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创新研究
2023-12-22唐光庭
潘 红,唐光庭
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提道:“技术的进步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运输和通讯速度,使地球上的各个地区实现了紧密联系。这种一体化的效果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共同的历史起点,将人类总体上置于同样的命运之中。不论来自哪个角落,人们都能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①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李夏菲,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9:159-160.换言之,数字时代是文化传播最广泛的时代,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在国内时下虽然不是纪录片中的主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也逐渐搭上数字技术的快车,有了一定的发展。
一、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审美传统、生态意识觉醒、技术创新和跨界合作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推动了其从“介绍自然”“感悟自然”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再到 “生态审美的智慧表达”的发展变化。
在命名上, “风光纪录片”“自然专题片”和“地理科教片”等名称涵盖了早期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内涵,也凸显出它其时的时代特征。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百业待兴,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尤其关注民族和历史等方面的重大题材。因此,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长城运河等自然元素成为其创作中的重要对象和表现媒介。②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2-36.于是,“风光纪录片” 《祖国各地》(1978年),“地理科教片” 《丝绸之路》(1980年)、 《泰山》(1981年)和“自然专题片”《长白山四季》(1984年)等应运而生。这些纪录片以展现改革开放初期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把长江黄河比作哺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泰山比作保家卫国的好男儿……1981年12月31日,由中央电视台从国外引进素材、国内重新编辑制作和配音的纪录片《动物世界》(1981年)在其平台上开播,由此打破以往“动植物物科教片”对大自然的纯粹理性的科学记录的模式,由“介绍自然”转向 “感悟自然”的萌芽出现。1982年开拍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话说长江》,以长江呈现为主线,第一次在同类纪录片中采用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展现了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的壮丽景观、人文历史和生态状况,使人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感悟自然的伟大和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同样,1989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30集大型纪录片《黄河》(1989年)也通过朴实的镜头语言,展现黄河的壮美景观、生态多样性和人文历史,唤起观众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环境保护的共鸣。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批自然纪录片工作者率先将关注的焦点从“山水呈现”转向“人文关怀”。1991年11月18日,中日合拍纪录片《望长城》(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该片采用主持人串联的方式,与画面配合,阐释了以长城为中心区域的自然生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该片在声音探索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引入了前所未有的“音乐音响总设计师”这一职位。这一举措的实施也标志着纪录片对声音的重视和创新,为纪录片的科技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同年,纪录片《沙与海》(1991年)则以满屏的黄灰色调传递沙漠的孤单寂寥,用满眼的冷蓝色表达大海的被压抑,但沙与海的广阔也折射出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难、超然乐观的精神。另外,国产自然生态类纪录片《最后的山神》(1992年)、 《苏州水》(2000年)、《峨眉藏猕猴》(2000年)、《藏羚羊之死》(2000年)、《中国金丝猴》(2000年)等,都为后期纪录片“生态审美的智慧表达”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
21世纪,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在倡导“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同时,在数字时代里,开启了“生态审美的智慧表达”模式。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行动纲领;同年,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森林之歌》 (2007年)大放异彩,该片首次通过延时摄影、红外跟踪等数字技术的适配参与,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典型林区的生态环境。尔后,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也涌现出一批如《美丽中国》(2008年)、《原生故事》(2009年)、 《大美呼伦贝尔》(2010年)、 《水问》(2011年)、《北固山》(2012年)、《第三极》(2013年)、《黑暗中的自然界 (精编版)》(2014年)、《萌宠成长记第二季(精编版)》(2015年)、《我们诞生在中国》(2016年)、《航拍中国》(2017年)、 《阿斯哈图石林》(2018年)、《生生不息》(2019年)、 《极地生灵》(2020年)、 《生命之歌》(2021)、 《众神之地》(2022年)等优秀作品。其中,纪录片 《航拍中国》(2017年)以中国的飞行航线为线索,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中国的自然美景、多样生态和深厚文明,不仅以技术进行自然美的展示和赞美,更在叙事和情感层面上引导观众进行自然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反思。结合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纪录片《生命之歌》 (2021年)以《我们的山脉》《我们的江河》《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田野》《我们的湖泊》《我们的草原》《我们的家园》7个篇章210分钟,智慧串联云南各地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描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实践。通过这样的智慧表达,纪录片在呈现自然美的同时,也扮演着传递环保意识和推动生态保护的角色。纪录片《与象同行》(2022年),通过讲述不同个体的故事,展现了亚洲象群体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其生存地域里生物们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引发观众进一步思考自然生物与人类活动区域的界限问题,让人们更加珍视和热爱这片美丽而又脆弱的土地。纪录片《野性的守望》(2022年)更是以护林员、科研人员和志愿者等的视角,看人们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动物延续族群,以精湛的摄影技术、自然声音的录制、故事叙述的艺术、生态学知识的传递以及环保理念的强调,智慧地表达生态审美观,唤起观众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从而发挥积极的教育和启发作用。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审美观念,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也逐渐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二、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在数字技术加持下的新特征
数字时代,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视觉维度上看,借助先进的摄影技术和特效处理,壮丽的自然风光、动植物行为的微观世界都得以以精彩的画面呈现;从听觉维度上看,采用立体声录音、环绕声技术、音效设计和音乐配乐等,在还原野外自然环境的真实氛围的同时,也进行声音的审美表达。在这种能够让观众沉浸的视听体验中,他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生态的奇妙与脆弱,从而萌生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强烈愿望。
(一)视觉维度的新特征
1.摄影技术迭代更新产生的拍摄新视角
从宏观层面上讲,当下摄影技术的迭代更新可以让观众看到前所未有的宏大场面。无人机拍摄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纪录片可以从多个视角展示自然景观及其生态系统。观众可以从高空俯瞰、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运动的大场面,从不同角度感受自然之美,进而加深对自然的感知和理解。最典型的是2022年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遇见最极致的中国》(2022年),得益于超高清户外拍摄技术装备,摄制组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诺刚日大冰原、雅鲁藏布大峡谷等,用7集片长多视角细致展现了幅员辽阔中国的多样态自然景观。此外,在国产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2016年)中,延时摄影的运用则将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奔流不息的长河动态地展现了出来。而纪录片《众神之地》(2022年)的摄制团队也采用4K技术摄像机(索尼VENICE)、新一代HD微型摄像机和小型无人机等,让绵延千里的雪山长林、连片云朵扑面而来。
从微观层面上讲,采用数字技术,人类可以假借动植物的视角来观察世界。2021年,由中国移动咪咕视频独家制作的纪录片《生命之滇》(2021年)正式与观众见面,作为国内首部自然生态类超高清空间音频VR纪录片,其一经播出便产生强烈反响。该片的独到之处在于采用8K超清摄像和单目微距VR、水下VR、野外全景飞猫等技术记录真实的云南自然环境现状。相较于平面影像,360°的稳定立体环绕影像更容易与观众互动,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自然的鲜活魅力。2022年,由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承制的自然生态纪录片《大河之洲》(2022年)好评如潮,导演正是通过6K高清特写镜头,拍摄到小黑尾鸥依偎在母亲怀里的感人画面的,以近距离镜头切换小黑尾鸥和母亲的视角,让观众观影后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可见,在数字时代,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充分地向对方敞开,消除物我二分,形成一种混融的整体状态。①高树博.审美无利害性与参与美学[J].哲学动态,2011(10):95-100.数字技术驱动观众改变自己的审美主客体位置,可以想象自己是自由翱翔的雄鹰、极速奔跑的猎豹、潜游海底的鲸豚、安静渺小的蠕虫……数字时代,纪录片甚至可以以直播的视角拍摄。在 《发现中国特有物种》(2022年)系列纪录片中,4位嘉宾装备好户外摄像设备,以直播的方式深入秦岭皇冠山自然保护区,寻找朱鹮、大熊猫等稀有动物的野外足迹。在野外,采用笨重的传统摄像机显然是无法满足灵活拍摄需求的。在这部纪录片中,嘉宾们均使用搭载骁龙处理器的手机拍摄,配套的新一代Spectral ISP是首个专门为移动终端打造的18-bit三ISP,支持每秒处理20亿像素以及8K HDR视频拍摄+6400万像素边拍边录;手机却可以捕捉达上一代平台4096倍的影像数据。①李亦.秦岭脚下看直播,“发现中国特有物种”系列纪录片来了![EB/OL].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ID:dili360),2022-09-28.由此可见,技术的革新让微观视角的拍摄方位更多和更加立体,不再受到诸多局限。
2.数字技术参与后期制作的新画面
“影像的本体论”认为电影摄影的本性是影像复原,摄影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人的干预。无疑,在这种观点支配下拍摄作品的画面是真实的,但可能不是更好诠释自然的。比如:浩瀚宇宙的画面,摄像机所拍摄到的一定不如人们内心所想的壮观。于是,数字技术便很好地来弥补。在国产纪录片《航拍中国》 (2017年)中,每一集的开头都采用数字动画来介绍该集的拍摄顺序和航拍轨迹,展现各个城市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让观众能够快速了解该集的大概内容,并对每个省的地理位置有更加直观、快速的了解。采用这些方式能够将不能拍摄到的画面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避免了因大量解说词采用而造成的陈述啰唆的弊端,同时通过简洁生动的表达让观众对所要纪录的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在国产纪录片《太阳系新知》 (2019年)第7集中,有一个非常抽象的科学原理需要用画面呈现,即:卡西尼号测定土卫二的引力变化时,与冰下海洋的证据有关联。如此奥义,甚至连想象都吃力,而摄制组采用Flash和数字3D动画技术模拟再现这一场景,在不丢失准确性的同时,又让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原理。Flash和3D动画都和CGI有关,即计算机生成虚拟影像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通过计算机绘制动态的二维和三维效果图,而且其有识别周围环境后主动调色的功能;在纪录片 《神往之地,神农架》(2011年)中,采用动画展示神农架在我国的具体位置以及在10亿年间的生成和发展。其创作者通过手绘地图的动画形象地将神农架所在的北纬31度上,马里亚纳海沟、百慕大三角、金字塔等神秘奇观依次罗列,引出神农架作为这条纬度上唯一的原始地带,同样拥有着不可思议的神秘之处的特点。②窦蓉.新世纪央视自然纪录片创作衍变研究[D/OL].扬州:扬州大学,2020:56[2023-7-21].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zrgu4lQARvep2SAkyRJRH-nhEQBuKg4okgcHYmmFqfTlL-r4nz9dM8xu57S1EaL_gQqCXoo12AF7Rjle&uniplatform=NZKPT.这正是鲍德里亚所倡导的一种新型图像形态,即拟像 (simulacrum)。在这种形态中,影像符号的存在不再仅仅是为了模仿或展示真实,而是通过基于模型和范本的生成过程,创造出比真实更为真实的 “超级真实”。这种超越真实的拟像独立于原本真实的存在,并且创造了一个模拟现实的虚幻世界。
(二)听觉维度的新特征
德籍美国学者爱因汉姆对声音与画面在呈现空间方面进行比较时指出,声音能够带来实际的空间幻觉,而画面实际上缺乏这种深度。他认为声音具有巨大的空间表现力,能够通过音响技术和声音设计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空间感。与此相比,画面虽然可以展现丰富的景象,但由于其本身是平面的,无法带来声音那种具体的空间感觉。③周传基.国际电影声音理论的发展动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7(2):18-46.数字时代,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在听觉维度因技术创新而使声音具有了丰富的表现力。比如:在纪录片 《众神之地》(2022年)中,野生动物的叫声、山林的沙沙声、渔民出海前周围的鸟鸣和海风吹拂等的混和声、电闪雷鸣声等都能够以立体声录音、环绕声技术等手段准确再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还有最纯粹的声音纪录片 《长江之梦》(2023年),此类型影片主要依靠现实场景中声音的采录和音效的采用,无视频记录长江及周边的乡村振兴、流域治理、绿色发展等,通过各大城市的融媒体中心的音频载体播出,让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长江的美丽与宏伟,唤醒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刻感悟和保护之志。通过这种沉浸式的听觉体验,不仅增强了受众的情感共鸣,也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生态的了解和关注度。通过听觉维度的精心打造,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在数字时代以其丰富的声音呈现,为环保意识的传播和自然生态保护事业增砖添瓦。
“电影起源的心理学”强调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就是再现一个完整无缺的幻想。①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34-37.而要再现这个“幻想”——以声音来说,在数字时代,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就要不断优化其表现。一个事实是,目前用来近距离拍摄动物生活的长变焦镜头几乎不可能纪录下拍摄时周围繁多的声音,不管是蚕吃桑叶的嘎吱声,还是老虎归林的咆哮声,都可能是单独录制拼贴的,甚至是由音效艺术家制作的虚拟声音。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罗伯特·德鲁与理查德·利科克提出的“直接电影”理论主张不介入、不干扰、不采访的三不原则,旨在“做墙上的苍蝇”悄无声息地旁观。尽管后期出现了同步录音技术和设备,但这只“墙上的苍蝇”还是抵挡不住录制时不可避免地介入的噪声。而被放大了的噪声在纪录片中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一定不是最真实和贴近“幻想”的。于是,在数字时代,智能音频的介入能够使纪录片在其拍摄过程中获得更为真实的声音,从而更好地复制了观众在野外亲眼观察野生动物时的声音体验。纪录片《望长城》的总编导刘效礼在策划阶段就明确提出: “节目要创新,首先要在声音上有所突破。”②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4):202.在纪录片《极地生灵》(2020年)中,秃鹫出现时的打击乐暗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高山鼠兔出现时以欢快的音乐衬托它的可爱;而镜头再转到作为捕猎者的藏狐时,节奏又突然加快,预示着危险即将来临。纪录片《与象同行》(2022年)中,将外号“短鼻”的亚洲象妹妹拆废弃茅草屋的片段配以天真烂漫的音乐,妙趣横生。由此可见,适宜的音乐配乐和音效设计也为纪录片增添了情感色彩并明晰了其叙事层次,从而给予了观影者更好的美感享受。
三、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未来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数字时代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拍摄存在的问题
1.摄制技术仍落后于国际最先进技术水平
数字时代,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摄制技术突飞猛进,但仍与国际最先进的纪录片制作技术水平有一定的差距。2017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开年巨制《自然的力量》(2016年)正式播放,虽然相较于拍摄《森林之歌》(2007年)时的设备优化了不少,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不少问题。比如:首先,这次拍摄采用的主机是索尼F55,其中60%的素材是2K,40%的素材是4K。没有采用全4K其实是迫于无奈,主要是因为镜头不够长,内存也受限,于是选择2K缩短距离,画质会变好内存也相对较小,但高原的广博之景的表达会随之受限。另外,为方便拍摄,摄制组还自制了“潜艇”和大型云台,在拍摄湟鱼洄游的画面时,摄制组自制了一个小型的简易潜水艇,并费时费力地在其头部装上Gopro拍摄系统和信号天线。其次,为解决微观拍摄的抖动问题,摄制组放弃摄像机原有的微距云台,自制了一个很大很沉重的微距云台,虽然获得了稳定的画面,但其对光线的要求非常高。③何逢涧.5年50万公里拍摄,成就央视纪录片巨制《自然的力量》[EB/OL].(2017-02-07)[2023-07-21].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5b053874972aa1c07ce6168.相比之下,在由詹姆斯·卡梅隆监制的美国自然生态纪录片《超凡动物奇观》中,为得到大量的动物主观镜头,摄制组采用带线缆的高速摄像机以每秒1000帧(电影正常采用的是每秒24帧)的速度系统跟踪拍摄白头娇鹟,摄影师还必须让操作机器的来回动作产生肌肉记忆,以确保镜头的急速稳定对焦,记录转瞬即逝娇鹟运动的画面。与此同时,片中所采用的新光学技术也让微小生物的生活世界得以清晰展现,长管状的微距探测镜头甚至可以直接接触到虫子,一气呵成,极少受限于光线和内存等因素的影响。
2.缺乏长期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的支撑
虽然采用数字技术可以更轻松地记录和采集自然生态变化的数据,但大多数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仍然缺乏对所拍摄事物过往长期统计数据和持续观测研究的支撑。长期观测对于揭示生态系统变化和环境问题的长时段趋势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相关专家学者提供学术研究成果的支持,而这在一部纪录片的制作周期内往往无法完成。纪录片《水下中国》(2019年)第二季的拍摄对象之一是仅半根手指大小的文昌鱼,文昌鱼很难被肉眼直接观测到,这就需要摄制组在前期充分了解文昌鱼的生活习性,但难点是关于文昌鱼的研究和文献资料几乎全部集中在遗传和生物繁殖方面,其野外生存习性的研究为零。于是,摄制组也兼任科研组,开启了未知而又艰难的拍摄任务。①唐卓人.中国水下纪录片“拓荒者”周芳:从零到一,从十到百[EB/OL].WSJ中文版微信公众号(ID:WSJmagazinechina),2023-05-23.在获取长期数据方面,为数不多的有纪录片 《自然的力量》(2016年)的摄制团队。该团队的前期调研组由一群青年科学家组成(均为博士),他们用1年多的时间走遍280多个调查点,才最终确定了拍摄方案。然后,摄制组再历时5年,行程50万公里,在野外拍摄500多天,记录下鹰隼从嗷嗷待哺到翱翔天际、藏羚羊每年的迁徙路线和南海珊瑚产卵的漫长过程等。
3.缺乏双屏联动和二次创作
数字技术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互动体验和个性化选择的可能,这方面短视频二次剪辑所产生的大小屏互动尤为突出,但大部分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并未充分利用这些特性,这使得其创作和传播过于单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也有一小部分自然生态类纪录片有了这方面的突破。如:纪录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2023年)就被创作团队进行了短视频改造。由于短视频平台有较强的社交属性,因此他们将动物们拟人化,再加上一些社会热点的话题加以拼接,如“爱豆”“社恐”“种草”等,很容易便赢得了流量。而且通过智能设计的“点赞”“收藏”“硬币”一键三连等环节,可以让观众更好地参与进来。展现黄河三角洲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的纪录片 《大河之洲》(2022年)也是为数不多的例子,据统计,在将其内容进行二次创作的抖音视频号“吾纪录”中,粉丝数现已突破588万人,视频点击量超12亿次,累计获赞超过6971万次,其在同类型纪录片垂直账号榜单上排名第一。
(二)数字时代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未来发展建议
1.加强国际合作
自2012年《美丽中国》(Wild China)拍摄之后,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拍摄就开始加强国际合作。2014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与BBC合作制作了《隐秘王国》(Hidden Kingdoms),2015年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拍摄了《鸟瞰中国》(China from Above),2016年腾讯与BBC合作制作了《地球脉动2》(Planet Earth II),2017年中、美、英联合拍摄了《我们诞生在中国》(Born in China),同时中英合作制作了《地球:神奇的一天》(Earth:One Amazing Day)。②林玉萧.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生态纪录片的特性、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9):183.这些合作项目的开展使得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获得了更广泛的国际传播和认可,通过与国际知名纪录片制作机构合作,提高了其制作水平,丰富了观众对中国自然和文化的认知,促进了中外纪录片制作人才和经验的交流,也为中国纪录片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2017年由中央电视台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PBS)、德国电视二台(ZDF)等机构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大太平洋》(Big Pacific),其水下拍摄技术就明显高于纯国产纪录片。大量的水下镜头展示了海洋生物的活动方式,高清的镜头甚至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鱼类近乎透明的鱼鳍和海底的浮游生物。同时,潜水摄像机的变焦能力也得到了凸显,许多海洋中的镜头可以拍出中景、近景甚至特写,仿佛让观众置身于鲨鱼旁观测,穿梭在鱼群中,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这些高质量水下镜头的拍摄和传播,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和引人入胜的视觉体验,使得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从而加深了对海洋生态的认知和关注。
2.返璞归真与适度娱乐化
数字技术的进步为纪录片制作带来了更好视觉效果产生的可能,但有时过度依赖这些技术会导致内容的肤浅化和娱乐化,从而使观者忽略了对自然生态的深度研究和探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电影理论家达·威廉姆斯认为电子时代的影像虽然真假难辨,但“新纪录电影”不排斥真实,而是多角度接近本质真实。在蒙太奇的叙事中,导演通常在影片的表达上会显现出极强的存在感,而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由于是以动植物和山川大河等作为主体的,如果其中存在过度人工化的叙事痕迹,观众则很容易对影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目前,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导演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减少如蒙太奇剪辑、特效画面等的参与程度。比如,在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2016年)中,从西西弗斯①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与更具悲剧色彩的俄狄浦斯王类似,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EB/OL].[2023-07-21].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5%BF%E8%A5%BF%E5%BC%97%E6%96%AF/6690210?fromModule=lemma_inlink.般挖掘潮汐线之间沙地里的沙蟹到刚出生不久就站立奔跑的岩羊,都给了很长的单镜头,但这丝毫没有显得无聊和拖沓,反而捕捉到了这些动物真实的生活状态。其镜头全部是户外拍摄的,没有用一个特技和一帧动画,返璞归真。另外,作为中国生态纪录片的商业化先驱,《森林之歌》(2007年)在11个小时的影像中,采用了最为普通的拍摄设备进行拍摄。这部纪录片选择了森林生态系统为表现对象,其中动物的生活习性难以把握,为了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其运动的最完美的瞬间,摄制团队大量使用了DV机来进行拍摄,这样的镜头占据了镜头总数的三分之一。在采用特效极多的今天,采用这样的拍摄方法也能够更好地呈现森林生态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为观众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
3.多平台传播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纪录片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进行传播,观众可以在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不同设备上观看原片或者二次创作的短视频,从而使纪录片的传播拥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在数字时代还应充分利用智能AI推送技术,通过分析观众行为和兴趣偏好的数据,进行个性化内容推送,以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智能AI推送不仅可以为观众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纪录片内容,还可为纪录片制作方提供宝贵的数据反馈意见,以帮助他们持续优化内容创作和推送策略。然而,在应用智能AI推送技术时,制作方需注意平衡个性化推送与观众隐私保护的关系处理,以确保智能AI推送在纪录片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结语
在数字时代的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创新研究中,我们见证了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带来的深远影响。在视觉和听觉维度上,纪录片制作成功地借助数字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奇妙。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数字时代纪录片创新面临的一些技术挑战。在追求视觉效果与娱乐化的同时,纪录片可能过度依赖技术,忽视内容本身的深度和意义。我们需要保持警惕,确保技术的应用不失对自然生态的真实展现和环保价值的关注。同时鼓励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制作机构联手,开拓更广阔的创作领域,促进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如是,在这个不断进步的数字时代,我们则可以共同见证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继续创新、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