做,更适宜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面上作战。战国时,战争规模加大,远距离作战是常事,战车的灵活与否远比战车的体量大小重要得多。

第三,车轮的改进。车轮的重要性,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考工记》为“轮人”设节,开篇即云:“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既具,巧者和之,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5]94这里首先提到制作毂、幅、牙的材料要好,其后,要求工匠制作的水平要高,要巧。具体巧到何种程度?毂要“利转”——转得很灵活;辐要“直指”——笔直地连接毂与轮圈;牙即车轮的外周,要求“固抱”——将轮子坚固地围住。这三点在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战车上均有所体现。毂的改进:殷商、西周的毂为直筒形或算珠形,春秋战国时期变为腰鼓形,而秦的战车的毂为壶形,由于壶形,中部空间大,因而可以减少磨擦力。车辐的改进:主要是将辐条的数量规制化,统一为30 条。牙的改进:轮牙为十节曲木,采用榫卯结构扣合而成,牙的断面呈腰鼓形,这样,着地面积就比较地仄,又因为牙的两侧为弧形面,可以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车行泥地不易带泥。

秦兵马俑坑中战车先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仅上面所谈三点,已经见出它的先进性。秦人充分地开展军事科技的研究,不仅让军事科技的成果运用在战阵的组织上、战事的指挥上,而且还运用在军事设备包括战车制作上。战车的制作已经见出科技与艺术的统一,科技强调原材料的选择,功能的设计以及在结构上的准确落实,这种设计需要一定机械学、物理学的知识为支撑。艺术则强调巧妙,包括巧妙的工艺,巧妙的造型,巧妙的结构等等。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真向美转化,秦人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得很出色的。

2.铜车马

秦始皇陵区出土有两乘铜车马。两乘铜车马的大小相当于真车马的二分之一。它们都属于秦始皇仪仗队的车驾。按规制,皇帝出行有三种扈从的车驾:大驾、法驾和小驾。它们属车乘数不一样,大驾81,法驾36,小驾9(一说12)。秦始皇陵出土的两乘,均为法驾扈从。一号车通长225 厘米,通高152 厘米,总重量1061 公斤。车上立一高柄铜伞。伞下站立一御官,手执缰绳。此车古名立车,又名高车。车马通体彩绘,马头上的络头、缰绳、项圈全是金银打制。车上配有兵器,它的性质为兵车,起着保护皇帝的作用。二号铜车马,通长317 厘米,通高106.2 厘米,总重量1241 公斤。车上有一个方形的车箱,顶上有盖,车箱前边和左右各有一窗,车箱后边有门。车箱的前方坐着一位御官,两手执着缰绳,驾马四匹,并排而立,威武雄壮。此车通体彩绘,金碧辉煌。一铜辔上有朱书大字:“安车第一”。据此可知此车为安车。此车开窗即凉,闭窗即温,因此,又名辒辌车。两乘铜车马的御者均为御官,并非一般的御手。二号御官跽坐,地位更高,据专家分析,他的身份可能是奉车郎。两乘车均是秦始皇扈从仪仗车,可以想见秦始皇的车驾更为豪华。

两乘车均有零部件3000 多件,金银构件共占二分之一,其余为铜构件。专家们经过八年的功夫方才将两车清理组合完毕,可见其复杂。

让我们惊叹不已的不只是秦朝高度的科技水平,还有科技向艺术的转化水平。众所周知,由科技到艺术有一个中间环节,它就是工艺。工艺兼工与艺,其性质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利与巧的统一。将科技转化为工艺,再从工艺转化为艺术,这不仅反映秦人高度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也反映出秦人的一种审美取向:崇尚科技的审美价值,崇尚由科技转化而来的工艺的美。

四、追求卓绝:锐兵利器,绝艳惊心

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40000 余件,有剑、戈、矛、戟、铍、金钩、殳、钺、弓、弩、箭镞等。这些武器的制作不仅突出地反映秦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突出地反映秦的艺术趣味。秦的艺术趣味主要从剑、铍这两种武器见出。

秦兵马俑坑出土青铜剑27 件。秦剑为长剑。一般来说,长剑便于穿刺,但因为剑体长而易于折断。为了让长剑不至于折断,秦朝铸剑匠师,将剑厚薄做了有节奏的改变,自剑的基部至剑的锋端,其厚薄递减的落差不一样,基本节奏是厚―薄―加厚―再薄―再加厚―大薄―加厚―减厚八段。这种做法,体现出高度的智慧。效果兼顾了功利与审美:一方面,剑更锐利而且更坚韧了;另一方面,剑身变化有序具有节奏之美。因此,这种智慧内含科学与审美,既是科学智慧,又是美学智慧。

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表面有一层灰黑色的光辉,据科学工作者研究,青铜剑表面做过铬盐氧化处理。正因为如此,出土的青铜剑没有被锈蚀。《中国冶金史》编写组的学者认为,铬盐氧化处理这种技术近代才出现,而从秦兵马俑坑青铜剑上发现这一工艺,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发明这一工艺了。

中国古代对剑特别重视,号称“宝剑”。它是防身的重要武器,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剑通常为军队中高级军吏乃至国君所佩,将军、国君均以拥有名贵的宝剑而自豪。剑在春秋战国时期充满着神奇的色彩,有关它的每一个故事都星光灿烂,扣人心弦。

兵马俑坑中另一重要兵器为青铜铍。共16 件。铍由铍头、柲、镦组成,与矛相似,但铍头比矛头长,更锋利,铍头与短剑有些相似,但短剑是短兵,铍不属于短兵器。铍主要流行于春秋,在秦它还是重要的兵器,直至汉代消失。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铍,很完整 ,造型很美。它的突出特点是铍身两面布满云朵般的花纹,这些花纹不是刻画而成的,而是铸造之时就存在于器表之上,经过打磨后,清晰显露。兵器上有这种花纹并不罕见,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剑身就有菱格状的隐性花纹。据专家研究,这种花纹是由一种名为“硫化法”的工艺制成的。

青铜兵器之美与打磨分不开,秦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兵器均经过精致的打磨。王学理先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那时必定发明并使用着多种相当精密的加工机械,而且所使用的工具是钢铁性质的,尽管其动力还只是靠人力所承担。”[8]

秦人兵器的精美见出秦国工匠技艺精湛,技艺的精湛不仅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艺术水平,而且需要一种精神,此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只一种精神,而是多种精神的融合,但核心的是高度的责任感。秦兵马俑身上都注明工匠的人名或符号,这不仅是为了查责,而且也是一种自豪。其实,工匠责任感的核心应是自豪与自信,自豪、自信均有一个“自”,“自”强调人的个体性、特殊性、创造性、荣誉感、自由感、幸福感。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它才是人真正的美。

秦始皇陵墓区出土的兵马俑及相关的兵器、战车,在出土之际就轰动世界,而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歇,其原因,一是因为它太重要了,二是它还有诸多的谜要解。

通过对秦兵马俑及相关兵器、战车的分析,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秦帝国具有怎样的美学气象?主要有四点:尚武,尚艺,尚科,尚绝。

尚武,其社会意义是推动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其人性意义是弘扬精忠报国不畏生死的英雄主义精神。尚艺,是强调秦王朝文化所达到的先进程度。对于全部文治来说,艺只是一项,但艺是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文明水准的亮丽展现。无疑,秦在雕塑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不能不为之叹服。尚科,指的是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在战争年代,兵器无疑处科学技术的前沿。制作兵马俑当然不是为了展示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但它实打实地说明在当时的中国,秦无疑是中国先进科技的卓越代表。尚绝,指的是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极致。秦是一个非常重视管理的国家,各项制度都非常严格。从事各项事务的人员也有一种敬业精神,这同样反映秦文化的高度。总起来说,秦兵马俑是秦诸多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它是一面鲜亮的旗帜,上写着“大秦”,而“大秦”就是中华的前身。

猜你喜欢

秦兵马俑兵马俑战车
美军M2A3战车
最炫战车秀
不可思议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旅行攻略
未来战车大猜想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兵马俑
我们的战车驰过来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秦兵马俑重心测量及临界地震加速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