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中的动物意象研究
2023-12-20向妮华
[摘 要] 魯迅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引路者,他的作品不仅在思想和精神上对当代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在对生命的启迪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其作品中大量描写动物,是鲁迅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而鲁迅先生大量描写动物主要用来映衬人或者社会现象。通过考察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我们可以对他独特的精神世界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探讨了鲁迅先生作品中蕴含的动物意象,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它们背后的启蒙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从而让我们对隐藏在动物意象背后的永恒价值及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 《呐喊》 鲁迅 动物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所涉及的动物种类有16类。笔者粗略地把这16类分为了三大类,第一大类主要是以狼和乌鸦为代表的飞禽野兽类,第二类主要是以小兔和小鸭为代表的弱小动物类,第三类主要是以狗和猫为代表的家畜类。鲁迅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是在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对人性的深邃洞悉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为暗示或表现社会生活或人物形象而存在的,他希望通过这些动物意象表达一种文化批判和国民性的剖析。
一、狼与乌鸦的启蒙精神
《呐喊》中的作品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当时是解放思想、争取自由的时代,所以鲁迅先生的动物意象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启蒙色彩,不少动物都成了反对旧社会和封建礼教的化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说中的凶猛动物:狼、海乙那、乌鸦。
1.狼的野性与反叛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狼的特征是凶残、忘恩负义和愚蠢,大部分作品都是把狼当作人类的敌人。而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把狼视为反抗封建礼法和旧制度的化身,他认同狼的野性与反叛。
例如小说《狂人日记》首先提到“狼”这个字眼,是“狼子村”。文中“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1]。这段话留给读者一个初步印象:用“狼”来命名的村庄居然做出了“吃人”的凶残行为,那么作为动物的狼此时的特征是不是已经跃然纸上了?当时村庄的人居然还认为“吃大恶人的心肝可以壮壮胆子”,可见群众是何等的麻木愚昧。所以开篇“狼子村”就给了读者一种暗示:吃人者为狼。这其实是对狼持批评态度的传统文化心理作祟。后面再提到“狼”是在《狂人日记》中的“海乙那”,小说中提到“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而且还提到了赵家的狗与“海乙那”同谋了。
狼此时是作为“海乙那”的亲眷出现,但是鲁迅又明确指出“海乙那”只会吃死肉,“海乙那”是吃腐肉的郊狼,而狼是充满野性的,它们不屑于吃“死肉”。那么此时吃死肉的是“海乙那”,而不是狼。读者就会产生迷惑,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用“狼”来吃腐肉,而是选择独创一个吃“腐肉”的郊狼?这表明这位著名的语言大师创造这个意象是另有所指,他不愿意让读者把狼当作和“赵家的狗”同谋的动物,也不愿意让读者认为狼是虚伪和卑劣的。因为“赵家的狗”是完全丧失自己的本性,只会依附于封建统治者而存在的动物。而鲁迅把狼和“赵家的狗”对立起来,就是为了提醒读者:狼的野性没有丧失。当时的社会还有像狼一样的人时刻保持着自己的野性。鲁迅先生通过狼这个动物呼吁国人进行思想上的解放,对社会进行启蒙。同时鲁迅先生不仅在思想上进行启蒙,而且也通过狼的行为来进行行动上的启蒙。
《阿Q正传》中狼首次出现就是国人在看自己同胞被杀头时的叫好声,此时人丛中的叫好声是像豺狼一样的嗥叫声,他们口中的“好”是麻木无聊的国人鉴赏着眼前同胞死亡时的快乐,这些看客已经把“狼”的野性、狼的反抗丢掉了,留下的只有愚蠢和麻木。那么看客所看到的阿Q有过反抗的行为吗?回到前面阿Q所做的事情,当他从城里回到未庄时,他引以为傲地讲述着杀革命党的场面,也认为这个场面很好看。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下,阿Q是否发出了像“豺狼”一般的嗥叫声?此时法场上的看客和阿Q都已经丢掉自己的思想与野性。所以鲁迅先生让阿Q回到了四年之前他所遇到的饿狼,让那只饿狼,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
“狼”的野性被完全激发了,当这只狼跟着阿Q,盯着阿Q,穿透阿Q的时候,阿Q会不会感觉自己的身体甚至灵魂已经被吃掉了?此时的“狼”是不满封建礼教的被压迫阶级。正如文中所说的“那狼眼睛,又凶又怯”,“凶”是对遭受压迫的不满,“怯”是没有打破封建礼教和封建伦理的信心,所以鲁迅先生让狼一直不远不近跟着阿Q,启发国民勇敢迈出社会变革的一步,像“狼”一样现出自己的獠牙。
2.乌鸦是革命者的化身
乌鸦同样也是野性未消的动物。人们所看到的乌鸦一般都是黑色,叫声难听,代表着不祥,但是鲁迅先生却赋予了它完全不同的含义。《呐喊》中在《药》这篇文章结尾处提到了乌鸦,它是站在夏瑜坟头上的乌鸦,此时的乌鸦似乎是夏瑜的化身,因为是两位老妈妈在呼唤着夏瑜而及时出现的乌鸦。夏瑜是一位为了启蒙国人思想而牺牲的英雄,他怀揣着“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的信念来进行革命运动,但是最终没有逃脱被杀头的命运,而他想启蒙的民众却只想用馒头浸透这位革命者的血,吃到肚子里面去“治病”。民众的愚昧,就更显示出革命者的无畏与伟大。只有这些革命者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启蒙整个中国社会。所以这篇文章中,乌鸦是夏瑜的化身,乌鸦是这两位老妈妈的希望,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希望。这些革命者始终为了反抗中国封建思想而奋斗,甚至为启蒙大众付出自己的生命。所以读者读完《药》后会感受到一种愤慨与敬重,而读者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就是其中的乌鸦“铁铸一般站着”的身影,乌鸦“哑——”的一声大叫,以及最后乌鸦像箭一样飞走的决绝表现。
鲁迅先生在《呐喊》中塑造的“狼”和“乌鸦”的形象启蒙着当时的国民,他塑造出了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狼”和“乌鸦”,指出了封建旧制度的不合理,号召当时的国民觉醒起来,积极进行社会变革。当时的中国旧有制度和陈腐观念压迫着国民,国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他们就像“狼”失去了野性一样,遭受各种残酷的统治、欺骗、剥削和压迫,而当时的革命者就像乌鸦一样,想启蒙大众却不被人理解,甚至付出了生命。
二、人道主義精神——以弱小动物为代表
鲁迅先生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关怀,他关注弱小、反抗侵略,时刻关注着社会中的不公与不平,关注着残暴者对弱小民众的欺辱和控制。他用自己的文字来为这些弱小者发声,展现出真正的人道主义思想下深切的人文关怀。
1.体现在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关爱上
鲁迅先生在《兔和猫》《鸭的喜剧》中展现了一批可爱灵动的小动物:小白兔、小蝌蚪、小鸡、小蛙、小鸭等。这些小动物纯洁懵懂,惹人喜爱。但是这些小动物却大多都被无意识地吃掉,懵懂的到来却又懵懂地死去。
《鸭的喜剧》中的小蝌蚪是爱罗先珂为了排解自己的寂寞买来的。小蝌蚪在院子里的小池塘中生活着,孩子们也时常关注着小蝌蚪,在孩子和爱罗先珂的眼里,小蝌蚪是弱小的动物,需要较多的关心。后来随着爱罗先珂教书的繁忙,孩子们的散去,小蝌蚪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而且爱罗先珂后来又买了小鸭子,小鸭的动物本能就是会捕食小蝌蚪,果然最后小鸭子将长了腿的蝌蚪全都吃掉了,此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的只有翻筋斗的小鸭。《兔与猫》讲述的是两只可爱的小白兔在大黑猫的嘴下丧命的故事。这些丧失生命的小动物无一不是弱小者,是需要呵护才能成长的动物。“这些弱小的动物就像一个个‘具有生命意识的孩子,是‘人的社会的一种隐喻和象征”[2]。这种现象本来无处不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当所有人都习惯了这些所谓的强大者可以无所顾忌地吃掉这些弱小者的时候,鲁迅先生却发现了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如果推移到人类世界中,如果每个人都只能意识到强大者只能吃掉弱小者,而弱小者只能战战兢兢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中,那这个世界就完全丧失了人文关怀,只是一个冷酷的“动物世界”。我们所有人都会处在人类的“自然生物链”中,也就是说压迫无处不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注意到这个现象,并且展现出对弱小者的关怀。
2.体现在对弱小者本身的国民性弱点的关注
鲁迅先生书写弱小的动物时不仅对其有着深厚的同情,更是关注着这些弱小者本身的局限性。他在《阿Q正传》中把游街示众的场面比作“全跟着蚂蚁似的人”,用蚂蚁这个意象展示出了那些民众的弱小。这些民众里包括阿Q这位要被杀头的人,他们麻木地跟着大家一起去看杀头,心中毫无波澜,不曾想过反抗,用自己的弱小当作借口,无意识地杀死了自己。
同时,《药》把群众围观刽子手斩首的画面描绘为“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鸭子的颈项被捏住了”说明当时群众自己的命运自己无法掌握,只能任人宰割。因为当时的国人已经被封建思想所洗脑,他们变得像傀儡一样,把自己的颈项交给了封建思想,无法逃脱。而在这麻木心灵的背后却又展现出了国民的劣根性。这些民众晚上不睡觉,怀着看热闹的心态津津有味地看杀害自己同胞的画面,这是何等的悲哀与不幸。
所以这些弱小动物有些是无辜者的代表,而有些却是麻木、随波逐流的平庸民众的代表,但是不管是什么类型,鲁迅先生绝不赞同那些只会安心接受别人的同情,沉湎于安稳的生活,丧失自己独立人格的弱小者。他希望普通民众能够抛弃自己的麻木,勇敢地进行反抗,为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奋斗。
三、批判反抗精神——以猫和狗为代表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十分唾弃狗和猫这些屈从人的意志,甘愿当人类奴仆的动物,所以猫和狗在鲁迅小说中是作为否定意象而出现。但是狗和猫在现代社会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有很多读者不理解鲁迅先生“弑猫”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过于残暴,甚至否定了其人道主义的一面。所以从整体上理清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猫与狗的象征性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1.狗是旧制度、旧伦理的卫士
狗在《呐喊》这部小说集中总共提到了11次,是这部小说集中出现得最多的动物。《狂人日记》中赵家的狗站在了典型的封建剥削者和吃人者的身边;《明天》中的狗是代表封建制度的毁灭性,它失去了所维护的封建对象,只会躲在暗地里呜呜地叫,胆小悲哀;《药》中的华老栓也在买药途中遇见了几条狗。这些狗大部分都是站在旧制度、旧伦理的代表性人物或事件的边上出现的。《呐喊》小说集中最早出现狗的意象是《狂人日记》中的赵家的狗。“赵家的狗第一次登场就是作为剥削者的形象,它的眼光使人心惊胆战,它的叫声笼罩全篇,渲染出一种阴森可怖的氛围。”[3]后面又提到赵家的狗是同谋者的形象,此时的狗是作为吃人者的形象出现。“可见他也同谋了”的一个“也”字就说明了文中的狂人对狗之前的印象只是见到主人摇头晃脑、极尽谄媚。此时的狗也是像“海乙那”一样吃死肉,“狗”已经成了吃人者,它的凶残和攻击性也体现了出来。但此时狗已离开了自己的主人,而这也与它在赵贵翁这个主人旁边的行为形成了对比。凶残与温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居然一起出现在赵家的狗身上,这表明赵家的狗在自己的主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忠心、温顺,而在陌生人面前却表现得凶残可怖,因为狗仗人势是狗的本性,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勇。结合当时的时代环境,这些赵家的狗就是当时站在旧制度和旧伦理立场的国人,而赵家的狗面前的陌生人就是为了启蒙整个社会的革命者。所以鲁迅先生批判了那些国人为讨好权贵,而声嘶力竭对革命者大加鞭挞的丑恶行为。
2.猫是虐杀无辜者的象征
猫在《呐喊》小说集中只出现在《兔与猫》这一篇作品中,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描绘了兔和猫的简单世界。文中的一对小白兔是三太太给她的孩子买来的宠物,这一对小白兔只是简简单单生活在院子里,它们每天出来觅食。后来这对弱小可爱的白兔又生了两只小兔,这两只小兔的憨态可掬让院子里的孩子们感到新奇,院子里每天都是孩子们的欢笑声,一切都显得和谐平静。但是这两只可爱的小兔却凭空消失了,而孩子们也忘掉了这两只小兔,最后是三太太注意到洞口的抓痕才破案——原来是院子里的大黑猫吃掉了那两只小白兔。三太太一开始感到很气愤,但随着白兔家族的逐渐繁荣,三太太就不恨黑猫了,而且还不以为然。
“猫以其凶残的本相来虐杀和玩弄生灵,而又以其媚态十足来迷惑人。”[4]文中的大黑猫在不知不觉中吞噬掉了两只可爱的小白兔,三太太从气愤到不以为然,被猫的温和所迷惑。因为人们一般认为猫是温和、善良的,它是家畜,而作为家畜就是依靠着人类生存,它们靠着人类给予的食物和住所才能活着,但是很显然鲁迅先生这篇小说中所塑造的猫的形象是凶残的。黑猫吃掉了小白兔就是一种杀害无辜者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却并没有人在意,院子中的孩子们和三太太可能刚开始会觉得这种行为不妥,但是随着白兔家族的繁荣,所有人都忘记了曾经给他们带来过快乐的那两只小白兔。但是鲁迅先生没有忘记,他还是觉得凄凉,他仍记得这些无辜的生命断送在他的面前。所以文中的“我”开始反抗,他要为这些不明不白死去的生命复仇,他用一瓶氰酸钾毒死了黑猫。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这里出现的是典型的鲁迅式的‘复仇主题。”[5]对于欺侮弱者、残害生命的强权者必须奋起反抗,绝不妥协。
四、结语
鲁迅先生所营造的动物意象的反复出现是由于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持久的关注,动物意象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人格的关注,所以《呐喊》中动物意象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有着对吃人的批判,对黑暗的控诉,更是有着鲁迅先生对被吃者国民性的关怀,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呐喊》具有很强的思想价值,如果我们还是本着对传统的动物意象的解读来阅读《呐喊》这部小说集,没有对作品中的思想进行整体了解,那就肯定会造成思想解读上的错位。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 万年春.论鲁迅小说中动物意象的象征性[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9).
[3] 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D].上海:复旦大学,2004.
[4] 韩宇. 鲁迅小说自然意象举要[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5] 钱理群.鲁迅与动物[J].名作欣赏,2010(31).
[6] 孙克诚. 百草园中的童趣[D].青岛:青岛大学,2006.
[7] 叶禾令. 透视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D].延吉:延边大学,2010.
(责任编辑 罗 芳)
作者简介:向妮华,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