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实现向度

2023-12-22刘玉堂李振鹏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族融合

刘玉堂,李振鹏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①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22-12-13(01).“非遗”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因生产生活需要所产生的精神文化,具有极强的复合性与实践性。作为以人的空间流动为特征的休闲娱乐活动,旅游正是推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式。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下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就新时代“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以及组织要点做了全面部署,标志着“非遗”旅游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这为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传统节日是将自然循环与人文活动融合的时间表达,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亦是“非遗”旅游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从21世纪初开始,便有学者关注节日资本化与产业化开发问题。孙九霞翔实地分析了节日符号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形式,并针对所出现的业态乱象提出了改善措施②孙九霞.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134-137.;陈炜等通过解析传统节日深蕴的宗教文化要素及其文化价值,明确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方向③陈炜,黄达远.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因素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青海社会科学,2007(3):158-161.;徐赣丽侧重以民俗学的方法视野,充分观照了“政府办节”语境下节日开发的问题与经验①徐赣丽.体验经济时代的节日遗产旅游:问题与经验[J].青海社会科学,2014(5):173-180.;萧放等从节日文化资源的分类、途径以及原则出发,从理论层面总结了节日类“非遗”传承发展与开掘利用的可鉴经验②萧放,周茜茜.文旅融合视阈下节日类非遗传承与非遗资源的开掘利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6):52-57.。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传统节日的旅游价值已形成共性认知,大多认为传统节日与旅游的耦合互动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为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此同时,民族传统节日则融入少数民族地区族群文化气质,进而形成具有独特文化体系的节日分支,因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地域性以及民族性,其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同样是学界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张继焦等以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为基点,认为民族传统节日本质上即为结构遗产,其助力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合理性③张继焦,侯达.民族传统节日:结构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文旅融合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12):140-147.;徐永志分析了国家休假制度与民族地区节日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④徐永志.传统节日小长假与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2009,24(10):10-11.……已有成果主要以个案分析为研究方法。一方面,以民族地域为界限,以整体观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节日旅游资源的发掘。陈爱林较早地关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化现象,基于西双版纳民族节日的多层价值,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构想⑤陈爱林.西双版纳民族节日的旅游开发构想[J].经济问题探索,1999(4):61-62.;依据节日文化内涵与形式,陈燕将云南地域的民族传统节日予以分类,并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就开发提出设想⑥陈燕.论云南民族节日旅游资源的开发[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44-48.。另一方面,学者们以特定族群的传统节日为研究对象,涵盖白族、布依族、壮族、傣族、彝族、苗族、黎族、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开发的历史变迁、发展现状、产生问题、可鉴经验与有效策略,具象性地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做了翔实的文献分析。

总体而论,既有研究成果已从不同的视角对传统节日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行多维度分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研究内容。作为“非遗”的重要文化构成,民族传统节日因其异质性的文化内涵同样受到学界的多方关注。然而,既有文献多从个案入手,着力围绕少数民族地区某个传统节日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多元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经验,鲜少以综合性维度对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路线选择问题进行系统性的专题探究。相较于主流传统节日,作为寄托族群情感、联结族群的文化桥梁,民族传统节日长期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在具体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仍需厘清有关理论逻辑。基于此,本文着眼“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时代理念,以民族传统节日为研究对象,探求其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向。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哪些?二者的实现向度为何?围绕上述问题,以期为新时代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有利思考。

一、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民族传统节日是少数民族聚居而生的共同文化记忆载体,其在名称、历法位置、纪念内容、活动空间、体验情感等方面具有特殊性⑦张勃.节日的定义、分类与重新命名[J].节日研究,2018(1):38-44.,并借助“非日常性”的时间文化意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区隔,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基本原则,“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推动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⑧“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N].中国旅游报,2022-01-21(02).旅游是节日文化资源开发的有利途径,因民族传统节日的“异质性”,加之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其与旅游融合发展在近二十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①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1-11-12(01).,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节日创新发展、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以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厘清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准确审视和把握“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互促互进的关键环节。

(一)本质要求:贯彻 “非遗”保护政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对“非遗”的保护利用,并要求向公众制定和开展 “非遗”教育、宣传与传播计划,以使 “非遗”得到确认、尊重以及弘扬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 [EB/OL].(2003-12-08)[2023-07-03].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1668.,由此形成了以“非正规的知识传播手段”的“非遗”保护取向。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出宏观部署,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确定为工作指导方针,倡导通过有效的合理利用促进“非遗”的传承发展。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06-04-28)[2023-07-03].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1571.201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鼓励利用“非遗”资源的特殊优势,借助“非遗”代表性目录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2011-02-28)[2023-07-03].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1569.2012年,原文化部公布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 “生产性保护”的“非遗”保护方式,支持以保护“非遗”真实性、整体性与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市场手段,推动“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相应的文化产品。⑤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EB/OL].(2012-02-23)[2023-07-03].https://www.ihchina.cn/news_2_details/8907.html.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⑥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21-08-13)[2023-07-03].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23400.总体上看,近二十年的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呈现出单点向多点、单面向多面的发展趋势,建设综合性的传承体系成为政策重心。而具体的保护措施经历了“从实施‘抢救工程’‘重点保护’到推动开展‘生产性保护’‘活化性利用’的不同时期工作重点的转变”⑦黄永林,李媛媛.新世纪以来中国“非遗”保护政策发展逻辑及未来取向[J].民俗研究,2023(1):5-17,156.,而将市场逻辑引入 “非遗”保护传承全过程,则能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实现其保护与传承,就需要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⑧习近平关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论述摘编[J].党的文献,2020(1):3-11.,而以旅游为代表的产业形态与“非遗”资源在现代生活中的有机融合正在逐步成为“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形态丰富、内涵深刻的民族传统节日,是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核心资源。而借助旅游市场语境的机制运作,民族传统节日亦得以在时代潮流中重新焕发生命力,实现文化基因的存续、传播以及传承。因而,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贯彻“非遗”保护政策的本质要求,亦是在旅游业态中推动“非遗”创新发展的有力手段。

(二)现实要求:发展民族绿色经济

推动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促使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突出体现。国务院于2009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关注少数民族 “非遗”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对民族地区的 “非遗”保护予以重点倾斜,并指出在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与规律的要求上,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促进与旅游、休闲等领域之间的融合发展。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EB/OL].(2009-07-23)[2023-07-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9-07/23/content_5614.htm.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存场”使少数民族文化要素能以文化资本的形态实现“自我再造”,形成现代化的新型民族文化形态,并不断通过反哺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完成民族资源的文化与经济表达的统一。②毕曼,万利.“场”的生成: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转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24-30.民族传统节日是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生成的蕴含物质与精神文化双重表达的重要载体,凝结着少数民族群体的生活经验、文化精神、风俗信仰,具有差异性的族群特色,其在拥有教育与认同功能的同时,还发挥着强大的经济功能,对其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传统节日,根据相关报道,在2023年壮族“三月三”假日期间,南宁市接待国内游客209.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8.06亿元③莫岚远.“壮族三月三”假期南宁市接待国内游客209.8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06亿元.南宁发布微信公众号(ID:nnfabu),2023-04-26.;柳州市接待游客209.62万人次,旅游消费17.02亿元,同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9.3%、36.1%④“壮族三月三”柳州有多火?209.62万人次!17.02亿元!柳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微信公众号(ID:lzswgl),2023-04-24.……由此可见,民族传统节日对民族地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联动效应。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方向。鉴于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具有无污染、低成本、可循环性强等多重禀赋,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适度地转化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资源而增强旅游产品的消费引力,是当下实现扩大内需,形成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的理想模式。通过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将旅游形式与节日内涵相结合,不但有利于激发民族传统节日内蕴的文化活力,适应时代的节奏而实现自我重塑,更是赋予民族旅游产业人文价值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地生产品质优良与特色显著的文化创意产品,满足大众旅游时代的休闲需求,促进民族地区文旅产业的提质升级,从而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多位于西部边疆地区,区位偏远、环境交通不便是造成民族地区欠发达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地方却拥有独具内涵的文化资源,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资源赋能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是民族地区将相对劣势转为比较优势,突破生态环境束缚与解决“李嘉图资源开采式”困境的现实路径⑤叶林.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比较优势和多维机制[J].理论月刊,2021(5):91-97.,能够极大地发挥民族传统节日对民族经济增长的促进效用,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客观要求: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所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而“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从历史主体看,这是五十六个民族交融汇聚而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发展史②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478-479.,各民族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地区人民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为生产生活而服务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族群的时间符记,这种循环往复的“非日常性”节日,熔铸了相应族群身份的文化标识,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将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载体。

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部委印发的《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提出,以旅游促进各民族 “三交”计划,以旅游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入,通过实现民族旅游产品的日益丰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③三部门联合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EB/OL].(2022-06-27)[2023-07-03].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206/1157735.shtml.因而,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具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各族人民体认与感知族群文化提供了生动方式。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发挥文化共同性优势,塑造各民族人民相互认识、了解的文化桥梁,使人民在中华民族共同性中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另一方面,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发挥了关键作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由于当前各民族发展差距依旧突出,故缩小各民族发展差距,促进地区之间均衡发展,使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⑤陈辉,陈姗姗.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价值逻辑[J].贵州民族研究,2023,44(3):29-34.通过将民族传统节日融入旅游产业,不仅可为民族地区旅游业注入文化内涵,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可吸引更多民族地区之外的游客和市场主体,实现各民族文化共生共促。总之,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少数民族资源的差异性,助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团结进步等有关工作行稳致远。只有“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二、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现向度

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既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行路径,又是以少数民族资源优势赋能旅游品质提升、优化文旅产品供给的必然走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坚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突出、游客参与度高的文化节庆活动”⑦“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EB/OL].(2021-05-06)[2023-07-03].https://www.mct.gov.cn/preview/whhlyqyzcxxfw/wlrh/202106/t20210611_925191.html.。具体而言,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现向度包括以文化凸显深化节日资源发掘、以话语互洽协调节日主体关系、以产业融合创新节日旅游形式、以品牌塑造扩大民族文化影响、以人才培育激发节日旅游活力五个层面。

(一)文化凸显:深化节日资源发掘

民俗学者萧放曾指出,节日传统是文化大传统中所形成的小传统,具有超越地域、阶层、时代的意义,他将节日传统划分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三个层面,并认为三个层面蕴含着信仰、伦理、传说、饮食、娱乐等要素。①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0-56.究其民族地区传统节日的演化规律,或是由中原传统节日延续并在地化的结果,或是为适应地方生态环境而产生的文化仪式,相较于中原主流节日而言,蕴藏在民族传统节日体系中的文化事象更丰富、文化内涵更深刻、文化特色更鲜明。正因为如此,作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天然宝库,民族传统节日所涵盖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发展民族旅游产业提供了多元的素材与养分,为助力民族经济高质量提升和文化再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节日文化资源发掘的基础工作,在旅游开发进程中凸显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一方面,要凸显节日文化的复合性。民族传统节日是某个族群整体生活习惯与文化意识的符号系统,文化复合性极强,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及其相应文化空间等多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实现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形式的有机融合,需要聚焦民族传统节日的多重文化要素,翔实地梳理可供旅游开发的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思考旅游开发的重点方向,并融入创意思维,方能形成 “满天星斗式”的民族传统节日旅游样态。另一方面,要凸显节日文化的民族性。由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地区周期性复现的“非遗”活动,蕴含本民族悠久的文化基因,受资源稀缺性与濒危性的影响,其具有天然的文化引力,而依托文化旅游形式,能够快速进入到文化的“共享系统”之中②范霁雯,范建华.特色文化产业——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不二选择[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3):69-76.,从而满足当代大众“异文化”的消费需求。故而,应注重挖掘极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资源,以旅游为着力点,全方位彰显民族文化的符号标识。

(二)话语互洽:协调节日主体关系

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要经历“从日常的生活实践演变为主动性的文化创意生产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演化过程,其活动主体亦从原有的节日受众拓展到提供节日文化产品的服务者。③萧放,贾琛.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变革[J].社会治理,2020(7):71-77.在此过程中,各主体所形成的关联式嵌套结构则成为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有力保证。④菅丰.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陈志勤,译.文化遗产,2009(2):106-110,30,158.因此,在平等条件下协调节日主体之间的各项权益并实现话语互洽是当前所面临的关键命题。首先,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二者的协同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从本质上说,民族传统节日的旅游开发是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市场行为,在实践操作中,需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民营型企业、外资型企业共同加入民族节日资源的转化工作,培育节日旅游新形态、新形式。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先天在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节日资源的市场化经营工作,更需要政府在政策指导、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以及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行政职能优势。其次,充分观照民族传统节日传承主体的文化权利。从文化交融的角度看,民族传统节日的旅游化是一种文化由族内互动向族际共享转变的仪式狂欢,资本要素与族外人员的介入不免会使节日文化形式与内涵发生变异,这就尤其需要重视节日传承主体的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基于自在和他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表达”,它可以促使本土族群生成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⑥苏姗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涵养体系及现代性生长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2):88-91.,增强民族节日传承者的主体积极性,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结合,从而激发民族本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后,关注民族节日旅游的受众需求。既然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化发展是一种市场行为,它必然要重视供需双方的对话合作。随着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源化,其传承发展已不再局限于血缘、地缘、业缘等主流方式,而更多体现为趣缘群体的文化消费、共享与传承。节日旅游受众在经济、文化、审美、教育等多种层面上的社会需求则是推进民族传统节日旅游纵深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关注他们的个体需求能够有效反哺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实现精细化的文化生产。

(三)产业融合:创新节日旅游形式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地区民众的生活性实践,文化活态性是其得以与产业市场互融共生的重要原因。产业融合强调不同产业要素之间交叉、融合与渗透,发挥产业优势的互补功能,促进产业价值链条的有效延伸,从而实现多产业共赢。《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要在“非遗”保护传承的过程中积极适应现代旅游需求及旅游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持续提高 “非遗”传承发展利用水平①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EB/OL]. (2023-02-17) [2023-07-03].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2/22/content_5742727.htm.,产业融合则是创新节日旅游形式,助力民族传统节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路径。一是要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旅游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大力推进民族传统节日旅游与体育、教育、健康、养老、影视等产业的全面融合,在金融、用地、政策、管理等多方面打破产业壁垒,最大化发挥产业互动的耦合效应。二是要以民族节日文化为引擎,突破单一的旅游形式,促进民族传统节日旅游业态重构。精细化、圈层化是当前文旅产业的鲜明特点,以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老年旅游、亲子旅游、研学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正在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青睐。因此,应在统筹资源分配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民族传统节日资源融入其他文旅业态,丰富民族节日旅游产品的供给体系,优化文旅产品质量。三是以数字文化产业赋能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当前,以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日益显著,既表现在生产手段与方式创新维度上,又体现在文化内容深化、文化主体泛化、文化发展加速等多个维度。③黄永林.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多维关系与时代特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7):22-29.数字技术革命为当前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因此必须全力将数字技术融入民族地区节日旅游全过程,以数字智能推动民族节日旅游在文化生产、内容创意、场景服务、游客体验、业态管理以及地区治理等多个层面上的提质升级。

(四)品牌塑造:扩大民族文化影响

品牌塑造是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深度融合过程中由内向外延伸发展的必要手段,通过形塑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能够有效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助推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共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这是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文化宣传与推介的有效方式。旅游是以暂时性空间移动为特点的人类活动,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到旅游目的地进行游览、观光和学习,并接受着属地资源的文化熏陶,由此,旅游可被视作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具身实践。总体上看,当前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问题,存在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品牌价值挖掘不足等多样现象⑤廖军华,王欢.新发展阶段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J].改革,2022(05):102-109.,不利于本土文化的 “走出去”。因此,在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对有关工作进行宣传推广时,应注重挖掘民族传统节日中独特的文化资源,提炼历史悠久、内涵深刻的文化精髓,将之运用于品牌形象建设上,从而构建起差异化的品牌体系,提高民族节日的文化知名度。同时,要突破传统的宣传思维,树立品牌培育的长效思维。例如,河南卫视在2022年推出的 “清明奇妙游”之《陇上踏歌行》即是将桂林的诗意山水与清明节意蕴相结合,充分展现了节日的人文内涵,引发了无数观众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向往。在“影视+”的联动作用下,通过探寻传统与现代的联结点,能够以共情的方式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并借助云端效应向实体引流,使游客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五)人才培育:激发节日旅游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人民日报,2021-09-29(01).,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新时代推进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深度融合工作包括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既要做好民族传统节日资源的保存、梳理、阐释等基础性工作,又要充分观照时代的要求,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培育高质量、复合型的人才是激发民族节日旅游活力的支撑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民族传统节日旅游作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典型,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相关的产业,这就需要包括创意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等多种交叉性人才在民族传统节日资源进行产业转化的不同阶段发挥相应的作用。②黄永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72-18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发展民族节日旅游产业是将民族文化与时代主旋律相融合的过程,亦是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再生产”,这必须要调动民族节日持有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传承人是维系与发展“非遗”的重要角色,应将民族节日系统中各文化要素的传承人摆在旅游开发的首要地位,并建立传承人动态数据库;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传统节日复合性极强,这就需构筑人才高地,使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各类学科的专家学者、民间文化爱好者加入民族节日旅游开发的工作中,在深化学术研究的同时,为现实发展资政建言。更为重要的是,在“非遗”保护内容与主体边界持续拓展的今天,“非遗”保护已逐渐呈现为以主体间性为基础,并超越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契约关系,“非遗中介”的保护角色也就成为时代所需。③宋俊华.契约、中间人与规则:“非遗”保护的行动逻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4):107-113.“非遗中介”是以尊重“非遗”传承及有关主体权利,协调“非遗”主、客体二者关系的保护者。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市场逻辑相对薄弱、文化创新意识普遍不强,因而“非遗中介”对民族传统节日资源的旅游开发尤为重要。它不仅充当为民族传统节日传承者的经纪人,在遗产保护、权利维护以及产业化模式等方面最大化地保障文化主体的权益,而且能在节日主体与旅游开发者之间架构起协商平台,妥当地分配各项社会、经济效益,以确保多元主体在民族传统节日旅游产业化中的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结语

民族传统节日是少数民族聚居而生的共同文化记忆载体,借助“非日常性”的时间文化意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区隔,并融入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与情感表达,成为新时代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而促进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则是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明体现。总的来看,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具有贯彻“非遗”保护政策、发展民族绿色经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多维内在要求。当前,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故此,应注重把握以文化凸显深化节日资源发掘、以话语互洽协调节日主体关系、以产业融合创新节日旅游形式、以品牌塑造扩大民族文化影响、以人才培育激发节日旅游活力五个层面的发展向度,以此强化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全方位发挥民族文化在社会建设上的引领作用。

然而,尽管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是民族地区提高经济水平、促进文化保护利用的有效方式,但在具体实践中应更为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以避免“产业富饶”却“文化贫困”的矛盾局面。①李少惠,赵军义.民族文化产业“富饶型贫困”的生成及其突破——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解释[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5):56-63.因此,未来在推进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上,应当全面关注与考察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性,方能更好地激发二者的耦合效应。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民族融合
我们的民族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