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路径研究

2023-12-19周叶飞张应武

商展经济 2023年22期
关键词:自贸港康养购物

周叶飞 张应武

(1.中石油海南销售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312;2.海南大学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海南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为抓手,全力推动境外旅游消费回流,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度假、康养、购物天堂,这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全省推动“旅游+”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全新的部署。全力做好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三篇境外消费回流文章”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推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和必然路径。

1 优化免税购物体系

1.1 丰富免税业态

第一,持续推动离岛免税发展。截至2023年4月19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商品购物金额1850亿元,购物人数3428万人次。在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前往海南进行离岛免税购物的旅客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加强离岛免税建设,需要借鉴新加坡、韩国等先进运营理念,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目前,海南共有10家离岛免税经营主体,虽在数量上基本形成了市场竞争格局,但经营主体无论在货源渠道还是销售品牌和货品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因此,要积极引入更多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进入海南免税市场,打造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格局。同时,要用制度来进行约束,避免在高度市场化下出现恶性竞争、打价格战等情况,通过公平竞争提升离岛免税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放宽离岛免税政策,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离岛免税机制。提高便利化程度,完善免税购物的制度保障体系及免税购物服务体系,保障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自贸港离岛免税高质量发展。例如,可结合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推动离岛免税发展,积极推动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发展海南特色会展经济,提升海南离岛免税销售规模,推动免税品品牌、品种、价格与国际“三同步”,实现展售一体、岛外岛内、即购即提、线上线下全覆盖。

第二,推动日用消费品零关税建设。自贸港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自贸港日用消费品领域实现“零关税”,让全省居民切实享受到政策优惠,积极推动自贸港建设。同时,积极引入进口日用消费品免税销售市场主体,一方面,可以发挥海南省国企“排头兵”的作用,组建本土国企从事进口日用消费品免税进口经营业务,吸引国内外大型免税零售企业在海南设立区域经营总部,开展进口日用消费品免税业务;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民营企业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作用,吸引天猫、京东等电商销售平台在海南设立区域总部,进行免税购物实体经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日用消费品零关税建设。

第三,完善自贸港跨境电商生态圈。利用发达的电子商务成果,借助第三方服务机构(支付宝、腾讯支付及物流等)的成熟技术资源,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与自贸港免税业务相结合,推动自贸港跨境电商的发展。完善自贸港跨境电商,初期应注意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要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促进跨境电商信息流畅通,为跨境电商经营个体提供优惠政策,降低经营成本,推动生态建设。后期应根据跨境电商的主体经营情况,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推动规模化发展,降低运营成本,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完善跨境电商的经营规则,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保障生态稳定性,推动海南自贸港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各经营主体要打造核心业务群,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避免各自为战,促进资源要素相互依存,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链,共同打造海南自贸港跨境电商的品牌特色。

1.2 完善免税布局

第一,充分发挥独有政策优势,还需要做好免税店空间布局、岛内居民日用免税消费场所布局及跨境电商园区布局等方面的工作。应综合考虑地理区位、交通设施、公共配套等因素,合理布局离岛免税市内店,持续优化机场店。免税店建设应以多层次和分散化为要点,多层次布局是以海口和三亚为第一层次,充分发挥自贸港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琼海、万宁、文昌等市县为第二层次,激发除中心城市以外地区的游客消费潜力;分散化布局是在海港港口和渡轮、高速公路综合服务区等地点增设免税店,充分发挥其与机场店和市内店的补充作用。岛内居民日用免税消费场所应以让岛内百姓享受政策红利、服务岛内居民为主,免税消费场可以覆盖全岛各县市,为岛内百姓日用免税消费提供便利。跨境电商园区应以直邮业务为核心,提供跨境电子商务孵化、物流、仓储、运输、清关等一站式服务,集跨境电商、保税仓储、智能物流、跨境金融支付于一身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集聚区,其布局应以海南北部海口及南部三亚为主,发挥自贸港中心城市资源要素集聚作用。

第二,支持和鼓励各类免税店通过差异化经营,实现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畅销商品和国潮品牌,丰富商品选择度,满足国人高端购物需求。加强跨境电商布局,形成“线上+线下(含市内+机场)”协同发力,积极引导游客“线下体验+线上购物”。推动免税与旅游统筹布局,构建一体化免税购物综合体。统筹布局市内免税店、酒店、旅游观光景区,采取嵌入式运营,实现旅游景区内免税购物,让消费者享受到旅游和购物的双重乐趣。

1.3 提升免税购物竞争力,加强购物便利化建设

第一,提升免税商品竞争力。需要丰富免税商品品类数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及时增加免税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推进免税行业协会建设,提高海南免税经营主体国际采购能力、议价能力以及吸引境外旅游购物消费回流的能力。

第二,争取更加优惠的免税政策。目前离岛免税的购物额度已达每年每人10万元,因此政策优化的着力点应聚焦扩展种类。要积极地将自贸港政策优惠转换为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入驻的竞争力,主动争取更多全球知名品牌的“全球首发”“限量销售”等特色产品落地海南,增强“海南免税”的品牌亮度。

第三,加强免税购物便捷化建设。为提高免税店的交通可达性,政府应以免税店为节点优化公交路线,免税经营主体也可以通过增加免税购物专线或提高发车频次。为营造轻松舒适的购物环境,政府应在免税店附近规划足够的休闲娱乐及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经营主体应充分借助最新科技成果,采用VR全景购物,推广智能化购物,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升购物吸引力。加强销售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力争为游客提供专业、高效的导购服务,还要培养员工的外语能力,为国外游客免税购物提供便利。

2 打造医疗开放高地

2.1 推动医疗开放,提高医疗水平

第一,积极建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实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技术、装备、药品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同频共振,世界上最新的药品、器械、技术,只要在国外获得了许可,就可以在先行区范围内使用。

第二,促进自贸港医疗开放。在自贸港制度框架下,积极推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在全岛实施,为海南岛内百姓和国内外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第三,推动中医药产业“走出去”。海南省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商务部确定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并被国务院列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省份。因此,可以在海南建立国际化中医药产业平台,加强与大陆中医药产业的交流,深化中医药文化国际合作,加大财政对海南中医药理论与技术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引进中医药产业高素质人才提供各种便利。可以借鉴我国孔子学院建设及大陆其他中医药类高校的合作办学模式,以海南自贸港为平台,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建立联合培养中医药产业人才的新平台,为打造医疗开放高地建立地方特色优势。

2.2 推动医养一体,促进康养结合,推进“全健康”建设

第一,促进康养结合,打造多样化的康养产品。根据海南省康养旅游资源情况,自贸港康养体系建设可以分为气候康养产品、海洋康养产品、温泉康养产品、运动康养产品、医疗康养产品等。

第二,优化康养结合空间布局,推动医养一体。海南省相关规划方案将全省范围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各片区依托区内自然、生态、文化、政策等不同资源优势,错位发展不同的康养产品,实现协调发展。

第三,创新康养旅游运营模式。采用“互联网+社区+旅游+商业”康养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将智慧康养系统和旅行社引进社区,为住户提供全科医生、紧急救援、24小时监护等健康服务及康养旅游服务或康养产品;将商业体引进社区,在社区街道规划医疗机构、文娱活动场所、餐饮购物等设施,为有康养需求的人群提供生活类服务。

第四,推动全健康项目落地。“全健康”是一种从“人类—动物—环境”的整体视角解决健康问题的理念,已经被多个国际组织、部分国家和学术团体看作疫病防控策略的主要构成。海南“全健康”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解决人类健康、生态发展问题,规避自由贸易港最高水平开放形态下,人员、货物的自由流动和种质资源中转交换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并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中国标准和经验。因此,应加快推进“全健康”学科体系、人才体系,研究转化建设,设立全健康研究中心,开展全健康项目研究,吸纳公共卫生、热带医学、管理学、药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专业人才。

2.3 推动医疗产业的发展,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第一,加大扶持重点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力度。海南重点发展健康产业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应结合热带、海洋、生态等资源以及自贸港政策等特色优势,选取医药制造、医疗旅游、医美康复等适合的产业方向予以重点支持,形成辐射效应,推动海南医疗健康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第二,打造“医—教—研”产业内核,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围绕药品、技术、设备等核心医疗资源,打造“药械制造—医疗服务—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四位一体的核心产业集群。例如,在北部地区依托海南医科大学、密集的三甲医院体系及高新区药谷工业园的医药研发和制造企业,打造“医—教—研”全健康产业链;在南部地区,依托三亚医疗机构和海棠湾的康养旅游资源,通过引入国内外临床医学院分支机构,积极申建健康大数据中心、医疗质量管理中心等,建设以医疗旅游需求为牵引的“医—教—研”三者协同的产业集群。最后,在核心产业基础上加快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打造以医疗体系为内核,以药械研发制造、检测检验、物流运输等为支撑、以康养服务为配套的全健康产业集群,形成高水平的、国际化的“院前—院中—院后”的完备产业服务体系。

3 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3.1 推进国际教育制度创新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畅通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海南落地办学的渠道。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党中央和国务院“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大学及职业院校在海南独立办学”等政策在战略上完成了海南国际教育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教育部联合海南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及《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开放部省会商工作机制方案》等文件,则为海南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从实施路径和战术推进方面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

第二,加快制度集成创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海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开展制度集成创新,发布《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制度集成创新方案》,围绕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加快建立既与国际标准接轨又能体现中国特色的自贸港教育政策体系。根据“中外合作办学部省联审联批”制度,相关教育机构可直接向教育部提交申报材料,经教育部和海南省联合审批专家组审议后,由教育部和海南省联合审批。该项制度流程完全透明、程序大大简化、速度极大提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汇聚海南的吸引力和便捷性。未来,海南还可通过自贸港和特区独立立法权等制度优势,加快建设支撑境外理工农医类大学及职业院校独立办学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使独立办学有法可循、有据可依。

3.2 探索海南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探索实行“大共享+小学院”的办学新模式。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教育园区试行公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图书馆、公共教学楼、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为共享使用,各高校根据学科特色需要建设专享小学院,打造“中西互鉴、学科互融、文理互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管理共商”的一流国际教育体系。

第二,推行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书院制为载体,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打造集学术和文化活动于一身的优质学习社区。全面推行学业、科研、生活、朋辈等多维导师制,加强中国国情和文化课程建设,培养具有浓厚中国情怀、开阔国际视野、深厚人文底蕴、执着科学精神、顶尖创新思维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

第三,推进治理体系创新。目前,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已形成教育部和海南省部省会商、海南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等园区管理专职机构具体实施、各入驻高校积极参与的总体治理架构,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已获得各相关厅局及所在市县在规划编制、资金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3.3 吸引教育消费聚集

首先,打造高水平研学旅行基地,推动教育消费回流。根据海南地域特色,利用自贸港的政策优势,适应国际研学旅行发展需求,创新研学旅行主题,发挥内地和东南亚两个超大规模市场地理连接枢纽的区位优势、海洋热带生态集聚的资源优势、人物钱信息自由进出流动的政策优势,打造高水平的研学旅行基地。

其次,提高海南城市建设,提升自贸港品牌形象,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学生来琼研学旅行。为推动研学旅行质量,还需要吸引境内外高端教培资源,成立专业研学团队,培养专业研学人才,提高相关从业者的技能素质。利用“互联网+”对教育赋能,加大5G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进多样化网络教育场景试点,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契合海南场景的研学主题,打造面向全球的研学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探索并推进研学资源全球共享。

4 结语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必须立足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提升“旅游+”消费性现代服务产业竞争力,深度融入国内大市场,推动国内大循环。同时,以高水平开放实现跨岛跨境服务贸易自由便利,推动国内和国外要素、商品和服务的双向流通,打造免税购物、国际医疗和留学海南三大品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猜你喜欢

自贸港康养购物
术业专攻,奋力耕耘 努力做好自贸港皮肤科学科建设
海南:以“大开放、大改革”促进自贸港建设“大发展”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圣诞购物季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