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3-12-23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专精生态圈数字化

文/ 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课题组

精准纾困提信心、融通创新增动能、数字赋能助供给,助推杭州市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量多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特色和活力所在,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课题组深入研究杭州市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精准纾困提信心、融通创新增动能、数字赋能助供给等对策建议。

一揽子政策助企纾困成效显著

2333家中小微企业调研结果显示,通过实施中小微企业扶持一揽子政策体系,减税降费稳定发力,纾困救助成效显著,推动行业产业提能升级。

纾困聚焦救助,企业发展稳中向好。疫情以来“杭十条”“杭四十条”“杭五十二条”等系列企稳经济基本面、激活市场主体的重要组合政策包,对中小微企业纾困救助成效显著。一是企业实现盈利和净利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约八成的企业实现盈利,其中,净利润增量10%以上的企业占比达24.13%。此外,2022年中小微规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9亿元,较2018年年均增长77亿元。二是企业预期向上、经营信心得到改观。在政策包施行后,有64.52%的企业反映当前经营情况有所好转,销售额出现增长的企业占29.1%,77.14%的企业对后续经营预期持乐观态度。2022年中小微规上企业营收规模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2876亿元和2578亿元,较2018年年均增长836亿元和66亿元。三是2022年中小微规上企业提供就业岗位77.1万个,较2018年增加1.4万个。60%中小企业用工数稳中有升,降薪的企业仅占3.39%。

助企服务完善,减税降费稳定发力。为缓解疫情等因素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近年来,减税退税、减租、缓缴税费等一揽子纾困政策持续实施。一是税费减免政策效应显著,中小微企业税费成本下降显著。二是企业普惠性政策惠及面广,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水电气缓缴、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等政策通过率高,依次为90.52%、84.91%、65.59%。三是“五险一金”成本持续下降,53%的企业“五险一金”在人力成本占比低于20%,近80%的企业“五险一金”占比低于40%,缓缴社保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压力。

政策攻坚难点,提能升级亮点纷呈。系列政策精准发力,产业生态圈构建和主导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五大产业生态圈稳定快速发展。2022年,五大产业生态圈中小微规上企业占比42.8%,实现营收7071亿元,占中小微规上企业营收的54.9%。全样本企业销售额增加的占29.1%,而生物医药(45.16%)、高端装备制造(38.86%)与智能物联(31.61%)等产业生态圈企业销售额增长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其中,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智能物联产业净利率实现增长的企业分别达到86.66%、87.87%、86.53%。二是“鲶鱼效应”凸显,带动主导行业更新迭代。2022年,中小微工业企业前十大主导行业营业收入占比达67.5%。其中营业收入前三名的主导行业由2018年的电气机械(9.8%)、计算机通信(9.0%)和化学原料(8.7%)更迭为2022年的计算机通信(14.0%)、电气机械(10.9%)和通用设备(7.5%)。三是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截至目前,杭州市前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计320家,位居万亿GDP城市第六位,其中近九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来自五大产业生态圈。

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外经济形势变化影响,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当前的突出困难主要包括:

短期增长动能面临三重压力。一是内需不足叠加用工成本上升加大经营难度。调研中,多数中小微企业反映当前主要困难是内需不足。与疫情前相比,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付出的人力成本增加较为明显,48%的企业人力成本同比增加。相比其他行业,部分产业生态圈人力成本增幅更为显著,生物医药(61.29%)、高端装备制造业(61.14%)的企业人力成本增长。二是消费降级叠加用能成本上升制约增长动能。与疫情前相比,企业在日常经营所需的煤、电、油、气等能源生产要素成本的总和增加。根据调查数据,43.76%的企业出现用能成本增长,其中7.63%的企业用能成本涨幅超15%、11.32%的企业用能成本涨幅在5%~15%之间。三是出口下滑叠加物流成本上升冲击企业效益。外贸需求持续不振影响企业出口,2023年1-6月杭州市出口总额2404.2亿元,同比下跌了3.8%。调研中多数中小企业反映,相比疫情前,出口下滑导致订单下降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2022年同期相比,中小微企业原材料、产成品的交通物流运输成本增加,48.35%的企业反映物流成本增长、6.9%的企业涨幅超15%、13.12%的企业涨幅在5%~15%之间。其中,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全链条运行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长期高质量发展面临三重挑战。一是大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调研过程中,某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反映中小微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过程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存在机会不对等现象。例如,在各类政府采购的招投标中,即便服务能力或产品质量相近,采购方也更青睐大企业。二是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格局有待加强。调研数据显示,76.2%的中小微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其中智能物联和生物医药产业分别有高达89.2%和61.5%的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部分中小企业反映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专业化能力较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呼吁释放链主企业的创新动能。三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要素支撑能力不足。调研中了解到部分有意愿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或第三方服务供给不足,转型慢,转型难;相比大企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研发、设备、人才、资金均有较大短板;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第三方数字技术服务市场供给不足,大部分服务商局限于特定行业或特定场景,深耕本地制造业的信息工程服务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较为薄弱,服务的精准度、深度与广度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个性化需求。

助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纾困提信心。切实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一要通过完善现代服务体系,切实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运输、仓储、配送等领域数字化改造,降低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全链条运行物流成本。要依托数字化平台,重点关注困难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精准对接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精准落实助企纾困降本,如借鉴深圳政策,对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实行一定期限内“水电气”欠费不停供,免收欠费滞纳金。二要出台一批保障性政策,加强市场主体平等保护,保障中小微企业在市场准入、获取生产要素、招投标等环节中的平等待遇。如扬州实施减免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实行差异化缴纳保证金等政策,确保中小微企业公平享受政策红利。还有的地方要求一定金额以下订单优先委托中小微企业,并给予适当优惠,确保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三要进一步延长纾困救助政策期限,实现政策缓释效用。在助企纾困政策到期前,提前发布相关政策后续支持的期限,继续施行现有减税降费、稳岗留工、金融扶持等普惠性政策,稳住企业预期,提振经营信心。

融通创新增动能。一要深化构建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共享的创新生态。依托大企业,联合中小微企业,建立和完善融通创新机制与政策,加强“头雁企业”的平台资源集聚、信息共享、合作对接能力建设,完善创新共享服务体系,创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共享实验室和服务平台。二要助推创新载体提能造峰。以高能级科创平台和创新中心为牵引,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快汇聚全球顶级科创要素。通过补贴、加计抵减等叠加优惠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质量创新支撑。三要强化创新资源有效引导。积极鼓励链主企业开展源头创新,大力扶持产业链上中下游中小微企业依托创新源,开展面向市场的“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推动全产业链质量提升。

数字赋能助供给。一要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以“产业大脑”为支撑,以中小企业发展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型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效。二要强化专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供给。加强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服务,优化调整数字化转型策略和措施,鼓励服务机构对共性问题多、投资小、工期短、易推广的中小企业轻量化数字化改造给予更多解决方案。

产业生态圈强发展。一要深化产业生态圈链强链补链固链。深化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等五大产业生态圈的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充分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产业链内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实施产业生态圈链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形成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链。如参考重庆围绕产业生态圈链关键技术需求,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构建“总院+分院”“母基金+子基金”的中小微企业育成体系。二要积极扶持引导中小微企业参与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五大产业生态圈的高质量发展。引导中小微企业进入科技成果评估、转化、投融资、商业化开发服务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为五大产业生态圈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支撑。三要依托产业生态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先导区内实施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工程,以全产业链质量提升为导向,实施“产业链企业培优计划”。

猜你喜欢

专精生态圈数字化
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专精特新”轴承企业之检测与试验初探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新区制造生态圈
数字化制胜
跑步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