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与小学双向互动科学衔接现状调查研究

2023-12-20黄茜赵炎朋西北大学幼儿园

幼儿100 2023年44期
关键词:幼小小学教师双向

文/黄茜 赵炎朋 西北大学幼儿园

一、问题提出

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目标是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以及“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育部在2011年出台的《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及方式”的工作要求,从观念和实践层面逐渐改变着幼小衔接教育的单向性、片面性、突击性、盲目性和表面性。一系列政策条例的陆续颁布,说明国家对幼小衔接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对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如何衔接、衔接的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政策性指导。

二、研究设计

为保证研究质量,本研究采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笔者在前期搜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小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当前双方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观点、想法以及面临的困惑,获得对幼儿园、小学双向互动衔接状况的基本认知,在此基础上笔者自编调查问卷,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进行调查。

本研究以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在前期翻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编《幼儿园与小学双向互动科学衔接调查问卷(幼儿园卷)》《幼儿园与小学双向互动科学衔接调查问卷(小学卷)》两份调查问卷。两份问卷分别从教师的幼小衔接观念、幼小衔接能力以及开展的幼小衔接活动状况等几个方面展开。在问卷编制过程中,先后请学前教育领域内容的两位专家进行评审,并在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内进行试测,在经过几轮的调整后最终形成本研究的两份自编问卷。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发放问卷,其中幼儿园教师发放调查问卷750份,小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62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双向互动科学衔接整体状况

经过对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双方教师均已认识到开展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幼小衔接活动中参观小学、小学教师到幼儿园讲座是当前幼小衔接的主要形式,同时有超过65%的幼儿园和小学开展了联合教研机制,这说明目前的幼小衔接活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双向互动性,但互动程度依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双方互动衔接的内容缺乏可持续的内涵衔接,更多的是“一站式”的短期衔接内容。缺乏相关的幼小衔接知识、教师幼小衔接能力不足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当前面临的困惑。

(二)双向互动幼小衔接观念分析

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共同的责任。在政策解读、教师观念引领方面,幼儿园比小学更重视对幼小衔接政策的学习和解读。这说明幼儿园教师对有幼小衔接问题更加敏感。(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学习教育部幼小衔接相关文件情况

沟通交流是提升幼小衔接质量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在关于幼儿入学适应情况的双向沟通过程中对幼儿的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学习品质、学习成绩4个方面较为重视,同时也反映出这四方面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中幼儿园教师更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而小学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自理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沟通幼小衔接关注情况

(三)幼小衔接能力

对幼小衔接重点衔接哪些内容进行调查发现,约46%幼儿教师表示了解主要内容,而只有约30%的小学教师表示了解主要内容,约45%小学教师只了解一些。这说明幼儿园教师比小学教师对衔接内容更加熟悉,但整体来看,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内容的了解程度较低。(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对幼小衔接内容的了解情况

(四)双向互动幼小衔接活动状况

调查显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目前都较为认同幼小衔接活动需要双向互动。在进行双向互动衔接目的方面,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都认为双向互动衔接可以帮助自己做好教育内容的衔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但幼儿园教师更关注发现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知识跨度,努力减缓学习坡度,而小学教师则更关注幼儿园学习特点,做好学生入学衔接(如图4所示)。

图4 双方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认知

在帮助一年级新生做好入学适应要做出哪些改变与探索方面,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都认为设计与实施入学适应课程,适当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如图5所示)

图5 幼小衔接中一年级需要的改革探索

目前开展的幼小衔接互动活动中,幼儿园与小学更多地采取幼儿参观小学、小学教师到幼儿园讲座等短时活动,而相互的听评课教研、共同设计衔接课程这些长效的活动较少。只重视了衔接的形式,而忽略了长期、有效的互动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如图6所示)

通过对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双方有超过80%的教师认为进行双向互动的科学幼小衔接重点需要在儿童发展和衔接观念两个方面进行互动沟通交流,而幼小衔接教科研方面的研究是双方教师认为需要程度最低的一个互动方面。(如图7所示)

图7 幼儿园与小学教师认为联合教研的关键点

四、提高双向衔接工作成效的建议

(一)幼儿园与小学开展互动教研活动

当下需要开展幼小衔接的观念深入人心,要提升幼小衔接活动质量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双方的共同努力,双向奔赴。其中幼儿园和小学的联合教研活动是保证高质量幼小衔接活动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联合教研,共同探讨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真正需要什么,小学新生入学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幼儿园的教学与小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哪些不同等等,这些幼小衔接的重点问题均需要在双方的联合教研中一起研讨解决。为保证教研质量每月应该保证至少一次的双向教研活动。

(二)重视并增加内涵型的幼小衔接活动

幼小衔接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活动,需要在连续的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过程中渐渐实现。因此,要真正做好幼小衔接需要的是持续的长效的幼小衔接活动。经过调查,发现现如今开展的幼小衔接活动更多的是短期的快速的类型,缺乏内涵型的长效衔接活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增加联合教研,开展幼小衔接课程、小学教师常驻幼儿园指导等具有持续性、发展性和内涵型的幼小衔接活动。

(三)以课程为抓手提升双向互动衔接的科学性

不知道已开展的幼小衔接活动是否科学,缺乏系统的幼小衔接课程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都感到困惑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形成合力,在联合教研中根据小学新生和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双方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一起制订一套系统的幼小衔接课程可有效解决教师的困惑。以课程为抓手,教学内容幼儿园和小学双向互通,实现提升双向互动衔接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幼小小学教师双向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