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链促进小学生音乐欣赏深度学习

2023-12-19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旋律环节

◎ 刁 冉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建立在学生深层次理解、感知、体验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加深思维的深度,从而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接受音乐作品的相关知识、情感和内涵。要想实现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必须围绕着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以学生已有欣赏知识、音乐经验,研读教材,挖掘欣赏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会出现的“困惑点”,将若干个独立的问题联结起来,形成问题链,以此引导学生聆听、欣赏、感知、体验音乐作品。基于此,本文以欣赏教学作为基础,以问题链的设计作为切入点,结合深度学习理论探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问题链的设计策略,旨在为小学一线音乐教师欣赏教学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推动小学生音乐欣赏深度学习的实现。

一、审现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问题设计“三困境”

(一)流于形式,导而不入

目前,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询问学生聆听某个音乐作品之后的具体感受。而学生则会在教师固定的提问中给出程式化的回答。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始终停留在初级感知中,缺乏对于音乐作品内涵、情感的深度挖掘和探索。

(二)缺乏生长,入而不导

现阶段,大多数音乐教师会设计符合学生低层次认知并与事实相关的欣赏课程问题。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无法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层含义。因此,并未针对“怎样提问才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这一问题进行思考。问题设计缺乏生长性,并未体现针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禁锢思维,灌而不思

恰当的问题设计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使学生沉浸在音乐欣赏的美妙世界中。但是,很多教师在问题设计中仍旧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并未将学生的音乐兴趣学习、认知结构作为基础提问,而是深陷满堂问。学生面对大量的问题,苦不堪言。这直接影响了学生音乐思维的有效发展,不仅不利于学生音乐知识的有效构建,而且会消磨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二、思创新:以问题链促进小学生音乐欣赏深度学习“三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将音乐作品作为载体,涉及与音乐相关的人文知识、音乐本体的各个要素等知识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欣赏教学应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加强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感受。这就决定了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链的设计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要通过问题链导向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进入音乐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度研读教材内容,探索能够形成问题的元素,将其设计成针对性较强的问题链。

例如,在《牧童短笛》钢琴曲目的欣赏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链如下:我们学过哪些钢琴曲?这些钢琴曲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这首曲目与之前学过的钢琴曲有什么不同吗?哪里不同?为什么不同?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在一步步引导学生从风格的角度感受这一乐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针对音乐作品风格所设计的问题链,自然会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牧童短笛》的民族特色。

(二)实时原则

音乐是时间艺术的代表。在音乐作品中,不管是音乐形象的塑造还是情感的表达均是在音响进行中完成的。所以,从音乐作品的本质来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设计应遵循实时原则。教师在备课环节,预先设计问题链,以便欣赏教学中的有序实施。在问题链的实施中,以作品的聆听为例,通常在欣赏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整聆听2—3次音乐作品,分为初听、复听、再次聆听三个环节。在每一次完整聆听中,教师都要根据学情以及学生聆听程度设置相应的问题,并且要随着学生聆听程度的加深实时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要以实时问题链的设计,逐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印象和理解。

例如,在《花儿与少年》的乐曲欣赏中,针对三次聆听,教师分别提出了如下问题:第一乐段主题的节拍、节奏、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第二乐段的主题旋律节拍、节奏、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和第一乐段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聆听第三乐段主题旋律,它与刚刚听到的哪段主题相似呢?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学生可以在不断加深音乐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把握音乐表现的情感。

(三)贯穿原则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完整的音乐欣赏教学由多个教学环节组成。虽然每个教学环节承担着不同任务与目的,但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是环环相扣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教师要在每个环节设置相应的问题,以问题链的设计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也就是说,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设计应遵循贯穿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将一堂完整的欣赏课分成多个环节,并从教学渐进性的角度设计每个环节的问题,以前后贯穿的问题链实现多个环节的衔接。

例如,在《赛马》二胡曲的欣赏教学中。针对聆听、模仿、创作三个环节,教师设计问题如下:《赛马》使用了什么乐器演奏,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两段音乐在旋律、节奏上有着怎样的不同,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如果让你为这两段音乐设计舞蹈动作,你想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呢?三个环节问题的设计均围绕着乐曲展开,真正实现了三个教学环节的贯穿。

三、行外化:以问题链促进小学生音乐欣赏深度学习“四策略”

(一)整体建构,导向目标

问题链的设计方向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方向,问题链的质量也决定了深度学习能否真正发生。因此,教师应解读课标,深研教材内容,遵循学科融合的理念,整体建构欣赏课程问题链,指向问题解决的欣赏目标,发挥问题链的导向作用。

例如,在《水草舞》的欣赏教学中,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当中的作用。基于此,教师设计了整体感知音乐的问题:该曲目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有学生提到了“节奏的变化”,还有学生提到了“旋律的变化”。紧接着,教师又以“这一曲目是如何通过旋律展现水草摇曳姿态的?”引导学生画出旋律线。“你们能够为这些乐句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吗?”“这首乐曲中提琴的明暗音色展现了怎样的不同海底世界呢?”教师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启发学生感受、理解、类比、分析音乐旋律的具体特征,让学生从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分析《水草舞》的风格特征,真正推动了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二)围绕主线,深度体验

音乐是情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直接进入情感世界。音乐不只是旋律、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的组合,更是唤醒人情感的有力武器。因此,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设计应围绕着音乐作品的情感主线,以此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逐步感受音乐,从而在音乐实践的经历中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美,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例如,在《阿细跳月》这首彝族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应以“引导学生感受彝族音乐特征”为目标,设计“感知节奏”“体验舞步”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彝族人在节目当中的心情。基于此,教师指向乐曲情绪,设计问题如下:你在这首乐曲中看到了怎样的场景?有学生提到了“彝族人民欢歌笑语庆祝火把节的场景”。之后,教师提出了系列问题:“《阿细跳月》是几拍子的主题旋律?”“你能用跳跳跳拍拍的舞步来表现主旋律吗?”“《阿细跳月》主题由哪几个乐句构成?”“主题变化重复了几次?”“每次重复,乐曲在速度、音色方面有着怎样的变化?”“你可以用舞蹈动作演绎火把节的情景吗?”这些问题均围绕着情感主线设计。在问题链中学生思考了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了彝族人热烈、欢快的过节场景以及彝族音乐的具体特征。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教师以问题驱动学生感知音乐。

(三)立足学情,驱动思考

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设计还应立足于学生,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欣赏能力,将欣赏内容转化为合理的问题链,以问题驱动学生深度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能力与水平的问题链。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无法理解问题,问题链将会断裂。当然,问题设计也不可太过简单,如果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够得到答案,问题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关山月》的欣赏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请问同学们,你们所认识、接触、学习过的乐器当中,哪一种乐器最为古老?”很多学生提到了古筝。随即教师介绍了比古筝历史更加悠久的古琴。紧接着,教师提问“古琴的音乐与古筝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呢?”有学生提到:古琴音乐更加深沉。趁着学生感兴趣,教师及时提问“那么,这么古老的古琴,它的乐谱是被如何保存和流传的呢?”。这时,教师引出了减字谱,讲解了古琴的记谱方法。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后,教师邀请学生破解减字谱。这样一来,学生在已有经验的驱动下,产生新问题,在自我学习与建构中主动解决新的问题,自然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四)循序渐进,加深理解

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设计应循序渐进,从问题引发、探究、解决三个维度出发,构建逻辑清晰、首位连贯的问题链,以此使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层层深入音乐作品。

例如,在《保尔的母鸡》这一弦乐四重奏作品的欣赏教学中,教师首先针对第一部分提出问题:这段音乐有着怎样的特点?有学生提到:好像是有三个乐器在交替演奏。教师顺势指导学生结合学习经验提问:你能够听出来是哪三种乐器在演奏吗?它们分别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你可以跟随音乐模仿演奏吗?在完成体验后,学生对弦乐四重奏的形式产生了极强的兴趣。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完整播放了整首音乐作品,并以“由几段音乐组成?”“结构如何?”“从哪些音乐要素去探索”等问题驱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该乐器在速度、力度、旋律方面的具体变化,让学生深度感受力度、速度变化对于乐器情绪、意境表达的作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教师以问题链的设计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剖析乐曲,不断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中蕴藏的美。

总而言之,要想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必不可少。教师应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引领学生的音乐作品欣赏。在问题链的设计与应用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思考、体验和感悟,以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实现学生审美素养与能力的深度提升。同时,教师要坚持针对原则、实时原则与贯穿原则,导向学习目标,整体建构问题链,立足学情,围绕情感主线,设计循序渐进的系列化欣赏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旋律环节
春天的旋律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7月,盛夏的旋律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