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视角下大学生论文中的语言不规范现象研究
2023-12-23贾俊玲
贾俊玲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离校前必须完成的一项考核任务,直接考察的是大学生能否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恰当选题,是否具有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间接考察的是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折射出的是大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写作素养。
大学生毕业论文中的语言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语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的不规范。行文以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的语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阐述大学生毕业论文中语法平面和语义平面中语言不规范现象,以期大学生能够规范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写作理论素养和学业文书的写作能力。
我们(听话人)在判断说话人所说的话是否可接受时,必须按照该句话语义表达和句法表达是否符合规则来进行。语义表达和句法表达常会考虑符合语义表达的整套规则、符合句法表达的整套规则、把语义表达和句法表达结合起来的表达规则(音位层次除外)。基于此,我们能够推导出三种不合规范的话语:“语义不合规范但句法符合规范的话语、句法不合规范但语义符合规范的话语、语义和句法都不符合规范的话语。”[1]为此,我们将语法和语义平面的不规范现象纳入大学生论文中语言不规范现象分类中。大学生毕业论文中语言不规范现象还有一类是从语用学角度阐释的语用平面的不规范,不属行文阐述的内容。
为准确地掌握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我们的语料(即行文例句)一方面搜集了本科学校、“双高”职业院校及《XX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中语言不规范现象,以保证搜集到的语料广泛、全面;另一方面,将语料分类,认真筛选,以保证选取的语料具有典型性。
一、语言不规范现象及成因分析
1.语法平面
(1)主宾搭配不当
成分分析能更清楚地分析出词的意义,但不能很好地分析整句的意义。由于句子的意义并不是组成该句词和其他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所以我们采用述谓结构对句子的语义单位进行分析,从而[2]探究语句运用是否规范的问题。
例1:二十二世纪一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
例2:一百年来,冰心女士在旧传统承续与新传统生成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述谓结构,即主要的语义单位,由变元(或逻辑项)和谓词(或逻辑术语)构成,包括一谓述谓结构、二谓述谓结构和零位述谓结构三种类型。其中,二谓述谓结构表示为[a.→P.b]或[b.→P.a]或[a.P.b]。二谓谓词P支配的是两个变元,即a和b。例1和例2述谓结构就属于二谓述谓结构,分别表示为(二十二世纪.→是.社会)(冰心女士.→形成.特色)。显而易见,这两个例句中的连接成分二谓谓词支配的首位变元、末位变元的意义违背了选择限制条件。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句中首位或末位变元的意义可以从“句子的前一部分‘溢到’后一部分或从“句子的后一部分‘溢到’前一部分,即变元意义的某些特征可以从语义环境推测到”[1],若特征之间出现任何不一致都会导致读者难以接受该语句,该句则存在语病。例1首位变元“二十二世纪”是表示时间的名词,很容易使人想到句中末位变元也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但该句末位变元“社会”不具有[-时间]特征,两者搭配,语义不相容。同理例句2“冰心女士”[+生命]与“特色”[-生命]语义不相容,导致语病的形成。所以我们应将例1句中的“社会”改为“时代”,例2在“冰心女士”后加上“作品”一词。
例1和例2之所以会出现语义矛盾,究其原因在于同时受谓词支配的两个变元其理性意义存在矛盾。理性意义,又叫外延意义或认知意义,是语言交际的核心因素。缺少理性意义,语言交际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大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若避免主宾搭配不当应考虑述谓结构中变元的理性意义所指内容是否一致。
(2)定中搭配不当
例3:作品描述了战争过后,饥饿、绝望和悲凉的难民们流离失所的惨状。
句中“饥饿、绝望和悲凉”与“难民们”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构成定中短语。这句出现语病的原因在于语言搭配意义运用不当。搭配意义“是由一个词所获得的各种联想构成,而这些联想则产生于与这个词经常同时出现的一些词的意义”[1],搭配的词语具有高频率再现的特点。“悲凉”与“悲伤”都是形容词,语义成分为[+凄凉],但“悲凉”[-生命],“悲伤”[+生命]。“悲凉”多形容环境,“悲伤”多指人情感上的伤感。由于搭配意义的不同,“悲凉”经常与“气氛”“环境”之类的词语同现,与句中“难民们”语义不相容,所以应将“悲凉”改为“悲伤”。
(3)动宾搭配不当
错用搭配意义,导致语病出现的例子在大学生毕业论文中还有很多,比如动宾搭配不当。
例4:法治社会,执法部门应依法规范和协调公民间的冲突。
若想准确地辨别例4表达是否规范,就必须分清语义单位的层次,即述谓结构。该句的述谓结构为(执法部门.→规范协调.冲突)。显而易见,“规范冲突”搭配不当,不可接受;“协调冲突”可以搭配,可接受。“规范”,动词义指按照既定的标准、规则进行操作,常与行为、动作类的词语搭配。形成语句不规范的原因是大学生忽略了句中多项联合谓词与前后成分搭配的标准。当句中多项谓词处于并列关系时,一定要判断它与多个变元搭配是否符合语法规范。不符合就会形成语误。
例1-例4告诉我们:为避免词语搭配错误,我们应熟知常见词语的搭配意义,这样才能提高语言的敏感度,快速形成语感,有助于对语义进行准确理解。
2.语义平面
(1)语义偏离
例5:这类词孪生能力很强。
例6:这些食品一直获得小朋友们的爱戴。
意义的成分,或叫区别特征,是以词义为核心的。学者利奇提出用成分分析法对词义进行分析,直到分析到词的最小意义成分或最终的对比成分为止。“孪生”“爱戴”两词的理性意义用成分分析法表示为:孪生[+双生]、爱戴[+敬爱][+拥护]。这两个词各自隐含着一个背景信息,即[+生命],同时作为句中谓词,要求变元在语义上具有[+生命]特征,即能够发出动作行为的人。但例5、例6违背了选择限制条件,其中例5句中变元(词)是无生命的,与“孪生”一词隐含的信息[+生命]相矛盾,致使语言不规范现象产生。因此,我们应将“孪生”改为“派生”。例6句义中的语义单位为(食品.→获得.爱戴),食品[-生命]与爱戴[+生命],语义偏离,我们应将“爱戴”改为“喜爱/欢迎”。
例7: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公然提出“淡化语法教学”的观点。
语言的情感意义反映了说话人的个人感情,包括他对听话人和所谈事物的态度。情感意义具有依附性特点,通常是由词的理性意义或内涵意义表达出来的。例7就属于忽视“公然”一词的“情感意义”而形成的语误。句中“公然”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讲是贬义词,有明目张胆、毫无顾忌之意,这是整个社会对“公然”一词公认的语义特征。基于小学生思维认知水平,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提出有关语法教学的观点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这与“公然”一词所带的情感意义不符。所以,我们应将这句话中的“公然”改为“公开”。
例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名科技工作者在乡村普及科普知识时指出随着CPU制造技术的更新,计算机将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这说明……
这句形成语言不规范的原因是大学生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意义。社会意义就是一段语言所表示对使用该段语言的社会环境意义。某一区域或社会阶级语言、某世纪语言、某领域语言、某风格语言、某等级语言(如口语、礼貌用语)等都能体现出词语的社会意义。对于宣传科普的对象,乡村百姓并不了解什么是CPU,所以大学生应站在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用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CPU的含义,但正因为论文作者忽略了这一点,致使语义偏离。
(2)语义重复
①指称性重复
例9:A残雪的作品中充满着大量的丑陋、恶心意象,B残雪的作品常以审丑、变形的方式来表达对荒诞世界的独特感受。
分句A和B的话题都是在谈“残雪的作品”,所以分句B的主语“残雪的作品”应删去,避免语义重复。
例10:目前及近期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起适用于信息系统组态平台构件的标准模型。
句中“目前”与“近期”都是表时间的词语,语义重复,可删除其一。
②修饰性重复
例11:一时间“出国热”在一大批正在就学的莘莘学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这句表达不规范,不能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同义词连用而形成的语误,即定语“一大批”与后面的“莘莘”同义,应删其一。
③陈述性重复
例12:《白鹿原》的创作归根结底,即是民间文化的体现……。
例12中的“即”[+就是],与“是”连用,语言不简洁,“是”是冗余成分,所以句中“即”或“是”运用其一即可。
例10-例12基本陈述类型为“X是同义反复”。判断这三个例句的句义为不可接受,主要的方法是运用基本陈述的类型进行检验,有时还要考虑语言交际的“理性意义”。
(3)语义抵牾
语义抵牾指的是“语言符号含义明确,但前后不一致或者存在矛盾”[3]。
例13: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例14:关于苏轼作品的艺术特色,几乎每人都认为……
这两句陈述类型为“X是一种矛盾”。其中,“X”指例13、例14的一整句话。例13中“不收礼”“收礼”存在着否定和肯定间的矛盾,所以属于语义抵牾中的“性状矛盾”,即事物性质上认定的矛盾。例14属于语义抵牾中的“范围矛盾”。“几乎”是“接近,差一点”的含义,并不是全部;“都”指全部之意,两者并用形成了语义抵牾,应将这两个词删去一个。
无论语法平面还是语义平面中的语言不规范现象,其句义都可以通过主要的语义单位——述谓结构进行分析。述谓结构分析中若违反了选择限制条件,或谓词与变元间、或变元与变元间、或变元与前边的句法成分出现“意义”(理性意义、搭配意义、情感意义、社会意义、内涵意义等)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句中某些话语或词语在上就会“不合乎语义”,出现语误。
在判断语法平面上的语误时,我们首先按照结构原则,在句法上把一个句子分析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先从句子的直接成分开始分析,按层次逐步进行,直到分析完它的最终成分(最小句法成分)。其次,找到句中的谓词、变元、修饰变元等成分,运用成分分析法分析其词义成分,分析中若发现存在区别特征不相容的情况,语言就产生了不规范现象。分析中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掌握“意义”,并正确运用成分分析法分析出语义成分的区别特征,就能够准确找到语病所在。
在判断语义平面上的语误时,分析句义是真实还是谬误主要从命题入手进行判断。此处应注意语义学的命题研究的是陈述句,不研究命令句和疑问句之类的句子。因为每一个疑问句、命令句都有与之对应的基本陈述。基本陈述类型有“X和Y同义、X蕴涵Y、X和Y不一致、X是同义反复、X是一种矛盾、X以Y为前提、X是语义异常”[1]七种情况,运用这七种陈述类型推理句义真实性,就能够检验出句子自身的有效性。当然判断者也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综上所示,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论文中语言不规范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对语言专业知识、语言规范标准掌握不扎实。据调研,高校(含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类专业均开设过语言类专业课程,其余专业全校设有大学写作、毕业论文指导类公共选修课,所以大学生语言运用不规范现象的深层原因与“大学生汉语学习意识、兴趣”“高校语言类课程设置”“三教改革”有关。
二、提升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措施
以“大学生语言”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文献,共1473篇。最早研究始于1993年,至今已有30年历史。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学者熊国保2001年提出的“加强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4]一说。尽管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学者一直呼吁并应给予重视的话题,但至今大学生写作中仍不断出现词不达意、错字连篇等现象。基于此,根据上述我们对大学生语法、语义平面语言不规范情况的解析,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汉语类专业教师应从三方面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重视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判断、指出与改正语言偏差的一种能力,是概略和系统的语言感知能力。其中概略语言感知能力是“以日常语言说出改正理由的能力”[5],这是对非汉语言类专业学生的语感提出的要求;系统语言感知能力是“以语法术语说出改正理由的能力”[5],这是对汉语言类专业学生的语感提出的要求。
语感具体培养方法:大学生多读文学经典作品,读一些优美、自己喜爱的作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教师用普通话教学,提高学生对学习任务报告等书面材料的修改能力。
2.提高汉语学习兴趣
在X省两所高校979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中进行关于“影响大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因素”的问卷调研,“语言知识的学习、学习兴趣和意识态度、社会语言环境(网络语言)、教师教材教法问题、英语对汉语的冲击、自身语言能力不强、国家政策的引导”7个因素中,23.9%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和意识态度”是提升语言能力的首要因素,占总人数的比例最多。由此可见,在诸多因素中,大学生对“学习兴趣、意识态度”尤为重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语感判断语言规范性难免会出现错误,所以提升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关键在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爱学语言知识,使外因——客观因素(“三教”改革等)借助内因(学生)起作用。
提高汉语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大学生入学初,通过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意识到语言知识对学生学业文书写作(学术论文、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和日常文书写作(求职信等)至关重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言知识的热情。其次,净化社会语言环境。教师教学中择机向学生渗透媒体语言的使用规范,如广告语、报刊、电视、网络语等这些新出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但又运用得不规范的语言(词语、短语等)标准,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敏感性的同时激发其主动了解语言、主动学习语言的欲望。
3.推进“三教”改革,普及语言知识
“影响学生学习汉语兴趣的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显示:大学生认为首要因素是“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有趣性”,占总数的48.8%;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自身汉语知识的缺乏”,均占总数的19.2%;最后,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占总数的12.8%。由此可见,高校汉语教材、教法、教师改革还应继续深化推进。针对汉语言类专业教学,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日常生活编写活页式教材,阐述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加趣味性;尝试案例法、项目任务法等教学法,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努力提升人格魅力;建构语言技能课程训练体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对于非汉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学校要完善语言类公选课程设置,开设语言系列讲座,普及语言规范知识,提高其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其改正语言不规范现象的能力。
结语
我们在辨析大学生论文写作是否存在语病、其表达是否可以被接受时,首先,通过语感判断,具有语言学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还应考虑语言的句法表达(语法)、语义表达是否符合规范。
其次,我们应注意语言的不规范现象是可以转化的。学者王希杰教授曾提出“零度和偏离”理论。其中,“零度”中的“操作零度”指语言规范理论,如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等。人们运用语言交际时,如果遵守语言规范,言语达到理想表达效果,甚至运用积极修辞,语言就会出现正偏离;反之,如果不遵守语言规范标准,言语则会产生负偏离,即语言不规范现象。
由于“规范”与“不规范”现象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汉语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升大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大学生能否规范运用语言文字,关键在于其是否准确了解、掌握了语言的标准。熟知语言规范标准,大学生不但能有效提升书面材料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快速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大学生毕业、就业进行相关文书的写作及准确的表情达意都极为重要。因此,高校应亟待采取措施,重视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快推进汉语规范化工作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