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昌市售儿童高消费预包装食品中脂肪和钠的调查分析

2023-12-20宋迎春周颖袁娅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类冷饮制品

宋迎春,周颖,袁娅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

近年来预包装食品的消费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大众消费水平不断攀升。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大消费者获取相关营养信息的最有效途径[1-3]。 全世界儿童吃零食(预包装食品)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调查显示,美国儿童青少年从1977 年起的三十年时间里零食消费大幅度增长,消费率由74%增长到98%;而2012 年4~13 岁儿童零食消费率则为96%[4]。1998 年起,我国城市儿童的预包装零食消费率一直居高不下,到2015 年止,仍在96%以上[5-6]。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2015)》显示,与2002 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相比,2012 年中国6~17 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消瘦和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普遍下降,而超重和肥胖儿童却不断增多,较2002 年上升了5.1%和4.1%[7]。这些都与儿童近年来预包装食品消费不断增长有关。 有调查研究显示儿童过多食用零食尤其是油炸、油脂高、偏咸、偏甜等重口味零食会增加肥胖、体重偏大、血压偏高、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8-11],影响其生长发育。 因此,本调查于2019~2021 年采集了南昌市30 家超市和零售店的儿童高消费预包装零食的营养标签数据, 调查和分析各类预包装儿童零食的脂肪和钠含量的分布, 为正确引导儿童选择有益于健康成长的预包装食品, 降低儿童由于过多食用高脂高钠的预包装食品引起的慢病风险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19~2021 年, 江西省疾病预防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在南昌市30 家超市和零售店采买预包装食品, 用手机软件现场进行营养标签信息的录入, 包括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的数据。

1.2 调查的可靠性 为保证此次调查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本研究主要采集市场上儿童高消费预包装零食的名称、生产商、配料、产地等相关信息,整理分析标签上脂肪和钠含量数据, 并通过系统分类删除重复项。

1.3 样品分类 根据国家监测系统的分类原则,本研究将预包装零食分为预包装肉类、休闲零食、饮料和冷饮类、乳及乳制品类、坚果和种子类、豆制品及相关制品等食品类别, 结合各类零食的特点及地域性, 综合考虑不同人群饮食口味、 加工特点、配料等,以及脂肪和钠含量分布的不同归类,确定多种分类体系,进行脂肪和钠含量的系统分析。

1.4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整理和分析食品营养标签数据, 最终各类预包装零食的脂肪和钠含量数据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集了1 374 条预包装零食营养标签的脂肪和钠含量数据, 食品类别情况如下表1。

表1 6 大类预包装食品样本数[n(%)]

2.2 预包装肉类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 预包装肉类零食分为四小类。各分类其脂肪及钠含量见表2。

表2 预包装肉类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

2.3 休闲零食的脂肪和钠含量 休闲零食分为六小类,各分类脂肪及钠含量见表3。

表3 休闲零食的脂肪和钠含量

2.4 饮料和冷饮类预包装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冷饮类预包装食品分为四小类, 各分类脂肪及钠含量见表4。

表4 饮料和冷饮类预包装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

2.5 乳及乳制品类预包装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乳及乳制品类预包装食品分为三小类, 各分类脂肪及钠含量见表5。

表5 乳及乳制品类预包装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

2.6 坚果、种子类预包装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 坚果、种子类预包装食品分为六小类,各分类脂肪及钠含量见表6。

表6 坚果类、种子类预包装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

2.7 豆制品及相关制品的脂肪和钠含量 预包装豆制品及其制品分为三小类, 各分类脂肪及钠含量见表7。

表7 豆制品及相关制品预包装食品的脂肪和钠含量

3 讨论

随着学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绝大多数儿童喜欢购买食用方便并且容易保存的预包装零食。因此不断增长的预包装零食消费, 所带来的脂肪和钠摄入量都不容小觑。 Hooper 等[12]研究表明,只有有效控制饱和脂肪的食用量, 超重和肥胖才能得到遏制。 而日常饮食食盐超量就会加大血压偏高、肥胖等慢病发病风险,减脂减盐关系到每个青少年的身体健康[13]。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 指出, 要大力发展既营养又安全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速食产品,并提出了速食的发展方向[14]。 本调查研究发现, 儿童高消费的畜肉类零食和水产肉罐头大多因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生产方式等原因,脂肪和钠含量都比较高,应督促儿童日常减少食用量。 而禽肉类食品虽然脂肪不高但钠含量也不低,水果果肉罐头脂肪和钠都低,但可能含糖量比较高, 提示儿童应减少日常食用量。 休闲零食中,糖果和果冻类零食制品的脂肪和钠含量较低,高脂肪高钠零食主要集中在挤压食品、甜点类、饼干和速食面等经过油炸或人工添加油脂的高脂食品中,而甜品类巧克力是因自身的油脂含量高,这些预包装零食大多因为口感好,香味足,能刺激儿童的味蕾,现已成为儿童日常高消费的主打产品。特别是对儿童诱惑力极高的油炸鸡腿和方便面类零食, 高油温的煎炸, 不仅会释放出多种有害物质,过多食用还会造成儿童能量过剩,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应警示儿童少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坚果类制品平均每周食用50~70 g,但由于坚果富含油脂,如果每天食用超出推荐量,那么就要相应地减少一日三餐的总量[15]。乳及乳制品类、饮料和冷饮类这两类都是低脂和低钠产品,但要视其含糖量而定, 推荐儿童选择低糖和代糖的纯奶和酸奶及其制品、冷饮和饮料。 豆制品及相关制品同样由于其独特加工方式, 深受儿童的喜爱。 但脂肪和钠含量都不低,应提示儿童尽可能少吃。

本调查研究通过分析1 374 件儿童高消费的预包装零食脂肪和钠的分布情况, 得出高脂高钠预包装食品种类, 可指导儿童合理消费预包装零食, 降低儿童由于过多食用高脂高钠预包装零食引起慢病的风险; 同时提倡更多的食品加工企业积极研发,创新改革配方,添加儿童生长发育所需微量元素[12],调整食品加工过程中盐、油、糖的比例, 降低油脂和钠含量, 使得预包装食品不仅方便、美味,还更加符合卫生标准,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小类冷饮制品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夏天吃冷饮的讲究,你都知道么?
花了多少钱?
为什么多吃冷饮有碍健康
冷饮为什么不能多喝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浙江配电网物资标准化研究与应用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小类:年轻人要多努力
有益健康的花粉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