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3-12-21王晓燕
王晓燕
南靖县医院 (福建南靖 363600)
子宫内膜癌是由子宫内膜病变引起的上皮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左右[1-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该病患者。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损伤较大,易影响患者的排尿功能和膀胱功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延长术后恢复周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随着妇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革新,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认可,已被证实其效果显著[4-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收治的4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 例。对照组年龄44~77 岁,平均(61.44±12.31)岁;病程1~6 个月,平均(3.55±2.01)个月;疾病分期:Ⅰa 期7 例,Ⅰb 期2 例,Ⅱa 期10 例,Ⅲa 期1 例。试验组年龄42~76 岁,平均(61.27±12.88)岁;病程1~7 个月,平均(3.47±1.78)个月;疾病分期:Ⅰa 期8 例,Ⅰ期2 例,Ⅱa 期9 例,Ⅲa 期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准号:201903),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术前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阴道镜检查证实未见恶性宫颈病变;配合随访观察。排除标准: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有放化疗和介入治疗史;合并其他内外科严重疾病;未完成临床研究或中途死亡;病例资料缺失。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于下腹部正中位做一长15 cm 的纵向切口,按顺序切开腹壁各层,直视下观察盆腔情况,存在粘连的先行分离操作;用镊子沿子宫角夹住子宫两侧,提起子宫和两侧附件,使圆韧带及阔韧带前叶腹膜伸展,圆韧带上中1/3处切断,缝扎,打开阔韧带前叶,向下打开后腹膜反折至对侧;将膀胱向下分离,暴露部分宫颈和子宫动、静脉,剪开宫骶韧带间腹膜后将其分离至宫颈外口水平;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推开输尿管后处理宫颈旁组织;环切阴道并切除子宫;消毒并缝合阴道断端,缝合盆腔腹膜,关闭腹腔。
试验组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置入举宫杯;在脐部上方做一长2 cm 的横向切口,按顺序切开腹壁各层,于脐部做一长1 mm 切口,气腹针穿刺进腹后,注入CO2气体[压力控制在15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1 cm Troca 沿切口进腹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探头(杭州桐庐医达器械设备有限公司,型号:YDZG),常规探查腹腔情况,存在粘连的先行分离操作;左右麦氏点的位置及耻骨联合处分别做3 个直径5 mm 的穿刺孔,电切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及圆韧带,或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平举推向头侧,打开阔韧带后叶至骶韧带;打开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暴露子宫血管;用丝线对卵巢血管结扎离断,清理两侧腹股深沟处淋巴结,暴露闭孔神经、锥状肌、骶棘韧带、骶尾肌,取出淋巴结和子宫,电凝止血、缝合,术毕。
两组术后均随访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治疗前后的排尿功能和膀胱功能,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排尿功能:用超声诊断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DC-35-Pro)检测患者的最大逼尿肌压力、平均尿流速、残余尿量、排尿量、最大尿流速。(2)膀胱功能: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膀胱壁厚度、正常尿意膀胱容量、膀胱最大尿容量。(3)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淋巴囊肿形成、切口愈合不良、尿潴留和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试验组 20 242.15±11.44 192.44±14.23 36.11±2.44对照组 20 320.83±16.23 202.55±13.55 60.55±2.16 t 17.720 2.301 33.541 P 0.000 0.027 0.000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淋巴结清扫数量(个)试验组 20 9.24±1.44 20.22±1.44对照组 20 13.42±2.14 19.34±1.41 t 7.247 1.953 P 0.000 0.058
2.2 两组排尿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排尿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排尿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排尿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排尿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最大逼尿肌压力(cmH2O) 平均尿流速(m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0 43.66±4.23 41.23±3.12 14.41±1.77 13.44±1.55对照组 20 43.75±4.34 37.25±2.21 14.33±2.12 11.03±1.51 t 0.066 4.655 0.130 4.981 P 0.947 0.000 0.898 0.000组别 例数 残余尿量(ml) 排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0 4.98±0.31 6.68±0.77 388.52±24.12 340.51±24.13对照组 20 4.92±0.33 8.33±1.02 388.45±23.44 279.53±21.44 t 0.593 5.774 0.009 8.449 P 0.557 0.000 0.993 0.000组别 例数 最大尿流速(ml/s)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0 26.88±2.23 22.05±1.99对照组 20 26.43±2.12 25.34±2.09 t 0.654 5.098 P 0.517 0.000
2.3 两组膀胱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膀胱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膀胱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膀胱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膀胱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膀胱壁厚度(mm) 正常尿意膀胱容量(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0 3.21±0.22 3.60±0.22 408.99±32.33 434.42±20.12对照组 20 3.20±0.31 3.30±0.14 408.28±31.31 411.42±25.23 t 0.118 5.145 0.071 3.187 P 0.907 0.000 0.944 0.003组别 例数 膀胱最大尿容量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0 300.65±16.45 318.23±21.21对照组 20 298.56±14.52 301.55±13.42 t 0.426 2.972 P 0.673 0.005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子宫内膜癌开腹手术具有术野暴露充分、操作方便、易迅速止血等特点,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6]。但其存在腹壁切口大、术后瘢痕明显、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的缺点,多数患者不愿采纳[7]。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弥补了开腹手术的相关缺点,备受临床青睐。且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改进,其技术不断成熟,逐步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流术式[8]。
本研究中,与对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提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该结果与王思源等[9]研究结果相似。因开腹手术较难暴露深处的组织血管,不仅增加手术难度,还有可能造成相关血管损伤,增加术中出血量;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利用腹腔镜显示组织深部神经走向、血管分布等,利于手术神经、血管安全快速分离,提高手术效率,且切口较小,利于伤口愈合,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研究发现,子宫切除术可影响盆腔解剖学结构,进而造成膀胱组织损伤,可影响患者排尿功能与膀胱功能[10]。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排尿功能均有所损伤,可见术中器械牵拉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膀胱组织造成损伤,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研究。但本研究也发现,试验组治疗后排尿功能优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减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排尿障碍程度。因腹腔镜可放大盆腔解剖学结构,术野更为清晰,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对组织的牵拉,继而减轻因组织牵拉造成的膀胱组织损伤。因此,本研究试验组治疗后膀胱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这得益于腹腔镜下解剖结构更清晰,出血更少,且对子宫周围组织器官刺激小。这与殷婉萍等[11]和任媛[12]的研究结果相似,但是该术式对医师的要求较高,部分医院还无法开展。临床实践中需要考虑患者病情及医师的技术水平,从而选择适宜的术式。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改善排尿功能和膀胱功能,且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