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价值意蕴与“一带一路”的现实启示
2023-12-19滕湘君宋伯阳张世兵通讯作者
滕湘君 宋伯阳 张世兵(通讯作者)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1)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提出了“丝绸之路”。后来,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了《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确定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通道。“丝绸之路”以丝绸贸易为媒,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南亚、南欧、北非的文化交流,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又被称为友谊之路。
1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建设“一带一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地大物博,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灿烂文明,一直璀璨于世。古丝绸之路为整个人类文明的交流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盛产丝绸的历史源远流长,丝绸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根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也就是中国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了“蚕”“桑”“丝”等字样,在陕西的遗址中发掘出的许多石器时代的文物中有一个蚕茧;《诗经》中也有丝绸相关的描述;《豳风·七月》描述了劳动人民采桑、养蚕、纺织、做衣裳的情景;《卫风·氓》描述了丝绸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场景。殷商时代,青铜器比较发达,布匹带有漂亮花纹,它是由青铜织机上的丝线织成。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分别出现了丝绸提花机、彩锦织锦机,织出的布匹光彩夺目,深深地吸引着西北游牧民族,他们开始与中原用马匹交换丝绸,中原的丝绸织物成批地销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之后又通过西北地区销向更遥远的西方。《穆天子传》记载了周穆王在西北塞外之地祁连山南麓一带朝拜西王母,中原人可能贩运丝绸到西方。据资料记载,“在阿尔泰地区上卡童河、伯莱利河、乌尔苏耳河和乌拉干河流域发现的贵族巨顶巨墓中出土了一批中国制造的丝织物,系用捻股纽丝线织成的平纹织物,有小块的,也有整幅铺盖在皮服上的,大致都属于公元前五世纪,相当于春秋战国之际”。中国的丝绸薄、轻、细、透明,深受古希腊上层社会的喜爱,他们认为,这种衣料只有“赛里斯”国才能制造,西方是无法制造的。
一般公认古“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是在公元前130多年。当时,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完成东方通往西方的“凿空之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古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旅大动脉,将中国与埃及、希腊、罗马、印度、波斯、阿拉伯等文明联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称古丝绸之路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之道。古丝绸之路给西方传送去了丝绸、瓷器、铁器,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葡萄、石榴,中国的养蚕技术和四大发明由此传到了世界各地。古丝绸之路不同民族相互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古城酒泉、君士坦丁堡等,以及宁波、亚历山大等地古港记载着这段历史。古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是沿线各国人民共同谱写的友好篇章。丝绸之路以丝绸贸易为媒,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南亚、南欧、北非的文化交流。张骞、班超、玄奘都成为经由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丝绸之路又被称为友谊之路。
古丝绸之路分为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丝绸之路在张骞凿空以后,经汉武帝励精图治,变得更加宽畅。汉朝时期,古丝绸之路通达中亚、西亚、罗马、希腊、埃及等地。自两汉到唐代前期,此路已成为陆路丝绸之路的兴盛期,期间贩运的货物主要是“丝绸”。以长安为起点,经我国的凉州、敦煌等地区,以及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到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程6440千米。“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到了唐代,唐朝经济文化繁荣、疆域广阔,使陆路丝绸之路进一步得到扩展,此时的丝绸之路出现了新特点。由于瓷器不适宜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运输、通过陆路不能将商品送达部分国家、一些国家不友好、运输量不大等局限,为了克服这些局限,发挥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漫长海岸线和许多天然良港的优势,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了陆海并举。期间贩运的货物主要是“瓷器、香料”。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经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非洲东海岸。“舶交海中,不知其数”。
2 “一带一路”的现实启示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覆盖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2.1 “一带一路”成效显著,前景广阔,需大力推进
根据2020—2022年的《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显示,虽然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但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20年5月,我国与138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份合作文件;2021年6月,与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合作文件;2013—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34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178.8亿美元,其中出口380.6亿美元,进口798.2亿美元;外商在华投资84.2亿美元。2019年,与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38个国家的货物贸易总额达1.90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41.5%,其中,出口9837.6亿美元,进口9173.9亿美元。
2020年,货物贸易为1.35万亿美元,占比29.1%;服务进出口额844.7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377.3亿美元,服务进口467.4亿美元;对外投资186.1亿美元,承包工程新签合同1414.6亿美元;提供疫苗3.5亿剂。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8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2021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达8782.1亿美元,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的48.9%;对外直接投资增长8.6%;与17个国家建立了贸易畅通工作组,与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投资合作工作组,与23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同14个国家建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截至2021年6月,12家中资银行在4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合计139家;8家中资保险机构在9个国家设立了16家机构。截至2022年8月底,海运、铁路、航空运输等物流网络已经覆盖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5个港口。
2.2 加大服务“一带一路”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与其沿线国家、民族的交流不断加强,基本上实现了经济互融、文化互容、政治互信,也极大地推进了各国经济发展。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大量为其服务的人才,但随着大数据、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新业态的兴起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再加上沿线各国的国情,传统的人才培养受到了挑战。
2.2.1 “一带一路”外向型经济人才培养现状
(1)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学手段单一
无论是从素质和数量,培养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师资队伍在我国呈现出东高西低、东多西少的特点,特别是新专业如国际商务、跨境电商等专业,中西部大部分高校实践能力较弱,专业背景不强,高职称高学历老师不多,外语类老师主要以英语居多,老师们的教学视野和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局限,对“双师型”“双技能”教师的认定往往局限于是否拥有资格证,企业缺乏实践经验,课堂仍以讲授为主,“重理论、轻技能”,备课时很少收集最新前沿知识,课堂上以播放多媒体课件为主,很少辅之传统板书,学生互动不多,网络知识和课堂往往流于形式,对行业发展和专业的前瞻性认识不足,人才培养方案很少优化和更新,培养目标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错位,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发展需求不符,与岗位对接紧密性不高,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2)校企合作不深入,产教融合模式滞后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办学理念不一致,我国各地高校的发展差异比较明显,本科院校之间、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都很明显,本科院校注重理论,有的是科研型高校,有的是教学科研型高校,而高职院校注重实践。当前高校毕业过于重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理论,不太重视与企业合作,学生实践环节主要是学生专业实习、实验实训等。学生在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的不多,而且实习时核心岗位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实习成效不明显,实验实训又是在学校实验室通过模拟软件来学习。调研发现,直辖市城区、省会城市高职院校普遍比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机会更多,但校企合作深入的不多,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与企业深层次的合作欠缺,特别是新办专业很少形成合作办学模式,老师的教学视野无法得到拓宽,教学水平也很难提升。即使当前部分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只是流于观摩等方式,形式较为初级,很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3)跨文化特色人才不足,有待加强培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60多个,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纵观我国高校当前对“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以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国际商务等专业培养为主,语言大部分限于英语。少量学校开了小语种,如韩语、日语、阿拉伯语、德语、法语等,但并不能满足所有沿线国家的需要。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需要掌握语言和外贸专业,还需要了解每个国家的“国别文化”。调研发现,即使我国中西部边境地区有少数高校开了设跨文化教育专业,也仅限于临近的一些国家国情,而且部分学校将其列入选修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族、宗教和传统等不同,其社会价值、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饮食文化等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在经贸、文化等领域同各国进行合作与对话,显然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环境、法律体系、语言环境、人文环境、法律制度、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人必然不多,这也为我国的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急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4)人才适应性不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不足
服务“一带一路”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而且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当前专业人才主要是外语外贸类专业,在能源、农畜林产品加工、采矿、证券、冶金、交通、金融、工程、精细化工、机械、信托、生物医药、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普遍适应国内就业,但要走出去,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较困难,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依然不足,要想在这些领域长期合作,必须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同时,经调研发现,会计、法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和旅游管理等高素质管理型人才也比较缺乏。这些人才一般被安排在管理岗位,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当然,不同岗位,工作内容也有所不同,相应的职责也不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不一样,需要的人才也会不同,千篇一律的培养方式是行不通的,这为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办学成本,因而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不愿花大成本,效仿他校的办学模式和方式,人才很难满足沿线各国的要求。因此,不同的高校要针对“一带一路”国际化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5)就业眼高手低,职业忠诚度不高
经过调研发现,现在不少高校毕业生要么不愿就业,要么就业后不久便离职。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学生是独子,眼高手低,个人预期价值高,认为大学生总比农民工要强,非一线城市的刚毕业大学生一个月工资至少8000~10000元,低于此工资便不愿就业;二是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不强。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所学知识理论性强,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缺乏,熟悉业务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很难有大的业绩,往往因此产生挫败感而离职;三是目前大学生往往是90后和00后,这批学生身处网络时代,集体观念不强,个性也比较独立,崇尚自由,不愿吃苦,稍不顺心就会离职,也加大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因此,用人单位很难招到合适人选,不利于自己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企业极端稀缺具备国际交往能力且专业技能扎实的科研人才、项目人才、技术人才和其他人才[1]。
2.2.2 加大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对策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双向并重能力培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众多,语种多,各国文化差异大,因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要较高,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努力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国际化、跨文化、具备专业素养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同时,应以服务“一带一路”为基调,开设相关专业的理论、外语、外贸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和实践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双向并重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无论是新工科还是新文科,都要开设涵盖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冲突解决、多元团队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商业领导力、全球思维、战略思维、激发团队效能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课程。学校还应开展跨专业或第二专业的培育,以适应“一带一路”的需要[2]。进一步改革培养过程,加强文化互通、学术交流,通过互派留学生、交换生,深入其境体验异国文化和民俗风情,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准和综合能力。也可建立国内外合作办学学历互认体系,通过学历和技能证书互认的方式培养国际化的技能型劳动力[3]。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一带一路”需要大量跨文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组建既懂专业,又具有跨文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校要打造复合型师资梯队,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国际化师资或具有跨国背景的技术型和管理型师资。一是高校要创新教师聘用条件,积极拓宽教师聘用渠道,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聘请一批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强的外籍教师加入教师队伍,让其参与教学;二是加强高校与跨国企业的加合作,选派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到跨国企业锻炼,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法律法规,提升师资的业务、组织、沟通、协同等综合能力;三是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外高校或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共享国内外优质师资力量与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国外实习基地,选派学生到国外实习,既实现教师合作共赢,又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得到锻炼,克服“一带一路”水土不服之弊病;四是聘请海内外成功人士为学校特聘教授,邀请来校为师生做讲座,开办“一带一路”人才培训班等。
(3)调整教学模式,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天,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必须调整教学模式,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通过与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实现产教融合,学生在企业现观摩及企业导师的讲解、指导下,熟悉了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培养职业素养,也了解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定文化,其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了起来。通过和企业导师一起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潜力也得到了释放,学生自觉进入深度学习的境界,其综合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这比书本的纯理论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需要。通过调整教学模式,老师也开阔了眼界,熟悉了企业的流程,因此,教学模式的调整,还可以将老师打造成为学术视野前沿的领跑者和富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精英。实践环节可以让企业更好地发现适合和满足自身需要的人才,达到双赢[4]。
(4)加强“一带一路”科学研究,深入探索其理论和人才培养实践问题
高校要出台相关制度,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对“一带一路”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和亮点问题进行研究,及时把握该领域的前沿理论及相关实践回应,促使师生成长,实现“教研相长”“教学相长”。通过对“一带一路”问题进行研究,师生们收集资料,进行文献分析,可以初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语言文字等。同时,师生通过下企业现场调研,可以了解企业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中的产品需求、消费者偏好、客户反馈、竞争对手等问题,把握沿线国家的产业发展动态,以及我方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化解风险等对策。这些研究可以使师生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应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产出一批批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借鉴,也为高校教学破解“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