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行动逻辑与未来趋向

2023-12-21程雨燕吕程宇

教育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程雨燕 吕程宇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050)

当今世界教育正处于深度改革与转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推动教育样态、教学方法、评价理念发生转变,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迎来历史机遇期。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1〕讨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行动逻辑与未来趋向,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回答好这一问题,深刻领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处方位和发展思路,对于把握和再认识教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中国教育在自信自强和追求卓越中开辟的现代化新气象新作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教育史,从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再到洋务运动拉开中国近现代教育大幕,教育始终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之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经验模仿—立场构建—多维发展—全面提升”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递进,无不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变迁、世界发展格局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第一阶段(1840—1949年):经验模仿,被动前进

从现代化视角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以工业化为基础,受教育、科技等多种因素影响更新换代,从先发国家扩散到后发国家,并为后发国家提供现代化发展范式。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英、法、美、德为主的西方国家先后开启工业革命,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现代教育作为这一转型进程中现代社会所呈现的基本内容,具有特定现代化的表征。在此基础上,上述西方国家将民主性、自由性、技术性等西方现代化特征融入西方现代教育体系,率先进入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轨道。随着全球范围生产与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历史图景得以展开,先发现代化国家试图将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教育一同裹挟进资本主义文明,中国正是在这一背景中开启了“冲击—回应”模式下的教育现代化历程。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清王朝大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受到西方现代教育体制冲击,“去科举化”加剧了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失序。为了稳定社会大局并培养与新生产力相适应的各类人才,清政府仿照西方教育建立新式学堂,并被民国政府承袭发展。但是,当时只有占社会总人口少数的“幸运者”才能接受这种“优质教育”,大多数底层人民还在“愚弄教育”中困顿,个体诉求与教育现实间的矛盾难以和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任教育部总长蔡元培作文《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阐述“民主之教育”理念,揭开清末教育为维护君主统治而培养“顺从之奴仆”的虚伪面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改“癸卯学制”为“癸丑学制”,先后制定《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文件以规范学校教育,体现出教育的资产阶级性质。然而,伴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封建势力再度浮出水面。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在思想上扫清封建残余,那么无论多先进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在民主社会中落地。于是爱国进步人士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促成以“五四运动”为高潮的新文化运动,消弭了封建教育复归的可能。新文化运动成功回响在教育领域,以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平民教育观为代表的思潮争相出现,教育思想空前解放。1922年,民国北洋政府根据全国民众认知水平,在批判借鉴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颁布执行“壬戌(六三三)学制”。这一学制的制定是教育界民主智慧的结晶,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出现自主觉醒的意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教育界继续寻觅改良之路。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初步成型,开启了中国教育自我创造和民族化时期。但是,由于战争四起、生产力低下、政府缺乏科学的领导和务实的平民理念等原因,就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教育发展实际而言,学校分布很不均衡,现代教育体制的学校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农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学校极少,无法为破解时代困局建构合理有效的教育路径。

显然,这一阶段关于教育如何革新的自救方案未超脱西方精英教育的逻辑窠臼,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立场。毋庸讳言的是,虽然种种被动式学习来加强社会统治的教育方案在中国实际探索中表现出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从学习器物、制度到文化的过程,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起步和缓慢前进。

(二)第二阶段(1949—1978年):立场构建,破旧立新

正所谓道路决定命运,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道路确证教育模式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伟大的变革有鲜明的立场,“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观察、处理社会问题,直接决定着一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甚至决定一定阶级、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3〕。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论述了我国教育的立场,即大众的文化教育“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进一步将其明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5〕。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是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扫清余毒,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废除了国民党政府关于“党义”“公民”“童子军训练”等反动课程,整肃封建思想和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同时,为了快速提高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以培养劳动的、人民的知识分子为导向,颁布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实行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扫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本的群众文化基础。1958年起,教育战线为了突破“苏联模式”的局限性,探索出“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弊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初显。总体而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事业尽管面对多种现实压力,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构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面向中国大地办学的教育立场,描绘了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现代化愿景。

(三)第三阶段(1978—2012年):多维发展,深根固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探索教育现代化的崭新阶段,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得到多维塑造。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地重申“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6〕,要在教育领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全面恢复教学秩序,加强薄弱环节工作。1983年,党中央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7〕的“三个面向”方针,教育部门加强少年儿童工作,重视基础教育作用,调整职业教育结构,改革高等教育制度,针对性开展少数民族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与此同时,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列为加强经济建设的重点战略,明确教育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同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人才培养定为经济振兴的决定性条件之一,教育事业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力不断提升,更好地融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

步入21世纪,党中央作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的重大判断。为了突破我国过重人口负担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现实制约,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新世纪之后我国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在读人数较之前都有大幅提升(见表1)。2001年,中等学校在读人数比1981年翻了近一番,高等学校在读人数是1981年的9倍多。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也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人才红利,造就了我国加入WTO后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强大引擎。基于此,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提高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决定,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现代化任务作出阶段性要求。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间,我国教育事业逐步从低阶段向高水平迈进。教育现代化的人民性、公平性、开放性等特征得到强化,教育事业实现了从一穷二白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跨越式发展。

表1 1949—2022年中国教育主要学段在读人数统计(1)数据请参见:《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9,86;《中国教育年鉴200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中国教育年鉴200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5;《中国教育年鉴201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8;《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7-05)〔2023-08-18〕.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307/t20230705_1067278.html。

(四)第四阶段(2012至今):全面提升,竞标争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入全新历史阶段,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在与世界各国教育比较中表现出强劲进势。党的十八大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连续十年,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是国家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的最大支出,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初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人的现代化伟大工程”〔8〕。宏观上看,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具体来看,学前教育向乡村倾斜,全国新增幼儿园约80%集中在中西部,60%分布在农村。义务教育在国民教育重中之重地位持续凸显,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双减”政策落地执行。普通高中教育同高考改革协调推进,师生比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自主培养人才质量显著提高,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10〕。

放眼长远,我国将向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目标进军。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命名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总体目标提及,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11〕。这一目标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任务重合,教育事业正乘胜追击开启发展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体现了这一格局性变化。202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工作提出具体的时代要求,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展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将从发展理念、教育道路、世界意义等多方面创新对人类教育形态的理解与认知,达成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系统性跃升。

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行动逻辑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建基于历史发展的实践选择,在动态的发展历程中抽象出一般的行动逻辑,对于判断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和目标十分必要。为了更加系统、直观地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行动逻辑,将其分解为“为何行动——以何行动——如何行动”三条思路主线,并逐一加以剖析。

(一)为何行动:具有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定位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2021年秋,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复兴,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民族有高度文明的精神素养,基础在于教育。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基础也在于教育。泱泱大国几千年的兴盛,教育至关重要”〔12〕。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也提及,“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13〕,凸显了教育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定位。从过程和目标两个层面考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又“利”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里。

从过程层面理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也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加快迈向教育强国的奋斗过程。这一过程要求“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14〕。教育的功能是育人,提高人民素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人才。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服务价值,又在这一过程中明确解答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从目标层面理解,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方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定位在服务三方面内容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判断可以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找到答案:“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15〕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16〕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法理角度,都确认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内在关联。

(二)以何行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为思想行动指引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因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属性而呈现鲜明的行动规定性,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思想指引,并在行动中表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首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秉承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对教育的本质做出了正确理解。教育虽然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活动,但是社会性才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西方式教育现代化将人的教育与“机器”挂钩,把“教育”异化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背离了育人初衷。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7〕中国共产党坚守这一教育理念,高度关心和重视教育活动,将教育视为非单向的、变化的过程,使中国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自觉摆脱了旧唯物主义的制约,肯定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诠释了教育的能动作用。

其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未竟之业,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守正创新。中国教育应当随时代发展而进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是确保教育沿正确方向前进的保障。只有不断加强教育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博采各国教育之长,才能延续中国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坚持与时俱进是教育自我革新的过程,也是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批判性变革,这一变革既有与其他国家教育变革的相似性,又有自身承担创造人类教育新形态的特殊使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只有守正创新,才能在发展中回应关切中国与世界、现实与未来的教育理论,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

最后,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行动中表现出中国式的重要特征。第一,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教育现代化,这既是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国情,又是不可规避的巨大困难。第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教育现代化,这既是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短板,又是落实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要求。第三,实现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教育现代化,这既是我国教育发展要把握的重要契机,又是实现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第四,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现代化,这既是我国教育在新发展阶段承担的责任义务,又是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要求。第五,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教育现代化,这既是“两个大局”相互激荡背景下面对教育发展环境的战略坚持,又是面对西方教育现代化道路“操纵逻辑”的战略自信。

(三)如何行动: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追求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

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作为促进人类发展特有的社会活动,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以追求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行动目标。

人的发展是丈量历史进步的尺度,跳出“现实的人”而空谈教育现代化是无意义的。根据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的精神内核,人的全面发展旨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有权得到才能的全面发展,并且还要为所有人创造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是故,发展人就必须发展人的各种能力。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具有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能力,还具有从事包括科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为达到上述要求,教育一方面需要给每个人提供施展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机会,使人在“人本身”的基础上实现“自由个性”,避免个人单方面的“畸形”发展或使社会整体陷入单一发展危机;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系统教育,促使人尽快熟悉社会生产系统和制度环境,帮助每个人在不同门类的教育中自由选择自己的爱好。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多维度地促进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丰富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方针明确“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8〕。在后来的教育实践中又凝练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存的融合模式,旨在尊重并理解人的理性活动与非理性活动,从人的思想、知识、形体、审美、社会交往等方面消除人“物化”的可能。第二,理解并发展人的自由个性。个性是人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特征的总和。人的自由个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对“自由”与“个性”的理解,有事实与价值两个维度的判断。事实维度上,我国教育认同人的自由个性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性。价值维度上,我国教育主张的“自由”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行为规范,“个性”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内发展,反对教育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抽象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基于上述认识,我国教育在多轮改革中聚焦发展素质教育,注重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性、自由自觉性和主动创造性,人的现代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第三,促进人类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个人向度,也包括人的“类本质”向度。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论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9〕理论与实践应当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应当鼓励所有人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交往,扩大人的视野。截至2022年,我国已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以此扩大教育开放程度,“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20〕,帮助人摆脱个体的、地域的、国家的、民族的狭隘,使人在丰富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未来趋向

展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视角多样,但要在有限空间内展开研讨,以趋向性为关注焦点较为恰当。未来中国教育有多种变化趋势,但一定时期内的总体趋向不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事业要“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21〕,结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行动逻辑判断,未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将聚焦“发展”“完善”“超越”三大主题,致力于加强教育协同联动能力,深化综合改革,为突破西方教育局限打开新窗口,也为全球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一)超前布局:以“三位一体”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历史前进的逻辑,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出现的最高词频就是“发展”(共计239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2〕。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三个一”根本上需要依托教育扎牢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3〕教育必须加强同科技、人才的协同联动能力,不能以“孤立形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图1呈现了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以三大国家战略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交叠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统筹“三位一体”超前布局的深邃眼光。

图1 教育、科技、人才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坚持问题导向,“三位一体”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现实压力。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24〕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经济增速放缓,我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热度降温,凯恩斯关于社会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AD=C+I+G+NX)的公式印证了需求正在自然收缩。供给冲击源于国外技术封锁导致尖端科技领域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并且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供应链“断链”等问题频发。预期转弱与前两方面紧密关联,预期弱则投资弱、消费弱,长期如此经济社会发展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立足全局高度,“三位一体”是破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难题的动力源。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25〕,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方式,加快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夯实人才技术基础的前端工作,我国教育正在相当大体量的基础上“增肌塑形”,培养拔尖创新型和应用技术型两方面人才,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人才是连接教育与科技的中间纽带,教育培养人才的同时转化生产要素,促进科技创新。通过加强人工智能、新能源科技、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从而拉动投资与消费,推动进出口稳定增长,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正向循环。综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把握“三位一体”发展趋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不断以教提质,为国赋能。

(二)应对变局:以“五大理念”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全球教育进入深度转型期,能否妥善有力应对教育发展变局,考验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适变力。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已经取得诸多成就,但仍面临不少短板制约,这主要体现在:教育体制机制和教学方式方法多有调整,但创新动能不足;教育资源倾斜缩小了区域教育发展差异,但教育规模、结构还不完善;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地位有所加强,但“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现象仍然存在;教育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但国际化水平和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力仍然较弱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26〕教育工作要胸怀“国之大者”,以新发展理念主动应对新变局新挑战,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自身。

创新是引领教育综合改革的动力之源。当今世界的教育变革已不局限在传统领域的“修修补补”,个性化教学、数字化教育、“STEAM”等新理念新模式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教育综合改革要探索“因地制宜”的教育创新方案,围绕学生连接家庭、学校和社会,汇聚各方力量搭建呈现这些“关键词”的平台,推动产生更多的“溢出效应”。

协调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从现实症结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应重点关注四方面协调关系。一是宏观协调,巩固教育综合改革与国家各方面事业的协调性,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二是局部协调,重点关注区域、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薄弱地带”,平衡教育资源的供需关系,用好政策“工具箱”;三是内部协调,要树立大教育格局观,合理控制教育规模,更新传统办学形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继续优化教育综合评价指标,加大力度在“考试”“升学”等社会关切之处发挥作用;四是外部协调,加强国内教育改革与全球教育治理互动联通,拓宽教育改革的国际视野。

绿色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工业文明创造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能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挑战。各国教育理念虽然多元有别,但是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应当是不分国别的共同关照。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当放眼长远,发挥教育职责,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维,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学科教学,将绿色行动落实到教育实践。

开放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由之路。教育开放也是对外开放政策的应有之义。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发展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中提出,教育必须扎根全球共同利益,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从而重塑不确定的未来。中国教育应携手各国教育一同投身这一事业,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为全球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共享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本质要求。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的价值理念。共享教育成果,就要发挥“教育为民”“教育靠民”的人民力量。教育办的好不好?人民群众的直接获得感才是评价标准。教育如何办的好?凝聚民心、听取民意才是题中之义。教育综合改革应当拓宽人人出彩的可能路径,助力每个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高人民教育获得感。

(三)开拓新局:以“四个自信”多维突破西方教育现代化局限

作为在世界历史图景中展开的现代化事业,相较于西方世界观的“丛林法则”和方法论层面的控制传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坚持“四个自信”的发展趋向,在变局中开新局,力求对西方式教育现代化局限实现多维突破。

首先,以道路自信突破西方“模版化”的教育发展范式。教育现代化问题是全球性的,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方案。西方式教育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伴随资本全球扩张过程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其教育模板。为突破“西方式”教育发展范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一方面坚持海纳百川的胸怀,深度参与现代社会变革以及现代教育整体形塑过程;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清醒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适合中国教育的唯一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有别于西方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其次,以理论自信突破西方教育对现代教育的狭隘理解。西方宗教改革后,韦伯概括性地提出当时世界正经历理性化的“祛魅”过程。然而,“祛魅”过程掀起了工具理性主义的思潮,即对达到目标的手段进行精密“计算”以追求效率最大化。当工具理性主义渗透到教育领域,人们愈发关心教育能带来多少物质利益,而忽视了教育的价值理性所在,结果产生了人虽然掌握知识,但是知识却与人分裂的吊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自信,注重平衡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互作用力,让教育使人成为有人性的人,而非社会工具的复制品,极力避免教育“功利化”现象出现。

再次,以制度自信突破西方教育“两极分化”的不平等偏见。西方社会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种教育体制,两者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质量表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社会精英”大多出自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因此,资本集团操纵优质教育并进行商业化运作是西方教育的群体画像,具有浓烈的权力旨趣。与之相反,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教育体制清晰,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此“确保教育成为一项公益性事业,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7〕。

最后,以文化自信突破西方教育囿于文化霸权的思维壁垒。文化自信则教育自信,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集中反映一定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西方社会长期存在文化霸权思维,西方教育作为西方文化传播的主渠道自然也深陷这种思维泥潭。上文提及,中国教育曾遭遇过西方文化的正面冲击,“全盘西化论”甚至一度勃兴为主流教育观点,传统文化日渐式微,险些葬送发展未来。历史经验警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必须文化自信,回归文化本位,继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在文化碰撞和扬弃中做好贯通古今中外的教育大文章。

四、结语

中国教育从外发到自觉、从借鉴到自主,一扫过去的被动与困顿,实践着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角色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今天,教育在世界变革中被赋予了全新意义,教育不仅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承担着超越语言与公式,倡导和平发展、人类团结的时代使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行动中反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教育品格,生动叙说了实现教育现代化道路“共态”与“殊态”的辩证统一,为渴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贡献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