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的效果
2023-12-20熊婷
熊 婷
(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西 抚州 331800)
颅脑损伤病情危急、变化快,致残、致死率均较高[1]。开颅手术是现阶段颅脑损伤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可快速实施颅内减压,并处理相关损伤,改善患者预后[2]。然而,颅脑损伤患者本身病情严重,开颅手术创伤较大,对手术室护理配合有极高的要求,而以往临床上仅实施常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等护理措施,存在一定缺陷,可导致手术风险增大,引发不良预后。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强调护理过程的规范性、专业性,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精细的护理服务,降低手术风险[3]。本研究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零缺陷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12月在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脑外科接受开颅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104例,通过电脑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23~54岁,平均(38.50±6.57)岁;损伤程度:轻中度18例,重度34例;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7例,暴力击打13例,高处坠落10例,其他2例。观察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23~53岁,平均(38.02±6.58)岁;损伤程度:轻中度19例,重度33例;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6例,暴力击打13例,高处坠落11例,其他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神经系统外伤》[4]中的颅脑损伤诊断标准;②由同一组医生实施开颅手术;③年龄>18岁且<60岁;④配合知情同意书签字。排除标准:①伴其他严重创伤;②伤前存在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③伤前存在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④入院3 d内死亡;⑤妊娠、哺乳期女性。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此次研究。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方法:对照组展开常规手术室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安抚患者及其家属恐惧、担忧等不良情绪,术中进行密切配合,精准予以手术器械传递,配合手术医生完成各项手术操作,术后全面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护送患者至病房,并完成相关交接工作。观察组实施手术室零缺陷护理:①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小组成立:选择2名主管护师,8名护士,制定零缺陷护理流程,健全零缺陷护理监督制度,并对护理小组成员展开培训。②具体实施:①术前护理。手术方案确定后,护理小组成员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一对一访谈,详细介绍手术方案、手术团队、配合要点等,并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术前检查,帮助患者去除首饰、假牙等,通过肢体语言、安抚性言语等对缓冲患者不良情绪,同时完成手术准备工作。②术中零缺陷配合:首先进行规范的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其次配合麻醉医生调节患者体位,麻醉成功后,调节患者手术体位,通过头架支撑固定头部,对颈部实施帮助,贴敷固定眼睛,耳内塞入棉球。最后精准传递手术物品,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展开防损伤护理。手术即将完成前,通知ICU医生及护士进入手术室了解患者病情。③术后零缺陷护理:手术完成后,轻柔清理血迹,检查受压部位皮肤,妥善固定相关导管,严格执行3数、4清点,并及时准确记录。另外,术后12 h、24 h、48 h、72 h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详细对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叮嘱。
1.3观察指标:①炎性反应及应激反应:术前、术后24 h时,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皮质醇(Cor)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②脑代谢情况。术前、术后1 d时,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脑灌注压(CCP)、脑氧摄取率(CEO2)及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水平。③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颅内感染、脑积水、切口疝、迟发性血肿、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④预后情况。术前、术后7 d时,通过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5]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6]评价了解两组预后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炎性及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术前两组TNF-α、IL-6、Cor、An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TNF-α、IL-6、Cor、Ang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炎性及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2.2两组脑代谢指标比较:术前两组CCP、CEO2、SV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两组CCP、CEO2、SVO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代谢指标比较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7%(3/52),脑积水1例,迟发性水肿1例,脑脊液漏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9.23(10/52),颅内感染2例,胞积水2例,切口疝1例,迟发性血肿2例,脑脊液漏2例,外伤性癫痫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308)。
2.4两组预后情况比较:术前两组GCS、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两组GCS、GO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分,n=52)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常见脑外科疾病的一种,多伴有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脑干网状结构、丘脑弥散透射系统等神经传导通路可严重受影响,病情严重且易多变,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7]。当前,临床上对通过手术对颅脑损伤实施治疗,开颅手术为其中常用术式,可实施有效减压,降低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等风险,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8]。但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凶险,开颅手术产生的应激创伤可进一步增加损伤程度,因此,对护理配合的要求极高,临床上需不断探索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的有效性手术室护理,以进一步提升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9]。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强调护理流程的科学性、衔接性,可有效控制护理过程中的缺陷事件,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10]。对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展开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后,可使患者做好身心方面的手术准备,促进其手术耐受性提升,并使手术计划安全、顺利实施,减轻手术产生的创伤性应激反应,使患者颅内高压状态尽早得到改善,并使相关创伤及时得到处置,从而达到改善应激及炎性反应、脑代谢指标的效果[11-12]。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且开颅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其预后[13]。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在基础护理上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零缺陷护理,3个环节紧密衔接,可使患者得到更为专业、规范的照护,并确保手术能够安全进行,达到平衡、快速、有效减压的手术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缩短患者昏迷时间,并降低昏迷程度,促进其术后病情有效恢复,从而达到有效改善其预后的效果[14-15]。
本研究显示,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中可有效减轻其炎性及应激反应,改善脑代谢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此次研究存在样本量小且均一、仅观察至术后7 d等不足,可能影响结论准确性,仍需实施更大规模的研究,以更为客观地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