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构新时代主流文化认同

2023-12-23

学习与探索 2023年10期
关键词:建构价值时代

颜 玉 凡

(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3)

一、引言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进而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1]。“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打造具有强大的主导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主流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1)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被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是汇集整个社会多元化价值的体系。参见杜仕菊、刘林:《脱嵌与再嵌:新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包容性重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为视角》,《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年第6期。进入新时代,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非对社会转型中涌现出来的观念形态的静态筛选和整合,也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灌输而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知识框架,其已发展为将群众个体价值与社会整体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以从广泛的社会共识中孕育出的普遍认同为基础,兼具情感与理性、历史与现实的国家精神阵地。为了使主流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价值观引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不仅需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完善其时代内涵、价值主旨和发展面向,以形成具有时代先进性和核心思想稳定性的观念认知体系,还需要遵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主体性立场,让人民群众对其树立牢固认同,为其获得历久弥坚的发展定力提供强大的民意支撑。

当前,主流文化认同的建构既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面临史无前例的时代机遇。坚实可靠的主流文化认同,取决于其能在具有开放性、稳定性、包容性与整合性特征的建设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化构建不断优化自身体系,把国家层面的文化认同建构与人民群众的价值理念塑造以及精神文化需求有机融合起来,以文化认同体系的发展合力来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既需要加强主流文化对社会运行规律的解释力,给予群众正确的价值引导;也需要让人民群众回归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以此作为扩大认同人群的孵化器;还需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手段,通过多元途径提升主流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实践力,从而实现主流文化认同在新时代的全方位建构。

二、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意识形态引领,推进新时代主流文化认同解释性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指示时,再次强调应“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而这要以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主流文化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来获取群众认同为前提。认同理论是一种“根据个体认知和社会机制之间的交互关系来解释个体社会行为的视角”[2]。主流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来自这种文化经由合理解释社会成员的生活实践而与民众建立起的一种牢固联系。根据习近平文化思想,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建构应当把由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体系作为一项表达载体,通过构筑一套认知世界和他人的理念体系,既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经济生产的形式与内容所遵循的道义与原则予以阐释,又对民众在社会交往中的生活际遇给予合理解释,借此发挥主流文化在社会建构中的主体性作用,指导群众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角色的内涵,培养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寻找群体归属感、获取社会认同的行动实践的主观自觉。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建构应是一种创造性地将宏观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与微观个体叙事相结合的解释性建构。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一系列原创性、时代性的理论观点,正是由于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因而能够获得人民的广泛认同。

(一)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正确解释来引导民众建立理性认知

一些植根于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之中的无形力量会持续影响社会成员的个人境遇和人生轨迹,特别是存在于一部分领域的由阶层分化和文化区隔而导致的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的结构性现实,削弱了一些人对社会和自我的认同感。然而,这并未削减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功能,恰恰相反,“只有当传统生活规则成为问题的时候即传统社会出现分裂的时候,对系统意识形态的寻求才有可能并愈益迫切”[3]。有些人因社会的快速流动而困扰于生活的不确定性,产生焦虑与失落感,由此他们需要寻获能够指导其认知思维、规划其行为实践的行动指南,而作为文化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的意识观念恰能担负起该项职责。它为人们提供了对其生活经历和人生境遇的应然理解模式,并能借此引导人们对社会制度体系的理性认知。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新时代主流文化不仅具有正确而真实的解释现实世界运行机制的意识形态属性,还可以为人们描述他们通过主流文化所倡导的内容和方式,来实现其期许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利益目标和社会地位,进而使社会成员找回生活秩序、缓解社会性焦虑。又由于“认同是皈依的,因为它们呈现的正是人们想要的”[4],所以主流文化的这种特殊的解释性功能就可以唤起民众的认同感。

(二)将国家意志、个人期待和制度目标有机融合以深化民众的归属感

在当代社会,主流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性力量,对社会成员依然具有价值观念整合和意识倾向引导的重要功能,而这不仅以人们对它现存的或过去的情感为基础,还有赖于新时代主流文化能够“为个体在进行的社会变革中提供一个方向感”[5]。这是因为在现代化潮流中,主流文化不仅已演变为一种镶嵌着国家政治目标和生活取向的感知性价值观念体系,还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能够连贯性识别和解释新的社会事务和生活现象的价值信仰体系,它可以帮助社会成员将自身价值诉求与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目标联系起来,让人们在旧有生活秩序已然解体的不确定性中找到方向指引,人们的认同感也就此油然而生。从这个层面上看,确立新时代主流文化认同是一种目标性建构,它源于人们对价值目标取向的抉择和对现实人生目标的追寻的有机统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新时代主流文化善于捕捉人们对自我发展的想象力,并将其与人们对社会发展和制度构建的期待联结起来,据此提出对社会成员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国家发展承诺及奋斗目标。这种具有感染力的主流文化将国家意志、个人期待和制度目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社会成员意识到自我愿景正在被国家制度付诸实践,认识到文本订立、制度运行是与人民的期望高度一致的,使人们更加坚定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进而又让其对主流文化持有更深的认同感。

三、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立场,加强新时代主流文化认同主体性建构

在我国长期以来致力于维护政治认同的集体化社会中,党和政府是主流文化的建设主体,其通过严谨的话语体系、制度理念和政策实践宣传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力争使其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当民众接受了主流文化的政治观念、普遍养成社会主义信仰的自觉意识时,他们就会对执政党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主流文化的主体性认同便由此而生。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领域出现了民众阶层固化和利益分化的趋势,导致思想观念及其行动实践愈加多元的同时,群体冲突也有所抬头,群众迫切需要主流文化在合理阐释现代社会现象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为其树立当代文化观和价值观提供正确指导。主流文化认同则更加依赖民众基于日常生活经历和体验而对社会主义信仰产生认同感的自主意识。基于此,习近平文化思想着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在此思想指导下,主流文化建设一方面着力加固民众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公共观念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也赋予政府为使这种文化与各阶层群众的实际诉求相契合,而运用多元化策略来构建具有公共精神内涵的国家思想体系的主体责任。

(一)按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强化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被现实社会所塑造,又作为社会实践的行动主体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因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让人们在需要、能力、个性与自我价值实现等主体性方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422。按此理念,社会主义文化应为实现和保障个人自由发展凝聚思想共识,社会主义制度应通过给予民众正义、自由、发展等价值承诺和伦理规范来突显其优越性,而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建构中的主体性地位则对构筑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基础不可或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7]224

在当代社会的深刻变革中,中国文化建设从思想内涵到运作机制始终秉持着社会主义文化“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出发点。这集中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中。其用24字的文本话语对每个公民的权利与发展的价值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予以昭示:在国家层面,中国应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人民国家;在社会层面,人民应生活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在个人层面,人民应以“爱国、敬业”的职业操守取得事业发展,以“诚信、友善”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展开社会交往。当前,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加注重围绕“人民性”来增强主流文化认同主体性塑造的号召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8]19。贯彻这一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深化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建设之人民主体性的本质要求。在此之中,人民的支持与参与既是建构主流文化认同的核心目标,也是评价这一认同是否建立的核心标准。

(二)藉由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所激发的创新活力,赢得人民的理性认同

主流文化是一种结构性体系,它按照国家意志来影响或缔造能够为民众普遍认可的主流思想观念。但个人仍然具有对这种文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作出自主判断进而合理选择接受与否的能力。在纷繁芜杂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会根据生命认知和自我期待,为自己规划具有认同意义的生活方式,并创造彰显自我价值的生活秩序。对此,主流文化若要建构民众认同,就应针对民众个体在不同领域的自我实现方式,对其认同建构模式进行创新,让民众因主流文化对其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创造性和前瞻性指引而产生认同感。这不仅需要各阶层群众广泛参与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评价,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使他们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人翁,也需要各类社会组织介入进来,实现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激活主流文化生产的创新力,以更多更好的与人民心灵相通的思想文化成果使主流文化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更加坚定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9]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让多元主体围绕两个“结合”来推动主流文化创新。

(三)借助各类行动主体之间的价值认同传播,扩展主流文化认同的主体范围

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这种建构特征使主流文化认同在行动主体之间具有传播能力。政府虽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确立了公共价值观及行动规范,但是当代主流文化的认同主体并非这些思想观念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因在社会交往中的体验感悟而产生认同感,随着认同感逐渐内化为价值信仰,他们又会自觉地成为主流文化认同的传播主体。这些传播者会向其他行动主体主动推介主流文化的思想要旨和核心理念,旨在将主流价值信仰传播到各类社会群体中。这让新时代主流文化认同能够利用行动主体之间相互传递认同的传播性特征来拓展其主体性建构范围。当人们遵照主流文化实现自我价值而对现行体制形成价值认可时,他们就会萌发传播主流文化价值理念的自觉意识,帮助主流文化吸纳新的认同主体。据此推知,主流文化认同的这种传播性越强,就越可以让它拥有更广泛的行动主体共识基础。于是在新时代,为了有效增进主流文化认同的传播,国家制度应让各阶层群众能公平共享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文化建设成果,使他们在国家意志主导下平等协商、友好交往。

四、立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两个结合”,推动新时代主流文化认同实践性建构

进入新时代,为了集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主流文化认同的培育机制和传播模式理应在不断的思想解放中与时偕行,根据思想建设实践的具体特点,探索操作性强、适应性好的主流文化认同建设途径。对这种主流文化的建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同时,“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9]。“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领域的新突破和新高度,其指引全国各界协力从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展开主流文化认同的实践性建构,塑造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质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2)主流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具有民族色彩的传统文化;其二,体现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其三,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指向。参见朱其锋:《文化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我国主流文化的认同》,《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进而使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10]、推动中国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立根之基。

(一)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弘扬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社会主义公共精神

随着现代社会形态的快速发展,国家治理体系设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它为传播社会主义文化观念、实现主流文化认同打造了重要的公共空间,成为主流文化价值理念通过公共文化生活传导来促进群众对其建立认同的媒介。“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性制度构想中,文化品位和阶层各不相同的人群可以共同参与到政府构建的公共文化生活之中,在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现代社会中,建立一个人人互相认识、互相扶持的社区日常网络,重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纽带,从而重塑社会认同和个人心理归属感。”[11]进入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力图通过系统治理来完善制度,以巩固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为价值旨归,通过挖掘和调动各种文化资源,以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满足群众的多样化公共文化需求,吸引他们共享公共文化生活,让民众在公共文化空间中接受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理念的熏陶,逐步树立起符合国家意志的文化观和生活观,进而在此基础上养成社会主义公共精神,形成对主流文化的坚定认同。

(二)借助视觉文化载体向民众输送文化符号象征以增强主流文化的传播成效

21世纪以来,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新兴媒体传播发展迅猛。由于它具有直观性强和可控性好等优点,使隐含于视频和图像中的情感渲染和记忆得以嫁接,日益显著地影响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以视觉感知为重要思想传输介质的视觉文化已成为传播主流文化的新型载体。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重视利用视觉文化传播渠道的高效构建性,把视觉文化符号象征与主流文化的思想理念和规范作用连接起来,借助通俗易懂的视觉传播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在这些符号象征中,进而对民众进行教育和感化,借此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激励他们萌生感性认同,以提升主流文化在现代文化生态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例如,可以在视觉媒体的图像传播中凭借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视觉话语来宣传国家制度理念与政策,并通过完善国家仪式等改进权威象征性制度,从而为主流文化增添亲切感和归属感。

(三)运用前沿科技营建坚持党管文化方向、多元传媒交互融合的现代大众传播体系

大众传播是随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文历史变迁而不断演进的,它受到所处时代的人际交往模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在社会结构中与政治、经济和法律等领域的体制机制相互作用。虽然大众传播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中样貌不一,但其都试图为受众设置接受与理解社会信息的社会认知框架,构筑被受众所广泛认可的媒介化社会,以此影响受众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交往方式,使受众认可其在信息传递中显露的价值倾向,进而让主流文化在公众观念意识中结构化、鲜活化。在此意义上,大众传播是培育主流文化认同的重要社会控制手段。

进入新时代,随着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社交媒体的迅速兴起和文化新闻传媒管理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大众传播的速度日趋迅捷化、形式越发多样化,对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扩大其公众认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依托“互联网+”技术将社会化与个性化优势交织在一起的云媒体、自媒体等线上传媒的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造成极大挑战。为了巩固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坚持党管文化走向、由党把握政治方向的公共传播的基础上,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目标,对大众传播思路进行创新则势在必行。由此,主流文化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前沿科技手段以改进其传播方式、提高其宣传技能,建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相辅相成的现代大众传播体系,为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思想整合能力,营造强大而高效的宣传机制。

五、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主流文化认同三维建构的交互关系和综合效应

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的新时代,主流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愈发突显。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主流文化在认同客体方面的解释性建构、在认同主体方面的主体性建构和在认同方式上的实践性建构,组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思想理念价值认同建设体系。该体系在主流文化认同三维建构的分布式发展基础上,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使整体建设效益扩展化、最优化。

(一)解释性建构为主体性建构奠定了认同情感基础

通过解释性建构,具有强大说服力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能够将国家意志有效渗透到人们对其生活经历与发展走向的常识理解与价值判断中,让群众把经验型文化思想观念转化为常识型文化价值理念,树立个人发展志向与国家发展愿景相契合的人生价值目标,并在此驱使下,自觉接受主流文化对他们的价值观培育和日常行为规范。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凝聚为具有社会广泛共识的共同发展理想,以中国梦为价值标识和动员话语,通过持续的设计、完善和实现中国梦来引导和整合所有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借此把主流文化的价值理念浸入到各类群体的价值信仰选择中,使人民在对主流文化的价值共识中筑牢国家归属感,进而树立主人翁意识,为主流文化认同建设打牢富有认同情感的群众心理基础。

(二)主体性建构为实践性建构培育了践行主体

人既是文化的认同主体,同时也是建构文化认同的最基本行动主体。稳固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主流文化认同必须由人民通过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因此,引导人民主动加入国家文化建设,则是展开主流文化认同建构实践的基础性前提。而这需要在主流文化认同建构中塑造人们的主体意识,使人们得以从自我、群体、社会等多元渠道实现其主体性认同,以此激发他们对主流文化认同建构实践的参与积极性。如今,主流文化认同的主体性建构是在人民的个体认同实现与社会认同达成之间的互构中推进的。新时代的主流文化认同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映射出了群众个体属性和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价值联结,为人民描绘出国家发展愿景与个体人生价值之间双向互构的蓝图,使人民自觉认识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进而让广大人民群众受此激励,踊跃投入到主流文化认同的建构实践中。

(三)实践性建构为解释性建构提供经验材料和现实佐证

社会主义文化在构建实践中会根据国家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与转型,将国家层面的价值信仰体系融入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常识中,以此获得人民对它的常识性认同。这种深植于人民生活观念中的认同,对主流文化认同价值体系具有深入土壤的现实意义,而该价值体系的强大整合力也正来源于此。进而言之,主流文化能否获得常识性认同,取决于其能否在实践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念系统来指引国家思想建设和个体行动取向,从而发挥整合社会理念、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功能。这需要主流文化既能够根据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来为人民群众解答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问题,也要求其能对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予以合理阐释,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修正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以此推动主流文化构建不断与时俱进。这种经过实践检验的主流文化会让群众对其加倍认同,从而自觉遵照其所宣扬的价值理念、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于此之中,主流文化认同就具备了难以抗拒的渗透力和引导力。

(四)主流文化认同三维建构是层层递进、相互推动、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建构是逐层推进、循环提升的。其作为一个对价值目标趋同、接受和践行的动态过程,必然会经历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实践的三个阶段,即“解释性建构→主体性建构→实践性建构”的发展过程。而在主流文化认同建构实践中又会获得新的认知,进而开启新一轮建构过程,每经过一轮循环,主流文化的发展水平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就三维建构的作用机制而言,通过解释性建构不断提升群众的情感体验是促使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机制;在主体性建构中激发出来的自我发展需求驱动是使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根本动力;而以实践性建构来培养群众按照符合主流文化观念的行为规范来开展行动实践的惯习,是强化他们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的有效方式[12]。 这些机制组成了紧密相连、互为依托、不可分割的主流文化认同建构系统。

结 语

总之,主流文化认同的建构是一个经久不息、一以贯之、连续发展的过程。它的物质根基、价值理念、运行逻辑的持续进步是建立在坚实可靠、稳步推进的基础上的。在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使命任务中,主流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更为明显,国人对主流文化的高度认同是将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推上新台阶的必备条件。因此,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准确把握民众认同感的新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便成为主流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新时代主流文化认同的建构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有机结合,以其鲜明的能动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新高度,形塑凝聚民族气质、体现文化品格的当代中华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在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上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建构价值时代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