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融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研究
2023-12-18钟子薇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中的应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介绍,以及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接着,通过概述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概念和特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阐述了人工智能融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的研究方法和流程,并通过实践案例研究展示了人工智能在非遗图案生成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前景。本研究的结论希望能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意见和启发。
【关键词】人工智能;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5-0094-03
【基金项目】人工智能融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思路和应用研究(项目编号:YB2023004)。
一、引言
非物質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承载着民族认同和社会记忆。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的优势,为非遗文化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其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二、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一)非遗的定义和特点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代代相传、以口头、实践和表演等形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现象和资产[1]。它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创造力和审美情趣,是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具有五个特点。一是传承性。非遗代代相传,通过口述、实践和表演等方式传承给后代。这种传承方式使得非遗文化能够在时间中延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承。二是普遍性。非遗文化存在于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中,不受地域、年龄、性别和职业的限制。它是集体的智慧和文化的产物,对于不同群体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多样性。非遗包括了语言、民俗、风俗、工艺技巧、音乐舞蹈、医药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地方和民族的非遗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特点,代表着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四是可塑性。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会受到时代、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从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和适应。这种可塑性使得非遗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五是民族认同。非遗文化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独特性,是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符号。
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对于推动文化多样性、维护传统价值观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索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实现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
目前,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及挑战,首先,价值传承与创新平衡。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如何平衡传统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对当代审美需求的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2]。一方面,设计者需要尊重和传承传统非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确保文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设计者也需要创新性地应用非遗元素,使之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实现非遗文化的转化和传播。其次,市场认知度不足。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在市场上的推广和认可度较低,导致消费者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够,进而影响了这类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设计者需要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加其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认可度。然后,技艺传承及人才培养困境。许多非遗技艺存在着传承中断的风险,老一代技艺传承人面临着过于高龄和继承者缺失的问题。对于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来说,如何培养和吸引新一代设计师,并将他们与传统非遗技艺传承人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产业链的传承和融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非遗文创产品设计面临着以上问题和挑战。为了达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目标,需要在设计环节中注重平衡创新和传统,加强市场推广和宣传,同时加大对非遗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和投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三、人工智能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和系统,它可以通过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等多个方面。
首先,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和提取规律,从而使之具备识别、分类、预测等能力[3]。其次,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是让计算机通过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能够理解和识别视觉信息的能力,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然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处理和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可以进行文本分析、情感分析、语义理解等任务。最后,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一种仿真专家决策和推理过程的软件系统,可以根据事先编写的规则和知识库,利用推理机制作出决策和解释。
(二)人工智能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化处理与非遗相关的海量数据,挖掘隐藏的规律和特征,为设计师提供信息和灵感。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设计师进行创意生成和优化设计,提供更精准的市场分析和用户反馈,从而提升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首先,图案识别与生成。借助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非遗文化中的图案进行自动化识别与分析。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学习并理解非遗图案的特征和规律,进而生成新的非遗风格的图案。这种图案生成技术可以激发创意,帮助设计师快速生成独特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其次,色彩分析与调色。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非遗元素中的色彩进行自动提取和分析。通过颜色分析算法,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中的色彩运用,并根据需求进行色彩调整和搭配,使得文创产品符合非遗的美学特征。然后,形状生成与优化。通过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非遗元素的形状进行分析和生成。设计师可以将非遗文化中的元素输入系统,通过算法迭代生成多个变体,快速探索出最佳的形状设计。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并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非遗文创产品。此外,文本智能处理与文化解读。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对非遗文化相关的文本进行智能处理与分析。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的文本资料,包括历史故事、技艺传承等,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将其融入产品设计中,并向用户传达相关的文化信息。最后,虚拟展示与增强现实应用。借助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非遗文化展示到虚拟展示室或增强现实环境中。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用户可以观看虚拟展示,并与非遗文创产品进行互动体验。这种技术创新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
总之,人工智能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涵盖图案识别与生成、色彩分析与调色、形状生成与优化、文本智能处理与文化解读,以及虚拟展示与增强现实应用。这些应用能够提供设计师们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工具支持,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四、人工智能融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
与实践创新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流程
人工智能融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研究可以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流程:
首先,研究目标确定。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例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人工智能在非遗文化保护和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前沿研究与应用情况,掌握已有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然后,数据收集。收集非遗文化相关的数据,包括图像、音频、视频、文本等。这些数据可以来自非遗传统技艺的实物、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多种途径。此外,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音频剪辑、文本清洗等。这一步是为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建模做准备[4]。第五,分析与建模。基于收集到的数据,运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分析和建模。例如,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非遗元素中的特征进行提取与分类,或者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非遗相关的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和知识提取。第六,设计创新实践。基于分析和建模的结果,设计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创新设计,并进行实践和测试。例如,通过图案识别和生成技术,设计师可以快速创建新的非遗图案,并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中。第七,评估与反馈。对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进行评估和用户反馈收集。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评估人工智能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效果和价值,及时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最后,结果总结与应用。根据研究的结果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人工智能融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的成果,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这样的研究方法和流程可以使研究者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中有效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并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同时,这个流程也需要综合考虑非遗文化的特点和要求,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尊重、保护非遗文化的基础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益。
(二)实践案例研究
以下是一个实践案例研究,展示了人工智能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基于人工智能的非遗图案生成系统
研究目标:这个实践案例的研究目标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符合非遗风格的图案设计,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创新思路和实践方式。
研究方法和流程:首先,收集大量的非遗图案数据,包括传统技艺中的各种图案样式和设计元素。其次,对收集到的图案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颜色标准化和尺寸统一化等,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然后,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预处理后的图案进行自动化识别和特征提取。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图案分类模型,使得系统能够自动识别非遗图案中的不同样式和元素。此外,基于图案识别和特征提取的结果,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等技术,设计和训练一个图案生成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输入的非遗图案样本,生成出具有非遗风格的新图案。通过优化模型的生成过程,调整图案的细节和样式,以获得更多样化和感知质量高的图案设计。第五,利用图案生成系统进行设计实践,设计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创意,生成符合非遗风格的新图案。将这些图案应用于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并进行评估和用户反馈收集。根据用户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图案生成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其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最后,将基于人工智能的非遺图案生成系统应用于实际的文创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并推广应用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中。通过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促进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和推广,实现非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以上案例展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非遗图案生成系统的应用实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设计师可以快速生成多样化且具有非遗风格的图案,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更多元化、创新性的设计选择,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
实践创新的挑战与前景
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非遗文化作为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文化符号,存在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如何平衡保护传统技艺与创新设计的关系,是一个挑战。其次,非遗文创产品需要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和消费者的支持,这要求创意设计与商业化考量的结合。在实践创新中,如何在保留非遗特色的同时满足市场需求,是一个挑战。然后,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可以借助技术创新实现更多样化的设计和生产方式。但如何将技术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确保技术在尊重和提升非遗价值的同时不破坏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特色,也是一个挑战。
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前景。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充分结合了传统文化与创新设计,可以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创新设计,非遗文化可以与现代生活和商业需求相结合,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创新不仅能够为传统非遗技艺传承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也能够吸引年轻设计师和创意人才的参与。这将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通过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国非遗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国际影响力。这将促进非遗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国非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创新设计和商业化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途径和机遇。创新设计可以带动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和传统工艺的活化利用。
总之,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前景。通过创意设计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以及市场与文化的双重考虑,可以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创新创业,提升文化自信和国际影响力,为非遗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结论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前景。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提高非遗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生产效率,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面临技术挑战和文化保护的平衡问题。因此,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创新中,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文化和商业等因素,实现非遗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为非遗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天灵,龚罗昀.南通板鹞风筝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日用陶瓷设计为例[J].艺术科技,2023,36(03):46-49.
[2]罗小涛,张露.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23(02):106-110.
[3]李鸿祥,张志强.江西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赣傩艺术元素的创新应用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02):24-26.
[4]孙敏娜.南京非遗金箔文创包装设计创新研究[J].丝网印刷,2023(03):8-11.
[5]黄荣川.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J].科技视界,2021(09):148-150.
作者简介:
钟子薇(1993.5-),女,汉族,湖北石首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服务与管理學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