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及机制研究
2023-12-21明庆忠张文娟
明庆忠 张文娟
[摘 要]旅游业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国家安全稳定、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以云南省的临沧、怒江、红河、西双版纳4个各具特色的边境州(市)作为案例地,探讨了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构建了“乡村农业+旅游”的临沧模式、“交通与体育+旅游”的怒江模式、“遗产与康养+旅游”的红河模式、“生态与文化+旅游”的西双版纳模式,形成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资源转化能力-现代产业体系-地区综合效益”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机制,以期为探索旅游业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作出理论贡献,为我国其他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关键词]旅游业;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模式;内在机制
[中图分类号] F5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784(2023)04-0030-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也正经历着历史性变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边疆民族地区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通过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样才能适应发展新形势,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提升和发展质的需要[1]。因此,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既是时代赋予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相较于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边疆民族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鉴于其独特的民族风情、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发展旅游业成为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首选道路。云南省有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有“世界花园彩云南”“象往云南”的生态优势,也有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民族文化优势,加之云南旅游已在全国成为一面“金字招牌”,所以可以将云南省作为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省沿边州(市)中具有不同特色的4个案例地,归纳和总结旅游业赋能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不同模式,以期为探索旅游业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作出贡献,为我国其他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文献综述
据统计,全国边疆九省区旅游总收入占GPD比重的平均值从2009年的9.1%增长到2019年的33%,可见,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② 。旅游业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相关研究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知网已发表了2 000余篇相关文献。从内容上看,既有研究主要围绕边疆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2-3]、旅游业发展模式[4-5]、发展战略和路径[6-7]、竞争力评价[8]、时空演化特征[9]、公共服务与社会稳定[10-11]等方面开展研究。从研究范围上看,研究主要关注旅游业对某一区域或特定省市区县发展的影响,对西南区域的研究胜于对东北和西北区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已有研究可知,旅游业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国家安全稳定、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随着“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合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澜湄合作等系列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开放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地位从边缘和末梢变为了前沿和辐射中心[12]。综上,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鲜有探究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内在机制,所以本文探讨的问题具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2 云南省边境州市旅游业发展概况
云南省16州(市)中有8个边境州(市),从西北到东南依次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交界,国境线长4 060km。在国家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促进沿边地区繁荣稳定的战略部署下,云南省牢牢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机遇,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云南省沿边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贯彻落实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任务分解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据统计2019年云南全省旅游收入为11 035.2亿元,旅游總人数为8.07亿人次,8个边境州市旅游收入为4 044.86亿元,旅游总人数为2.96亿人次,分别占全省比例为36.65%和36.68%。2015年至2019年,8个州(市)旅游收入占当地GDP百分比(p)从2015年的24.93%增长到2019年的56.49%(图1)。
3 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沿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通过40余年的探索,8个边境州(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开放活边、改革兴边、发展富边的良好态势,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云南省曾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任务艰巨、繁重,而旅游业一直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与意义[13]。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云南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云南省通过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将旅游业作为对外开放的先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批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发挥中老铁路、滇越铁路、中缅铁路、昆曼国际大通道等跨境通道作用,聚集物流、人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促成国内与国际旅游市场的链接,实现面向国内、国外的“立交桥”式发展[12]。因此,文章以云南省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选择临沧、怒江、红河、西双版纳4个边境旅游地,探索旅游业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机制。
3.1 临沧“乡村农业+旅游”模式
临沧地处我国西南边境地区,集边疆、山区、民族、欠发达等典型特点和显著特征于一体,境内居住着彝族、佤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等23个少数民族。临沧与缅甸毗邻,国界线长约300km,有3个国家级对缅开放口岸、19条边贸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是国家重要的沿边开放地区[14]。同时,临沧也是中国佤文化荟萃之地、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和全国著名的“核桃之乡”,就资源优势而言,兼具生态旅游、原生态民族文化体验和康养价值。“十三五”期间,临沧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产品,不断扩大业态供给,凤庆安石村、双江允俸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滇西南—恒春茶韵秘境佤山乡村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临沧围绕茶旅融合、民族节庆和乡村健康旅游,正在向国际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先行区目标迈进(图2)。
3.1.1 坚守生态底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临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底牌,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一是做好“茶”文章。临沧进一步挖掘茶品牌和茶文化的优势,将品茶、观茶、采茶、制茶、购茶融入旅游线路产品,以茶元素为主题,以茶产业为载体,以茶文化体验为内容,以茶市场为动力,将茶园建成旅游景区,推动以茶促旅、以旅带茶。比较有代表性的茶旅融合产品有“中国滇红第一村”安石村、双江冰岛古茶庄园和昔归茶文化小镇。临沧近几年古茶企业生产稳定,产品销售通畅,茶农收入稳定,茶叶产业实现持续增长,2021年,全市茶园种植综合产值258亿元,14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 121元[15]。二是做好文化生态保护。临沧印发了《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工程方案》,以抓实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截至2022年底,临沧成功创建5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1个市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红茶制作技艺不仅已列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其相关习俗也已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三是做好“水”文章。利用好澜沧江水域自然资源,以及小湾、漫湾、大朝山三座大型水电站,开发水上精品旅游线路,串联凤庆、云县、臨翔、双江4 县(区),整合垂钓、研学、露营等旅游新产品,打造“百里长湖”品牌,据《临沧市澜沧江航道旅游总体规划(2021—2035年)》,预计到2025年,澜沧江流域临沧段预计接待旅游人数达449.5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 41.36亿元。
3.1.2 借力沪滇协作,发挥资金、项目撬动作用
临沧是乡村振兴和东西部协作的主战场。在沪滇协作项目中,2022年上海市崇明区对口帮扶临沧计划内资金2.65亿元,32个实体项目中有16个涉及乡村文旅项目,项目资金体量1.41亿元直接用于支持农文旅项目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一是发展农业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发挥好临沧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以农业景观、农产品生产过程、农业技术及其支撑设施、农业文化等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建设了一批具有游憩、观赏、环境保护、健康养老、农耕体验等功能属性的新型农业旅游园区和农业庄园。例如2022年沪滇项目支持助力临翔区博尚镇瀛尚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通过资金支持和上海市崇明区养殖技术输入已带动当地52户群众增收致富,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直接拉动经济150万元。二是创新工业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一方面,临沧河流数量众多,水系发达,具有多座大中小型水电站,水上观光旅游项目、水电科普研学等产品业态已经出现,如博尚水库、德党河水库生态旅游及临沧乡村旅游品牌“百里长湖”核心区昔宜村;另一方面,临沧茶叶、坚果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凤庆滇红产业园区、永德坚果加工产业园,以加工体验、手工创意,有效促进了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3.1.3 依托节庆文化,创新文旅消费场景
临沧现代节庆、民族节庆和乡村旅游节庆相互交织,一年四季都有节庆活动,最著名的节事有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云县澜沧江啤酒狂欢节、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等,对于培育新消费点、拓展消费空间都有积极作用。一是创新节庆举办模式。通过打造主题街区、搭建体验场馆、提升文艺表演水平、引入美食光影元素等措施扩大节庆规模,吸引游客消费。例如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已在临沧举办了9届,2022年举办期间共吸引游客15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达800万人次。二是丰富节庆文化内涵。沧源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摸你黑”以传统民俗为载体,确保优秀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的普及、传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支撑旅游发展的特色效应,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耿马傣族水文化节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象舞、孔雀舞等的展示,体现了对傣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三是定期举办乡村旅游节庆。围绕茶叶、水果、坚果等农作物,定期举办凤庆红茶节、双江冰岛茶会、永德芒果节、临沧坚果节等,在营销乡村旅游品牌的同时,也拓展了农特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的销售渠道。
3.2 怒江“交通与体育+旅游”模式
怒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泸水、贡山、福贡三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449.5km。境内居住着傈僳、普米、怒、独龙等22个民族,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特有的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9%。怒江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着“生物物种基因库”“地质地貌博物馆”“民族文化大观园”“人类文明处女地”等多个美誉,是云南生态环境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拥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最美大峡谷等多项桂冠。“十三五”以来,怒江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立了“峡谷怒江·养心天堂”的品牌形象,获得了“全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称号,同时,“老姆登中国最美村寨”“云南特色旅游新地标·雾里村”“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龙-察隅)滇藏新通道”等一系列品牌形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图3)。
3.2.1 多渠道资金保障,攻坚交通之困
怒江地处横断山脉高山峡谷深处,发展之困源于交通之困。在脱贫攻坚时期,全国上下都关注怒江交通问题。为了使天堑变通途,2012年至2020年,怒江多渠道募集交通资金,共投入272.972 5亿元大力促进交通建设,新增公路里程2 598km。随着保泸高速、德贡公路、兰坪丰华机场等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通达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一是央企援建。为助力怒江脱贫攻坚,中交集团、三峡集团、中国大唐等多家央企在怒江投入援建资金,如中交集团2020年出资2.5亿元援建中交怒江连心桥和福贡县木尼玛大桥。二是PPP模式。2020年10月,怒江易地扶贫搬迁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美丽公路南延线道路项目是怒江融资落地的投资规模最大的PPP项目,总投资额22.12亿元,是怒江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建设项目。三是发行专项债。2022年独龙文化生态旅游区、丙中洛景区2个专项债券项目快速推进,资金支出率均超过90%,景区周边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旅游服务中心、观景平台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成。
3.2.2 探索“体育+旅游”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怒江是户外探险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是全世界皮划艇选手向往的黄金水道,被称为“野水胜地”。怒江连续6年举办国际、国内皮划艇野水赛事,被列为“‘一带一路·七彩云南”系列品牌赛事,成功打造了1条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同时,怒江通过发展山地运动、户外露营、徒步旅行、传统体育体验等康养休闲产品,推动“传统体育运动、健康养生、农业升级、科技发展”与旅游融合发展。一是打造世界级精品赛事。依托山水资源,探索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特别是持续申办皮划艇野水公开赛,已向四十多个国家展示了云南怒江的独特魅力,通过赛事品牌打开了国际旅游市场。二是加速旅游化利用。以体育赛事为引流点,通过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及服务水平,将运动员、观赛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转化为游客,并设计系列大众化、生活化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如马拉松、自行车、户外登山等,将其作为休闲度假的体验型产品之一,以吸引全龄段游客参与。三是延伸体育旅游产业链。2021年怒江发布了《怒江州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按照“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引导各类中小体育企業延伸产业链,参与培育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建成一批露营基地、运动场馆和训练基地。
3.2.3 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好生态致富路
2020年10月,怒江被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多年来一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打造了一批生态旅游精品路线。怒江先行先试,探索新的旅游扶贫模式,以老姆登、秋那桶、三河村等特色村寨为试点,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一是“政府+企业+农户”模式。以泸水市三河村为例,因鸟闻名,被誉为“百鸟谷”,目前已实际拍摄到208种鸟类,通过成立以“观鸟、拍鸟、护鸟”为主的旅游扶贫“就业车间”,形成“扶贫车间+科普基地+护鸟协会+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让农户在家门口就业,从事导游、运输、背包、餐饮、民宿等服务,农民变鸟导、农家变民宿、家园变花园,农户成了“车间”的主人。二是“景区+合作社+非遗工坊+农户”模式。以贡山县独龙江乡为例,独龙江民族文化、民风民俗保存完整,是中国独龙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区。景区通过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建立独龙族手工艺品非遗工坊,让农户既可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还可以就地就业生产、增加收入。
3.3 红河“遗产与康养+旅游”模式
红河州地处滇南,其绿春、金平与河口3个边境县与越南接壤,州域内中越边境线长达848km,拥有河口铁路口岸、河口公路口岸和金水河公路口岸3个国家级口岸,8条边民互市通道。红河是全国哈尼族、彝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云南省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红河有着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及“云上梯田·梦想红河”的品牌优势,以及以哈尼梯田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建水古城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滇越铁路为代表的近代工商文化、以过桥米线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弥勒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康体庄园文化等几大文化旅游品牌(图4)。“十三五”期间,红河紧紧围绕“边疆、民族、山区、美丽”州情新内涵,弥勒“东风韵”、建水紫陶小镇、屏边大围山国家公园等13个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获得国家和省级金融政策优先支持,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量均排全省第一;元阳哈尼梯田景区等3个项目入选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弥勒市已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2020年底,全州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35家,较“十二五”末新增了15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达14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3.3.1 构建“遗产+旅游”模式,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截至2022年底,红河全州共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1 19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63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6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88处,总量居全省第一。红河的文化遗产,无论是非遗还是文物,都是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因素。一是古城、古镇、古村和街区旅游。借助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城、传统村落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力量,推出一批“非遗+旅游”的精品线路。例如建水紫陶里将千年紫陶文化、汉唐文化与旅游街区建设相结合,形成了文化多元、业态丰富的非遗特色沉浸式旅游街区,并成功入选为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二是滇越铁路文化发掘。滇越铁路滇段是中国和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铁路工程之一,在红河铁路由北向南途经弥勒、开远、蒙自、屏边,最后由河口出境,串联起了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蒙自海关旧址、开远凤凰生态公园、滇越铁路“人字桥”、团山民居等景区景点,一系列以铁路文化为轴线,串联区域旅游资源的精品铁路旅游线路已推向市场。三是“阿者科”旅游减贫新路径。2018年,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受邀为哈尼梯田阿者科村编制了“阿者科”计划,将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以及乡村振兴作为“四位一体”同步推进,让村民可以最大程度从计划中获益。通过开展旅游经营,阿者科65户村民已累计分红91.95万元,平均每户累计分红1.41万元。
3.3.2 突出规划引领,打造康养旅游全产业链
红河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目标,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理念,大力构建“大健康+康养+特色小镇”康养产业发展链条,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延伸产业新领域。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红河把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纳入《红河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三大核心品牌之一是“以优质生态环境为基础,康养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二是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编制了《红河州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策划规划》,以“一湖两城”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生态廊道为抓手,打造最美乡愁乡韵旅居生活带,着力推进异龙湖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等7个重大项目、双龙桥生态湿地公园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印发了《红河州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方案支持红河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3.3.3 重视品牌体系建设,凸显旅游品牌效应
红河凭借世界级旅游资源红河哈尼梯田,创建“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品牌,经过多年培育,品牌效应已覆盖交通、工业、城乡发展等领域。目前,已构建“滇南中心,魅力都市”“水墨古邑,儒礼双城”等6个品牌形象,品牌体系已初步形成。一是发掘品牌价值。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和百年过桥米线7张具有代表性的名片,用“三千四百年”的积淀让“梦想红河”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国内旅游新热点。二是子品牌支撑。红河文旅品牌体系真正做到了统一认识、科学策划,在梳理资源产品后,以魅力都市、水墨古邑、健康福地、风情边地、百年滇越铁路、红河谷秘境等子品牌为支撑,辅以过桥米线、蒙自石榴等美食品牌,形成了总品牌统领、子品牌支撑和微品牌渗透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推动品牌价值转化。红河整合多种渠道,创新营销方式,打造文旅IP。将文旅IP赋能产品业态和服务,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
3.4 西双版纳“生态与文化+旅游”模式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966.3km,拥有西双版纳机场航空口岸、景洪港、勐腊磨憨、勐海打洛等国家级口岸,并开通了与缅甸、老挝合作的6条旅游线路。全州世居少数民族有12个,各自拥有多彩且独特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及非遗文化。西双版纳具备优美的热带雨林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温暖湿润的气候、独具特色的南传佛教文化、知名的普洱茶及独特的沿边区位优势,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誉。“十三五”以来,西双版纳以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为目标,按照“国际、生态、康养、智慧”的定位,共建成1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7个A级旅游景区,完成351.2亿元旅游项目投资。告庄西双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在带动城市旅游消费等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图5)。
3.4.1 挖掘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构建“生态+康养+旅游”模式
在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西双版纳一直是关注热点,特别是亚洲象北上回归之旅,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西双版纳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相融合,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了一批经典生态旅游线路。一是打造雨林IP。因擁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复杂多样的植被景观,形成了勐仑植物园、热带花卉园、原始森林公园、望天树、独树成林等一批经典的高A 级生态旅游景区,雨林徒步、雨林酒店、雨林文创等新业态也在不断涌入市场。二是打造动物IP。已经形成了以保护亚洲象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以野象谷景区提质增效为契机,积极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开发科普研学旅游项目,拓展亚洲象、孔雀等明星物种的旅游产品链。三是生态康养度假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启动了勐海普洱茶康养旅居目的地、勐腊热带雨林生态旅游目的地等建设,引进了中国生态医养小镇、景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示范区项目,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康养旅居产品,并获评“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名城”和“中国最美康养度假旅游名城”荣誉称号。
3.4.2 倡导多元文化价值理念,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融合
西双版纳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积极发展民族旅游。在保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积极开发文化载体和表现形式创新的旅游产品,通过民族文化的注入,促进旅游增长。一是坚持多元文化政策。西双版纳在旅游规划、项目策划中注重民族文化、茶马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文化生态保存完好的自然村寨建设为民族文化博物馆,对传统村落建筑进行整体保护与开发,进一步活化利用以慢轮制陶、贝叶经制作、贡茶制作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民族文化体验。将民族节庆、民族演艺、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融入旅游产品,并创新融合方式,推出了告庄西双景、勐腊县南腊河星光夜市等夜间旅游产品,成功举办“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泼水节”国际品牌节庆,《傣秀》《澜沧江·湄公河篝火晚会》等一批高水准、高规格的旅游演艺产品年观众超200万人次,收入达2亿元。
3.4.3 强化边(跨)境旅游合作建设与管理,发挥辐射窗口作用
西双版纳重点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中老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及泛亚铁路,昆曼大通道等国际交通网线建设,充分发挥其作为东南亚联盟经济圈的窗口与门户的重要作用,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一是持续提升通关便利程度。推行“三便利一团签” 出入境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提供旅游签证延期便利。深入推广边(跨)境旅游办证网上预约服务,落实 24小时办结取证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措施,进一步降低跨境旅游成本。不断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实现边民互市系统与“单一窗口”成功对接。创新跨境商事服务“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互通互认新模式,开通业务办理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探索区域开放合作模式。进一步整合了东南亚文旅品牌,增加了具有东南亚元素和西双版纳特色的文旅产品供给,打造中老缅泰边境地区“金四角旅游圈”。同时,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在文化旅游、文博遗产、文化艺术、节庆活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构建“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交流机制,扩大“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泼水节”等国际文化影响力。
4 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机制
云南省以临沧、怒江、红河、西双版纳构建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虽然在同一个省域,但不同边境州(市)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旅游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式仍有差异。4个地区除了同时具备边境和民族的特征外,临沧“乡村农业+旅游”模式以生态农业为特色,坚守生态底线,内部整合生态、乡村、民族节事等资源,外部发挥东西部协作助力作用,激活民族文化消费动能,推动临沧市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怒江“交通与体育+旅游”模式通过发挥脱贫攻坚示范作用,拓展融资渠道,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旅融合;以体育赛事为引流热点,探索体旅融合之路;创新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致富模式,促进怒江州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红河“遗产与康养+旅游”模式则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在政府规划引导、配套政策支持下,构建康养旅游全产业链,实现全过程品牌赋能,推动红河州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西双版纳“生态与文化+旅游”模式則是利用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风情、东南亚辐射窗口等优势,打造“生态+”“文化+”“口岸+”业态融合模式,做强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和边(跨)境旅游,促进西双版纳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
由图6可知,4种模式的作用和路径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作用机制,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层次递进、阶段累进”的动态过程。旅游业通过提高边疆民族地区资源转化能力,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地区综合效益,最终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这个过程还需要有消费、创新、品牌的驱动体系和政府、资金、多元主体的支撑体系。
4.1 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资源转化能力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文化多元性、生物多样性及沿边区位优势是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如何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资源经济,为产业体系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资源转化的效度主要取决于参与主体的自主行动,所谓资源转化能力,就是参与主体围绕内外部资源进行理性决策、做出合适行动的能力[16]。政府、企业、社区首先要具备资源识别能力,掌握地域范围内的核心文化旅游资源概况,通过资源联结、拼凑等将资源占用优势转化为资源利用能力。随着旅游业规模逐步扩大,单纯依靠民族资源、生态资源的观光游览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文化体验、度假休闲等旅游产品,需要参与主体延伸资源捕获边界,将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纳入识别整合范围,逐步扩大旅游资源体系,初步形成旅游产业。
4.2 “旅游+”“+旅游”促成边疆民族地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是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标志着“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旅游产业本身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渐壮大,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更趋优化,旅游业与一二产业相较有更高的产业附加值,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旅游业,既可以增强边疆民族地区一二产业风险的抵御能力,还可以带动消费、引导资源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具体作用途径为“产品- 业态- 产业”,通过丰富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充分发挥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乡村旅游和边(跨)境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衍生出“生态+文化+旅游”“交通+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同时,推进旅游与交通、农林、文教、乡村振兴、体育、商贸、金融等领域的融合,以旅游全产业链助力边疆民族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4.3 现代产业体系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综合效益提升
地区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资源经济到产业经济,旅游业对边疆民族地区最大的贡献仍然是经济贡献。边疆民族地区曾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是地区发展的主基调,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也是旅游业的主要任务。同时,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产业综合实力增强,旅游业带动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等社会效益逐渐凸显。自“双碳”目标、“两山”理念提出,我国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开始重视自然、文化生态保护,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与保护平衡的问题更为突出,旅游业参与主体也意识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国家公园、整体保护民族村寨、开发生态旅游线路等一系列解决办法。所以,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同步放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综合效益最大化。
4.4 驱动体系和支撑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态过程中,驱动力和支撑力不可或缺。从驱动体系来看,产品、业态需要有消费拉动才能产生经济价值,资源转化、产业融合、组织管理等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探索出适合地区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品牌既是资产,也是增强地区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文旅产业品牌化发展是必经之路。从支撑体系看,政府从政策支持、规划引导、市场监管、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提供了发展保障,东西部协作、国企援建、乡村振兴等多渠道资金提供了投资、融资保障,政府、企业、社区、农户等多元主体参与提供了组织保障。
综上,在驱动体系和支撑体系的协助下,在完成资源转化能力进阶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再到综合效益提升的过程后,生态文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产业兴旺、协同发展等多重目标基本实现,进而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文章聚焦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研究,以西南边疆旅游大省———云南为例,构建了4个典型的案例地旅游业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深度剖析了模式的异同和内在联系,探索出一套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资源转化能力—现代产业体系—地区综合效益”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结论为探索旅游业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作出了理论贡献,也为我国其他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案例参考。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构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旅游业发展相关指标作为中介变量,通过数据整理、实地调研、访谈等形式,实证研究旅游业对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党的二十大报告》.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②作者依据2009-2019年全国边疆九省区旅游总收入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参考文献
[1] 刘宁.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J].当代广西,2023(Z1):10-13.
[2] 陈学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开发:以赫哲族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2(10):54-61.
[3] 刘海洋,许丽萍.基于RMP的边疆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5):38-43.
[4] 周灿.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9(7):151-154.
[5] 王鹏飞,夏杰长,胡典成.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模式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21(12):76-82.
[6] 赵书虹,杜靖川.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新战略[J].旅游学刊,2018(10):13-14.
[7] 明忠庆,张红梅.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稳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与路径探析[J].学术探索,2020(11):75-83.
[8] 黄爱莲.边境县域旅游兴边富民竞争力评价:以广西边境8县(市、区)为对象[J].社会科学家,2022(7):22-31.
[9] 穆学青,郭向阳,明庆忠.边境地区旅游强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9(1):233-240.
[10] 赵书虹,杨红英(卓玛).论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公共服务[J].贵州民族研究,2014(8):178-181.
[11] 程刚.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社会稳定之关系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4(2):174-177.
[12] 明庆忠.边境旅游发展观[J].社会科学家,2019(11):11-17.
[13] 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 云南省旅游扶贫典型经验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20.
[14] 李小辉.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临沧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5):96-98.
[15]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临沧:千年茶山成为百姓致富靠山[EB/OL].(2022-05-16)[2023-01-05]https://sthjt.yn.gov.cn/ywdt/zskx/202205/t20220516_229958_wap.html.
[16] 李一格,吴上.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机理阐释与典型模式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82-90.
[17] 郭向阳,明庆忠,穆学青,等.云南省边境地区州市旅游竞争力差異与整合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7(5):147-156.
[18] 李培峰.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创新研究:以新疆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38-45.
[19] 郭景福,蓝广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机制创新及特色产业富民路径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9):41-46.
[20] 黄文学.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临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思考: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前沿论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实习编辑:伍燕琼; 责任编辑:连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