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形式、机制路径与可能的研究突破

2023-12-21杨勇林明水王金伟文彤杨兴柱刘佳

旅游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旅游业高质量旅游

杨勇 林明水 王金伟 文彤 杨兴柱 刘佳

编者按: 我国《“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旅游业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国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暴露出的诸多问题阻碍了旅游者需求的实现和满意度的提升,为此我国旅游业亟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供给体系实现与旅游者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和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旅游业质量提升的基本价值指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特定技术条件下旅游业满足旅游者动态需求的能力,这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判断,《旅游论坛》编辑部发起了主题为“技术革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学者对话活动,邀请了6位长期从事旅游研究的学者,结合其自身教学和科研经历,分享他们关于该问题的思考。本次对话,聚焦在如下5个方面,即:旅游业发展中技术革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技术革新角度来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应该如何界定和分析? 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 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论题,及和创新点可以包含哪些方面? 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领域中,未来可能的突破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对“技术革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涉及概念内涵的界定与厘清、影响机制和路径等分析,归纳总结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和论题,希望能给感兴趣的读者带来些许启示。

关于本次专题对话,有三点需要说明:第一,本次对话活动得到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鸿沟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均衡发展的机理及对策研究”(22BJY1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闽南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失衡诊断、空间分异与形成机理”(4227125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海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响应机制研究”(21BGL021)、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课题(ZS2022B04)等基金项目的资助;第二,本次对话署名以作者出现先后为序,参与本次活动的6位学者一致同意,共同对所发表的内容承担第一作者责任;第三,本次对话活动特别委托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勇教授为召集人和主持人。

(1.华东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62; 2. 福建师范大学 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科学学院,北京 100024; 4.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5.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6.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784(2023)04-0001-18

话题一:旅游业发展中技术革新的内容与表现

杨勇:首先,感谢《旅游论坛》编辑部提供的本次对话交流机会,并感谢在座的5位学者接受邀请。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技术革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基于各位专家的学术研究视角,从技术革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机制以及可能涉及的研究的论题展开讨论。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技术革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从用户、产品来说,还是从企业生产和管理技术来说,技术革新已经融入旅游业发展的各个层面,推动了旅游业的产品创新和效率提升。今天,我们首先讨论旅游业发展中技术革新的具体内容和表现。请各位专家根据自己的研究以及在现实实践中接触到的现象,归纳、凝练和总结旅游业发展中的技术革新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先请福建师范大学林明水老师发表观点。

林明水:感谢《旅游论坛》编辑部的邀请和杨勇教授的精心组织。作为一个从事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的学者来说,技术革新是一个新颖的话题。大家都知道,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技术革新对于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管理智慧化、旅游业态多元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极大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旅游业发展中的技术革新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迈入信息文明时代,以信息流为纽带,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对旅游业发展革命性的影响正日益显现,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全方位参与旅游要素市场优化配置,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是深远。

在工业文明时代,旅游业发展高度依赖于制造业技术的升级与更新换代,如高速公路的建设、动车与高铁的开通、机场的通航等都极大地缩短了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通勤时间与成本。此外,场景技术、灯光技术、舞台技术、悬吊技术、音响技术等表演辅助设备技术的进步,让实景演出、沉浸式体验等各种旅游资源与观众零距离接触成为可能;夜间灯光技术的发展,通过智能网络控制技术、综合运用各种照明手段,将照明工程由静态景观展示,提升到动态的声、光、电的完美融合的深层次体验,增强了游客游览过程中的互动性、真实性与趣味性,彻底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观光游览模式。

在信息文明时代,旅游业中技术革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旅游环境的数字化。表现在旅游业所依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被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全面渗透,特别是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形态,并发展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使得虚拟与现实旅游的界限更加模糊,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二是旅游过程的智慧化。表现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旅游决策过程的便利化、旅游活动过程的智能化、旅游体验过程的共享化,世界各地均可实现一部手机“游”天下。特别是,便利化体现在人们决策过程中的智慧化,依托移动互联网就能解决比如“选东还是选西”等所有决策烦恼;智能化体现在旅游活动过程“无人化”:交通实现无人驾驶、景区实现智能导览等;共享化体现在旅游体验过程的实时分享,人们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行程,也可以在他人分享行程过程中,找到相似的虚拟体验。这就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中技术革新的某些具体现象,与各位专家交流分享。

杨勇:刚才林老师已经总结了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技术内容,包括数字经济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无疑,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新技术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正在与旅游业发展深度融合,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新产品、新场景,提高了游客体验品质,也为探索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有效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当然,在旅游业领域中,技术革新肯定会表现为其他方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年轻学者的视角看看旅游業中的技术革新包括哪些内容。有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金伟老师谈谈他对于技术革新内容的分析和认识。

王金伟:感谢《旅游论坛》编辑部的邀请和杨勇教授的精心策划。刚刚林老师分析了技术革新,非常深入且形象,下面我也谈一些个人体会。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在旅游领域,科技创新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目前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旅游业发展中的技术革新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统技术的新运用。所谓的“创新”并不一定是完全发明一个新东西,在原有基础上的延伸应用或改进,并将其运用于一些新领域,也算是创新。也就是说,将传统技术运用到一个新的领域,产生经济社会价值,也是一种创新。在旅游领域,一些景区做规划和开发时,可能原来还没有将GIS 系统、遥感技术等传统技术引入。不断引入传统技术“为我所用”,不断实现传统技术的价值,为旅游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这也是一种创新。体现了传统技术在旅游中的新应用和场景挖掘。另外,现在在夜游项目中大量使用的灯光技术、音响技术、舞美设计等,也是将传统技术从其他领域引入旅游领域的一种创新运用。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近年来,数字经济、区块链、AI、虚拟交互、元宇宙等现代科技在文旅产业中被大力推广运用。这些前沿技术与当前的旅游场景相结合,能够不断创设新的虚拟体验场景,为游客带来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验。这也是一种创新。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领域的深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虽然人工智能在旅游产业中运用已有一段时间,但最近ChatGPT 的兴起,将人工智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不难发现,以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旅游行业的发展路径。其一,人工智能技术将对旅游者的出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以往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时,会更多地参考和使用用户生成的数据,但未来ChatGPT 等人工智能生成数据,很可能会极大地改变旅游者信息收集、筛选和甄别的方式,减小旅游者的决策成本,这对旅游者来说是有益的。其二,对于旅游研究者和管理者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多数情况下,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多局限于游客端,而新技术同样需要为管理者和研究者服务,这也是技术革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以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可以改变旅游规划和市场分析的方式,甚至可以作为政策制定的参考工具。在未来,传统技术在旅游领域的新应用、信息技术在旅游领域的不断迭代以及人工智能的引入,都将推动旅游业不断创新和发展,最终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杨勇:刚才,王老师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技术越来越重要、我们越来越不能忽略旅游业中的技术革新及应用。关于这一点,王老师提到了3个方面:一是传统技术的更新,甚至提到了我们在旅游地理研究中经常使用到的GIS技术。二是新技术应用,包括区块链、元宇宙等最新发展的数字技术。三是当前正处风口的以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未来已来”,AI已经并且未来会更加显著地改变旅游业的运作方式,不仅包括消费者的决策、消费模式,还包括企业经营者的决策、产品开发和运行模式。此外,舞台技术(声、光、电)等也是旅游业技术革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者在欣赏和体验演艺节目时(如“印象丽江”“水舞间”),给他们带来难忘体验的不仅是演艺节目的内容,也包括通过有关技术实现的新的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迪士尼、欢乐谷和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中,都存在大量由技术所营造出的体验场景,比如迪士尼“极速光轮”“飞越地平线”等。

在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中,经常用到的PEST 分析工具中的“T”,即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但是,技术的内涵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普适性、基础性技术,还包括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属技术。那么,这些技术是否能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获得充分应用,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我相信未来,技术革新会越来越多地成为给游客带来新奇体验的主导性力量。林老师和王老师已经将技术革新内容进行了推进,接下来请暨南大学文彤老师分享其对技术革新以及旅游业中技术革新的感悟和体会。

文彤: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技术革新是公认的产业经济进步的重要动因。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各行各业产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增长,甚至改变全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回到我们的旅游经历,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读书时大家关于索道的讨论:文献中一直在激烈争论索道的好坏,实际上这是一个明显的技术革新带来的旅游变化。我国有众多名山,许多游客想去,但由于登山困难,耗费大量体力以及时间,影响了游客的体验质量。通过建立索道,非常方便地让大家登顶,甚至从不同的视角观赏山岳景观,但这可能带来了对山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这正是技术革新在旅游业中的一个有趣现象。

我个人认为,旅游业技术革新与制造业的有所不同。例如,在管理学中,许多企业研究者的视角可能不太一样,他们更纯粹地探讨生产工艺流程中技术能发挥什么作用,以提高绩效。然而,旅游业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步的,甚至有时候是共创的。因此,目前旅游业大部分技术革新实际上是从需求导向出发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升旅游消费者的体验质量。最近,我国最大的一艘邮轮在上海正式下海运营。新闻报道专访节目进行了详细介绍,涉及许多前台技术,如舞台灯光展示、各种室内功能等都是直接应用新技术实现的。在相对容量固定,甚至狭小的空间场所内,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的功能体验,从而实现邮轮旅游的高满意度。此外,节目中还专门介绍了邮轮的后台技术,与传统的客船、货船有所不同,邮轮行驶技术的第一个特点是平稳,第二个更重要的特点是静音。新邮轮专门强调采用特定技术,让游客在船舱活动中,尤其是在睡觉或休息时,受邮轮震动和噪音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新邮轮的这项技术在全世界应该是一流的,它借助后台的新技术改善、提升和保障了消费者的体验质量。

旅游业发展中的技术革新还包括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供给和需求之外的管理方面。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相当广泛,基本上与旅游者的各个消费环节都兼容。因此,对旅游行业管理提出了非常繁杂和高难度的要求,这些是其他行业不一定面临的问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相对减少公共服务、产品质量控制等的管理成本,例如AAAA 以上景区目前都实现了视频流媒体的实时监控,数据交换和大数据分析在后台非常迅速地得以完成,技术革新正在旅游行业发展中表现出一些与其他行业不太一样的内容。

杨勇:从文老师的发言了解到,在旅游业技术革新内容上又增加了几个维度。一是从基本原则上来说,旅游业技术革新价值指向必然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旅游业发展应遵循的终极价值导向。只有“以人为本”,才能获得大量客户,才能实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二是文老师刚才提到了一些不太被文科研究者关注的生产工艺、邮轮技术,涉及非常技术化的邮轮制造技术、后台技术和其他生产工艺,但旅游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的理解普遍不够深刻。三是管理过程中的技术。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无边界的产业,如何管理好旅游业,不仅对旅游企业,而且对旅游公共服务机构,都提出了巨大挑战。需要借助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高效的管理。接下来,请安徽师范大学杨兴柱老师来谈谈他的看法。

杨兴柱:在技术革新方面,旅游业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必然会有新的旅游交互方式,“人地”发展将进入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人地关系中人的部分,即人的继续发展。我的感受是,旅游的内涵已经变化,从过去强调“人地”交互的方式开始转变为“人机地”的交互模式。

旅游业中传统的技术革新主要表现为以旅游企业为主导的“人地”交互模式改良。例如,在旅游场景中对传统技术进行展陈和体验,不仅实现了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同时也给旅游氛围营造和游客体验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内容。而旅游业中新兴的技术革新则表现为对旅游行为、旅游隐私、旅游交流和旅游空间的迭代升级。

首先,与传统技术不同,新兴技术的革新创造了更加多样化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公共大数据、虚拟账户等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在旅游需求者制定旅游计划还是在供给者开发旅游服务项目上,都需要借助新技术进行旅游资源的分析和决策,此时人机交互成了旅游行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其次,旅游业中的技术革新更好地满足了消费的多元需求,也带来了更多的旅游隐私问题。例如,通过在线预订和支付,我们获得了便捷的旅游服务,同时也向虚拟空间分享了我们的隐私信息,旅游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安全有效的沟通成了新的问题。如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提高交易安全性和信息透明度,构建机制和数据共享资源,并将个人交易隐私信息保护在算法内。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旅游产品的溯源和验证,增强消费者对目的地的信任感。

再次,我刚才提到的是,传统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仍然局限于人与人的交流方式,而新兴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人与机器的直接交流。例如,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可以模拟真人与人类交流,提供非常完备的信息化服务,这是一种很好的交互方式。

最后,“人机地”的关系重塑最丰富的是什么?是不断创设展开的体验空间。旅游企业对虚拟空间的技术革新使人类的多元需求得到具象化的体现的同时,在这种虚拟的空间中,人类的认知和感受又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生产,带来更多的研发动力。有人认为,技术革新带来了全新的旅游方式,这确实不错。但在现实情况中,“人机地”两两交互的环节中都存在亟须解决的各种问题。

杨勇:杨老師提到的这几个问题,非常前沿且很有趣。一是人机交互,尤其是虚拟交互新空间的拓展。当前,元宇宙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大量的文旅行业中重新塑造了新的旅游体验空间。过去,我们看山、看庙,说山就是这座山,庙就是这座庙,都是“实体”空间中的游客与旅游资源的交互。现在,借助元宇宙,可以在“山上”和“庙中”叠加一段虚拟场景,在原有的“实体”上,创新打造新的体验空间,为旅游者生成一段新的体验,甚至可以不依托任何“实体”的旅游景点和资源,重新塑造一个虚拟体验空间。2023 年6 月份,苹果正式发布Apple VisionPro设备,搭载超高分辨率显示系统,通过用户与数字内容互动的模式,将数字内容无缝融入真实世界,为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虚实交互体验。二是数字经济发展中,信息保护将变得非常重要。在当前旅游过程中,大家在使用旅游App时,不太关注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者会越来越注重个人隐私。如何做好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必然成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接下来,请中国海洋大学的刘佳老师分享其观点。

刘佳:技术革新对于旅游资源、产品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迭代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旅游资源方面,技术革新表现为数字虚拟化、异地链接化和资源再生产化。首先,数字虚拟化是指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数字化提取和可视化表达,并将虚拟数据、信息、图景与传统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旅游资源的改造升级。例如,2022年青岛海天中心利用投影技术,把特定视觉创作投影到建筑物表面,让动画特效与声、光、电在建筑表面有机结合的3D光影技术,打造“浮山湾实体灯光秀+手机端AR灯光秀”,为游客提供超越现实的沉浸式感官体验;其次,VR技术具有强链接性和扩展性,它能够突破旅游资源的地理空间限制,通过对异地旅游资源景观数字化解码、拼接和剪辑形成全新立体式全景景观,重塑叙事空间元素构建与叙事体验。例如,宜昌市推出湖北首个VR 全景旅游平台,基于宜昌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景点景区、线路服务为节点,全方位整合、串联当地旅游资源、龙头品牌和示范景观,提供沉浸式云游空间。最后,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为旅游资源的再生产提供了土壤和环境,目的地、游客、旅游组织等发布的短视频通过具有宣传力和吸引力的传播,以内容生产的形式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再生产,大大提升了西安永兴坊“摔酒碗”、茶卡盐湖“天空之境”、重庆洪崖洞、青岛大学路网红墙等景区、景点的热度和知名度。

第二,在旅游产品方面,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主题嵌入化、要素舞台化和体验场景化。首先,主题嵌入化是从旅游市场需求出发,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技术研发提供更具人性化的配套服务体验和契合化的主题旅游产品。例如,大型主题乐园和创意主题酒店均是专业高度集成化的产品,创意新颖、设计复杂且技术先进;其次,要素舞台化是充分利用灯光、音响、多媒体等各类旅游演艺技术手段,通过剧场的舞台美术设计、技术操控和多维空间的立体表演,赋予传统旅游经营业态情景体验性。山东日照“日出东方·海之秀”项目即是运用全息投影、特种影片矫正、灯光可视化等技术,结合激光、4D动画、喷泉、水雾等声、光、电多媒体创新技术手段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打造多媒体现代化水秀夜间表演节目;最后,体验场景化是结合数字技术,以沉浸式体验与个性化互动连接个体体验与集体记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生产与消费环节等多重因素,满足游客的在地化体验与精神娱乐需求。例如,迪士尼主题乐园通过打造经典IP角色形象和场景,构建跨媒介的故事世界,从而形成电影、漫画、游戏、剧集、衍生品与主题公园之间的消费联动。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发布的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中,充分体现了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在旅游沉浸式业态发展中的应用。

第三,在旅游公共服務方面,技术革新主要包括数据运营化、绿色低碳化和人工智能化。现阶段,利用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实现客流量的监测、预警和调控是景区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的重要技术手段。新能源观光车的运行、可生物降解的旅游厕所和低能耗酒店的建设等也有效推动了旅游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依托ChatGPT 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能力的人工智能工具,今后可以在旅游产品信息咨询、景区线路导览、酒店机器人服务等多应用场景为旅游者提供智能对话和咨询服务,并基于旅游者偏好、情绪和行为等大数据实现旅游者的个性化推荐。

话题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技术革新的实践形式

杨勇:各位老师前面的见解、分享都是真知灼见,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和亲身体验,总结了大量关于旅游发展技术革新的内容与具体表现。接下来,我们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来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问题。

从旅游业发展历程来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学术界存在大量关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相关稿件还处在源源不断的产出过程。然而,关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我认为很多文章的界定都存在不明确之处,多存在“简单粗暴”地“拿过来”就用的现象。虽然也有研究者将旅游高质量发展概念进行了解读,或者从效率角度、或者从结构角度,分析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确实不是一个容易说清楚的概念,有关研究多基于各自特定的研究场景进行界定。接下来,请各位专家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来谈谈,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表现为什么样的具体内涵和具体形式,以及如何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刘佳:党的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进一步阐释。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战略任务。在旅游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阶段,如何界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是学界探讨的主要问题。但当前相关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命题。我国学者在高质量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上,将旅游发展与整体社会发展变革的阶段性问题和人民的需要相结合,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成进行了剖析,强调旅游业发展不仅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旅游需求为目标,还需关注发展方式的转变,把新发展理念的5个维度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阶段,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意蕴进行了阐释与说明。例如,基于供需关系、发展动力与利益均衡等视角提出旅游质量说、旅游需求说、旅游消费说,强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重视质量提升、需求扩大和消费升级,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基于产业发展视角聚焦旅游产业结构、技术效率、发展模式等问题,指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通过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动力和发展模式变革等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基于产业发展中的社会属性与社会效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旅游生态效率纳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赋予更多社会责任和生态意义。总体上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既涵盖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效率提升、发展模式与动能转换等方面,又包含旅游供需系统论及利益均衡等内容,还囊括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等观点,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动能转换和发展的新飞跃,是新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浪潮正带来旅游业发展的“蝶变”,数字化转向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在微观层面上,技术革新不仅是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提升的重要动力,也是旅游产品丰富、服务水平提升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在宏观层面上,技术革新为旅游产品提质增效、创新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可行路径。因此,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ChatGPT等新技术实现旅游业的全方位变革,将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产品个性化、旅游管理智慧化和旅游业态多元化中重构产业链条,并兼顾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杨勇:刘老师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梳理,从发展战略、发展使命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有的内涵,我觉得非常受启发。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运用科技成果推动旅游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技术革新将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和原则。技术革新越来越多地成为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升旅游业效率、创新、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和路径,这将大大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质量。接下来,有请林明水老师进行分享。

林明水:正如刘佳老师刚才所谈到的,当前学术界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和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如何测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相关案例研究基本上以国家政策和文件为依据开展指标构建的探索,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等。值得关注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等,这些重要论述为系统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设计提供了政策指向。

高质量发展在旅游领域从理论探讨逐步走向实践,还需要紧紧把握当前技术革新浪潮的发展方向。从旅游产业发展实践来看,数字技术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旅游产业新发展动能、新旅游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形成,这是数字经济时代下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在这过程中,技术革新作为核心要素,可以直接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可以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全域旅游等发展方式间接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我认为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提升旅游产业效率,助推旅游业发展产生新动能,如智慧景区、无人酒店等新产品的层出不穷。二是数字技术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旅游业产生新业态,如各类沉浸式实景演艺、游戏主题酒店等活动的风靡;三是数字技术推动旅游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数字博物馆、夜间文旅休闲街区的盛行等。

杨勇:关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刚才林老师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问题意识,关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在文件和相关语境中,都频繁地出现。但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涉及哪些具体问题,尤其是学术问题,非常值得重视。如果我们要对其展开研究,不仅要有现实问题意识,而且要有学术问题意识,从现实问题总结出学术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林老师从效率、结构升级和商业模式变革等维度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及相关场景进行了解构和分析。从解构分析和相关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甚至不是某个词所能完全涵盖的。接下来,请王金伟老师谈谈关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认知。

王金伟:关于旅游高质量发展,从技术革新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经济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另一方面,旅游业对促进区域经济或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特别是通过技术革新优化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配置,实现旅游经济高效增长,从而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技术革新的正向溢出效应,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提高人民生活福祉。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技术革新,极大地提升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福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不容忽视的是,技术发展不仅有积极面的影响,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甚至可能会产生数字鸿沟的问题。目前,许多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识字率不高的群体等,他们在数字技术的应用方面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因此,未来要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我们应更好地破解数据安全和数字鸿沟问题,让全体人们更加公平地共享旅游发展成果。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是推动遗产保护传承。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丰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除了传统保护手段,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依借助技术进步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例如,现在非常火爆的数字敦煌,利用数字技术生成了许多体验场景,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了更多人走进敦煌、了解敦煌,有效实现了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活化利用。此外,除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还要关注文旅融合问题。科技发展能够助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通过科技创新使“旅游”成为更加充分展示和传承优秀文化的绝佳途径。

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首先,要减少人类旅游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干预,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价值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可能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生态脆弱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利用数字科技,建立数字化资源数据库和线上体验平台,更好地减少人为影响和破坏。同时,通过在线远程环境监控等方式,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确保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安全。可以说,数字技术是推进旅游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看,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和界定。在这个过程中,除传统因素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到技术革新对这些方面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杨勇:王老师刚才从4个方面阐述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其相应的价值导向。一是促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提高人们的生活福祉;三是推动文化保护与传承;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觉得还要关注另外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剛才王老师提到数字鸿沟,实际上,除数字鸿沟之外,还有技术鸿沟。也就是说,不同地区旅游业之间存在的技术鸿沟问题,这会导致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也是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表现之一;其次,关于文旅融合这一概念和相应的研究内容,我觉得一直没有讲明白。虽然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文旅融合课题,今年在“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也设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题目,但是文旅融合研究并未实现质的突破。有关研究者对文旅融合的概念界定并不清楚。实际上,技术革新是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力量和契机,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出现了可实现、可操作的实践模式,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内容。接下来,请文彤老师分享一下其自身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分析思路。

文彤:确实如几位老师所说的,高质量发展的概念非常宽泛,从学理和概念界定方面可能还有一个理论和实践如何进一步接轨的深入探讨空间。需要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質量发展的背景是以前我们一直追求的高增长率,GDP越高越好,但现在的高质量发展强调除了数量增长,还需要提升质量。因此,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的质”和“高的量”,我认为高质量发展非常符合中国旅游业如今所面临的任务目标。中国旅游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供给数量上基本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但在产品类型等方面仍然存在增长和发展的需求与空间,亟须提升消费品质,这是目前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不平衡问题。在这样的情景下,技术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应对产业发展的需求,甚至直接解决这样的问题。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让更多的人能在旅游中有获得感,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体验的获得。从目的地的广大旅游小企业群体来看,他们的获得感体现在能够参与其中,从中获利、获益、获得经济发展或文化交流的好处。正如杨勇老师刚才提到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鸿沟”问题。因为一些旅游小企业体量小,缺乏经验和实力,而且还位于相对偏僻的地方,想要接触消费市场本身就面临着现实难度。在技术层面上,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数字平台或短视频营销渠道,打通市场路径,这明显体现了技术在获得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另外,王老师刚才提到的生态方面,新技术对自然类景区,甚至是历史遗产景区,都具有强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如景区内的各种环保设施、环保汽车、电瓶车等内部交通工具以及各种环境监测手段。

杨勇:文老师的观点比较辩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下对“质”和“量”的辩证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技术革新无疑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业供给的“量”已经实现了“合理增长”,技术革新则有助于推动旅游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这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涵,也是值得研究的论题。接下来,请杨兴柱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杨兴柱:在技术革新推动人类重新认知并创新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背景下,我们致力于让需求侧的游客更好地认知并自主参与创造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价值,并从供给侧的角度来推动多功能旅游生产构建有序的人地关系。正如刚才王金伟老师提到的,我们的旅游发展源于自然环境,因此较为基础的方面是关注如何利用技术革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目前,旅游借用了许多新兴技术,特别是在乡村旅游目的地,重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合作与协调机制,构建有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实现人类与地方的和谐共生,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一,体现在供需匹配的高质量发展。过去的旅游供需发展总是存在一些不平衡的矛盾。现在,通过技术革新,我们对供给侧进行了新的认识和技术运用,包括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以及技术效率,都是对原有供给生产方式的核心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利用和发现资源价值,让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样,从游客的高质量体验出发,根据游客的偏好,指导新技术的革新方向,旅游由此实现了从过去传统的观光到如今更突出多元交互体验的换代升级。本质上,技术革新带来的是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的迭代升级,从而创造更加稳定和谐的供需关系。

第二,体现在对旅游资源价值创新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技术并不独立于人类发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革新来源于人类各自的生活和旅游需求更新。因此,分析旅游是否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应该是人类对旅游资源的重新认识。过去我们总说的“游得好不好、玩得好不好”,现在的高质量发展更体现了价值判断。

第三,体现在旅游技术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即旅游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旅游高质量发展中,人才培养尤其是技术人才的培育是技术革新能否顺利落地的关键环节。新兴技术在游客需求侧和企业供应侧的使用方面都离不开人才。比如,数据评估对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辅助作用,这也是我们技术更新的重要服务对象,同样亟须更加对口的专业人才。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供需双方都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共同发力。

总体来说,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革新最终目的是实现价值共创。价值共创不仅包括货币价值,更是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资源的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超越了货币衡量的价值认知,只有将人类福祉追求与技术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杨勇:杨老师的分享非常全面。一是助力游客认识资源和产品价值,实现高质量体验。二是构建有序的人际关系(包括社会关系),实现旅游产品价值共创。三是技术人才培养。这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受杨老师的启发,我也提一个观点。杨老师刚才提到发现资源,我认为当前技术革新,尤其是数字经济,有利于创新旅游资源、发现资源。经济社会体系中,存在很多游客感兴趣的事物,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些资源的存在。“淄博烧烤”的火爆背后,数字经济是重要推手。数字经济带动的流量传播,使“烧烤”成为广大游客感兴趣的资源。同时,传统发展环境下,一些优质旅游资源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旅游者分享的海量旅游信息中可以提取旅游者感兴趣的点(point of interest,POI),激活了经济社会中的资源要素。这大大扩展了旅游资源的边界和内涵,也增加了旅游业发展的可依托资源集合,这也是旅游业高质量重要的维度之一。

话题三: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路径

杨勇:刚才几位专家已经就技术革新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其间,已经或多或少地分析了技术革新如何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等问题。在这里,请各位专家对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路径进行归纳、提升和总结,这或许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首先请王金伟老师发言。

王金伟:科技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技术革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反过来,技术革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一方面,技术革新可以有效促进旅游生产要素的重构。旅游产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涉及众多上下游产业链的信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技术革新有利于打破现有时空区隔、产业界限,加速知识和技术的高效融合,促进各生产要素在旅游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规模增长,进而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效率。

另一方面,技术革新有助于旅游供需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技术革新,旅游企业可以在市场信息获取分析、市场细分、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提升管控能力和供给水平,并推动整个供给端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作为需求方的旅游者,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获取更多目的地的信息,并通过不断数字化、智慧化的手段参与旅游产品生产环节,在有效提升自我旅游体验质量的同时,推动旅游产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杨勇:关于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王老师总结了几个方面。其一,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与整合。随着旅游者需求的日益增多,单体的旅游资源或旅游点可能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高铁推动快速交通、信息技术推动实现信息充分流动),旅游者在获知大量信息的情况下,迅速实现A 到B的位置转移,享受到更多的旅游资源,获得更好旅游体验,大大提升了旅游业发展质量。其二,规模化增长。数字经济或互联网经济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数字经济而言,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突破规模化的临近点,才能产生内生式发展的“梅特卡夫效应”,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互联网平台作用来看,互联网平台大大促进了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实现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共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是同时进行的,信息技术使供需双方实现了更充分的沟通,由此旅游业的发展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更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接下来,请文彤老师发表观点。

文彤:正如王金伟老师刚才所说的,通过成本或规模经济来解释问题。例如,新技术可以让过去无法设计出来的旅游产品在消费者面前大规模呈现。以夜间旅游产品为例,在夜间经济中有一个明显且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即各个城市的灯光工程。早期由于对能源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只有少量城市才能打造这一城市景观产品。如今,在新的节能技术支持保障下,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街区或者一条道路,甚至河的两岸都能实现特有的夜景,并且还可以拥有各种可调节的音乐、灯光表演系统,体现出低成本技术的能力与潜力。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存在明显区别,因此技术革新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可能相对不同于其他产业。

首先,旅游供需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和问题非常突出。游客需要在陌生环境或非惯常环境进行旅游,而目的地的信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非常大。

其次,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现实中也存在着普遍的非标准化问题,因为每个产品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可以说,信息不对称与非标准化是旅游业与其他行业在生产供给和消费体验方面的巨大差异,对产业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现在由于新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交流技术,大家可以相对方便地获取信息,可以尽可能掌握大多数信息来解决非标准化的消费决策和消费选择。因此,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OTA 平台在提供一些定制化的服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他们要么购买这些产品,要么在自己购买这些产品后,将各个要素组合成自己喜欢的定制化产品,这个作用路径反映出了新技术的影响机理。

最后,旅游者在异地消费时,如果遇到货不对板或不满意的情况,旅游者以前只能忍气吞声,因为维权成本和环节非常麻烦。但现在我们会发现,新技术尤其是信息传播技术,已经让每个消费者的维权能力大大提升了。“三亚海鲜”事件、“青岛大虾”事件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消费者的维权能力大幅提升。这种情况来自技术革新推动下的消费端反向监督,能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高品质的发展。

杨勇:文老师的发言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反向监督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在原来的旅游消费中,大家维权途径和渠道不通暢,维权困难较大。当前,数字经济等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维权路径和多元的维权方式,这也间接提升了旅游业发展质量。

此外,数字经济之外的一些技术,也大大改善了游客的体验,包括刚才文老师提到的灯控系统、灯光设备和舞台技术。在演艺场景中,这些演出和舞台技术,给旅游者带来了良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大大增强了旅游者在特定地方对演艺体验的丰富度和精彩度。接下来,请杨兴柱老师谈论关于这个话题的观点。

杨兴柱:我觉得,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条路径是市场力量。旅游技术革新关注游客需求,如何满足游客的技术诉求,从而有效指导企业内部生产水平提升,缓解消费端供给矛盾。

第二条路径是政府力量。政府需要考虑如何高效组织管理,如何保护和利用资源等,政府推动技术创新。举个例子,旅游纠纷的处理,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应用,我们能够全面了解事情全程,从而更好地管理。还有旅游资源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基于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动态技术应用,可以提高监管效率。并且,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也能帮助政府把握旅游企业运营动态,推动旅游企业的管理运营。在这些情况下,政府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条路径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培育并推动产业生态系统提升。我们的产业生态系统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全方位、多角度链接,旅游业由此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平台产业链。这条复杂的产业链网络包含运行端和管理端的共同参与,形成了传统旅游六大要素信息的串联,产业深度融合得更广泛,推动不同主体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杨勇:杨老师提到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产生的,而且是一个政治、社会和经济的互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之下,在发展定位、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路径上实现了突破。

在我国,旅游业一直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而技术是服务政府、管理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政府通过制订行业发展规章,或者利用新技术手段规范市场,打造健康的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比如,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一些文件、设立一些基金来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接下来,请刘佳老师分享其自身观点。

刘佳:正如刚才各位老师所提到的,在“数字中国”战略指引下,技术革新已经深入旅游领域的各个方面。当前,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倒逼不同利益主体高度重视供给端的优化,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协调技术、人力和资本等要素,实现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因此,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可能存在以下3条路径。

第一,通过旅游产品、服务与发展模式迭代创新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等智能设备应用,在沉浸式体验、特色化业态打造等方面形成新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矩阵,促进新消费;其次,通过技术革新促进旅游开发与商业模式迭代更新,进一步推动内容生产、消费场景拓展和场景再造。当前,旅游业发展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技术桥梁的搭建让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有了更加具体的场景,融合多重沉浸式体验技术手段、智能交互感知和沉浸互动娱乐等再现非遗文化,实现在数字层面的资源展示与保护、文化传承与传播。

第二,通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有助于实现知识、信息、价值的共创共享以及要素、产品与服务的供需匹配与精准对接,推动资源组合与配置效率的提升。例如,目前各地重点打造的智慧旅游景区可视化系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加便捷的售票系统,创造互动和个性化体验,促进游客、服务人员、管理者等多元主体通过智能空间实现价值共创。此外,实时掌握景区的客流量、热点区域和游客的反馈意见,可以精准对接供需两端,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第三,通过旅游产业结构升级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非平衡演化特征。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的自组织程度不高,受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仍然较强,因而熵减机制作用有限,非线性协同效应不明显,而数字技术可以降低、消除旅游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障碍,促进结构要素之间的耦合协调和层次演化,是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这是因为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新兴生产要素,催生了云旅游、沉浸式旅游演艺和数字展览等新业态。技术加速也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数字化水平,通过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可视化的产业组织模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效率提升,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杨勇:刘老师结合数字经济发展提出要从3个技术革新维度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分别是产品创新、效率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这其实是大量研究者在研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普遍涉及的维度,如果能和技术革新进行结合,必将产生系列创新性的角度和成果。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呈现交叉融合的重要特征,数字化与智能化为传统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创造了更多的增值空间,通过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为旅游业拓展了新的发展边界。例如,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包含“长安十二时辰”等在内的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这些试点单位在装备技术等方面积极创新,是具有显著数字科技特征的智慧旅游新产品。此外,在技术革新赋能下,数据要素的替代作用能够进一步拉近供需距离,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在融入旅游产业链条全过程中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数字基础设施虽然前期投资和搭建的成本较高,但后续边际使用成本较低,乃至无限趋向零,而产出效应呈指数增长趋势,这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绿色、集约、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接下来请林明水老师来分享他的观点。

林明水:除了技术革新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3个维度外,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视角来审视技术革新维度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路径。旅游目的地通过建立智慧旅游情境和氛围,拓展旅游市场的认知边界,创造全新的旅游场景,在旅游产业内部形成一条更具优势的技术路径,从而推动旅游业数字化发展和技术革新。刚刚几位老师谈到管理的途径是大家所熟知的常规路径,我认为制定标准也是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制定标准推动景区智慧化提升,既能保证景区产品的有效供给,又能提升游客体验的时代感。如我们团队最近完成了福建省地方标准《智慧景区等级划分与评定(DB35/T 1716-2022)》,正是文旅部门通过制定标准来统一细化景区需要进行技术更新的工作任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然,在这个景区智慧化标准体系中,有两个必备条件实际上与我们目前的技术革新有所差距,即大部分景区智慧化还停留在是否提供5G 信号和在线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上。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智慧景区的现实应用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逐步更新,并非需要即刻完全创新的东西。此外,政府在推动智慧景区建设的过程中,也非常需要其他利益主體配合推动技术更新工作,如管理和运营智慧化是以企业方为主来投入的,数字化营销工作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有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业务开拓的任务。

二是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路径。旅游目的地以企业为主建立旅游消费数字场景,以实现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的全面提高,从而推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如福建省宁德市的霞浦摄影旅游,就是国际游客通过高超摄影技术,将拍摄的各种滩涂美景发布在网络上,无意中促成了摄影技术资源转化为摄影旅游产品,带动霞浦县摄影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相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将霞浦县列为“福建省1号滨海风景道”的起点,向全世界进行推广,借以推动福建省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认为这是典型的由市场推动,通过技术加持促进资源转化为产品,产品丰富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的成功案例。当然,无论何种路径,都需要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基石,以市场需求调节为条件,以政府治理为手段,才能优化数字技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话题四: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论题

杨勇:感谢几位老师的分享,前面大家探讨了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涉及的内涵、主体、路径和机制。接下来,我们从研究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应该如何进行研究? 如何进行更好的研究?我相信,这也是各位老师不断思考的内容,也是本专题对话能够对其他研究者可能带来启示的重点内容。首先,请文彤老师发表自己的观点。

文彤: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关注现象或者问题,从微观的视角切入技术革新,探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可能会相对容易。实际上,从最早的工业革命开始,技术都有两面性。一方面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但另一方面仍然会存在着一定的技术负面影响呈现在大家面前,甚至隐藏在背后。因此,我们从消费需求和产品供给的角度关注技术革新,可以关注技术的两面性,或者双刃剑效果。例如,我一开始提到的早期关于山地型旅游景区和景区索道的问题,之所以产生争论,是因为索道这个交通工具在为游客提供方便的同时,其修建和运营可能会影响景区环境,甚至会干扰到其他物种,从而引发了保护的争议。又如,现在提供的无接触服务或机器人服务,其他行业似乎没有这个问题,旅游行业的学者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出来了,“不要为了速度而放弃温度”,他们认为: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完全依赖机器人,可能导致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

刚才兴柱老师也提到,每个游客都需要通过人与地方的交流以及人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这两个渠道来了解陌生的旅游目的地和环境,因此这一类话题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创新或亮点。

另外,管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学者已经从企业的角度探讨技术问题。我的一位同事一直在关注现代工厂管理中的人文关怀问题,他提到了一个情景:如果企业内大量工作都由机器人完成,那么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人类会如何感知和反应? 传统上,人们周围应该都是与他同样的同事,大家共同工作,可以交流、互相帮助,充满各种人际交往。但现在周围全是机器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不会对工作场所、企业组织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旅游行业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他所关注的话题实际上是想揭示技术应用可能存在的潜在负面性。

杨勇:文彤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设性意见。其一,微观切入问题,就是在大题目中找个小研究切口。其二,一些具体的研究内容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比如企业管理层面上的人机环境下的人力资源问题、人力资源满意度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以及与企业组织变革相关的问题。这多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中的重要研究话题,如果能深入研究,必将能产生有趣的、有影响力的成果。接下来,请杨兴柱老师继续讨论。

杨兴柱:我认为,我们的技术核心在高质量发展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问题。

第一,空间冲突问题。传统的技术创新会因为身体空间而形成新的空间,而技术革新将结合现实基础,创造基于实体和虚拟信息的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存在许多冲突和矛盾。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丰富的理论,特别是对于新的物理空间和空间占用? 例如,如何解析空间中的占用? 正如文彤老师刚才提到的,在实体空间中,过去居民和旅游者的本质需求有很多,居民本身也能成为一种优质资源,居民与旅游者之间存在着多角度的冲突与矛盾。在技术革新背景下,我们进行面对面与非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这将产生怎样的新矛盾?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块的新问题,即包含实体与虚拟的空间冲突?

第二,空间的价值共创问题。例如,乡村旅游地的地方政府、企业、外来游客和乡贤等多元主体都在利用技术、参与技术革新。如何实现这些技术对接、价值共创、价值分享以及网络构建? 这一块的核心是空间的价值培养,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大量的管理、协调、重组工作,也是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第三,我们正在面临的空间正义问题。技术变革中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对于不同群体、地方和企业,我们如何实现空间中的高效共存,减少对立与纷争? 最后一点,其本质也是对空间的价值优化问题。

过去在旅游地理学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人地关系,存在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经济空间这样的空间。现在出现了新的虚拟空间和第三空间。我们如何实现空间的重组和优化,可能更值得思考。

杨勇:近年来,我一直在研究旅游业虚拟聚集的课题,对杨兴柱老师的讲解非常有共鸣。在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中,许多相应的旅游业运作法则或逻辑都发生了变化。如何参照实体空间的研究,将虚拟空间里的事情研究清楚,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价值共创、信息分享、人地关系以及实体空间中的冲突与矛盾,在虚拟空间中是否会呈现新的形式? 原有实体空间中的问题是否仍然存在? 我觉得都很值得研究,也可能产生出很好的研究成果。下面请刘佳老师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刘佳:我认为,可以综合考虑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理论,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形成跨层次、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议题。

第一,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关注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等热点议题。首先,技术经济范式是建立在技术革命基础上主导技术结构变化,进而对宏观和微观经濟结构及运行模式造成变革的过程。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对“技术体系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社会制度结构”三大维度的递进和演化,已有研究关注了旅游领域的技术应用、产业研究、创新过程和机制等。其次,根据索洛增长模型,要素投入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品与服务迭代创新、新业态高品质成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全要素生产率根据索洛模型能够直接反映研究单元的技术进步状况,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引发的增长效应是通过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来缩小与最佳产出差距、创造新技术或学习并采用先进技术的结果。但技术革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对智能技术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戈登效应”与“生产率悖论”。总体而言,可以通过技术经济范式、索洛增长模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分析框架,阐述技术革新对旅游业的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的生成逻辑、传导渠道及实践路径并进行实证检验,深入理解技术革新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途径和效果,形成理论贡献和经验借鉴。

第二,从管理学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关注多利益主体间的价值创造、技术扩散和管理创新。首先,在价值创造方面,数字技术的变革带来旅游利益主体间连接与交互方式的转变,使得传统旅游企业价值创造经历了由产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再向服务生态系统逻辑的转变,形成顾客价值创造、旅游企业与消费者合作创新和服务生态系统等热点议题。其次,在技术扩散方面,旅游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所涌现出的特征、规律及其复杂性决定了旅游领域的技术引进、吸收与再创新具有聚集、非线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因此,基于复杂适应性理论视角、行动者网络视角、学习视角和战略选择视角等,探索技术革新推动旅游目的地或企业的竞争、创新与跨部门合作演化、自适应等内在机理过程与互动机制等也是重要的研究议题。最后,在管理创新方面,智能服务在对各个环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有研究基于智能服务情境特征,运用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等,聚焦于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各细分领域中的开发、设计、应用等,形成了消费者感知视角下虚拟旅游技术的使用和感知评价,以及虚拟旅游体验、接受意愿、行为影响等热点议题。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技术具有显著的自生长性,旅游企业需要持续更新数字环境以识别新的创新机会,基于技术管理视角、产业组织视角、战略管理视角研究旅游数字平台的构建、演化与治理已成为研究新热点。

第三,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关注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协同政策、旅游创新能力培养与支撑政策设计等方面。首先,新时期我国区域协同发展要求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已有研究从不同类型区域协同政策情景出发,探究其对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其次,基于复杂适应性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批判性分析理论等,从事前、事中、事后等不同视角研究旅游创新政策方案制定、执行监管和效果评估,可以重点探索旅游创新政策扩散时空特征、地区差异路径模式等议题。今后,通过大数据系统科学与仿真、自然语言处理范畴下的文本挖掘方法、过程追踪与多案例研究、双重差分模型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开展旅游创新政策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揭示其影响因素和机理、扩散机制和模式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

杨勇:刘佳老师从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3个角度总结了丰富的研究论题,包含诸多当前的前沿问题。此外,我提一下另一个角度: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旅游产业链是学者们反复提及的概念。但是,究竟技术革新下(尤其是数字经济下)旅游产业链的基本形态是什么,却鲜有明确的研究结论。对技术革新对旅游产业链影响理论和案例的研究也比较鲜见,对技术革新下(尤其是数字经济下)的旅游产业链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刻画也比较少。由此,导致对基础性理论研究得也不够充分,旅游产业研究的基础性理论依据不足。接下来,请林明水老师分享其观点。

林明水:我的學科背景是地理学,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空间在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地域辽阔,尤其是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典型技术革新的应用场景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差别显著,这也导致各地推动技术革新的步伐也有所不同。我们团队在制定福建省《智慧景区等级划分与评定(DB35/T1716-2022)》时就发现,福建省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对智慧景区技术认知和采纳意愿和程度有所不同,如智慧景区的无人售票系统的应用,内陆地区大多数旅游景区的游客量不如沿海地区,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景区售票窗口工作人员均可满足游客购票需求。相反如果无人售票系统技术人员维护和现场故障处理不及时的话,会增加旅游景区的压力,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此外,在技术革新过程中,是否存在类似杨勇老师所研究的“数字鸿沟”那样“技术鸿沟”问题,以及与“技术鸿沟”这个概念相关的还有“技术扩散”的过程与机制等问题,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我特别关注典型技术的区域间扩散,如台湾地区民宿建造典型技术在福建省的扩散,用创新扩散模型进行拟合,是可以在宏观、中观方面发现一些有趣的研究问题。

但是,正如前面几位老师所提到的,无论是索道技术,还是夜间灯光技术等旅游业中典型的技术,都已经处于全面应用阶段;而小火车或无人酒店这类技术,在不同区域中是否具有现实扩散特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在技术扩散过程中,如各地组织去长三角地区考察和学习等,如何实现技术的溢出,以及溢出路径、模式是怎样? 这些选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当然,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文化扩散与其他技术扩散特征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非完全一致。

杨勇:林明水老师和刘佳老师的发言,都提到了创新扩散和技术扩散。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切入点,尤其是扩散路径及产生的效应。在当前的旅游领域,空间研究尤其是空间经济学研究,虽然涉及空间溢出效应,但对具体扩散机制的研究却较为模糊。如果能深入解析创新扩散机制及技术扩散机制,这个领域内关于内在机制支撑的研究会更加扎实。接下来,请王金伟老师发言。

王金伟:非常同意几位老师的观点。从学术角度来看,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视角和议题较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进行了较多的尝试。例如,借鉴经济学、地理学、服务管理理论研究技术革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影响机制,基于政策评估方法测算技术革新和旅游高质量公共政策效果等。

从具体研究问题来看,未来不仅需要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探讨其中的供需关系、资源配置、市场结构等经济管理问题,同时也需要从社会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角度研究分析技术创新对社会文化、遗产保护、自然环境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尤其需要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对旅游业所引发的社会性变革,以及旅游业的新业态和新就业机会等相关问题。

总的来看,技术革新视角下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中涉及的多元学科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够解决的,需要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性研究,以便更深入地厘清其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杨勇:王金伟老师的发言,涉及了几个大学科的内容,如管理学(服务营销、市场营销)、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技术革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本身,还包括对经济社会、旅游经济社会的影响,甚至是价值观方面的影响。每个学科都可以采用自己学科的方法分析旅游相关问题,对技术革新的影响进行分析。每个学科可能分析的角度和观点都不尽相同,只有大家能够综合分析,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由此,才能避免研究中的“盲人摸象”现象,并对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研究论题形成综合而全面的认识。

话题五: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前景

杨勇:前面各位老师已经讨论得很深入了。最后,请各位老师畅想一下未来,主要结合自己阅读文献、研究经历或审稿经验,探讨未来就该论题展开研究可能会面临的障碍。比如,可能会遇到的理论、方法和数据障碍,以及应该如何突破?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家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或建议,这些设想或建议可能对感兴趣的研究者或读者有启发意义。首先,请杨兴柱老师分享自己的经验。

杨兴柱:在未来研究方面,我们可以尝试推进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字文旅研究需要多元的专业背景支撑,为学科融合提供平台。对于旅游学研究中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进一步突显组织科研,在这方面可能需要一个更大的突破。

而在当前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个很大的障碍。当前的技术革新研究特别依赖于数据采集,而大数据的采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隐私问题。对于旅游类相关数据,包括运营管理、数据采集和应用,尚未有提出规范的要求,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关于隐私的问题,如何才能更有效避免或解决? 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研究。

杨勇:杨兴柱老师归纳设想了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科交叉与融合问题。实际上,要把这个问题讲解清楚,并非一个学科能够完成的。如何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是研究者当前和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我们发现,旅游领域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和对话,这也是实现研究突破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数据伦理问题。探讨如何使用数据以及数据伦理是否符合規范性,是未来研究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及时跟进并适应新一代技术革新冲击所带来的旅游业发展变革,合理平衡技术应用和旅游就业、服务等社会伦理的作用关系,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弹性积极应对技术革新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新问题等,仍是我们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比如,随着对数字经济研究的深入,数字经济中产生的公平性问题和包容性发展问题,都值得关注。接下来,请刘佳老师也进行分享。

刘佳:现阶段,由于技术的更新迭代加快、相关应用尚未成熟等客观现实问题的存在,加之研究方法使用的规范性及研究数据的可得性仍需进一步提升。例如,旅游领域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即机构、组织、平台数据获取难度较大且数据共享性、互动性弱。地区旅游信息化水平差异、行业壁垒和管理分治严重等阻碍了数据流通和信息共享。受限于旅游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大多为省域尺度的数据,在衡量、识别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下沉至市域甚至县域尺度仍有难度,较难实现技术革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细微化、精细化制度安排。同时,技术革新在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产业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未来,在该领域研究中,在理论探索上,微观层面可将社会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引入技术革新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领域,结合技术扩散理论、技术接受理论等,探索技术革新引发的对低技能劳动者和中等技术型劳动力的取代,网红旅游城市过度商业化对旅游地社区居民主体性的侵占,以及大数据“杀熟”导致游客信任的缺失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宏观层面应更多关注技术革新对缩小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缓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及技术革新引发的环境问题。首先,正如杨勇老师研究经常提到的,“数字鸿沟”是制约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何使技术革新带来的旅游发展红利惠及不同区域,缩小区域差异、城乡差异? 亟待破解。其次,数字基础设施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是否存在与传统基础设施的替代或互补? 仍有待分析。

在方法拓展上,第一,重视拓展实验法在技术革新与旅游体验研究中的应用延伸。实验法的高内部效度优势可以有效弥补二手数据内部效度不足的劣势。第二,拓展改进的决策分析模型,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识别其影响因素。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对现有数据进行简单的因果关系识别,而较少参与到算法的开发与应用中,对客观评估与把握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估计偏差。可拓展运用DEMATEL-ANP、DEMATELISM-MICMAC等方法构建评价体系,从决策方法上对该研究问题进行改进。第三,重视技术革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和溢出效应。一方面,既有研究大多运用线性经济增长模型论证了服务机器人、AI等技术革新对不同产业领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但在实际情况下,无论是“梅特卡夫法则”还是“齐普夫法则”,都认为网络价值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增长的,探讨技术革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特征,识别现阶段技术水平的适度强度区间,对政策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利用技术革新缩小地区差距,实现规模效益,是旅游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内涵,技术革新带来的信息畅通和技术共享能够进一步发挥“涓滴效应”,带动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软性技术、柔性机制更具影响的长久性,识别技术革新的空间效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杨勇:的确,正如刘佳老师所说的,当前关于技术革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中,存在实验法使用不足、数据使用壁垒、变量度量尺度难以统一等挑战。在未来,理论层面的探索可以引入社会学、制度经济学等视角,关注技术革新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公平、包容等问题;在方法层面,可以延伸交叉学科方法的使用范围,注意数据使用的规范性。尤其是伴随AI、ChatGPT 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技术革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更为复杂,今后可从理论探索和方法拓展上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深化。同时,技术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干预和调节,在制度经济学理论指导下识别“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在该影响过程的动态调节作用,或从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出发,探讨技术革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差异对制定科学的发展政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接下来,请林明水老师分享其观点。

林明水:正像刘佳老师所言,在研究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不是理论和技术的准备,而是刚才所提到的数据采集。大家都很清楚,有了第一手或第二手数据,相关定性、定量研究才能顺利开展,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才是令人信服的。正如刚才所提到的,技术革新从3个方面促进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些都需要数据支撑:一是成本方面。技术革新到底是降低了成本还是提高了成本? 降低了多少成本? 具体是体现在旅游决策阶段或是旅游活动过程中,还是旅游评价和体验方面? 二是效率方面。技术革新提高了多少旅游效率? 从哪几个具体方面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是否有典型路径可以借鉴等? 三是体验方面。得益于技术革新,现在很多年轻人成为“低头族”,互联网到底提升了旅游者多少体验水平等? 等等。

此外,相对于技术革新,社会上也出现了“技术复古”的反潮流现象,这与我们当前讨论的技术革新是相左的。提倡“技术复古”是否会影响当前或未来的技术革新,两者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度如何、性价比如何? 这些问题都亟须解决,否则就会出现技术革新只赢得“眼球”,而“技术复古”却占领了大部分市场这种怪相,这样我们就很难判断技术革新是否确实促进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因为现实中旅游消费者最终会用脚投票,选择令他们获益最大的技术支持方式。

杨勇:我认为这里可以考虑一个问题,即技术革新的必要性。我们之前讨论过,技术革新有利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但在某些时候,技术革新仍会引发问题。在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技术革新之间,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并非所有技术革新都能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不是只要有技术革新,就能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之前讨论的一个词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也不是所有旅游企业和景区都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在技术革新方面,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有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如果将技术革新视为唯一核心,可能会偏离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初衷。前面几位老师确实提到,技术革新会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但并非只要技术革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就能实现。有时候,许多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回归本源,关注是否能真正促进消费者体验和效率提升。这里我想到的一个例子,比如酒店和餐厅里的预制菜。预制菜实际上是一项很好的技术革新,它能大规模地实现菜品集中供应。然而,这种革新并不一定会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体验,很多人仍然怀念过去菜品中的“镬气(锅气)”。所以,技术革新并不一定就能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需要警醒的方面。

接下来请王金伟老师来谈谈这个话题以及对未来的内容进行展望。

王金伟:谢谢杨勇老师。从目前趋势来看,技术革新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这也会对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方产生更大的动力。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如何界定旅游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沉浸式体验等核心概念,如何解决当前研究过程中的统计数据缺失的问题,如何建立科技创新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间的耦合机制及路径等。未来有必要注重参考借鉴其他相关领域的成熟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旅游研究之中,以解决目前的理论困境问题。尤其需要立足“旅游本土田野”,基于本土问题生成新的旅游本土理论,以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学科和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产生知识外溢,使旅游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深入探讨旅游业中的实际问题和发展瓶颈,寻求技术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率。目前,需要重点关注新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场景,探索旅游业在智能化、移动化、虚拟化、安全化等方面的发展模式和优化路径。

此外,扩展和丰富现有研究数据。技术创新、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旅游经济发展的测算需要不同尺度(宏观、中观、微观)的统计数据。扩展和丰富这些数据,对未来研究将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

杨勇:王金伟老师提到了“旅游本土田野调查”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知道,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社会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基于旅游本身场景进行田野调查,无疑是结合其他学科,实现旅游研究创新的有效路径。在这方面,我觉得研究者可以专注于某些具体案例,开展基于旅游场景的田野调查,对其他学科产生知识溢出。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当前相关旅游研究领域的表现仍然不够出色。我们希望期刊能开辟相关专栏,推动“旅游本土田野调查”研究。当前,基于可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实证研究,虽然采用了一些看似精妙的方法,但已经无法产生足够多的创新性成果。做好“旅游本土田野调查”研究,才是实现知识溢出、创新研究问题的路径和突破点。最后,请文彤老师来讨论这个话题。

文彤:实际上,技术革新并非一个新话题,在管理学研究中,它是一个长期的“老话题”。技术革新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尤其是产业经济发展的轨迹,所以它一直在发展。关于技术革新的话题,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障碍或许已经不再是障碍,大家需要重视的是研究概念的边界或研究框架的界定,都应该力求清晰精准。从我自己阅读文献和审稿来看,最近的一些研究更多地关注前沿概念,如数字经济、区块链和元宇宙,我认为这些概念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还不够清晰。我们将这些概念引入旅游领域,与制造业可能还不完全相同。在旅游业中,产业链条过长且宽度较大。例如,当谈论数字经济时,我们需要明确是关于信息方面的问题,还是企业生产流程和服务流程中应用的新技术,甚至是后台管理中的新技术使用的问题? 每种研究情境决定了研究问题的重合程度,尽管可能存在交叉,但不一定完全相同。那么在什么样的一致框架下才能进行转换呢? 面对这种情况,我个人建议结合具体研究情境,对技术革新或数字经济进行相对清晰的界定,这样同行们理解起来不会有偏差。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我非常认同杨勇老师和王金伟老师的观点。实际上,管理学现在也在反思,我们的研究可能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从数据到数据,“故事”讲得相当好,但似乎与企业实践有些脱离。旅游领域当中也存在相似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都有一些新的绩效和效果出现,我们可能没有关注到,因为这方面的数据可能不一定能及时总结归纳。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前面几位老师的建议,通过田野调查或案例研究的方式,很有可能實现从对单一旅游产业、领域的研究,扩展到对整个技术革新或创新领域的知识溢出和理论贡献。

关于方法突破,我个人目前比较关注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尤其是在旅游过程中的使用。这个方法探讨的是多因素互相影响的因果关系,非常符合旅游的情景。一方面,旅游消费涉及的环节多,这意味着影响因素也多;另一方面,在整个旅游产业链条里,各种各样的要素组合和上下游关系中影响因素也是很多的,通过QCA 从多因素综合作用解释相关问题,对我们进行案例研究可能会有更大、更清晰的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理论知识的新发现和突破。

杨勇:文彤老师刚才提到的后面一个问题,我们都非常有共鸣。就是找到具体的方法、开展深入的研究。当前,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技术革新的概念,不能直接应用,需要结合旅游情境,转化为具体的旅游学术问题。

最后,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本次专题学者对话内容。我们讨论了旅游发展技术革新的内容,从技术革新角度探讨了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及技术革新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路径。以上这些偏重于现象的分析。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几位老师对研究论题可能涉及的理论方法、面临的障碍和未来突破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甚至在一些具体研究点上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观点或想法对于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获得一些启发。当然,本次对话内容也仅是“抛砖引玉”,目的是让更多学者参与到该论题的研究中,大家一起探讨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为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特别说明:本次对话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鑫、邬雪完成对话录音和文字转换及初步整理工作。)

猜你喜欢

旅游业高质量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旅游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