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式康养旅游与民族“三交”:巴马“候鸟人”民族互嵌社区研究
2023-12-21郝国强杨彪
郝国强 杨彪
[摘 要]旅游推动各民族广泛交流、跨区域流动,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坡月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候鸟人”被巴马长寿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所吸引,到此进行居家式康养旅游,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村中城”现象。“候鸟人”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通过“在一起”实现了空间互嵌与融入、经济互利与互惠、文化共享与共建和情感认同与归属,在生态与生命之中找到了交融的共同性,使坡月村逐渐发展形成交融共生的民族互嵌社区,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一个生动范例。
[关键词]居家式康养旅游;民族“三交”;民族互嵌社区;“候鸟人”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784(2023)04-0062-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1]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庞大的消费人群,为新时代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宗旨,也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归宿。”[2]旅游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现代社会流动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重要载体。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2022年9月,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创新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何使旅游业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民族“三交”)的桥梁,如何充分发挥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的作用,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文献回顾
关于旅游与民族“三交”的关系,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是实证研究。徐海鑫和项志杰从经济发展的维度,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对民族“三交”的特殊影响[3]。宋博瀚和王文力对西藏旅游文化促进民族“三交”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4]。戴学锋通过分析新疆旅游发展的实践案例,认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是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5]。钟洁和石洪从现实层面出发,认为坚持政府主导的共生、共创、共享发展方向,实施整合营销,引导各民族和社会各界全过程参与是文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的路径选择[6]。杨明月等则在微观层面上探讨了民宿促进各民族“三交”的具体发展思路和实践路径[7]。二是理论建构。孙九霞立足于流动社会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反思,分析旅游流动对民族交往、文化融合与认同构建产生的影响[8]75。李燕琴等从主客互动形式的演进探究群际间“共振—共创—共生”价值协同链的生成过程以及如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9]。李志飞等根据对多个少数民族旅游社区的观察,从二元世界(即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的视角,提出少数民族旅游社区二元世界“共享—分离—共创”的三阶段变迁模型[10]。
目前学术界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民族互嵌社区以及民族“三交”的成果鮮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国内双认定为“世界长寿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的县份。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神秘的长寿文化是巴马发展康养旅游的重要旅游吸引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人”到此进行居家式康养旅游。居家式康养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追求高质量生活,到环境优美的目的地进行至少一个月的居家康养,东道主则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提供居家生活的基本设施,满足旅游者的基本日常生活需求,使旅游者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康养的生活模式。“候鸟人”在进行居家式康养旅游的过程中,如何在公共空间里共享当地的长寿文化和生态文化?外来人群在与当地族群的互动中如何实现民族“三交”? 基于此,本文以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坡月村作为个案,探讨“候鸟人”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在空间、经济、文化和心理互嵌中的互动与交融的实践过程,阐释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三交”中的积极作用。
2 巴马康养旅游进展及坡月村概况
巴马的旅游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2006年以后,天然饮用水、长寿食品、健康医养、精品体育、会议会展、生物科技、特色医药等以大健康产业为主题的生态产业在巴马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大健康产业推动当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业成为该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康养旅游则成为该县旅游业的主要业态。巴马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接待游客825.85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消费82.92亿元;2020年接待游客643.96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消费66.56亿元;2021年接待游客768.17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消费80.70亿元① 。每年到巴马康养旅游的“候鸟人”达十多万人次,创造了广西旅游发展史上的“巴马现象”。巴马先后荣获“国际健康养生圣地”“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2020年度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2020年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等诸多荣誉,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广西首批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名单。
坡月村是巴马“候鸟人”聚集地之一,“候鸟人”与当地村民杂居和互动使得村落的社会结构、民族文化等更加多元,这也使得当地多元互动交融的现象较之其他地区更为显著,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互嵌社区。截至2021年11月,全村共有7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73户,总人数2 953人,其中壮族2 872人,汉族51人,瑶族30人,主体民族为壮族② 。“候鸟人”在旅游旺季时人数是当地村民十倍以上,相对于城市的“城中村”而言,该村形成了一个与之相反的“村中城”现象。“候鸟人”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满族、瑶族、白族、黎族、乌兹别克族等③ 。为探讨“候鸟人”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在空间、经济、文化和心理互嵌中的互动与交融情况,笔者分别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7月,2023年1月到坡月村进行了4次累计长达2个月的田野调查,对四十多位“候鸟人”与当地人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随后,又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回访和追踪调查。
3 互嵌与融入:康养旅游促进民族“三交”的空间基础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空间属性是民族互嵌社区的第一属性,只有宏观层面的整体空间互嵌与微观层面的社区空间互嵌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民族“三交”的社会意义[11]。在村落场域内,笔者将坡月村的空间互嵌形态大致分为居住空间互嵌和公共空间互嵌两种。
3.1 住在一起:居住空间互嵌
旅游的发展,使多民族共居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常态。坡月村作为巴马康养旅游重点村,得益于优越的自然康养环境和神秘的长寿文化以及村内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吸引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候鸟人”到此长居。农家旅馆内设有独立的卫生间与厨房,并且配备有厨具、热水器、电视机、无线网络、公用冰箱和洗衣机等各类设施,基本能满足“候鸟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当地生活费用较低,每个月的房租费仅为400~800 元,一个月生活消费在2 000元左右。因此,大多数“候鸟人”会选择居住在农家旅馆,一年中居住1~2个月或者6~11个月,也有部分人甚至买房定居于此。当地人一般居住在一层或二层,剩余楼层则租给“候鸟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居家式康养旅游。居家式康养旅游使游客身份发生了转变,从旅居者转变成定居者,从城里人变成村里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人”与当地人彼此交叠与嵌入,在共同的社区环境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进而推动各民族“三交”。
3.2 玩在一起:公共空间互嵌
“在一起”才会促进互动,互动才会促进交往交流。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文化互动、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等重要活动场所。以足拉同心文化广场为例,其由足拉屯理事会成员通过向政府申请资金、本村群众、开发商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人”等共同筹集资金完成建设的项目。广场内建设有图书馆、文化活动室、文化宣传长廊和文化舞台等,是供当地群众与全国各地游客、“候鸟人”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当地民俗活动交往交流的公共场域。参与当地社会的公共空间治理是“候鸟人”融入当地社会的重要表征,也是“候鸟人”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方式。
3.2.1 “候鸟人”与当地人的协商管理
坡月村发展康养旅游后,吸引了大量的“候鸟人”到此长居,除了促进本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也给当地带来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治理问题,如环境污染、民族矛盾和社会治安等。为了破解康养旅游产生的系列纠纷和难题,深化旅游纠纷“大调解”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坡月村先后完成投资建设旅游警务站、旅游诉讼服务站和景区旅游纠纷调解室,构建新型人民调解体系。甲篆镇成立了统战工作站,推动村民理事会、人大代表、候鸟人协会等力量整合,坚持站前引导、站内协作、站外下访相结合,形成自下而上、完整的立体调解体系,率先推行联合调处和诉前联调工作,简化程序、加强服务,提升了民族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此外,为了增强调解动员力量,县司法局选聘了多名懂法律、懂政策的“候鸟人”担任旅游纠纷调解员,并给他们发放证书、配发工作证和执法记录仪等,形成了“大调解”联调工作机制。通过民族工作法制化,依法处理涉及民族因素问题,有效解决了“候鸟人”内部及其与当地人之间的旅游纠纷问题。
坡月景区旅游纠纷调解室主要由巴马蓝色纽带公民互助合作联合会管理,负责调解旅游纠纷。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百魔洞景区旅游纠纷调解室来信来访登记簿》里真实地记录了他们调解旅游纠纷案件的结果。表1所呈现的案件便是其中的內容之一。
据当地村干部说,由“候鸟人”来调解“候鸟人”内部及其与当地人的旅游纠纷,比由当地人来调解效果会更好一些。但这并不表示当地人不参与旅游纠纷调解。在巴马蓝色纽带公民互助合作联合会难以调解纠纷的情况下,都会请村干部出面帮助解决,共同把“候鸟人”内部及其与当地人的旅游纠纷解决在基层,努力达到“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的基层社会治理效果。
3.2.2 “候鸟人”内部的有序互动
“候鸟人”是一个人员构成复杂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是如何和谐相处的? 在坡月村,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人们得出这样的共识: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有序互动是促进各组织之间和谐相处之道。以足拉同心文化广场管理为例,足拉同心文化广场是“候鸟人”文体活动团队最多、人流量最大的活动场所,在旅游旺季时每天高达两千多人次。为了在广场有序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各文体活动团队领队协商、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大大减少了彼此间因活动场地问题而引发的矛盾。表2是“候鸟人”养生旺季各活动团队的时间安排。
“候鸟人”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不仅拓宽了村落文化娱乐空间,也丰富了“候鸟人”内部及其与当地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民族互嵌社区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场所,“候鸟人”通过参与协助当地公共空间治理,与当地人共同建构并遵守公共秩序。村落公共秩序的构建坚持了依法治理与疏导调解相结合,做到了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和柔性执法[12],为各民族在有形、有感、有效的社会交往交流中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为其他领域民族互嵌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可以说坡月村是了解旅游者如何参与旅游目的地公共空间治理的典型案例。
4 互利与互惠:康养旅游促进民族“三交”的经济基石
旅游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方面,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旅游经济是民族互动交往的重要驱动力,是民族互嵌社区创建的经济基石。
4.1 互利共赢:康养旅游推动“候鸟人”与当地人共同构建家园
旅游业是能够较快速拉动人气、吸引人员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随着巴马康养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大量“候鸟人”涌入巴马,进入坡月村,对租房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当地人看到提供租房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之后,便抓住旅游发展这个难得的机遇建房,以满足“候鸟人”的租房需求。然而,建一座楼房需要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对于当地部分资本有限的农户来讲,自费建房基本难以实现。为了解决资金困难,农户除了向银行贷款之外,还会选择与“候鸟人”合作建房。一般的合作方式是由农户出地,“候鸟人”出资,建成后留一层或两层给该农户居住或农户自主经营,收益归农户;其余房间归“候鸟人”经营,收益归“候鸟人”,并约定10年、20年或30年后所有房间的所有权归农户。具体合作方式和时间期限由农户与“候鸟人”协商决定。这样的合作方式,一方面改善了当地农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进一步减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候鸟人”的生活成本。“候鸟人”与当地人通过共同建设和美家园,既提高了生活质量,美化了村容村貌,也留住了“乡愁”,深化了互嵌。
4.2 互惠共生:参与产业升级与旅游业发展
发展康养旅游,促进了坡月村产业转型升级,由第一产业过渡到了第三产业。在未开发康养旅游之前,当地青壮年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留守农村的老年父母耕种自家承包地,由此形成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生计方式。发展康养旅游之后,康养公寓、公共设施建设等征收大量土地,许多农户已放弃传统的农业生计方式,转而参与旅游经营或相关就业,实现了“从农”到“从旅”的职业转变。
旅游业是一个“一业兴则百业旺”的综合性较强的产业,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产业密切相关。于是,经营农家旅馆、餐馆、养生馆、超市和参与集市经营等成为当地人参与旅游业获取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在不同类型的旅游参与方式中,有些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有些则是被动地参与,这些参与的过程对康养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发展康养旅游,适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得到很好地转移,尤其是部分妇女可以从农业劳动中脱离出来。通过发展康养旅游,当地农特产品(火麻、红薯、山茶油、珍珠黄玉米等)的销路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甚至带动了周边村落或县市农特产品的促销,助推了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候鸟人”在此长居,一些“候鸟人”便在村里做生意,如售卖保健品、工艺品,经营饭店、家庭旅馆等。据坡月村民委统计,2021年全村共有农家旅馆和农家乐203家,2020年长期居住在坡月村养生的“候鸟人”达8 000人,2021年长期居住在坡月村养生的“候鸟人”达20 000人,同比增长150%,并呈逐年增长趋势。旅游产业已成为坡月村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人均年收入10 000元④ 。
由此可见,旅游推动了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乡村经济发展空间,重构了乡村经济发展结构。发展旅游可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发挥其经济增长和带动功能[2]。随着“候鸟人”长居人数的增加,村落原有的公共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候鸟人”与当地群众,巴马县委、县政府不断完善当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网络全覆盖、修建旅游公厕和休闲娱乐场所等。大多数“候鸟人”都积极养生,喜欢游山玩水,乐于参加各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充实自己的康养生活。为了丰富“候鸟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些“候鸟人”积极参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组织“候鸟人”到县城区域内各类旅游景点游玩,如百鸟岩、水晶宫、长寿岛和仁寿源等景区,或到周边县城去旅游,如凤山三门海、南丹洞天酒海和罗城棉花天坑等景区,甚至到云南、贵州等地旅游,形成一种较为特殊的旅游群体。由于大量的“候鸟人”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向外界宣传巴马的长寿文化和生态文化,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此康养旅游,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巴马旅游经济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力。
这种选择居家式康养旅游的“候鸟人”与一般的游客不同,他们往往有更大的可能成为忠实旅游者和消费者,从而更可能重复、多次到达康养旅游目的地,对当地社区的经济贡献也会更直接、更多[13]。从某种意义上讲,坡月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候鸟人”,大多数患有慢性病的“候鸟人”的康养生活也离不开当地的生态环境,由此而促进了当地康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据一些当地人说,坡月村如果没有“候鸟人”就很难发展经济。自古以来,土地作为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自然基础,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14]。离开了土地,村民便失去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旅游产业上。“人类基于互惠关系强化了一种彼此之间纽带性的联系。”[15]旅游经济的互嵌使“候鸟人”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形成了依存互惠的民族关系,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5 共享与共建:康养旅游促进民族“三交”的文化底蕴
对于游客而言,旅游是到旅游目的地去体验和了解不同的文化[16],而旅游往往是有目的的,文化方面的特殊价值决定着旅游的目标[17]。坡月村发展康养旅游依托其长寿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等重要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候鸟人”到此长居,从而成为促进各民族“三交”的重要场域。
5.1 长寿文化:康养旅游促进民族交往的推动力
旅游促进人群流动,人群流动促进交往,而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支撑。这种资源对于巴马来讲,就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神秘的长寿文化。巴马有不一样的地磁、阳光、土壤、水和空气,正是具备以上“五个不一样”的自然禀赋优势,铸就了“巴马世界长寿之乡”的美名,这是官方宣传和游客了解巴马的旅游名片。笔者在與“候鸟人”访谈的过程中或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听到“候鸟人”讨论最多的是巴马的自然康养环境。一位来自湖南的“候鸟人”这样说:“关于这里的环境,我看了他们在网上发布的视频、听到当地人所说的以及我亲眼所见的,这里环境有五大特点:第一个是这里的水呈弱碱性、属于小分子团水,可以帮助血液和体液维持酸碱平衡,使身体更有效地抵制细菌。第二个是这里的地磁高,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睡眠质量。第三个是这里的土壤含有丰富的硒资源。第四个是这里的气候比较宜居。第五个是这里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如果跟城里相比的话,那就高更多,因为城里一般只有几百,这里就高达几万。一个地方具备长寿的两到三个条件,就是很好的地方。这里同时具备5个条件,所以它成为世界长寿之乡还是名副其实的。”⑤ 由此可见,到巴马进行居家式康养旅游的“候鸟人”都很认同巴马的自然康养环境。
巴马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是促进“候鸟人”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推动力。巴马的孝道文化———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文化历史悠久,民间形成的《添补粮歌》已经传唱了300余年。2021年,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申报的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巴马的敬老习俗深深嵌入当地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是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巴马民间有这样的流传:人活过一轮“甲子”(60年)以后,身体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子女们总为老人的健康寿命问题担忧而不知所措,于是就请来了道公或巫婆“坐禁”上天问“乜老”,即补粮神,要求给其父母延长寿命。“乜老”说,于生时下放给他(她)的“粮食”,他(她)已经吃得差不多,生命即将终结,要用百家的米给他(她)补上就能长寿了。于是子女们就请族上的亲戚们拿米、钱请道公择吉日为父母“补粮”。在补粮当天,作为子女、晚辈,把不同姓氏和地域的粮食汇聚起来成为百家米、千家粮。经瑶王或道公做法开光洗礼后,成了“生命之粮”。这是巴马人表达孝心最古老而又淳朴的方式。“补粮”相当于“精神疗法”,通过“补粮”仪式让老人的精神“粮食”得到了真正的增补,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坚信自己延年益寿,有病不惧,无病欢畅,起到了安然养生的作用。
坡月村依然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敬老习俗仪式。据一些“候鸟人”说,通过参加当地的敬老习俗仪式,为自己补粮添寿,内心感到满足,精神上得到安慰。巴马仁寿源景区将敬老习俗作为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向游客展演。一般来讲,游客到巴马仁寿源景区都会参与体验敬老习俗活动,感受旅游带来的文化震撼。巴马将敬老习俗与康养旅游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再造、创新和共享,推动长寿文化与旅游业的双向互动和深度融合。
5.2 社区文化:康养旅游促进民族交流的助推器
旅游交往能够增进文化认同,各民族在旅游交往的过程中增加了彼此互相了解的机会,在民族交流的过程中促进文化共享。然而,在各民族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有一个转化过程,如何从心理上增强各族群众对新嵌入社区的认同感,则需要依托特定的社区[18]。在坡月村,各民族通过多种形式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建共享社区文化:
一是社区节日文化。“地方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及其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19]“候鸟人”与当地人逢年过节都会举办一些活动,共享彼此的节日文化,如一起过春节、“壮族三月三”、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使民族传统节庆成为各族群众大联欢、大聚会、大交流、大团结的盛会。以“壮族三月三”为例,“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从民族传统节庆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公共假日的转型,成为各民族共享共创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20]。在举办“壮族三月三”活动的过程中,“候鸟人”与当地人身着民族盛装,唱山歌、打铜鼓、抛绣球和舞雄狮等,展现了不同民族文化和谐之美,进一步深化了各民族的“三交”。“候鸟人”群体的涌进,带来了各自的民族文化,通过节庆活动促进多民族文化共享与交流。坡月村通过发展康养旅游促进了传统节日的复兴,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民众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21]。
二是社区互助互惠文化。在坡月村,当地人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营造了开放包容、守望相助的社區文化。“候鸟人”内部及其与当地人之间团结互助,构建了非亲缘、地缘、婚姻等关系的自助、互助、共助和养生、共生、永生的“候鸟人”文化。据一些“候鸟人”说,他们在巴马重获了健康,所以自己要用实际行动回馈巴马的恩情,为改变巴马贫穷落后的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认为只有不断地为社会做贡献,人生才会有价值。这像是某种交换人生礼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人们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得到了他人的关注、肯定、帮助、情感支持与道德鼓励以及实实在在的意义感[22]。因此,“候鸟人”群体中成立有各种组织,如巴马国际候鸟人协会、巴马蓝色纽带公民互助合作联合会和巴马“十爱一”助学服务中心等。
据了解,巴马“十爱一”助学服务中心是安徽左德胜老先生通过到巴马进行康养,身体得到了康复,为了感恩这片热土,回馈这里的人民,而自发组织并成立的。该组织以“帮助孩子一阵子,改变孩子命运一辈子”为初心,以“十人帮一人,每天捐一元钱”为宗旨,属于公益组织。笔者通过与该组织负责人访谈得知,2021年该组织收到助学捐款296 191.7元,资助学生163人,发放助学款214 200.7元,有77名会员一对一、一对多资助贫困学生。所捐助的学生覆盖11个乡镇,其中甲篆镇52人、东山乡40人、西山乡15人、巴马镇13人、燕洞乡11人、凤凰乡8人、那社乡5人、那桃乡3人、所略乡3人、百林乡5人、外县8人。2022年,该组织共资助了177名贫困学子,发放助学款60多万元,为学校送去桌椅200套、校服550套、鞋子550双⑥ 。
这些数字的背后不仅是以左德胜老先生为代表的一群爱心人士的默默付出,也是“候鸟人”参与当地教育扶贫事业的重要见证。教育是改变民族地区贫困面貌的重要途径,该组织用真实行动捐资助学,帮助巴马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此外,据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人民政府统计,候鸟人协会党支部以及协会每年举办各种文体活动60场次以上,协调处理“候鸟人”内部以及与当地群众矛盾纠纷90起以上,开展为当地群众捐资助学、慰问长寿老人、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等活动近百场次1 200人次以上⑦ 。“候鸟人”通过居家式康养旅游,参与当地文化事业、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捐资助学和纠纷调解等,营造了多民族守望相助、交融共生的社区文化氛围。
“候鸟人”与当地人基于文化与资源的共享,不仅促进了各民族在文化交往中加深彼此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而且潜移默化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再生产,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和民族互嵌社区创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6 认同与归属:康养旅游促进巴马民族“三交”的心理共识
巴马之所以吸引大量的“候鸟人”到此长居,不仅在于其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神秘的长寿文化,也在于其拥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新模式———居家式康养旅游。居家式康养旅游不同于一般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慢生活、深体验的旅游方式,即旅游者选择在某个地方居住一定的时间,通过“身心体验”,更深层次地融入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当中,真正体味到旅游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相得益彰,体味到旅游的文化含量,从而使旅游行为提升一个层面[23]。大多数患有慢性病的“候鸟人”通过居家式康养旅游获得了治愈性的生命意义,见证了巴马的康养效果,进而逐步在心里接纳和认同巴马,视其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6.1 情感认同:亲身体验巴马的康养文化
民族饮食文化与民族同生共源,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巴马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其具有地方性的饮食文化。巴马老人的饮食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以素食为主,饮食清淡,饮食结构呈现“五低两高”;二是主食品种多样,注重粗细搭配;三是不主张暴食暴饮,吃饭七分饱;四是以食用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追求健康、安全、高品质的生活是现代人的普遍追求。从某种意义上理解,特定自然环境造就的巴马饮食文化特征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大多数患有慢性病的“候鸟人”通过学习模仿当地老人清淡素食的饮食方式,饮用巴马山泉水,吃当地农户种植的火麻、珍珠黄玉米和蔬菜水果,散养的鸡鸭和原生态的野菜等,真正感受到乡土食物中所富含的营养和“乡土”味,进而认同地方性食物。一位来自湖南的“候鸟人”说:“我听他们说,来到这里的很大原因就是这里有黑皮土猪肉,肉的味道跟城里的不一样,这里的肉有一股肉的真正的香味。这里的蔬菜、水果我自己吃了,甜的,我们那里就吃不出这里的那种清香味。”⑧
疗养、食养和“天养”是巴马康养旅游的核心业态。巴马的自然康养环境对于大多数患有慢性病的“候鸟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治愈性意义。据一些“候鸟人”说,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人,在巴马居住一段时间后,都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有的“候鸟人”通过到不同的地方去疗养,然后对比分析疗养效果,最后选择了巴马。一位来自湖北的“候鸟人”说:“这个地方对健康有好处,所以大家都愿意到这里来,不然我怎么会来5年呢?比如说海边,那里的负氧离子没有这里的高,它主要是海边上,玩的地方也就是在海边上,去旅游几天可以,长期住那里就不行。那里的健康程度没有这里高,所以大家都愿意来这个地方。”⑨
诚如大多数“候鸟人”所说的,如果巴马没有一定的康养效果,就留不住“候鸟人”,也就难以发展康养旅游。长期居住或每年都往返于坡月村的“候鸟人”在当地拥有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并通过与当地人在共同的村落里过着较为充实的康养生活,恋地情结油然而生,由此逐渐形成了彼此接纳、相互融合的民族团结大家庭。
6.2 “家”的归属:“候鸟人”对家的意义建构
由地域关系产生的空间关系和社区居民彼此在心理和情感方面产生的“我者”对“他者”的认同[24],是创建民族互嵌社区的情感认同保障。“候鸟人”对家的意义建构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基于时间沉淀、康养效果与互惠互助的社区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下逐渐形成的。他们因康养或某种需要而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彼此在空间上相互嵌入,生活上团结互助、文化上互动共享和经济上协作发展等方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使不同民族在共同的时空场域经历了互动、磨合、包容和认同的过程。
随着他乡变故乡,巴马成为“候鸟人”情感意义上的“家”[25]。“候鸟人”通过居家式康养旅游,逐渐习惯或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并在当地建构了亲情和“熟人社會”,由陌生到熟悉,由此逐渐实现由客到“主”的心理认同。据一些“候鸟人”说,大多数“候鸟人”千里迢迢到这里康养,有些甚至已经被医院判了“死刑”,却在这里恢复了健康,重新获得第二次生命。因此,巴马被大多数“候鸟人”称为第二故乡或第二个家。但由此而构建的“故乡”与“家”,其含义显然已发生了改变。在传统文化里,家庭是由一定范围的亲属(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所组成。但在这里,“候鸟人”所说的“家”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具有亲属关系的“家”,而是对“家”进行了新的意义建构,即“候鸟人”与当地人基于某种需要而共同建构的“家”,这是一个跨越亲缘、血缘、地缘等关系的“家庭”共同体。当地人说,“候鸟人”来到这里生活,我们都是一家人。共同的地域生活使得人们通过密切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等而得以联结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对于民族互嵌社区的认同建构而言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巴马的生态文化和长寿文化满足“候鸟人”对自然的想象和文化的体验,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并非来自经济利益,而是来自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在康养旅游发展背景下,“候鸟人”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通过“在一起”,实现了空间互嵌与融入、经济互惠与互利、文化共享与共建和情感认同与归属,使坡月村逐渐发展、形成交融共生的民族互嵌社区,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提供了一个生动范例。
7 结论与讨论
“大规模的旅游流动携带着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素、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一并流动和交融。”[27]78“候鸟人”通过居家式康养旅游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在生态与生命之中找到了交融的共同性。“候鸟人”通过对共同性(自然资源、长寿文化和生命质量等)的追求,实现资源与文化的共享,超越了民族的边界。在康养旅游带动下形成的互嵌社区中促进了各民族“三交”,并在“家”的共同体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效发挥旅游业的经济功能与社会文化功能,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居家式康养旅游是一种全民参与即大众化、面向基层群众的,而非旅游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如今,居家式康养旅游已经在巴马生根发芽,成为巴马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方式之一,推动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深度建设与发展。巴马居家式康养旅游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复制与推广这样的旅游模式,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居家式康养旅游将成为主流旅游方式之一,并成为民族“三交”的新模式,以及推动中国式旅游现代化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居家式康养旅游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交融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同时,在发展康养旅游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处理好“外来者”与当地人产生的各种问题,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产品以满足“外来者”对旅游体验的需求,进而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康养旅游带动而形成的民族互嵌社区是一个自发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经历各种文化接触、碰撞与融合,且经得住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考验以及时间的积淀等,方能成为真正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交融共生的民族互嵌社区。
注释
① 数据来源: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址:http://www.bama.gov.cn/sjfb/tjgb/t12029145.shtml.
② 数据来源:由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民委员会提供,时间:2022年7月26日.
③ 数据来源:由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统战委员提供,时间:2022年11月3日.
④ 数据来源:由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民委员会提供,时间:2022年7月26日.
⑤ 受访人:LY,女,63岁,湖南人;访谈时间:2022年1月13日;访谈地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
⑥ 受访人:CJ,女,60岁,山东烟台人;访谈时间:2023年1月26日;访谈地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
⑦ 数据来源:由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人民政府提供,时间:2022年7月28日.
⑧ 受访人:LY,女,63岁,湖南人;访谈时间:2022年1月13日;访谈地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
⑨ 受访人:RXG,男,84岁,湖北人;访谈时间:2022年1月13日;访谈地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宋瑞,刘倩倩.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旅游发展:定义、挑战与路径[J].旅游论坛,2023(1):1-11.
[3] 徐海鑫,项志杰.旅游对民族杂居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8(3):42-46.
[4] 宋博瀚,王文力.西藏旅游文化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探讨[J].西藏研究,2019(6):158-164.
[5] 戴学锋.旅游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实践[J].旅游学刊,2022(12):3-5.
[6] 钟洁,石洪.文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与路径[J].旅游学刊,2022(12):9-10.
[7] 杨明月,许建英.民宿促进民族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与路径[J].旅游学刊,2022(12):10-12.
[8] 孙九霞.旅游流动影响下的民族交融与认同凝聚:对“多元一体格局”的再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75-86.
[9] 李燕琴,张良泉.价值共振-共创-共生:以旅游业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旅游学刊,2022(12):1-3.
[10] 李志飞,李佳蔚.少数民族旅游社区二元世界形成与变迁[J].旅游学刊,2022(12):7-9.
[11] 平维彬.互嵌与交融: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野下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9-33.
[12] 刘莹,杨桓.从“嵌入”到“融入”:空间视域中的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0-89.
[13] 林清清,保继刚.茶旅游发展中的茶农角色参与:南糯山、老班章案例[J].旅游论坛,2015(4):1-8.
[14]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2.
[15] 赵旭东.互惠人类学再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18(7):106-117.
[16] 彭兆荣.旅游何以曰: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厘判[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92-97.
[17] 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张晓萍,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25.
[18] 龙金菊,高鹏怀.共同体视域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理论、语境与路径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3):42-49.
[19] 黄彩文,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以广南壮族皇姑节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83-90.
[20] 方素梅.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广西“壮族三月三”的创新与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22(5):1-10.
[21] 吴波,田维民.论旅游开发对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5-30.
[22] 凯博文.照护:哈佛医师和阿尔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M].姚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3.
[23] 彭兆荣.“参与观察”旅游与地方知识系统[J].广西民族研究,1999(4):35-39.
[24] 来仪.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J].学术界,2015(10):33-42.
[25] 苏晓波.他乡变故乡:丽江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家”的归属与疏离研究[J].旅游学刊,2022(9):14-26.
[26] 孙九霞.旅游流动影响下的民族交融與认同凝聚:对“多元一体格局”的再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75-86.
[责任编辑:吕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