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时间移动动词的隐喻表达与意象图式

2023-12-22李雪莲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时间性构词图式

李雪莲

1. 引言

本文主要通过认知模式的意象图式来研究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的动词是如何引用隐喻机制来表征的。

隐喻是以人类经历、体验、活动等为根基,是创制新词汇的重要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事物不断诞生,而这些新事物需用合适的词汇来命名。人们为了减少词汇记忆的压力,常在原有词汇的基本语义基础上,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隐喻机制来扩展其语义,并创制出新的词汇。而这些新词汇往往表抽象的概念,可从形象思维中抽“象”来理解其抽象概念。所谓“象”就是用认知模式之一的意象图式来认知对抽象事物的完形结构。

2. 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动词的范畴及分类

2.1 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动词的范畴

移动是人类搬运或挪动某种物体或改换物体原来位置的行为,是人类身体经验的最直接表现。不管移动的对象是人还是物体,空间移动始终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即把时间的移动作为空间移动的背景。这也是人们经常用表空间移动的词汇来表征时间移动的原因。

所谓时间移动动词,可从2个方面来理解。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表时间移动的动词叫作时间移动动词。从概念隐喻来理解就是把抽象概念的“时间”认知为移动的物体,并把“时间”移动的事件用隐喻机制来概念化。

本文中,现代汉语时间移动动词选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如表1所示。

表1 选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现代汉语时间移动动词

在表1中,被选为时间移动的动词均要具有[+移动性],并在句中投射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通过隐喻机制,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要被认知为可移动的物体。

2.2 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动词分类

移动动词根据移动体在句中的具体语法功能可分类为主体移动动词及对象移动动词。移动体在句中起主体功能时属于前者,而移动体在句中起对象功能时属于后者。因此,在以具体物体移动事件为始源域的时间移动事件中,我们可把时间看作是移动的主体或移动的对象,即表抽象意义的“时间”在句中可做主体成分,也可做对象成分,即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的动词可分为“时间主体移动动词”和“时间对象移动动词”。

以“时间”为移动体的移动又可根据移动的方式、方向、结果等特有属性来表多种时间移动事件,并形成一个时间移动事件范畴。而这些事件被概念化或构造化,即构成时间移动动词的词汇场。时间移动动词的词汇场可根据语义分析法进行下位分类。本文事先根据语义分析法分析“时间主体移动动词”及“时间对象移动动词”所具有的共性语义特征。一个动词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分析与其所持有的句法语义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动词所具有的语义特征一般决定该动词在句中可取论元的数量及其特征。因此,可根据语义特征的异同点来观察有共同语义特征的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动词的隐喻表达方法。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动词,第一,可根据时间移动体在句中的具体语法功能分为“时间主体移动动词”和“时间对象移动动词”。第二,可根据语义分析法对“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词汇场和“时间对象移动动词”的词汇场进行下位分类,见表2。

表2 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动词分类

3. 隐喻与意象图式

“时间”移动是抽象领域的概念,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经常运用隐喻机制来表征。隐喻主要存在于2个或2个以上有相似性的事物或事件中。而这些具体事物或事件在认知领域经常被看作是始源域,即具有具体的表象框架。而与其有相似性的事物或事件根据始源域范畴,也可认知为具有抽象框架的概念领域。

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是以实际经验为根据的意象图式可以起始源域的作用,并引用隐喻机制把目标域构造化。赵艳芳(2009)也提到“不管是原型范畴,还是意象图式都具有完型结构,是对事物整体知觉的结果”。也就是说,根据意象图式的认知模式把具体事物的移动事件构造成一个完形结构,并把以“时间”为移动体的移动事件认知为以空间领域为背景进行移动位置的完形结构,即把表具体物体移动事件的意象图式作为始源域,根据隐喻机制把“时间”移动事件视为目标域来描述。

以上所述,本文主要运用认知模式的意象图式来研究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动词在隐喻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4. 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动词表隐喻的方法

4.1 “时间主体移动动词”表隐喻的方法

“时间主体移动动词”是把抽象概念的“时间”认知为移动的主体,并把时间主体移动事件概念化。在句中,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成分一般充当移动的主体。

“时间”为移动主体的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的动词如表3所示。

表3 “时间”为移动主体的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的动词

从表3我们可观察出现代汉语表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构词方式,一般以表具体事物移动的动词作为构词成分的核心要素。这些表具体事物移动的动词作为表时间移动动词的构词要素会以各种组合形式构成表时间移动的动词。

4.1.1 “走”类

汉字“走”在词典里的解释为“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说明“走”具有[+移动性]语义特征。“走”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一般表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时间名词的移动事件。

①时间在走,年龄在长。

例①把“时间”作为移动动词“走”的移动主体,认知为一个移动的物体。图1是“走”及“迁”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图1 “走”及“迁”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1.2 “过”类

汉字“过”在词典里的解释为“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一般表被认知为移动主体的“时间”经过某参照物的移动事件。所谓参照物指的是某时间段即一定的时间范围。以移动动词“过”为核心构词要素的词有“过去”“过半”“经过”“超过”。

②岁月/春天过去了。

在例②中,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春天”“岁月”等时间名词可认知为“过去”的移动主体。图2是“过”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用虚线圈来表时间移动体经过参照物时留下的移动轨迹。方块表参照物即经过的时间段。 “过”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移动时间是没有具体终结点的。图2意象图式表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移动体在某时间段的移动过程中,会留下虚线移动轨迹。这里所指的参照物是某时间段,如例② 中“春天”就是个时间段。

图2 “过”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1.3 “逝”类

汉字“逝”在词典里的解释为“(时间、水流等)过去”。以“逝”为构词要素并表时间移动的词有“奔逝”和“飞逝”。“奔逝”的词典解释为“(时间、水流等)飞快地过去”,作为先行构词要素的“奔”具有[+紧赶性]语义特征。“飞逝”的词典解释为“(时间)等很快地过去或消失”,作为构词要素的“飞”具有[+急速性]语义特征。可见“奔逝”和“飞逝”间存在语义共性,即[+很快地],并修饰构词核心要素“逝”的速度。

③a. 岁月易逝/逝去的时光。

b. 时光飞逝。

c. 岁月奔逝。

如图3意象图式,由于“奔逝”和“飞逝”均具有[+急速性]语义特征,在意象图式里用火箭图标来表示时间的急速性。

图3 “逝”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1.4 “到”类

汉字“到”在词典里的解释为“达到某一点;到达;达到”。“到”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一般表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移动体以某参照物为目的地而移动的事件。以“到”为核心构词要素的词主要有“到来”,词典解释为“来到;来临”。“至”在词典里的解释为“到”。

④a. 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防汛准备。

b.到期。

在例④a中,具有时间语义特征的“雨季”可被认知为移动的主体,在句中作为“到来”的论元。但在例④b中,从“到期”的构词方式上看,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期”可视为“到”的论元,但此论元并不表它是“到”的移动主体,只不过是表“到”的一个终点。如把④b改为“时间到了”,“到”可作为时间主体移动动词。

从图4意象图式可观察出,“到”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与其他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相比具有[+目标性]语义特征。根据“到”类动词的语义特征,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移动体向着目的地移动的过程中会留下移动轨迹,并最终到达目的地。

图4 “到”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1.5 “来”类

汉字“来”在词典里的解释为“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一般表把时间作为移动主体,并以参照物为移动方向而移动的事件,这里所指的参照物是“说话人”。此类主要有“来”与“临”为构词要素的词,如“来到”“来临”。

⑤每当春天来临,这里就成了花的世界。

例⑤中,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春天”作为时间主体移动动词“来临”的论元,即可被认知为移动的主体。“来”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见图5。

图5 “来”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1.6 “临”类

汉字“临”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一般表被认知为移动体的时间与一定的目的地接近的移动事件。“临”在词典里的解释有“来到;到达”,以及近(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以“临”为核心构词要素的词有“临近”,词典里解释为“(时间、地区)靠近;接近”。此类主要有“近”与“临”为构词要素的词。例如,以“近”为构词要素的词有“接近”“迫近”;以“临”为构词要素的词有“迫临”;“近”和“临”还可以共同构成“临近”。

⑥a. 春节临近了。
b. 迫临考期。/考期迫临了。

例⑥a中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春节”作为时间移动动词“临近”的移动体。例⑥b中“考期”作为时间移动动词“迫临”的移动体。“春节”及“考期”均具有[+时间性] 语义特征,并向着目的地移动。目的地一般具有时间[+期限性],也是“临”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所表的意象图式特点。

图6看似跟图5一样,其实不然。图6中,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移动体与目的地空出了点距离,表示将要到达目的地的意象。

图6 “临”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从“临”类、“到”类及“来”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来看,这几类共同具有[+移动性][+目的地]语义特征。但“到”类移动的焦点在于说话者,“来”类移动的焦点在于听话者,“临”类移动的焦点在于以空间移动为具体移动事件的时间背景上。

4.1.7 “倒”类

汉字“倒”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一般表时间移动主体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事件。“倒”在词典中有“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或颠倒”的释义。由此可见此释义的“倒”具有[+相反性][+移动性]语义特征。此类主要有以具有[+反方向性]语义特征的“倒”“返”“回”“逆”为构词要素的词。“返”在词典里的解释为“回”;“回”在词典里的解释为“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逆”在词典里的解释为“向着相反的方向”。例如, 以“倒”为构词要素的词有“倒退”“倒流”;以“逆”为构词要素的词有“逆流”;以“返”为构词要素的词有“复返”。“复返”在词典里的解释为“再回来”。以“回”为构词要素的词有“回春”等,“回春”在词典里的解释为“冬天过去,春天到来”。

⑦a.(时间/岁月)倒退30年,我也是个壮小伙子了。
b.时光一去不复返。
c.四季回春。
d.时间逆流=时间倒流。
e.时光不会倒流。

例⑦a中,“倒退”在词典里的解释为“往后退;退回(后面的地方、过去的年代、以往的发展阶段)”。在句中添加了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时间”或“岁月”等名词性成分来表“倒退”移动事件的主体成分。例⑦b中,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时光”是“复返”的移动主体论元,即把“时光”认知为移动的物体。例⑦d、⑦e中“倒流”和“逆流”在词典里的解释为“泛指事物跟正常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在句中也可取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作为移动的主体。

图7意象图式表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移动体从始发点移动到返回点后,再从返回点返回到始发点的移动轨迹。始发点可理解为过去的某个时间,返回点可理解为现在。

图7 “倒”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1.8 “流”类

汉字“流”在词典里的解释为“液体移动”,“流”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一般表把“时间”作为移动的主体,并向某个方向移动的事件。由于移动的主体具有[+液体性],“流”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移动主体具有[+移动性]和[+流动性]双性语义特征。以“流”为构词要素的词,如“流逝”“流转”“迁流”等。“流逝”的词典解释为“像流水一样消逝”;“流转”的词典解释为“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迁流”的词典解释为“迁移流动”。

⑧a.时光/岁月流逝。
b.岁月流转。
c.岁月迁流。

例⑧a、⑧b中“流逝”“流转”等移动动词根据所具有的句法语义特征把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时光”“岁月”等作为移动的主体论元。图8为“流”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因为“流”具有[+流动性]语义特征,移动方向用波浪线表示,并且不具有明确的目的地。

图8 “流”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1.9 “入”类

汉字“入”在词典里的解释为“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入”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一般表时间移动主体从一个时间段移动到另一个时间段的事件。此类主要有“进”和“入”为构词要素的词,如“进入”,它的词典解释为“进到某个范围或某个时期里”,故可判断为是时间移动动词。

⑨a.季节渐入深秋,伤感便爬上枝头。
b.从矛盾交织时期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

例⑨a中,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季节”被看作是移动动词“入”的移动主体,并从夏季渐进入秋季。秋季是移动动词“入”移动行为的参照物,即目的地。“入”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所表示的意象图式(见图9)的焦点在于时间移动主体从某个时间段移动到另一个时间段。

图9 “入”类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综上所述,时间主体移动动词主要表把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作为移动主体的移动事件。通过隐喻机制把“时间”认知为移动的物体,并把移动体“时间”的移动轨迹用意象图式来表达,便能更好地理解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时间主体移动动词的隐喻表达方法。

4.2 “时间对象移动动词”表隐喻的方法

根据概念性隐喻机制来理解,我们可把始源域的具体对象视为目标域的抽象对象,即把一般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成分认知为移动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时间对象移动动词”是把抽象概念的“时间”认知为移动的对象,并把时间对象移动的事件概念化。

“时间”为移动事件对象的现代汉语表时间对象移动的动词如表4所示。

表4 “时间”为移动事件对象的现代汉语表时间对象移动的动词

4.2.1 “赶”类

汉字“赶”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一般表把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作为追赶的对象而被移动的事件。以“赶”为构词要素的有“赶点”“追赶”。“追”与“赶”均具有[+移动性] 及[+追赶性]语义特征。

⑩a. 你真赶上点儿啦,正缺你一个呢。
b. 追赶时间的人。

例⑩a中,“赶”在句中投射了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点儿”作为“赶”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即被赶对象。例⑩b中,“追赶”在句中投射了“时间”作为“追赶”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赶”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所具有的特点是时间对象成为“赶”类动作行为所追赶的目标,即“时间”成分具有[+移动性]。

通过“赶”类意象图式(见图10)可观察出,实心圆圈是被追赶的对象,是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可理解为“时间”。虚心圆圈是被追赶对象的移动轨迹。

图10 “赶”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2.2 “推”类

汉字“推”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一般表通过隐喻机制把时间认知为可推动的物体,并进行移动的事件。此类主要有以“缓”“延”“拖”为构词要素的词。以“推”为构词要素的有“推迟”。“缓”的最基本语义是“迟;慢”,可见不具有[+移动性]语义特征,尽管“缓”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延缓;推迟(时间)”,但可观察出“缓”本身不是移动动词,不具有[+移动性]语义特征。但根据解释,“缓”具有[+推动性]语义特征,以“缓”为构词要素的有“缓期”“缓限”。“延”的最基本语义是“延长”,“延”具有[+移动性]语义特征。“延”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时间)向后推迟”, 也可观察出“延”本身具有抽象的[+移动性]语义特征。以“延”为构词要素的词有“宽延”“延后”“延期”“迁延”。“拖”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说明“拖”的基本语义具有[+移动性]语义特征。通过隐喻机制,该词语义扩张为表“拖延或延续时间”的“拖”,并具有了抽象的[+移动性]语义特征。以“拖”为构词要素的词有“拖延”“拖宕”。

图11“推”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所具有的特点是以参照物为目的的虚线移动体往移动方向指标的反方向推动N天。

图11 “推”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2.3 “抽”类

汉字“抽”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一般表抽象概念的时间从一个空间里被拿到另一个空间的移动事件。此类主要有以“抽”“空”“腾”为构词要素的词。“抽”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基本语义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可见其具有[+移动性]语义特征。例如以“抽”为构词要素的词有“抽空”。“空”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腾出来;时空”,具有[+移动性]语义特征。与此表相似语义的有“腾”,“腾”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奔跑或跳跃”,说明“腾”本身具有[+移动性]语义特征,并延伸为表“使空”的“腾”用法。以“空”和“腾”为构词要素的有“空出”“腾出”。

图12是把移动体从空间1拿到空间2的具体移动事件。通过隐喻机制,该具体移动事件可理解为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移动体从一个时间范围里被抽到另一个时间范围里的抽象移动事件。因此,“抽”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所强调的特点是,从一个时间范围里“抽”出所需要的时间量。

图12 “抽”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的意象图式

4.2.4 “给”类

汉字“给”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使对方得到某些东西或遭遇”,对方得到某物体的行为焦点在于具体物体的移动过程。这恰好说明“给”具有[+移动性]语义特征。“给”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一般把表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作为移动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可移动对象。

图13 “给”类时间对象移动动词意象图式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表时间对象移动的动词,根据其句法语义特征,在句中投射的受事论元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通过隐喻机制,把抽象概念的“时间”认知为可移动的物体,并完成移动的动作行为。为表明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的移动可能性,本文试图用认知语言学里的认知工具即意象图式来证明。

5. 结论

本文把“时间”看作移动的物体,并把时间移动的动词叫作“时间移动动词”。时间移动动词可根据时间论元在句中具体的句法功能特征分为“时间主体移动动词”及“时间对象移动动词”。“时间主体移动动词”是把抽象概念的“时间”认知为移动的主体,并把时间主体移动的事件概念化。在句中,具有[+时间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成分一般充当移动的主体。“时间对象移动动词”是把抽象概念的“时间”认知为移动的对象,并把时间对象移动的事件概念化。

本文试图根据认知模式的意象图式来观察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的动词在隐喻表达上的特点。在任何一种语言中,由于时间移动均以空间移动为背景,无论是时间主体移动,还是时间对象移动,均可从意象图式观察出隐喻表达方法上的语义特点。

猜你喜欢

时间性构词图式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智珠二则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如何奠基形而上学:康德与海德格尔
依据《存在与时间》所展示的三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